聊聊周易参同契(廿四):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

聊聊周易参同契(廿四):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

循环璇玑,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可察睹。故无常位,为易宗祖。

所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日月往来,以乾坤坎离为毂轴,此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其变化周行于六爻之中。

正如坎离运气於鼎中,周流六虚於象内,莫能窥睹,玄妙潜生,正是为药之宗祖。

朔旦为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烝得常。

朔旦为复,为五阴一阳之象。阳气潜于初爻,坤为土,而震为雷,雷初现于土,此为一阳初发。阳气始生而柔弱,其出入缓慢,故曰“无疾”。

表即指日晷,冬至一阳生时,立表相测,其影微斜而入刚。

微阳初生,其律应于黄钟之音,冬至之子,为十一月,随其时则音渐长,其象滋彰。

一阳初动,而气渐暖,。天之阳气,播施而始物;地之阴气,柔暖而生物。古谓指冬日祭祀,名为黎,故为”黎祭白烝”,其气渐渐上蒸如雾。

如人之修炼,忽得一气,柔渐转刚,于人身是消阴而扶阳,然而人之一身阴阳之气混杂,需将此一点微弱之气,当养护不断,即如冬日之祭,其如蒸气,熏达周身,常以此功行,时时为之,则气足而神满,《入药镜》云“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临炉施条,开路正光。光耀渐进,日以益长。丑之大吕 ,结正低昴。

临卦由坤卦与兑卦构成,对应于丑月,而自子月至丑月日照渐长,对于炉鼎火候,也需要按照这样的道理来施行,需“开路正光”,让其符合正理。

冬至之后,日照由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大,然后逐渐往北移动,在日照移动过程中,白昼也渐渐变长。

而丑对应于大吕之音,其所对应于昴宿,上阳子云:“每月朔旦子时,日月合璧于癸,薄暮会于昴毕之上。此喻火之初生也。当此之时,纯阴已极,微阳将生,是谓潜龙。”

即是所丑,为何又云子?因日月会子,则斗在丑,而逐斗至丑,反合于子之故,故子丑相合,俱会于土。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区别,是因为地球的倾斜导致的,所以在北半球的夏天,不但会比南半球的夏天长六天,而且阳光照射的原因,导致北半球的平均温度变化要比南半球的平均温度变化大,故而一年四季分别要明显得多。

如之前所说的“四时顺宜,与气相得”,虽靠北能分明,然五行守界要分得清才好。

要是过于偏了北,如到了北极又会出现极昼现象,即夏至会出现全天的白昼,太阳会总在地平线上,这便又失了阴阳之道。

失了阴阳之道的结果,便是气候反常。

反常的表现,便是虽然北极日照更多,然而却常年冰雪。

这是因为太阳通过大气层的到达北极地面的时间过长,导致了温度便不会高得起来,于是在冰冷的时候所结的冰块便不那么容易化掉,然而冰雪又形成了反光,进一步减少了热量的吸收,结果导致了北极还是四季冰雪的环境。

而离北极较远的地方,因为太阳有直射,然后热量便在地下储存了起来,然后温度便会一天天升高起来。

修行之事,也便是如此,如果不综合考虑衡量各种条件,便会犯下相同的错误,如误以为日照海底之处,更符于北极之所,反偏其道。

仰以成泰,刚柔并隆。远游交接,小往大来。辐辏于寅,运而趋时。

乾坤两卦,仰的时候,即是坤加上乾,于是便成了泰卦,泰卦之中刚与柔是并隆的,而阴气渐消,阳气渐增,便是小往而大来。

泰卦之所在,对应于节气之立春,又为寅月,为三阳开泰之处,春日正是万物生发的时候。

正月阳气相聚,又为阳气已积聚三月,此时空中有日照而气暖,又有寒气仍存,寒热相摩荡,正是生发之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在雨水之节前天气寒冷,只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于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故而“雨渐”则阳足,阳足而消阴。

于修炼之中,此气中虽有阳气生发,然亦有阴气相伴,相互交织相绊,阳而气升,阴而气降化雨相灌,多阴而少阳,同于时节。

渐历大壮,侠列卯门。

震及乾构成雷天大壮,对应于地支卯,即为二月。

正谓“八月二月,阴阳气均,日夜分平,故曰刑德合门”,此为春分之节。

惊蛰节为春雷始生,所谓“春雷响,万年长”,“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此时北斗指丁而得灵,故卯为雷门。

榆荚堕落,还归本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

此为辰月,《春秋玄命苞》曰“三月榆荚落”,而榆荚落地,而又复归于土,故而称为还归本根。

辰者即为龙,故易中逢龙则化,甲己年辰月得戊,故甲己而合土,乙庚年辰月得庚,故乙庚而合金,丙辛年辰月得壬,故丙辛得合水,丁壬而合木,戊癸而合火,皆如此。

万物始生于土,而归之为土,故天之御化始于土,而土、金、水、木、火,加于甲乙丙丁戊之上,循环排之,即得其合化之行。

故三月榆荚为木,辰月归土,是为还归本根,于人之修炼,三月逢辰,乃天罡之位,其可运转五行,并分生杀权柄。

春分之时,昼与夜的时间等长,为刑德相得,而在春分前后,刑德相负。

夬阴以退,阳升而前。洗涤羽翮,振索宿尘。

此时为五阳而一阴,为上兑下乾之夬卦,故退一而进五,阴行以退,阳行以升。

《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故言“洗涤羽翮,振索宿尘”。

乾健盛明,广被四邻。阳终于巳,中而相干。

巳月为乾卦,乾性健,而通于离,六阳具足称盛明,而可照耀八方。

阳之终在于巳月末,故冬至节后,以子至巳为阳,午至亥为阴。

媾始纪序,履霜最先。井底寒泉,午为蕤宾。宾伏于阴,阴为主人。

乾坤交媾,为历纪之始,履霜而坚冰至,为坤卦爻辞,这里代表坤。

午月为天风姤卦,阳气足后而始退,一阴至初爻而生,而阴在下起,夏至之节,而井底寒水涌起,故为井底寒泉。

《礼记·月令》云:“仲夏之月其音徵,律中蕤宾。”

阴气宾伏地下,阳气当退,阴气当进,所以阴为主人。

在夏至北半球日照达到最长,而夏至之后,日照开始减短,虽然地面温度仍然高居不下,但因日照减少,地面受热减少,热量所达深度也变浅,故而地下水先会出现寒凉。井水之中,水的比热容又比土地要高,且太阳仍有直射井水带来一定温度,故井水底部先会涌起寒水。

在人身修炼而言,阳气充足达到至极之后,便会开始消退,消退之时,此一阴由下而进,阳由上而退,故为阴进阳退,此一步当须谨慎,须小心翼翼进行,保阳而守阴,绝不可急。

遁世去位,收敛其精。怀德俟时,栖迟昧冥

未月为遁卦为上乾下艮,为天山遁,遁卦则取其义,阳气至此而收敛,此时更勿刻意,缓缓图之,用阴求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太阳已然至北向南移,然因之前积蓄之热量已然全面被储藏在地面与空气之中,故而余温不降反高。如是用火,在午月之时,便须缓缓进阴,如此到未月时,其温方能达到最高,而此时已然伏下二阴,为之后打好基础。

否塞不通,萌芽不生。阴申阳屈,没阳姓名。

申月为否卦,否卦为泰卦之倒卦,泰为小往大来,而否卦则为大往小来,万物闭塞而不通,虽有萌者而不生也。故而刚道退于中正,柔道进于中正,刚柔相当,并在此处以柔养刚,其阴用事,如没阳姓名。

此时太阳渐南移,夏日受气余温正暖,但阴已相进,再进便会阴阳相变,秋分之时,则昼夜相当,此为八月。

观其权量,察仲秋情。任畜微稚,老枯复荣。荠麦牙蘖,因冒以生。

酉为观卦,风地观由上巽下坤所成,万物皆在此物收敛。巽卦为风,坤卦为地,上一卦是地泽临,泽为兑即秋,故巽风为秋风,此月秋风临地,然万物虽敛,却又有芥麦发芽生长,其中又有生机。

用火之道,重在二八之月,唯此两月阴阳最为平衡。

剥烂肢体,消减其形。化炁既竭,亡失至神。

戌月为剥卦,山地剥为上艮下坤,为剥蚀之象。卦自山火贲而来,气通于艮,艮者止也,山下见火发而焚之,而剩微阳一点微阳,如余炭虽温,虽有一点热气却已竭尽,故而化炁尽竭,至神已经然亡失。

此是日更南移,虽未至冬,但秋风其重,已经是寒冷之节,四处落叶纷纷,一片箫索之象,即将入冬之时,万物凋零。

道穷则返,归乎坤元。

亥月阳气已尽,全成六阴之卦,一周之气数,始于乾而归于坤。


这一章写得比较久,主要是为了反复打磨,看如何表达最能贴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离得最近的就是天地,所以自然要先从法天象地来求得道意,这是丹道最基础的立意。

而天道主要表现在日月星辰的运转,万事万物的变化,而每一刻星辰的组合,相对的位置都是不同的,世间万物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所以中华传统古文化,将星辰之间的组合看作一个巨大的时钟,这个时钟由地球、太阳、月亮共同构成,这个巨大的时钟就在天地之间,这里又出现了两个体系,一个是以北斗为指针,一个是以太阳位置为指针,分别来看它们的运转。

用现代的话来说,实际就构成了赤道坐标系与黄道坐标系,两个坐标系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只是公式计算比较麻烦一些。

每天地球自转一圈,这是一个阴阳,是十二个时辰,每月月球绕地球一圈,是三十天(近似),这又是一个阴阳,而十二个月又构成一年,这又是一个阴阳。

”火候周天数,金丹最要机,年中随月变,日内逐时移,四季如同处,三神似有知,火金真秘诀,此外更何施“

而乾坤坎离,易行乎其中,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就等于是一年十二个月的比例缩减,一月的三十天,共计三百六十个时辰,又可以反向换算成一年的三百六十度。

于是这样日月就构成了互藏,如果仅仅是这样倒是很简单。

然而天地是有盈缩的,因为有地球章动周期,天体运动迟缓冲,实际所以这个比例并不是精确的,如两个月的盈缺加起来其实总共是59天,因为月亮一周是29.5306天,两个月并不足60天,如果硬配六十卦是显然不对的,所以要迟缓以相待,但这样所能劫来的气数是很少的,所以要用多年的闰月,覆盖更大的范围,才能让日月合气前后统一,做到“乾坤括始终”

换句话说,如果仅仅是一个月去配60卦,是配不清的,只以一年十二个月去配,同样是配不清,要真正配清,必须是以多年来配,这样才能消除其中的盈缺误差。

火候的掌握难就难在这里,它们并不是一个整数,所以是根本无法投机取巧的,很多丹经透露火候时,都故意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清,只有参同契里,明确说了“数在律历纪”,“按历法令,至诚专密。”

明白了,就明白为什么一往细了说,就会出现至于文烹武炼,休歇内外、有先后迟缓,无非都是要将天时的运行模拟下来,它快就跟着快,它慢就跟着慢,修过了要停等它,修慢了要加速跟上它。

所以古仙云:“真火本无候,大药不计斤。” ,而陈泥丸祖师说:“八门运化应时开,进退随金定往来。”

像唐代的《通幽诀》或是《玉清内书》的火候,就会体现出多年的火候运用。

“直符法喻,假令十一月建子,阳气始生法象,夏至前一日夜鸡鸣时一阴生,阴气用事,是天地阴阳进退,一年十二月生成用事也。故月有六候直符,生成潜伏,五行出没,交会形刻,并在内申。故云火木前十五日,白月三候,极阳用事。证后阳退阴生,九六阴水也,后十五日,黑月三候,极阴用事。周而复始,故七八九六道自合,三十终金水。本喻立月候昼夜,用火港伏,象一年阴阳节候,用直符昼夜,此是天地枢机在乎手,名曰出世之方,神通变化,玄之又玄。但发火之时,便是十一月,受阳用事也。”

前面则说得很清楚:“以直符运动三年,象自然之气运,火候依节,符乾坤坎离,运动火候斤两,须得真经师受口诀。凡言不载,若不从师受参差,药物交杂,终元得理。圣人观天符之门守一,但得本父母相制,必成大丹。则阴阳变化之道,神通自在,返归其色。”

在描述一年后,又细述月中火候:“第一鼎第一月初候,火一爻生,直符象十一月建子,阳气用事。初九,潜龙勿用。一爻生昼夜,二日半三十时。加至二爻,至五日一候六十时,巡十一日一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五周各六十时,为一候。初候五日,惊垫震来受符,运至上弦八日,金性低昂半受死,守至十五日为一气,金性全灭。二十日,萌者不生,阳伸阴屈,水不动,刚柔相使,自然丹耳。二十一日,巽来受符,金水性己灭竭亡,二精呼吸,吞饮同死。震巽二木渐顺,汞虽得乾,未是大丹。三十日,道穷返归乎坤元,受符成丹,三物同没於土。四十五日,为一节,一节相呕相通运至。六十日,卯当夹锺,夹到卯门,榆荚坠落,还归其根。二月,榆死魁刚卯,刑德相负,昼夜始分,故云榆荚丹。”

这种描述的是九鼎还丹体系,共要炼九鼎:“九鼎各须三分者,每鼎各守三十日,受气二百七十日足,阴阳俱盛,十月土王而生,故云子母脱胎,世人莫知之矣。水火相克。互相制伏,更为父母,不越五行,藏伏成形,守运一千日,大元气足,性归北方癸水,黑色,始得名曰大还丹也。”

这种是一种更复杂的操作,修炼难度更大,当然成就也更高,它的理论是分成九鼎,每鼎按三十日火候锻炼日月合气于其中,总共二百七十日完成一轮,然后进行四轮,所以说千日,其实是一千零八十日,这个数就不多解释了。

像《玉清内书》这种修炼是比较正统的方法之一,不但要求内修,并且也要求服食外丹,内外合并方能最终成就。

修丹道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先明龙虎,后寻铅汞,姹女金公,甲庚炼红,龟蛇相交,神水相灌,黄芽生起,火候抽添,十月胎仙。

由于火候比较繁复,所以也有一些简洁的火候修炼,如北宋《修丹妙用至理论》中提及的:“每自冬至,阳气起於涌泉,复卦用事,终於乾,六卦为阳候也。夏至阳极阴生,媾卦用事,终於坤,六卦为阴候也。周十二月,尽二十四气运用,而合天符三百六十度,昼夜皆依漏刻中,夺取正气,神鼎中合炼汞铅,此即运火之机要也。凡一年三百六十日,合四千三百二十时,每日日一暮各系一卦。成七百二十卦计多数,夺得四千三百二十年正气,在金鼎中。圣人蹙之,一月中有三百六十时,系卦三百六十爻,应三百六十日一年之候。又夺得一年内四千三百二十年正气,在一月之中。又感此六十卦气候,於丑日六十时内,为一小周,计三百六十爻,应一年之候。又夺得一月内一年三百六十爻,四千三百二十年正气,在於五日之中。复以两日半周,合三十时,应三十日,系卦三百六十爻,应一年之候。又夺得五日内一年四千三百二十年正气,在两日半中。又从此分三十卦,一百八十爻,应半月十五日用事。复将此十五日,配於十二位中,自子至巳六辰,系卦一百八十爻,应冬至后到夏至前,一百八十日为半年。自午至亥六辰,亦系卦一百八十爻,应夏至已后到冬至前,一百八十日为半年。凡一月三百六十时,应一年,合四千三百二十时,象四千三百二十年,内除卯酉二位为沐浴之月,一年内合数除七百二十时,实得十个月运用火候,只计三千六百时,象三千六百年,合天符三百六十度之数也。”

是属于进行改造过后简化的方法,文中说得就比较清楚,它是比较简单的映射,一年按三百六十日算,每日十二时辰,共计四千三十二十个时辰,象四千三百二十年,因为卯酉两月沐浴,所以实际用火候是十个月,算下来就是三千六百时象三千六百年,而一月有三百六十时,一时对应卦,所以缩到一月之中,然后又以两日半三十六个时辰缩到两日半中。

另外还有一种就更简单一些,用现代的解释就是,把一天分成四千三百二十份,每二十秒为一份,如一年四千三十二个时辰,这样一日中的一个时辰算为一个月。

当然只明白这种比例分割只是第一步,更重要是是需要进行进退盈缩处理,这便是前文所说的:“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

三符风云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