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周易参同契(二十):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

聊聊周易参同契(二十):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

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日月相薄蚀,常在朔望间。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名者以定情,字者以性言。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吾不敢虚说,仿效圣人文。古记题龙虎,黄帝美金华。淮南炼秋石,玉阳加黄芽。贤者能持行,不肖毋与俱。古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学者加勉力,留念深思惟。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推演五行数,其实一点也不复杂,无非是用水来浇火,于是火便会失去光明,这就如同日月食一样,常在朔与望之间。

水旺时坎便会侵阳,火衰时便如同黄昏一样。阴阳之间互相饮食,这种交感便是自然之道。以名来定情,以字来言性,这样金性就能回归到本初的状态,故而称之为还丹。

这些并不是我(魏真人)在虚说,而是校仿圣人的文字。

无论是古文题记的龙虎,还是黄帝说中的金华,亦或准南炼的秋石,又或玉阳子说的黄芽,凡是这些种种,如果遇到贤人则可以传授,遇到不肖的人,就一点也别教了。

古今的道都是一来而来的,现在将于对谈之间,说出其中的谋划所在,学者们要多加勉力留心深思,重要的地方都已经露得很清楚了,认真领悟便知我(魏真人)并没有在欺你们。

yinfupai--聊聊周易参同契(二十):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参同契

要论及五行之数,现时世面上常见本中,莫过于便是《五行大论》的论述。

《五行大论》本来是隋代的所作,作者名萧吉字文休,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

萧吉博学多才,尤精阴阳、历算、养生术,曾任太府少卿,他曾撰写《帝王养生要方》六卷、《相经要录》,不过可惜都已经遗佚了。

据史载,房陵王时为太子的时候,说东宫多鬼魅,经常能看到鼠妖。所以皇上令萧吉去东宫禳邪气。后来萧吉便在宣慈殿设了神坐。在行法的时候,有一阵旋风从艮地鬼门来,一直转到太子坐的地方。于是萧吉用桃汤还有苇火进行驱逐,于是风便出宫门而止了,然后萧吉在未地(西南方)谢土。并设了坛为有四个门,分别设下了五帝的神坐。当时天冷了下来,有只虾蟆从西南方来了,跳进入人门,然后到了赤帝坐的地方,众从人门而跳了出出;几步之后,忽然便不见了。皇上见到非常惊异,于是大加赏赐。

后来隋文帝的献皇后去世了(仁寿二年,602年),皇上便叫令萧吉去占卜并选择下葬的地方。萧吉在山中一路占卜,到了一个地方,说:“卜年二千,卜世二百。”八个字,并绘制了图上奏。

隋文帝看到了后便说:“吉凶这个是由人,而不是由地来的,在南北朝的时候,北齐的高纬难道没有叫人占卜过么,结果还是国家灭亡了。正如我家的墓田,如果不吉,我就不可能是天子了,如果说不凶,我弟弟怎么会战死呢。”然后还是继续听从了萧吉的话。

后来皇后的墓修好了,隋文帝打算亲自送葬,萧吉上奏说:“至尊本命辛酉,今岁斗魁及天冈(按,《通志》作“罡”)临卯酉。谨案《阴阳书》,不得临丧。”上不纳。

这里是说,皇帝的本命是辛酉,而下葬该年斗魁罡临卯酉,按阴阳书来说,是不能临丧的,结果建文帝没有听。

按《隋书》卷七十八,《北史》卷八十九记载,萧吉对他族人萧平仲说:皇太子(按,杨广)遣宇文左率(按,宇文述,时任左卫率)深谢余云:“公前称我当为太子,竟有其验,终不忘也。今卜山陵,务令我早立。我立之后,当以富贵相报。”吾记之曰:“后四载,太子御天下。”今山陵气应,上又临丧,兆益见矣。且太子得政,隋其亡乎!当有真人出矣。吾前绐云“卜年二千”者,是“三十”字也;“卜世二百”者,取世二运也。吾言信矣,汝其志之。

用现代文解释,萧吉说:“杨广曾经派了宇文左来感谢我,因为早早我就称呼他为太子,后来果然应验当上了太子,所以不敢忘记。并跟我说希望趁着这次卜地的机会帮着杨广早点成为皇帝,如果他当皇帝后,便会以富贵来回报。我将这个记了下来,并断言四年内,太子将登基。”

又说:“现在山陵与气相应了,而皇上(隋文帝)又临丧事,这个征兆已经明显了。并且太子如果主了政,隋也就要亡了,将会有真人会出世。而我之前卜时忽悠说的“卜年二千”,说的是其实就是三十,“卜世两百”,就是指的世二运就结束了。我说的话是可信的,你要将它记下来“。

从这段文字看,是皇帝命令箫吉卜地后发生的,那么应该发生在602年之后,而谈及山陵与气的相应,则是中间发生的事。

按史载,箫吉还上过表称:“去月十六日,皇后山陵西北,鸡未鸣前,有黑云方圆五六百步,从地属天。东南又有旌旗、车马、帐幕,布满七八里,并有人往来检校,部伍甚整,日出乃灭。同见者十余人。谨案《葬书》云:“气王与姓相生,大吉。”今黑气当冬王,与姓相生,是大吉利,子孙无疆之候也。上大悦。”

即是在十六号的时候,皇后山陵的西北方,在鸡还没叫的时候,出现了黑云方圆有六百步的样子,而在东南方,又有旌旗、车马、帐幕,布满七八里,有人来往检校,队伍很整齐,日出的时候便没了。目睹这个景象的人有十来个。现在按《葬书》上说的“气王与姓相生,大吉”,现在是黑气是冬天旺,与姓氏相生,所以是大吉之象,是子孙无疆之候。隋文帝听了后很高兴。

然而,“子孙无疆”四字,似是向来没人留意,其实萧吉在这里早有留下暗示。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般学者认为这里是编的故事,其实这种事件在现实中是可以发生的,并不独中国有。

在西方一些地区,比如北欧,称为狂猎现象,一般是一种地区性神话,普遍与地区性人种有关。该神话现象较为频繁地出现在北欧,日耳曼,高卢人(凯尔特的一支)以及部分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文化中。狂猎在这些文化中的形象都极其相似,成群结队的幻象以猎人或军队的形象全副武装,骑着战马和猎犬疯狂地横跨天空或大地追逐猎物。狂猎的成员根据人种文化不同,身份从亡灵到精灵都有。狂猎有时会有一个首领,这个首领可男可女,可能是神或灵,抑或是某个历史传说中的某个人物。对于不幸在狂猎路线上出现的人或追逐狂猎的人,通常认为会被狂猎带走,通常认为最终会被绑至冥界。人们也相信狂猎会在睡梦中捕捉人的灵魂加入他们。

又比如国内云南的惊马槽,每当雷雨天都能听到行军打仗的声音,当地人说古战场留下的声音,CCTV栏目去调查过。后来得出来的结论是,山道的石头含有大量结晶石英石,在雷雨天气下,电和磁可以把声音像录录音带一样把声音录在石英石里,然后再到了另一个雷雨天就会像放录音一样放出来。当然这种解释听起来实际上很伪科学,倒是中科院研究所解释更具科学性,声称是惊马槽的形状独特,于是风吹时导致了这种声音,这种解释似有道理,不过同样也有很多质疑。

另外还包括一些民间的描述的“阴兵借道”的现象,从现象角度来说,也并非不可能,因为这类以磁场记录影响回放的解释,并非国人首创,最早是在国外的一些对于一些类似神秘事件的解释中出现。

然而无论是什么,这些说明,在现实中存在一些普通人不可解释的现象是正常的,毕竟人非全知。

前文说过,中国早期知识传承是封闭的,大多经验与知识都掌握在宗室或家族手中,平民要翻身虽然并不是没有机会,但仍然是非常困难的。

这一切被隋炀帝杨广开创了科举制度后打破,天下读书人都有了翻身的途径,大大调解了统治阶层与百姓之间的矛盾,从现代来看虽然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对于当时打破宗室家族垄断统治的历史背景来说,这是很大的一个突破。

然而这也严重得罪了各大家族势力,导致隋朝内部一直难以不安定,加上缺乏休养生息,在位其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结果虽然没有打胜高句丽,却把高句丽打垮了,把吐谷浑也与突厥也打服了,这些壮举给后世历代繁荣创造了重要条件。

因为过于急功近利,所以其在位期间农民起义不断,因为做的这些事都是需要钱的,要钱就只能从百姓那里加重税收,税收一重则必然民不聊生,所以隋与汉末一样,皆是亡于赋税过重。

对于上述描述,有人会发觉萧吉对隋朝兴亡,实际上漠不关心,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不只是萧吉,而是那个时代的官贵阶层,也几乎没有对国家上心的,这也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萧吉为例,原本是梁武帝齐梁房的嫡系,在梁朝时已有相当高的政治地位,后来西魏江陵覆亡后,归于北朝西魏,西魏用《周礼》,萧吉官职为“仪同”。从一品。然后没几年西魏禅位于北周宇文氏,萧吉负责专门批奏折,北周宇文掌权两年就去世了,然后权利落于杨坚手中,所以又禅让给了杨坚,在隋朝时,官职为“上仪同”,其实官职是名升实降了,因为在隋朝这个职务,只相当于五品,也就是从宰相级别变成了县令,并且还没有县令的实权。

一生经历了梁朝、西魏、北周、大隋四朝,对隋朝的兴亡,这种漠不关心,是有历史原因的。

现在来看隋朝的历史。

581年,隋朝建立,夺北周宇文氏帝位。

602年,萧吉卜葬

604年,杨广登基(后世传言云其弑父登基,然缺乏证明。)

605年,萧吉去世

618年,杨广被宇文化及所杀,隋朝灭亡

一共经历三十年,从时间上看,萧吉预言是成功的。

然而综合来看,萧吉虽卜的没错,然而隋文帝说的吉凶由人,也无错。

正谓冥冥之中,似有定数。

《五行大义》这书,中国史上曾有记载,最后一次出现在《宋史·艺文志》,大约是在1343~1345年间,然而在这之后,就忽然消失在历史中。

幸好此书在日本有所保存,在日本国内最早提到《五行大义》的文献,是成书于公元797年(唐德宗贞元十三年)的《续日本纪》一书中。一直到了十九世纪初日本《佚存丛书》进入中国,里面有《五行大义》,中国才算是找回了此书。

《五行大义》中记载:”北方亥子。水也。生数一。丑。土也。生数五。一与五相得为六。故水成数六也。东方寅卯。木也。生数三。辰。土也。生数五。三与五相得为八。故木成数八也。南方巳午。火也。生数二。未。土也。生数五。二与五相得为七。故火成数七也。西方申酉。金也。生数四。戌。土也。生数五。四与五相得为九。故金成数九也。中央戊己。土也。生数五。又土之位在中。其数本五。两五相得为十。故土成数十也。此阴阳两气各一周也。共一周。则为生数。各一周。则为成数。阳以轻清上为天。阴以重浊下为地。而阳至第五而入中者。其体躁疾。故共一周而入中。阴至第十方入中者。其体迟殿。故各一周而始入耳

河图数与地支比较简单,这里不多述说。

后面论纳音数又云:“凡五行有生数。壮数。老数三种。木。生数三。壮数八。老数九。火。生数二。壮数七。老数三。土。生数五。壮数十。老数一。金。生数四。壮数九。老数七。水。生数一。壮数六。老数五。管辂云。土老数一者。土为万物之主。一切归之。所以一也。三才交而人理具。火之为德。取三才之义。故老数三。水。上应五星。下同五藏。故水老数五。金配七曜。故金老数七。

并言:“故纳音数用之。纳音者。子午属庚。震卦所直日辰也。丑未属辛。巽卦所直日辰也。寅申属戊。坎卦所直日辰也。卯酉属己。离卦所直日辰也。辰戌属丙。艮卦所直日辰也。己亥属丁。兑卦所直日辰也。一言得土者。本命庚子。子属于庚。数之。一言便以得之是也。三言得火者。本命丙寅。寅属于戊。从丙数至戊。凡三是也。五言得水者。本命壬戌。戌属于丙。从壬数至丙。凡五是也。七言得金者。本命壬申。属于戊。从壬数至戊。凡七是也。九言得木者。本命己巳。巳属于丁。从己数至丁。凡九是也。

读过前面前面谈京房易的,便知此口诀推算,又与纳甲相关,如子午属庚,便是震卦纳有庚子庚午,初爻与三爻应之。

生   壮   老

水     一   六   五

火     二   七   三

木     三   八   九

金     四   九   七

土     五   十   一

当生数的东三南二共成五时,可以看出壮数中,正好是火七木八相应,而北一西四共成之时,可以看出壮数中,正好是九与六相应。而七与八,九与六,正好是十五。在老数中,对应则是三与九,与五与七,可以看出,它们皆等于十

二。

无论是合五,还是合十,还是合十二,都藏有隐秘,需要仔细体会,一种现实的用法体现在风水上,此不细表。

这几个数字是很有讲究的,12乘以5,正好得60,为60甲子周期,而12乘以15,等于180,为三元甲子周期,而180是360周天的一半,所以又会划分阴阳,各占180,这是周天火候里很重要的概念。

《五行大义》中载郭璞数:“乾一、坤二、震三、巽四、坎五、离六、艮七、兑八。占人及物数皆准此。

郭璞在历史上同样是个奇人,不但是著名的著名文学家、也是训诂学家、更是风水的鼻祖级人物。按《晋书》的郭璞传云:「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 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禳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

曾经有个郭公,住在河东,精通卜筮,而郭璞便是跟他学的,后来郭公传授了青囊中书九卷给他,于是他也精通了卜筮与禳灾转祸方法 ,即使是张京房与管辂与郭璞相比,也不会超过。

教授郭璞这位郭公是谁,史上已无所载,只有一些推测,无法追溯,不过继承者郭璞后来写了《葬经》,从此『风水』这两个字便大行于天下,风水术也被称为青囊之术。

另外风水术又被称为青乌之术,是因为在《旧唐书·经籍志》中记载著名的相地家叫青乌子,非常擅长相地,并著《青乌子》三卷流行于世,其中均谈相地之道,一般认为《青乌子》著作比郭璞的著作要更早。

今世流传有青乌子的《葬经》一书,疑似后人伪托,一是理论繁杂,二是提及『风水』二字,而汉代并无已经有流行用此词证据。

然而又根据史书看,唐时原本青乌子的《葬经》或还在流传,而郭璞的传承上溯或与青乌子有关,甚至有可能青乌子本身也是得青囊中书传承,只是可惜原版的《青乌葬经》已经佚失,故这也仅是推论。

作这个推论也并非空想,因为在《唐书·艺文志》五行类中有“《青乌子》三卷、《葬经》八卷、又十卷、又二卷,肖吉撰。”

按姓氏的溯源来说,一般认为是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

另一说按《续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

还有一说是当初南宫长万做乱时,是宋国微子之后大心率王族弟子及随从组建的军队,诛杀了南宫长万,平息叛乱,扶闵公之弟御说继位,是为宋桓公。宋桓公因大心平叛有功,就把大心封于萧地,以为附庸,建立了萧国,称大心为萧君,人称萧叔大心。公元前五九七年萧被楚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萧姓。大心也就被后人尊为萧姓的得姓始祖。

无论是哪种,因为姓氏中源流看起来并无专门肖之一姓,所以大体是主要认为肖姓其实上就是来自于箫姓的另外写法。现今肖姓较多,实际上是因为在中国建国后,箫姓与肖姓合并到了肖姓中的缘故。

按此来看,唐书中记载肖姓或本便是箫姓,而这里写的肖吉便是箫吉,而箫吉的时代晚于郭璞,并且后世所流行的《青乌子》葬书,便是出自他的手。

这便很好解释了为什么《青乌子》葬书的内容显然比郭璞的要晚。这种解释自然也有些问题,因为萧吉引用过更古老的《葬书》内容,其内容并不同于郭璞所著《葬书》,也不见于后世流传的青乌子《葬书》中。

郭璞在《葬书》中引用的经,并非是后世《青乌子》或《葬经》中的内容,按文字记载来看,更有可能引用的是青囊中书即青囊经中的内容。

说到青囊经,来历更是神秘,一般后世术数书中多说此书实际上是九天玄女授轩辕黄帝,然后黄帝传下,风后得之,太公得之,后黄石公得之,又张良得之,又郭璞得之….

这个路线熟悉术数的一听便知道了,这显然是太乙、遁甲、六壬三式的传说来历,实际上有不少传说里三式也是从青囊经中来。

卦一般演出来卦后,便开始作占,而三式则有一个完整的式盘,在式盘会立一个周天,然后上面划分区域用来作。与卦象所类似的是,三式同样与天文有密切关系,尤其以太乙、六壬与古占星更为接近,溯源也较容易,最不易理解的便是,遁甲虽同样出于星占,然而采用九宫飞布,并结合先后天八卦加以演化,是其最为玄奥的部分。

郭璞数无论在卦中取数还是在式盘中,均可以运用,因为它是算定数的一大方法,此数唐后极少有人提及,也多被学者们忽视,这是宋代以前的推数方法,也常被一些术家珍若至宝,贫道这里说一下。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是邵子数

乾一、坤二、震三、巽四、坎五、离六、艮七、兑八,这是郭璞数

邵子数用后天八卦分布:

5    3    8

4          2

7    6    1

从1加到8,一共为36数,邵子数的太极分割, 是用的1与5这条线,自辰巳之间所分,4+7+6+1=18,而5+3+8+2=18,上下各为十八数,合于道家天门地户的分割。

如果转用先天八卦来分布,邵子的先天卦数则是是这样:

2    1    5

3          6

4    8    7

构成不了18与18的数的均衡。

而郭璞数用后天八卦分布:

4    6    2

3          8

7    5    1

同样构成不了平衡,但如果用先天八卦重布便会明白:

8    1    4

6          5

3    2    7

同样是以天门地户为分割,用7与8这条线,右上方8+1+4+5=18,左下方6+3+2+7=18,同样合于道家天门地户的分割。

邵子数是在后天八卦上分布平衡,郭璞数是在先天八卦分布平衡。

“学者加勉力,留念深思惟。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

三符风云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