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注(八):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注(八):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原文: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解释:

  最好的行为便是于治水。水于周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这正是众人所不擅长的,所以接近于道了。

  耕种的话要擅长选择用地,思考的话像深潭一样幽深,跟人相处合作要讲究仁,平时说话要言而有信,治政时要擅长于治理,做事时总能有所成就,遇到机会时又要擅长把握时机,不行争辩,所以没有什么可责备的。

  在后世的《道德经》文中,改成了“上善若水",是因“治”之一字其义太高,故而改为“若”字。"治"字是高于"若"字的,因"治"不但领悟水之真义,还可以利用它们去进行改造,而"若"之一字,仅仅只是校仿,却是少了更高的含义。

  此文常见之解释,将“善”认为是善良之“善”,此为大谬,《道德经》是一本揭示万物常理,描述万物背后统一的概念,并非是庸俗的劝善之书。

  若此文仅仅是言"善良"之"",一则此格局未必太低,二则在文中不免突兀,前后更无同意之处。

  观《道德经》全文,诸处所用“善”字,皆应作“擅长”,“于”而解,方为恰当,可一理而通。

  了解道家的文化的都知道,道家很喜欢用水来比喻,但这是为什么?

  从生物角度来说,无论植物还是动物,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运动大多要需要水作为运输的载体,包括吸收与排泄,均离不开水。

        水是生命的第一要素,这些都无处不体现着道家的智慧。

  那么还有更深的层面没有?

1993年在郭店一号楚墓的简牍中,可以看到关于水,有更深入的描述,有云:“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它谈到一个天地万物形成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包括从自然气候来说,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夏天天气热,水会成为雨,于是夏天也有清凉,不会因为过于炎热而万物皆毁。冬天天气很冷,水会吸收寒气而凝结成冰,而温度提高后才开始融化,能减轻天寒地冷带来的负面作用。

  正是因为水,所以对湿燥寒暑皆有影响。

  太一生水的宇宙论,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为什么是水?

  2010年,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们利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近日发现了颠覆性的现象:在宇宙刚刚诞生的时候,一团气温高达10万亿摄氏度的液体就立即形成。

       同样的,由于万物是全息的,在地球产生的时候,必然也是先产生水的。但是一般科学界认为,地球原来是干燥的,水是由外来的星球带来的,但这个是真吗?

      2014年10月31日的《科学》杂志,据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发现,地球以及内太阳系首次出现水的时间比人们之前想象得要早,地球早先极有可能是一颗被水完全覆盖的“潮湿”行星。这一研究表明,地球上水与岩石极有可能同时形成。地球成型的时候,是一个潮湿的行星,表层全是水。"

      所以,太一生水,是没有错的,而且这里还可以作进一步几个未来会证明的科学预言:

  1 水的出现比岩石还早。

       2 地轴倾斜与地球上的海洋有关。

       3 整个宇宙也有温度分布虽然不均匀,但也会有类似春夏秋冬的抽象概念。

  从自然生态环境来说,周济万物,是人去让自然环境变得更好,而自然环境更好,这个作用就会反馈于人更多的好处。

  人类不断采伐树林,破坏自然环境,污染河流,然后导致生态剧烈恶化,小的时候走过一条河,能看到清清的河水,有鱼儿在其中嬉戏,然而现在,看到的只是臭水沟而已。

  水被污染之后,散发着不良的气味,造成一个区域的空气质量下降,人的健康也就受损了,还有一些地区地下水被污染,雌性激素含量偏高,而无任何手段处理,导致不少人身体出现问题,生育能力受到影响。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水周济万物,故几于道,也是这个道理。

  人类只管不断索取,而代价是很严重的,正确的做法,应该像水一样,去周济万物,多植物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才能让人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

  在道家之中,如果要反对一样事物,通常是因为有反对的理由。

  比如是反对人赌博的行为的,为什么呢?

  在博弈论中,有一种叫零和博弈,它的规则是这样的:参与者中有胜有负,而胜的永远是从负的那里获取到的,实际上总收益为零。

  零和博弈是一种无解的矛盾,因为一定会有输与存在,参与者的总收益是无法提高的。

  而在赌博中,有时表现的不仅仅是零和博弈,而是总收益一定是负数(因为庄家会抽成,或是不对等的概率条件)。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明白,赌博显然违于善利万物的不争之道,它们被圈定在一个固定的游戏规则与资源中,进行相互的争夺,会不断地刺激与放大参与者的欲望。

  一面无法产生对整体更有利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这种过程中它总是有消耗,从整体上来说,不利于集体的收益的。

  故而这在道家是被反对的。

 

  需要注意的是,过犹不及,很多人谈要“不争”,要“无为”,然而却是片面的使用这些词,因为道家的思想不是“无为不争”,而是有能力的情况无须去争,无为而无所不为。

 

  "不争"是有前提的,即要有良好的意识,指导好自己行为,做擅长做的事,并做好每一件事,方能真正能做到"不争",而不是"争不到"。

  故不争者,为不争而无所不争也,如此不求而自得,不寻而来,万物随吾,而非吾随万物,如此,谓之道阶。

  同样的,在很多气功修炼或是一些仙侠小说中,充满了误导,是这样说的,要把天地中好的、有益的气,吸收到自己的身内,把浊气排出去。

        实际上这是有误的,天地之所以长久者,是不自生而生万物,如果一味从天地万物中夺取有益的,福兮祸所倚,从中夺取也必然伴随有不利的部分会产生。

  若是如此而修,久而久之,自身的气运不断受损,不但身体不见得会健康,还会出现精神上的问题,这些岂是修道?

  万物皆是道而来,《庄子·外篇·知北游》中亦是言“道在屎溺",既是如此,又当如何?

        此篇不表,留予自悟。

三符风云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