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周易参同契(八) : 仲尼赞鸿蒙,乾坤德洞虚

聊聊周易参同契(八) : 仲尼赞鸿蒙,乾坤德洞虚

於是仲尼赞鸿蒙,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关睢建始初,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

仲尼便是孔子,孔子是怎么要赞鸿蒙呢?他说:“大哉乾元,至哉坤元”。

换到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太厉害了,太伟大了”,表达极其赞叹,一切已经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了。

“洞虚”是指幽深,“乾坤德洞虚”,是说乾坤之德其幽远而奥妙难穷。

“稽古当元皇”,追溯到从久远的元皇的时候,然后又到春秋的时候,再到现在。

男子成年后便会结婚,而结婚后就会传宗接代,而产生新的生命,新的元炁又滋生了。

前面部分描述了混沌始分,阴阳分判,如同宇宙开天辟地产生的太古一雷,一线生机也由此而生,如此这生机便又接连不断被传了下去。

世间的生物,莫不是由于得此一线生机得活,失此一线生机而灭,人也是一样。

在夫妇相结合后,阴阳相和,而此一线生机便显露,于是又产出来了生机,其交织在一起而成了元炁。

这里奇妙的地方在哪里呢?人禀天地之气而人,然而在生育的时候,却并没有因为消耗就没有了,相反在产生的新的生命,又是充满了元炁的,而它是通过阴阳和合而产生的。

所以在道教,也滋生有房中术的流派,试图通过夫妻和合修炼而证得其道,而这种和合房中术修炼又分许多派别,有清修的,有浊修的。

所谓清修,讲究的是“男不宽衣,女不解带”,以神气相交,来激发阴阳之气和合相感来产生元炁,并且这个活动中必须要清心寡欲,全靠天然的男女阴阳相吸引的气来媾和出元炁。

其中哪怕有一方有了杂念,那么立即就会落入后天,而一旦落入后天,便不能处于混沌未分之状态,自然也练不出来。

所以双修中清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但要双方配合得当,还要保证纯净无念,这个基本上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而修行得深的能毫无杂念,自身已经然有乾坤,又不需要折腾这些事了。

而浊修,其实是根本与大道无缘的。

它的理念是有真正的性活动,并试图在这种方式中同样能产生元炁,这种方式曾经一度流行,所有的功夫都变成了肉体上下功夫,再后来基本上各类淫巧之术都托名房术,搞得一片混乱。

而且浊修基本上都是后天的浊精,与先天真精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使是稍有高明一点的,是运用的精气神的精,然而这样也只是气功之流,与大道无涉。

道教中浊修中,所说的房中术,大概来说有这些内容。

第一种是针对一些身体性机能出现了问题的秘术,然后并且告诉在房事的时候要如何注意避忌,如何才能够恢复正常的性机能,而在恢复后,才不至于又把自己身体又损坏了。典型的如道教回春术之类的。

但是即使是恢复了正常,也是要房事不能过于频繁,保守精气,这样才能有益于身心。

由于回春术之类,即使是八十老翁也是可以恢复到正常机能的,它可以针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或是年纪轻轻性功能就出现问题的人士。

这类功法秘术设计的目的,虽然属于房中一途,但是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可以让人正常传宗接代,而在尽了人伦之后,然后才能够更好的修炼。

类似如汉代人口不足时,休养生息的时候,道教也推行过房中术中的广嗣术,让汉代的人口增多了起来。

顺便说一下,贫道所知有限,没有见过专门针对女性的高级回春术的功夫,无法实现八十老太太也能恢复到能够生育功法。

不过上天是平等,一般女性都比男性会更长寿一些,也许,这也是乾坤之别吧。

第二种是结合了一些功法,这些功法本身与修炼大道无关,只是一些辅助的办法,以减少身中的损耗,原来认为这种损耗中因为可以产生新的炁,如果得到此炁,便可以对身体有补益,不过根据现在的看法,这是错误的。

其它还有一些,是服食春药之类的,则更属末流了。

得益现代的科学角度,可以更细微的知晓生命的过程,生命的产生,并不仅仅是卵子受精便能可以了,这个过程实际上更复杂,即使是试管婴儿也要将受精卵植入子宫之中,然后受精卵还要着床,在着床后还要进行发育,然后成长。

也就是说,当阴阳进行结合的时候,那时候只能说是有了一点点炁,而这一点种子能否成功发育成长,还依赖于大量的外部环境与条件。

这意味着,在浊修时,阴阳和合时产生那点元炁,虽然它具有生命力然而却是微乎极微的,这一点点炁,无论怎么去尝试修炼提取,也远远比不上消耗的多。

所以无论哪一种,其实与大道修行本身是不搭边的,而且浊修本身已经完全失去了修行的本义。各行淫行也托名房中,也有侮道教之风,所以很多高道干脆站出来指责房中术,免得再被弄得乱七八糟。

如果不局限于道教,那么说浊修的代表中,比较熟悉的便是佛教中的密宗了,里面便有双修,至今还有,并且非常强调。

它的来源其实是印度的性力派,性力派就是认为性中包藏着巨大的能量,如果能将这个能量据为己有,那么就可以实现种种不可思议之事。

连中国这种有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地方,原本房中术都会变得混乱,更不用说印度这类地方。

所以印度性力派的直接结果,导致整个南印度到处都是生殖器的图案与象征,四处充满了生殖崇拜,并直接影响到现实。

一种古怪的趣味是,在印度神话里,便说恒河水便是由湿婆的精液流淌而来,于是印度人认为那是非常神圣的,所以沐浴在里面,倒骨灰在里面,饮用还在里面,认为这样可以洗清业力。

在以前印度还有圣女制度,基本上召去青春期的少女充当类似军妓一样的角色。

因为文化的不同,站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看,印度这些行为自然是极尽堕落之能事,不过他们自己却是乐在其中。

如果说过去是比较落后,大众素质不高,房中术跟双修这类东西容易搞得混乱,那么现在是不是就好多了?

其实也同样不可能,看看佛教密宗的情况就知道了。

在藏地也有不少真修行的,虽然他们修行的方法,到了一定高度来看,就能发现很多不值得认可的东西,然而一些苦修者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这个必须要承认。

然而一旦离开了苦修的环境,很多事又变质了,约莫快十年前,已经开始流行仁波切的时候。

那时还是小道的时候,师父住在钓鱼台的时间比在家还多,所以每次找师父都要往北京跑。

在北京转悠时,免不了四方有所接触,乱七八糟的活佛也见过不少,从道家的角度来看,怎么也瞅不出个修为高深来。

当时小道还一度自惭形秽,连人功夫深浅都看不出来,问及师父,师父也是笑笑,让我自己去思考。

当然很多年后才真正明白。

斗法这种破坏安定团结的事,小道自然是做不出来的,所以到底深浅如何,不如去找那些活佛的弟子们去问问。

然后接触一些喇嘛的弟子,其中小姑娘们最多,然而听到的事情却让我觉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总是听拜了上师小姑娘们说,她们的上师总是鼓励她们,教育她们,要多多奉献。

尤其心身要完全投入,稍露骨的直接说接吻能长寿,至于更露骨的都不好表达了,听闻中也有的小姑娘以跟大喇嘛睡觉为荣。

并且还指名道姓说出谁谁,当然这种事也只是听闻,总不能跑去当面请教,请问你跟那谁谁睡过么?

后来仔细观察,发现喇嘛们也确实从来不老实,大凡看到了一个漂亮点女青年,就会故作惊讶:“哎呀呀,你是空行母转世啊。”

空行母是个什么?就是明妃,明妃就是陪喇嘛双修的。

更重要的是,不管什么喇嘛都会众口一词,有些小姑娘好奇,于是就去查查,一查再加上那么多喇嘛都这样说,于是觉得自己确实很有佛缘,然后就找个坑跳了。

这类事挺多,喇嘛们屡屡得手。

我揣摩着,也许就是这样,着实刺激了一大批北京文艺青年与二代三代们,纷纷去玩密宗找上师,有钱的弄个称号,没钱的拜个师,总是弄个好身份,于是又好忽悠文艺女青年们。

后来,仁波切就这样北京遍地开花。

上面说的事就当个乐子,不要当真,当然还有其它不少乐子,也别当真。

比如曾经有个什么活佛看中我师父住的一个套房,就想让搬出去他来住,本来不屑理他,结果竟然他拉着弟子仗着人多想来赶人。

然后一位师叔怒了,冲上去狠狠地破坏了下安定团结,事后自然是对方赔礼道歉,请大家伙吃了一顿,喝了几杯,又恢复了安定团结的局面。

当时作为小辈自然还是挺气愤的,所以师兄弟们还商量,等修炼到一定程度,就去西藏溜溜,见到有喇嘛圆寂时就去剪虹。

西藏高僧圆寂的时候,天上如果出现彩虹,就认为是吉祥,这叫作虹化。然而西藏那地方三天两头都有彩虹,所以只要有喇嘛圆寂,就能动不动就能扯到吉祥之兆上。

古代道教一直认为彩虹是不正之妖气,所以弄了个剪虹术出来。

所以等出彩虹的时候就丫的剪了,看还怎么编。

当然现在即使叫去干这事也不会干,毕竟也没那么小家子气。

有很多故事其实挺好玩,然而终究觉得都是些不上场面的东西,所以平时也不太好意思说这些。

由于这个公众号基本上筛选出来的都是学道的,所以说这些也不怕得罪谁,喜欢听就好了,不喜欢的自觉取消关注便是了。

要说广东人买书,最喜欢看的是文艺和商业类的书,偶有文艺类的,也是比较外向的,像《追风筝的人》这类。又如两湖人最多的中国当代文学著作,即使是有点国外著作,也是《百年孤独》这种比较费脑子的型。至于其它,东北三省爱看清宫戏,尤其带皇妃的的,西北爱看《大秦帝国》,西南热爱高深文艺,江浙沪最爱四大名著,多少都是与历史文化有点渊源。

然而唯独北京,在各类堪布与仁波切鸡汤在这伙人的吹捧下,至今各类鸡汤不断高居北京图书榜首。
虽说一般媒体评论说其国内需要某种东西来舒缓本国中产阶级承受的压力,佛教无疑比苯二氮平类药物要好,尤其是汶川之后,佛教便更为兴盛,然而实际上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北京鸡汤总高居榜首,另外民间风言风语的北京朝阳散养三十万仁波切。

当然可以解释为西藏文化的魅力,这是大众的客观需要。

如果真是这样,那也是禅宗的拿手好戏,行为艺术加段子,其中不乏深思之处,然而到了现代怎么就那么不兴旺了?

这真不怪佛教不争气,除了热爱国学的,现代人普遍文化底蕴不行。

不说禅宗天天劝人早点放下欲望,赶紧悟了出家,大家哪里会愿意,即使是整几个段子,搞几首偈出来,没点文化底蕴,也真的没人看。

比起密宗这伙四处折腾的,其实个人更觉得不如让佛教禅宗兴旺的好。

当然,如果是道教兴旺那更好了。

这些事政府自然也头痛,密宗还涉及西藏的事,一堆老外在国际上经常别有用心的嚷嚷,更是挺为难。

但终究也没闲着,当局势稳定些后,马上直接规定,以后所有的西藏在汉地的一切宗教活动都必须要报备,然后部分不正之风勉强刹了一些下来。

当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密宗也不是整天只忙着骗小姑娘的,好好修行的也不少,但是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不管一个什么概念,只要是涉及了男女之事,那么在世间就能给你折腾出一堆风浪来。

所以无论是谁打着佛教还是道教的旗号,大凡只要宣扬双修的名目,不要管它是不是真的,直接几棍子狂抡去便好。

双修这种事,仅仅是属于看起来可以有道理的,然而这世上看起来道理的多了去了。

如印度瑜珈士们修行便吸食大麻,更快进入冥思与幻觉中,并且还理直气壮说大麻是不会成瘾的,连美国有些州大麻也是合法,然而于是就来两口,并不意味着就是好事。

又比如在日本侵华战争的时候,日本佛教禅宗最为狂热,并提禅宗的理论开发了一套合理的杀人理论,那个理论大概是这样的:当僧侣或信众举起刀的时候,对方自动献身到了刀上,这是实现完美的佛禅的统一。

然后日军以此为依据四处进行屠杀中国人,世上还有比这更罪恶的事?

所以,无论有没有道理,都要分清时非对错。

学佛的,因为要努力证明这个世界是虚幻的,所以总会难免尝试混淆是非。

所以一般最容易在学佛的那里聊天时,他们会举各种例子告诉你,是非其实并不重要。

当然这不是说这样不好,毕竟对于心理压力的缓解来说,心理治疗师也是干的这个活,忽悠得求助者觉得没有压力了,那么就成功了,至于现实如何那是另码事。

然而客观一点分析,真实的世界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事都是可以分得清是非的,模糊的只有百分之二十,而这百分之二十中,真正分不清的,又是其中百分之二十。

以这百分之四确实难以分清是非的事情,试图去代表那剩下百分之九十六,这显然以点代面,是很不严谨的的表现。

学道会将一个人变得是理性而客观,所以并不需要混淆是非。

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

这话说得有意思,圣人真不是白生出来的,他们通常观察天象,并将天象上显示的天符给记录了下来告诉了大家。

天符是有进退的,这个对应于时节。这是在说什么呢?前面说了“据爻摘符”,这个“符”,便是由爻象所构成的卦,意思便是天上呈现出来卦象。

而这里的“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便是指的卦象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它并不是总是等长的,也并不是总在同一个位置,所以便有了屈伸。

以月相观卦纳干,其实仅仅只是冬至节的观察,如果换个月观察,它们的位置是有细微变化的,每个月间都不尽相同,实际上卦与干的对应纳甲已经发生了变化,而这个变化便是进退与屈伸了。

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消息应中律,升降据斗枢。

所以说呢,易为日月,它们统领天心,天心是什么,便是天地之心,如果晚上观星辰的话,假如加速看天上的星辰运转,你会发现,周天旋转,其实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这个中心,便是天心。

《原阳子法语》中说:“谓人心即天心,欺心即欺天”,又说:“天心本与我心同,我若欺心昧化工。”

现在我们知道满天星辰转,其实因地球自转,这又说明什么?学者可思。

“复卦建始萌”,所谓上面为坤,下面为震,即五阴而一阳。

—-     —-

—-     —-

—-     —-

—-     —-

—-     —-

_________

这个卦象代表的便是在坤中一阳动的象了,而邵子同样有诗说:“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现在用简体字容易少了些字意,邵子的“冬至”写的是实际上是“鼕至”。

这个“鼕至”,上面是个鼓字,说的是冬至来临时,像有鼓声一样,所以叫“冬至”,这里的便是指的一阳来复的时候。

“长子应父体,因母兆基”,其实还是在说卦,震为长子,乾为父,这里说的实际上是指这个震卦是乾坤共同造就的,而于此中之窍,所谓“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同于此理。

“消息应中律,升降据斗枢”,在过去,冬天到了,冬至在什么时候,是通常看日影来的,当日影最的时候,自然就是冬至了。

然而冬至多半是看不到太阳,那又应该怎么办呢?所以就会制作一种管子,一共六根,在管子里放满了灰,然后插入在土里,当冬至到了,土地里自然会有阳气升发(土地温度会变),然后管子本来是寒冷收缩的,一受热了后,就会一下子喷出来灰,于是这个时间便被记成冬至。

这个名叫“葭灰占律”,放的灰便是用苇膜烧灰放在律管内,六管灰动的时候,就应了冬至。

宋代汪宗臣《水调歌头》说过这事:“候应黄钟动,吹出百葭灰。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候应黄钟动”,管子不但喷,而且喷的时候发出来的声音,便是黄钟的律音。

这一切巧妙而自然,所以说,道教修炼真正的东西,很多不仅仅只是概念,都是在现实中是具体的可以验证的,并且可实践的。

“升降据斗枢”,这一句概括,这里现在还说不了,目前只需要知道北斗指北,天下皆冬,北斗指南,天下皆夏,万物莫不以其为节。

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讫曲折低下降, 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朋。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

看过京房纳甲原理,这一段很简单。

反过来表达,甲为乾、乙为坤、丙为艮、丁为兑、戊为坎、己为离、庚为震、辛为巽,壬为乾,癸为坤。

甲与乙,乾坤,天地定位

丙与丁,艮兑,山泽通气

戊与己,坎离,水火不相射

庚与辛,震巽,雷风相薄

壬与癸,乾坤,天地定位

从天象所来,可以布出八卦,方位左东右西,上北下南:

艮 兑

坤       离       震

乾      坎        巽

坤乾

《悟真篇》中有云,要“东三南二共成五,北一西四同成之”,为什么要这样构造?因为东方有乾坤,北方有乾坤,所以要各立乾坤,于是东与北便分开来构造。

北一西四乾坤之中,见得震巽两卦,而震中所纳为庚,此是先天金精,它又叫作真铅、也称白虎,白虎一得,虎啸风生,巽卦即得。

然而虎如何才肯出来?坤中有乙,乙庚相合,便能将它合出来,然而如何又要让乙发挥作用,离中所纳己,乾中所纳甲,甲己夫妻配合,乙是甲的妹妹,却是不喜己,甲己合了后成中正之合,乙便会分离出来,然后便会将庚吸引出来了。

而虎在哪里出来的?当然是水里,所以这个金又称为水金。

《悟真篇》里说:“但将地魄擒朱汞,自有天魂制水金”。

这里朱汞又是什么?留给大家思考,以后再说。

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十,阳气索灭藏。

这在前面也说过,配合洛书上看,先天坎在七,震在八合十五,而后天离在九,乾在六而成十五,共计是三十。

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元精眇难睹,推度效符证,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发号顺时令,勿失爻动时。

“八卦上布星辰,运移不失中”,指的是洛书九宫上布八卦,无论它怎么变化,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来进行,这个“中”在之前已经说得很透彻了,不再复述。

“元精眇难睹”,因为元精至灵至妙,非肉眼凡胎可见,然而如果“推度效符证”,根据其出现的规律进行把握,知晓了天符进退屈伸,那么便能了达。

“居则观其”,平时就“观”它,这个“观”等待并观照,“准拟其形容”,直到它的出现,会发现吻合描述。

“立表以为范”,便一一对照,”占侯发吉凶“,时机有吉有凶,要趋吉而避凶,当出现后不要立即去采,而是要等候时机,而时机一到,立即“发号顺时令”,当机立断,“勿失爻动时”,不要错过了这一爻进动的最好时机。

上察河文,下序地形流,中稽于人心,参合考三才。动则循卦节,静则因彖辞,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后治。

“上察河文”,河文指的就是河图了,之前说京房纳甲理论的时候已经用过了,“下序地流行”,指的就是地理山川,其实就是洛书九宫的代表,“中稽于人心”,为什么要稽于人心?因为心神丹元便在此,上通北斗丹元星。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这两句阴符要旨,要细细体会。

“动则循卦节,静则因彖辞,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后治。”,这个比较简单了,动则根据动爻来应卦,静则根据卦的彖辞来进行就好,都按此施行的话,一切便都在掌握中了。

注:2018-4-12 编辑修正错字,修正字图

三符风云涌

1 comment so far

Feeey个人博客 Posted onpm 9:05 - 2017 年 1 月 25 日

进来学习学习~~~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