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12 年 10 月 26 日

遁甲书符诀

 ( 一) 畫符要旨凡書符先齋心定慮,行神布氣,存雷火燒身,變神為天師,頭頂朱雀,足踏八卦靈龜、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左右有捧印童子、青衣米裙、前有直符按劍、後有虎賁軍伍、各執鉞斧侍衛,存訖次存度師在前、祖師在後,帶領天蓬下三十六員大將侍衛書符,默奏上帝啟白符中將吏,禱祝書符因依畢,次用印訣,勾六丁六甲、功曹將吏等侍衛前後,就念咒曰: ◎六甲陽神、來侍吾左、侍衛書符、六丁陰神、來侍吾右、侍衛書符、四直功曹、來侍吾前、侍衛書符、急急如律令。 (存諸神既集怒目視朱盞咒曰:) ◎陽精朗耀、陰鬼當衰、神朱赫赫、元露太微、七氣成灰、五氣成台、百邪皆滅、萬鬼皆摧、急急如律令。 (吸罡氣吹朱盞中、次更執朱於香上度過,念後咒或執筆起卓三下、香上度熏,存為神劍鋒芒赫奕,即念敕筆都咒:) ◎ 太陽俱照、陰鬼當衰、神朱燿目、九霞太微、所今所使、萬鬼俱摧、七氣成火、三氣成台、二星俱照、符到速追、筆為神劍、墨為戈戟(ㄐ一ˇ)、筆法治病、萬鬼伏匿、急急如律令。 (吸罡氣吹朱中、次執墨於香上度過) 咒曰:神墨靈靈、月中真精、書符禁鬼、邪魔滅形、病人帶吞、永保安寧、急急如律令。 (取罡氣吹墨上,次執筆三卓,香上度過) 咒曰:筆為利刀、墨為百藥、邪精斷卻、百魅摧落、神筆靈靈、書符遣精、召官官到、召吏吏行、指人人生、指鬼鬼滅、付吾魁罡之下、入地萬丈、無動無作,急急如律令。神墨靈靈、改死注生、神筆一啟、萬鬼滅形、急急如上帝律令。 (咒朱墨筆訖,次左手斗訣,擎硯水香上度過) 咒曰:四明開朗、天地為常、三光神水、辟除不祥、雙星守鎮、七靈通光、書符煞鬼、伏吾魁罡、邪鬼賓伏、萬氣混康、太上老君、教我煞鬼、與吾神方、上呼玉女、收攝不祥、登仙契道、佩帶印章、急急如上帝敕。 (次左手握紫微印、右手執墨自身為天師,右手磨墨四十九轉,左轉四十二轉,十二辰、二十八宿、日月二曜,右轉七轉,魁至票,兩次各吸陰陽斗氣吹入硯中,次執筆香上度過,再念天帝釋章咒,取罡氣入筆符中)  (二)畫符正法:凡書篆諸品符,須依法入靖,香燈紙扎筆硯之屬一一備具。先行內鍊十轉回靈之道,法師靜座調息,神氣澄虛,存下丹田淵泉宮,靈寶先天祖氣自中而歷二十四節,直透泥丸頂門。又復降下元宮,復升周迴十過畢,次存三田中有三尊,乘三色雲氣上升端坐泥丸之中。次有天上三色雲氣中三尊降自泥丸混合為一。如此分明自己丹元君上朝,心奏所陳之事須臾,慈顏允奏敕命,左右侍真、金童玉女捧琅函玉笈在百寶光中降付,容臣奉行。即密謝畢自己真人頂出寶光混合,神氣內外洞明,鳳篆龍章,徘徊于几案之上,叩齒十二通。執筆咒曰:溟涬大梵、寥廓無光、赤明開圖、運度自然、元始安鎮、敷落五篇、赤書玉字、八威龍文、保制劫運、使天長存。(玉訣天門氣布之,唸合明天帝日三遍) 敕朱墨咒: 玉音攝氣、靈風聚煙、紫虛鬱秀、輔翼萬仙、千和萬合、自然成真。(掐子丑順至亥歸中吸巽氣旺氣布其上) 先天行持內旨,先焚香靜默,潛心對越,聚氣凝神,心念三五類,然後書篆,詳輕重,一符、二章、三經、四書、五道。凡書符篆,先凝神定慮,物我兩忘,倏忽間便見天真,即舉筆書符,便分清濁,見點點畫畫,皆金光燦燦,舉念一見,神即往矣!何必待祝而行。抹筆之法須分水火,如祈雨雪、雲霧、打潭、驅龍水、煉治諸陽疾並用水筆。如祈晴、袪瘟、掃蝗、起電、動雷、火煉、鎮貼、佩帶、治諸陰病並用火筆。凡書符,皆須閉氣、一筆掃成。次用三字帝令抹筆至明字,卻出元始祖氣,隨符而行,此謂之元始一氣也。告淨壇符,焚於空中,或焚之水中,以水灑五方,心唸淨天地咒,或五帝隱名,淨五方五行穢,見四氣朗清,神封靜默矣。告信香符,所以啟告師真也。信者誠也,香者取其香氣流通無不聞也。加竅者,緊急凡信香符下,皆書臣某奏啟,帝用拜啟,師用啟告,通用以降真香片、黃紙、柏木片皆可,師以信香置烈火中,即心語三禮,仍祝云:臣謹以信香百拜奏啟某帝某師某神,臣今為某事,伏望慈憐,允臣香奏,即乞如何施行,臣再拜謹言,香煙騰上即見感通,其餘批符俱有定式。書符筆法 師曰:符者合也,信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我之氣,合彼之氣,神氣無形,而形於符,此作而彼應,此感而彼靈,果非於符乎。天以龍漢開圖,結氣成符。人以精神到處下筆成符,天人乎合同此理也。書符之法不過發先天之妙用,運一氣以成符。祖師所謂:眼書天篆、心悟雷玄、初無存想、亦無作用、靈者自靈不必問其所以靈、應者自應、不必問其所以應,人但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近世學法之士,不知無為為真功,自然為上道,自知不明,自信不及,欲窮究何者為符竅,何者為筆法,茲不得已略陳其要,實為記念,初非真銓。其訣曰:先澄澄湛湛,絕慮凝神、使其心識、洞然八荒、皆在我闥(ㄊㄚˋ)。則神歸氣復、元神現前,方可執筆,以眼瞪視筆端,思吾身神光,自兩規中出,合乎眉心為一粒黍珠在面前,即成金線一條,光注毫端,便依法書篆。存如金蛇在紙上飛走,定要筆隨眼轉,眼書天篆,心悟雷篇,思金光漸漸廣大充塞天地,心念三五諱。如召將書符,則用本法召咒,或疊書諸號,皆隨意運用,然雖如是一點靈光輝天朗地,未曾下筆,已自分明,妙於行持者,尤當於朱墨外用功夫。書符袁無介問:書符秘訣,願聞其妙。侍宸曰:一氣在乎全,則上可以達天真,下可以伏妖魅,中可以感動風雨雷電。當書符之時,先須定息秉筆,以鼻引清氣長引一吸,不可濁,最要清氣。然後閉氣全無呼吸,以筆書符畢,以天目爍入所召將吏入符中,口大呵(ㄏㄜ)出氣於符,金光罩符,存見所書符中有所召將吏在內,急用【泓澄明】三字押符上。若書符之時,走洩口中之氣,或口不閉氣書符,其符不靈,縱有靈驗,偶然一時耳,非符之力也。御風註曰:符無正形,以氣為靈也。靈者祖氣也,祖氣不明,安侍靈乎!既靈則知祖氣下落出入,固守丹田溫養根基。凡人手足眼耳鼻舌,舉動則此竅亦動,此竅也聚斂元氣之所,收拾精神之囊,魂魄守於紫戶,紫戶即命門繫胞之所,三者不可相離,孟子所謂:養吾浩然之氣。凡當作符,澄心靜慮、凝神定息、秉筆以鼻引清氣一吸歸中局緊閉,以清陽之氣湊入中宮,搏出中局元氣出來,噓入筆端金光閃爍書符紙上,如龍走勢,滿紙煞氣障空,仍鼻吸清氣直透玄關上下九竅皆閉,毋令走洩一氣成符,符成放氣吹於符上,以【泓澄明】三字蓋之。書符時毋得走洩元氣,則符無驗矣!若於書符之際走洩口氣,當再閉其氣而書此符。如三次走氣而書符不一,則為天將不應所行之事亦不驗矣!大?(ㄍㄞˋ)書符之要,全在閉此一口氣,閉此氣則吾心無妄念耳!吾意專一、真源堅固、吹放符上,則借此一氣之靈,若走洩其氣亦何用也。今行法之士,皆莫知此竅而書符,大可笑也。御風註曰:書符時全在閉氣,必要鼻先收清氣送納黃庭,閉九竅方得元氣充實,下筆書符,一筆掃成,金光燦然,用之即有響應。若走洩元氣,又不以鼻引清氣衝激,安得元氣出來,且閉氣則心不移動,不生雜念,一意歸中,氣與筆俱轉,意盡成符。行法之士,不得玄關之傳,不明祖氣,妄行書符,大可笑也。   

Read More

【转】道教法术“家书式”考(三)

 随着法术的代代相传,仪式的不断展演,这种将“本师”视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重视“本师”在道法中的重要性的观念,无疑将加深道法门派的自我认同意识。以血缘“亲人”或“亲属”关系取代师徒关系,这显然是天心派等道派组织虚拟血缘制的体现。家庭、宗族观念,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在传统中国社会,虚拟血缘制是在实际的家族制度之外用以组织、联系人群的另一种有效方式。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这一制度在中国传统宗教中也同样存在,成为教阶制度的有益补充。   道法的虚拟血缘制,是宋元新符箓派皆有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合同式”、“券文式”“家书式”等仪式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我们以清微派为例。在清微派的传法系统中,魏华存是作为主神而存在的,这是清微派与上清派一脉相承的象征。这一象征在清微派的“家书”中也有鲜明的体现。翻检《道法会元》可以发现有关魏华存的清微派“家书”有以下几种类型:“笺魏祖”、“祖师魏元君家书”、“紫虚元君家书(高元宸照宫)”等。如,“祖师魏元君家书”为:   具箓位门下嗣教小兆孙姓某,   右某钦承师真真秘谨谨再拜具书上呈(符略)玉清微显我家风(符略)天命有期,后仙治职,符合信行,永显帝威,今为(入事意)申如律言(符略,家书符叠书入,涂之用印印之。)右觊师慈,洞垂孚察,投符将佐,符合信行,某事如何施行,报应大赐感通,以彰清微一气道法,伏丐道旨。   某年某月  某日某时书上    谨遣雷霆飞捷阳谷神君张亚操捧  上达   家书角封式:谨具家书上呈  高元宸照宫(具箓位小兆孙某谨封)   角封背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拜发。   封符(角封上书)(符略,圈内入天地人三字涂之用印)   秘印(加名字上用)       清微派又将祖舒列为会合诸派而为一的“会道”祖师。作为“会道”宗师的祖舒,在清微派的“家书”中屡屡出现。诸如:《道法会元》卷三十九《清微传度文检品》卷末的“家书上祖元君”、《道法会元》卷四十《清微传度牒检品》之《宗师家书》、《道法会元》卷四十四《清微禳疫文检》之《家书上宗师》、《道法会元》卷四十四《清微治瘵文检》之《家书上宗师》、《道法会元》卷四十七《神捷五雷祈祷检》之《保仙元君家书(清微洞照宫)》等。以《道法会元》卷四十四《清微禳疫文检》之《家书上宗师》为例:       具位嗣派小孙某,即日稽首再拜书上  …

Read More

【转】道教法术“家书式”考(二)(

        在天心正法的传度仪式中,传法弟子必须向法师奉上丹砂七两以代歃血,必须盟誓、受戒,且须领受天心正法符券。在师徒之间举行的歃血仪式,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师徒二人“各坚其心”:“歃血重盟,以丹代血,各坚其心。饮此丹华,通真达冥。中理五气,混合百神。十转回灵,万气齐仙。”         歃血为盟,有着久远的历史。而在道教的传度仪式中,只取歃血之义,而以丹砂代替鲜血。“以丹代血”,成为维系师徒二人道法“共同体”的见证。在法术实践中,这种“共同体”出现了虚拟血缘制倾向。《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二“真师戒律品第二”之 “升堂科禁”,即强调传度仪式中要礼敬传授道法之师——即“度师”:          非投词纳信不传,非盟天告地不度。妄传及妄度则三官纠非,四司督过。受法教当崇敬度师,古礼待之如父。今世以利售法,度师仆妾之不若也。今学真当念汉天师在甚远,不可得见,传天师之教者,度师也。宜加敬之,勿慢勿轻。          在这里,天心正法将“度师”视为汉天师之法教的传承者,并强调受度弟子必须以度师为尊,方能嗣传道法。对度师的崇敬,必须以古礼相待,且当“待之如父”。在天心正法的仪式中,“度师”亦称为“本师”。《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二《书符诀》即指出“本师”为“传度之师”亦即“度师”:“凡书符行法,先静其心,更勿杂想。坐建向破,可存本师在前(传度之师),祖师在后┅┅”。在天心正法的仪式实践中,本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召请神灵的仪式中,本师不仅须先行召请,而且具备赋予弟子作法的灵力。天心正法的“发奏”仪式,就必须掐“本师诀”,存变自己为“本师”临坛作法:     发奏,于天门设土地等神座,法师于东南隅设座。法师入座,先存己身如天师,戴鱼尾冠,批鱼鬣,衣朱履,便掐变神诀:左手小指从四指后入中指根,四指曲,掐掌心,用中指勾定小指,用大指掐中指中节。弹了大指,却掐第二指根。此乃本师印诀。存六甲六丁,四天门王,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罗列围绕。次存土地申奏官属在天门听命,一一分明。┅┅   其“本师诀”为:“左手┅┅弹了大指,却掐第二指根。”《上清天心正法》卷六《诸诀目》以为“本师诀”为“寅文,又名土地诀”。《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以为“本师诀”为:“大指掐二指根,勾神将吏兵并功曹土地等用。”显而易见,在“发奏”仪式中,法师掐“本师诀”存变自身为本师,是召请神将吏兵、功曹土地下降,借以发遣符牒的关键。在当代福建瑜伽教的请神仪式中,法师要存变三师:“祖师”、“本师”、“仙师”,更要迎请“前传后教”的历代师公。三师与历代师公这些有着虚拟血缘关系的神明,成为道法奏效的神圣保障。  

Read More

【转】道教法术“家书式”考(一)

中国社科院宗教所    李志鸿   道教法术与民间术数有着紧密的联系。道法渊源于民间术数,是民间术数的精致化、系统化。而在民间法术走向精致化、系统化的过程中,戒律传授与经箓传授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法术的实践中,民间的法师往往无箓可授,行法而不受箓的情况比比皆是。在民众的实际宗教需要中,“法”比“箓”更为重要,法师是否受箓并不是他们选择宗教人士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师受法未受箓,法与箓分离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时,由于对师传与“家法”的强调,以向本派祖师“上家书”为主要特征的道法“家书式”屡见不鲜。“家书式”可以说是道教法术出现虚拟血缘制的表现。   一、         法师与“法”、“箓”分离现象   在道教的历史与现实中,一些法师即使是正式拜师领受法箓,也往往“受箓”与“受法”相分离。洪迈《夷坚志》中所记载的民间法师江安世即“受箓于龙虎山张静应天师,受法于南岳黄必美先生”。民间法术的这种特性也影响到了道士的受法观念。《夷坚志》中所载的天心正法道士赵祖坚,在放弃天心正法而改习五雷法时,即没有通过正式的受箓仪式,只是得神人“谭真人”受符法而已。由于天心正法中的法院神将收受贿赂,赵祖坚行法不灵。一怒之下,赵决定改习五雷正法。改习他法,理当改拜他师,然而赵却“无其师”,只得“焚香于谭真人像前”,希冀借此获得“警悟”。如此往返数年,赵也仅得五雷正法的四幅符法而已。最终,谭真人有感于赵的精勤,降于人间,将七十二道五雷符皆传授与赵。虽然,赵传得雷符,却未受箓阶,不符合神霄雷法派的仪轨。 纵观道教的发展史,道教的民间性可以说就是道教的根性。作为宗教,道教既有哲学体系作为宗教的灵魂,又有着以杂而多端的民间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数千年深沉厚重的土壤与根性。道教与民间社会融汇甚深,不分彼此,业已成为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民间社会是天心正法、赵侯南法等道教法术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民间行天心正法者,其群体往往包括“道士”、“道人”、“法师”、“巫者”等。他们活跃于民间社会,以“法”即法术行世,并不以是否受“箓”为限。我们将史料上所记载的行天心正法的法术群体列表如下:   笔记小说所载天心正法行法群体图示   身份 师从 行法情形 出处 王君 善书符,行天心正法 为里人疗疾驱邪 《东坡志林》卷三 成都道士騫拱辰 善持戒,行天心正法 符水多验,居京城为人治病,所货不赀 《龙川略志》卷十 道士王太 初受天心法 治鬼神有功于人 《后山丛谈》卷一…

Read More

刘一明论述阴符经

刘一明(1734~1815年),道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祖籍山西曲沃。他自幼喜欢道学,曾拜龛谷老人、仙留丈人为师,并得其真诀。1765年西学陇上,结庐于甘肃榆中的栖云山。当时榆中兴隆山经明末战乱,庙宇建筑破败不堪,所剩无几,他遍历兰州,临洮等地,广为募化,同时行医治病。在榆中把总林启明的支持下,筹集资财,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组织人力修建,历经十余载,次第建成错落有致的殿、阁、楼、亭62座;又将募化资金购置田地出租,以供寺观修缮之费用。从此隐居寺观,潜心研究医学、易学和道家经典。一面为人诊治疾病,一面著书立说。其著作除医书外,还有《三易注略》、《道德经要义》、《修真九要》、《参同契直指》、《阴符经注》、《金刚经解目》、《栖云笔记》和《会心集》等20余部道家著述。此外,他还创办了栖云山刻坊进行刻版印刷,成为甘肃刊刻古籍最多的刻坊之一。他通玄教、精易理、擅养生、长医术,系乾隆、嘉庆时期晋、陕、甘、宁、青一带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重要代表人物。同时,他还是甘肃最具影响的医家之一。其主要医学著作有《眼科启蒙》、《经验奇方》和《经验杂方》等。《眼科启蒙》是在明代眼科专著《审视瑶函》的基础上,按照“删繁为简,集乱为整,可录者录之,不可录者去之”的原则整理而成,堪称眼病论治的佳作;《经验奇方》是一部病症与方药相结合的内外、妇儿科的综合性专著;《经验录方》是对前代名医医方的具体应用与创新,大都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至今仍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阴者,暗也,默也,人莫能见,莫能知,而己独见独知之谓;符者,契也,两而相合,彼此如一之谓;经者,径也,道也,常也,常行之道,经久不易之谓。阴符经即神明暗运,默契造化之道。默契造化,则人与天合,一动一静,皆是天机,人亦一天矣。上中下三篇,无非申明阴符经三字,会得阴符经三字,则三篇大意可推而知矣。     性命之道,一天道也。天之道,阴阳之道耳。修道者能知天道之奥妙,而神明默运,窃阴阳之气,夺造化之权,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无生无死,然其最要处,则在能观能执耳。何谓观?格物致知之为观,极深研几之为观,心知神会之为观,回光返照之为观,不隐不瞒之为观;何谓执?专心致志之为执,身体力行之为执,愈久愈力之为执,无过不及之为执,始终如一之为执。观天道,无为之功,顿悟也,所以了性;执天行,有为之学,渐修也,所以了命。能观能执,用阴阳之道以脱阴阳,依世间法而出世间,性命俱了,心法两忘,超出天地,永劫长存,只此二句,即是成仙成佛之天梯,为圣为贤之大道,外此者,皆是旁门曲径,邪说淫辞,故曰尽矣。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者,金木水火土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人即受此气以生以长,但自阳极生阴,先天入於后天,五行不能和合,自相贼害,各一其性,木以金为贼,金以火为贼,火以水为贼,水以土为贼,土以木为贼,是谓天之五贼也。惟此五贼,百姓日用而不知,顺行其气,以故生而死,死而生,生死不已。若有见之者,逆施造化,颠倒五行,金本克木,木反因之而成器;木本克土,土反因之而生荣;土本克水,水反因之而不泛;水本克火,火反因之而不燥;火本克金,金反因之而生明;克中有生,五贼转而为五宝,一气混然,还元返本,岂不昌乎!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人秉五行之气而生身,身中即具五行之气。然心者身之主,身者心之室,五贼在身,实在心也。但心有人心道心之分;人心用事,则五贼发而为喜怒哀乐欲之五物;道心用事,则五贼变而为仁义礼智信之五德。若能观天而明五行之消息,以道心为运用,一步一趋,尽出於天而不由人,宇宙虽大,如在手掌之中;万化虽多,不出一身之内;攒五行而合四象,以了性命,可不难矣。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人心者,气质之性,即知识之性,所谓机心,见景生情,随风扬波,而人因之有生有死者是也。天性者,天机,即是天道;人心者,人机,即是人道。守天机者存,顺人机者亡。惟大圣人观天道,执天行,中立不倚,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修真性而化气性,守天道而定人心,不使有一毫客气杂於方寸之内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杀机者,阴肃之气,所以伤物也;然无阴不能生阳,非杀无以卫生,故天之杀机一发,则周而复始,而星宿移转,斗柄回寅;地之杀机一发,则剥极而复,龙蛇起陆,静极又动;惟人也亦俱一天地也,亦有此阴阳也,若能效天法地,运动杀机,则五行颠倒而地天交泰,何则?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只片时。天时人事合而一之,则万物变化之根基即於此而定矣。中庸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者,即此也。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人秉阴阳之气以成形,具良知良能以为性,性无不善,而气有清浊。秉气清者为巧,秉气浊者为拙。性巧者多机谋,性拙者多贪痴。巧性拙性皆系气质之性,人心主事,非本来之天性。修真之道,采先天,化后天,而一切巧拙之性,皆伏藏而不用矣。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九窍者,人身上七窍,下二窍也;三要者,耳目口也。人身九窍皆受邪之处,而九窍之中,惟耳目口三者为招邪之要口,耳听声则精摇,目视色则神驰,口多言则气散,精气神一伤,则全身衰败,性命未有不丧者。人能收视,返听,希言,闭其要口,委志虚无,内念不出,外念不入,精气神三品大药凝结不散,九窍可以动,可以静,动之静之,尽是天机,并无人机,更何有邪气之不消灭哉!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   火喻邪心,木喻性,奸譬阴恶,国譬身。木本生火,火发而祸及木,则木克;邪生於心,邪发而祸及心,则性乱;国中有奸,奸动而溃其国,则国亡;阴藏於身,阴盛而败其身,则命倾;身心受累,性命随之,於此而知潜修密炼,观天道,执天行,降伏身心,保全性命,不为后天五行所拘者,非圣人其谁与归?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道阴阳而已,阳主生,阴主杀,未有阳而不阴,生而不杀之理。故春生夏长秋敛冬藏,四时成序,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亘古如是也。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天以始万物,地以生万物,然既生之,则又杀之,是天地即万物之盗耳;世有万物,人即见景生情,恣情纵欲,耗散神气,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是万物即人之盗耳;人为万物之灵,万物虽能盗人之气,而人食万物精华,借万物之气生之长之,是人即万物之盗耳。大修行人,能夺万物之气为我用,又能因万物盗我之气而盗之,并因天地盗万物之气而盗之,三盗归於一盗,杀中有生,三盗皆得其宜矣。三盗既宜,人与天地合德,并行而不相悖,三才亦安矣。三才既安,道气长存,万物不能屈,造化不能拘矣。然此盗之秘密,有一时之功,须要不先不后,不将不迎,不可太过,不可不及,坎来则离受之,彼到而我待之,阳复以阴接之,大要不失其时,不错其机,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食其时者,趁时而吞服先天之气也;动其机者,随机而扭转生杀之柄也。食时则后天之气化,百骸皆理,可以全形;动机则先天之气复,万化俱安,可以延年。时也机也,难言也。要知此时即天时,此机即天机,苟非深明造化,洞达阴阳者,乌能知之?噫!八月十五翫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才起处,便宜进火莫延迟。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   古今学人,皆认昭昭灵灵之识神,以为本来之元神,故着空执相,千奇百怪,到老无成,有死而已,殊不知此神为后天之神,而非先天之神,乃神而实不神者。先天之神,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乃不神之神,而实至神者。奈何世人只知后天之神而神,甘入於轮回,不知先天不神之神,能保乎性命,无怪乎万物盗我之气而罔觉也。   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   人之所以能盗天地万物之气者,以其天地万物有定数焉;天地万物不能盗人之气者,以其圣道无形无象焉。如日月虽高,而有度数可推,日则一年一周,天有春夏秋冬之可见;月则三十日一周,天有盈虚朔望之可窥,大为阳,小为阴,阳极则生阴,阴极则生阳,大往小来,小往大来,阴阳循环,乃一定不易之道。至人於此推阴阳造化之消息,用功於一时辰内,采鸿蒙未判之气,以为丹母,夺天地亏盈之数,以为命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圣功於此而生,神明於此而出,此功此明,其盗机也,虽天鬼神不可得而测度,而况於人乎!天下乌得而见,乌得而知?如其能见能知,安能盗之?此其所以为圣,此其所以为神。是道也,非忠臣孝子大贤大德之人不能知,非烈士丈夫俯视一切万有皆空者不能行。果是真正修道君子,得意忘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不到了性了命之后,不肯洩漏圭角,固穷而如无知者也。至於薄福小人,偶尝滋味,自满自足,又不自重性命,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适以自造罪过,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矣。   下篇…

Read More

符咒的秘密:佛家常用讳之“卍”讳真义

       历史上宗教之变迁,道佛两家思想交融甚深,不可否认,符法先出于道家,但后世因佛法来后,道家大量的术法流入了佛家,本来是正常的文化交融,不过后世佛教却极力否认修行的符法是道家的东西,佛教一些人甚至很排斥道教,说道教的神明如何如何,然后凡是灵验神奇的,都拉去做佛教的说是什么护法,此种行为,实在是下作。不过这些都是教派中下面的跳梁们在折腾了,大多是教派有了利益,就不得不为了维护利益而作出种种之事。但凡有正统佛家传承的真正的高人们倒是不屑于此,而正统佛家修行之道,其有高明之处,是我们需要善利吸收的。       不过本文不多谈于此,道家的思想是纳天下之万物为己用,属于自己的,不属于自己的,都是道的一部分,所以秉承了道的思想,就应该明白,天下并不分你我,彼此,而是万物归于天地,天地归于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是此义,这里故而谈谈佛家所用卍字讳之真义。    不可否认,任何宗教的发展,都离不开对自然及宇宙中神秘而至高的力量的运用,由于这个世界不是单纯只由物质来联系的世界,所以,发现特别的图腾或符号,也并非只是中华古文明的专利,只是中华古文化在这一块走入得更加深入,更加彻底。      佛家有一个神秘的符号就是“卍”字,关于此讳用处甚多,但此讳真实的含义,知晓的人并不多。    一般的解释是它代表“万德庄严”,但此说并不能真正的表明“卍”的真正作用,佛教认为它是佛祖释迦牟尼胸部的瑞象,但这只是其中说法之一。北魏时期的一部经书把它译成“万”字,唐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又把它定为“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但这些都是虚而不实的描述,并不能体现出该讳的真义。    古印度佛教脱胎于古印度婆罗门教,而古印度婆罗门则是在雅利安入侵古印度后建立的,"卍"的真实来源象征着比太阳还要光辉的明亮,故它在雅利安民族代表着太阳神,常常的表现是一个十字或是卍标记。    雅利安民族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之一,其征战于草原之上,十字的标记在基督教中认为是具有救赎,拯救的作用,所不同的地方在于基督教中认为十字是代表受难的基督受难时的十字架,被赋予了神性,所以具有救赎的作用,但真正是否如此?古埃及中,十字也是代表着生命,护佑,然后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流行过,在古埃及的陶制品上可以看到大量的T形十字章标记;另外,北欧挪威神话中奥丁神的符号是一个在环中的十字;佛教密宗中至高无上的本尊也是大日如来。    所以,十字讳号其源犹古,十字是人类最古老的符号之一,并不是佛家的专利,但不可否认的是,佛家把它发扬广大了,广泛用于治病除灾,超亡度厄,其无非用了其十字卍字的原始力量。    那原始道家(道教)是否有十字符号的运用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是玄门用法更加仔细。    玄门有两个讳,一个是“田”,一个是“米”,“田”主用于镇恶除邪收惊,比如小孩夜啼可朱书而下,而“米”主用于治疗,比如身常有病可用此字治疗久治不愈的。其中比较关键的是,如果将“田”字进行断开的话,可以很容易发现,它与“卍”相差无几,但不同之处在于笔画轨迹不同,所以效果不同,不可否认的是“卍”相较“田”与“米”这种以十字变化出来的讳来说,“卍”更加具有通用性,同时能具有治疗与除邪的效果,讳因书而显,效因咒而发,不同的讳配上不同的咒也会发挥不同的效果。    比如在闾山派符法中,因为吸收过佛教的法,其中有个流传有个大止血法,用法是上用紫微讳下用上为卍讳合成一符,其中卍字画完后还要绕上七圈,从而达到治疗止血的效果,实际上这种画圈的作法,也常用于“米”讳上,用于治疗人的疾病使用,亦能用于止血,故而这是其效果的更一力证。       故而,卍讳的真正效果是驱散邪恶的,超度的,治疗的,护身的,光明无碍的。 2022年备注: 1、考古上已知最早的卐字符来自公元前…

Read More

浅论开光

当今有很多物品,大到寺庙神像小至衣着首饰,甚至包括手机号码,都有开光之说,不能不说是让人很惊异的事.本来开光一词最早是来源于佛家,本义是为神像点眼开明,而具有灵性,后世开光一词不知是泛滥还是泛化,总之现在是什么物品都说是开过光的了. 道家自古并无现世开光一说,有所载者,乃是以无量之光度炼亡魂,于阳间则以三光济世,然后世不知怎么的,也很奇怪的各种开启过灵性的物品,也称之为开光了.后调查了一下看,发现民间对开光一词的接受度颇高的,所以导致了很多人认为没开过光的东西就不具有灵性,结果就是开光也对了成了对物品灌注法力的代名词. 一般来说,让物品能够具有特别的功效的办法只有如下几种: 一 采用可复制信息的法子,把该物品放置一个气场中进行同化,使物品沾染上良性的信息,这种是最低层次的,灌注的效果虽然有,但效果通常很差.如果要加强效果,就必须要有古时修行人留下的强大的法物进行操持才行,如一些高僧焚化后的舍利子,道家打造的有灵性的宝剑之类,不过此类宝物都比较珍贵,一般都镇山之宝,不可能随意拿出来使用. 二 施法者将法力集中注入到被拖法的物品中,这种就是直接对物品的灌注,效果比较好,但问题就在于,这是很难进行大量制作的,而且这种处理极其花费时间,真正会启灵的法师如果不是为自己炼制法器,通常都不会去干这事.当然这种处理也有其它诀窍,可以增强一定的制作效率, 三 留下符窍,然后令神轮流入之,这种方法不知是何代祖师发明,有上述两种结合的功效,比如一张请财神符,是不可能请财神天天坐在被施法者家里的,这样花费的法力供奉是划不来的,所以最有效的做法,莫过于设立一个神像或留下一个符窍,轮流进行请神入窍,从而达到催旺财利的效果,但这也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恐怕是千古之秘了,没人敢说破过,就是无论是什么神,刚开始供奉的香火增多时,效果是越来越灵验,但超过一定的度后,灵验度及有求必应的次数开始降低,其实主要是神的力量过于分散所致.  (世或有愚者不信此语,智者观之自明.) 上述三种方法中,最容易处理的就是第三种,可以说是大众之法,只是灵验度难免会降低了.不过这也跟万物可分三六九等一样,对人来说,这本身也是人道法则之一. 至于具体的手法,分门别类有许多种,各种奇怪的方法都有,但大体的原则也是按照一定的仪式(这个很重要),然后让被施法的物品带上相应的信息,从而对使用物品的人产生影响(有时是针对风水环境进行影响). 严格来说,开光这个词很不精确,开光只是留下符窍为请神留下一个空间的办法中的一种而已,虽然后世含义扩大光了,但仍然是一个相当模糊而不恰当的描述.它模糊了各种手法之间的界限,并且含糊其辞了各种不同手法之后的效果强弱区别,简单说,这个词,很不地道.

Read More

道家阴符派揭秘和合术

  一般人所知的和合术都是从百度上来的,但仔细看一下就知道,那里面的内容不过就是广告罢了,至于倒底有没有效,有没有用,在下不方便作评论,就谈谈本派所知的和合术吧。   本派搜罗天下的和合术,虽然不敢说尽于搜罗,但应该也有个七七八八。   实际上,和合术只是一种模糊的叫法,仔细区分还要分为姻缘和合,六亲和合,迷合,破合几大类。   姻缘和合术中,又有细分,一种是专门针对牵姻缘的,一种是专门针对夫妻感情的。   先说一下牵缘的,这种称为牵缘术,大凡会牵缘的牵缘术的通常也不会做这此牵缘的法事,虽然说合一桩婚是好事,但也需要看情况,因为牵涉的问题太大,合一桩婚往往是要以拆另一桩缘为代价的,对施法者来说是得不偿失的事,不是简单的经济可以弥补的,所以一般给钱压根也不做。   很多流传的和合术中,什么也不管直接就是请什么和合二仙或是和合仙师,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谬误,因为和合仙师或是和合二仙最大的作用是用来促进感情,增强亲密程度的,而不是用来牵姻缘用的。   牵姻缘用的法应该是以月老仙师为主的,只是其法有诸多限制,法器相当讲究,需要制作姻缘簿,姻缘线,其法在姻缘簿上进行注籍之后,还需要使用双方的八字,牵上姻缘线后烧之,当施法成功后,一般在九日后,男女双方脚上会出现红色的圈印,说明施法就是成功了,否则就是失败了,当男女双方在相互表达心意后,圈印会自然消失,这也是传说中的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来历,只是这种符法当今已几乎无人可会,会的人也不愿意去做,理由就是跟开头的一样。   然后因为确实存在客观的需要,所以这种术法有一种变形的版本,就是针对已经分手了但缘份将近未近的男女来说,是可以进行操作的,此称为续缘术,续缘术就是类似于当今所说的回心转意之类的概念,这种施法要求至少有男女双方共同睡过的床的才能进行,如果不是双方都睡过的,仍然是难以进行的,其法主要与牵缘术颇有相似之处,只是因为不是单纯的牵缘,所以不会发生脚上出现红印的情况,只能根据双方的感情是否回温来进行判断。这种法术失败率不低,失败的关键因素多是看被施术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在需要请月老仙师还是和合仙师上很有讲究,如果请错了,基本上就是失败的,但是还好的就是失败了仍然可以做第二次,可以进行弥补,所以整体上来看,失败率其实也不算太低。   和合术中,最好也最适合的解决的,失败率最低的就是夫妻和合,婆媳和合,父子和合一类的六亲和合术,一般在感情进行中或是婚姻中进行这种和合是相当有益的,能够避免分离的情况发生,而且这种和合对于法师来说是最乐于去做的,一来可以积攒功德,二来成功率也高。不过现世的人都很不注重在相处时就处理好,而非要到了彻底分手或分离才想到求诸于术,事实上很多分离了的就是缘分已经彻底断了,心里还惦记着不过就是一厢情愿而已,这种做起来比没有在一起的和合还要困难。六亲和合的法是最多也是最常见的,比如调神遣将,请和合仙师,做小人偶进行和合处理等,或是纯粹的符法化水让双方饮下或是共浴,都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迷合术完全不能算是和合术的一种,它其实应该算作迷魂术,施术后多是能让被迷的人情不自禁地跟着施术者走,或者是意乱情迷,这种术法,算不上什么正法,但严格起来也不算什么邪法,主要还是看施用的人,有些此类术法的存在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迷合术与催眠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催眠一般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引导与暗示,而迷合符基本上只要一下,其它的就任自己摆布了,不过迷合术也不是人人都能一下子学得会的,需要掌握好各种时机,技巧,一般民间常见的迷合术中有一种就是在路口横放上一根小棍子,然后念一定的咒语,当有女性跨过这根棍子时,要立即上去拍其肩,并进行呼叫,如果对方回头并应了声就会立即被迷上,如果不回头或是不应声,都是难以起效的,所以也强调一个天时地利人和配合的问题。   破合术主要是拆婚拆感情使用,一般施术多是用的是符法,这种符法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它能拆婚,可怕之处在于它拆合的条件限制相当少,只需要有双方的八字便可施术,破合术法中,有一些关键的咒语与法诀与普通的咒法是一样的,有一些破合术中还需要请秘传的老鸦神来进行破合,一般破合术施术到最后的阶段,都要求法师静止不动,然后一直等待,有异响出现或其它异象发现时,迅速大喝一声,配合最后一下,最后一下,有些是连呸三声,有一些是猛然挥出一剑,有些是在符式上猛然挥出一笔,或是含怒猛发,或是立想双方化为水火相战等等,都不一而同,但效果都是很理想的。不过一般破合术都指明要求不可轻用,实在是非必要,一般法师也是不乐意去做的。

Read More

符咒的秘密:紫微讳

    纵览道门传记、史籍,有许多道士皆本领高强,神通广大。虽然书里不免有些夸张,但也从这点可以看出,当时的道士们很多都有厉害的功夫,所以才能祈晴祷雨、呼风唤雨、驱邪抓鬼。 而要学到真正的道门功夫首先是要入道,好比要得到"金库"先要就进金库的大门,然后按照"手续"一步一步来。而道士在许多道法修炼和道法科仪行持的时候必定会要把:罡步、手诀、讳、号、秘、字、咒、诰、心印和行持顺序烂熟于胸。所以,民间说"出秀才简单,做道士难"这也可能是如今愿意出家做道士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其中内容过多的繁缛。但是,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许多伪造的《符咒》类书记日益增多,许多都内容污浊,鱼龙混杂,不分神仙、佛陀品位高低,更无"取气"、"灌气"之道,有甚者称道教"神讳"为"许字",谬误之极,无以言对。     在道士的“金库”中,道教的秘字神讳又是一大重要看点。讳,古代对大人物一种尊重称名的方法,古代一律对皇帝都有"避讳"的方法,史官在记录的时候有用"空字法"、"缺笔法"也有写异字的(最前者不写字,后者"缺笔法"把讳字最后一个字的最后一笔省略,最后的一种方法是写同意字或者同音字),神权对于道教徒而言亦是高高在上,故以太上老君姓李讳聃以表达人神各有品位,等级不可跃僭。     一般秘字神讳在道场科仪中都是虚书的,在符则多以其做“符头”或者书而涂之,成一个团;也有将诸多讳字叠书在一起,通常情况下明符的“符袋”(亦称“符胆”即是多字或多讳叠书而成)。例如,在正一派的《发符科仪》中就要右手剑诀对地"开天门闭地户 留人门 塞鬼路 穿鬼心 破鬼肚 横金梁 架玉柱"(配掐诀) 二足成丁罡 立于金梁玉柱之上 ,二手掐金光诀平眉目运大金光讳同时念 《金光咒》;正一派上表的时候当高功念密咒"巳午二神 风火元君 巽风鼓舞离火炎明 与吾传奏 电急星奔 急急如律令"后火速"从天门上台向正中坛目运三皇号"。高功法师通常都有很多有关秘字、诀法的"内密",比如变坛、变水中首先要"三上香"再步罡于水盂内先画太极(一圈加一个"s"两边分别加两点),虚祖气出而用诀来画"太阳讳"取"太阳九芒红气"左目出掐卯文吁气入盂再书"太阴讳"。神讳多数结构为"云头鬼脚"(云头即"雨")也有称"云头鬼脑",道内普遍称做“云君鬼臣”。普遍上来讲分为阴阳两类,比如说阳的"救苦讳"那就是个"云头维字"结构而阴讳则多是带"鬼"字,拿阴救苦讳来说就是在"维"字的下面书一"鬼"字(书此鬼字有诀法);再例如五帝讳中的青灵始老讳,阳讳为上雨字下"哈"而阴讳则为"左鬼右合"(合在鬼字的勾内)等等,讳字内涵之盛可见道教符咒文化一斑。      有心的朋友一定已经发现了,玄青霖先生所展示“除怪急救符”中的“雨聻(音:见)”(自上而下合书)以及小微版主转发的《〈玉皇大表〉中的讳令供大家参考》一文内的“紫微讳”与独行者先生刊录湖南傩坛的“云耳讳”、“万神讳”,字型极其相似,后学愚见,认为此皆出于道教“紫微讳”(可见独行先生《傩坛讳图选介》)     “紫微讳”中的聻字来头不小,一云源于唐朝的民间厌鬼法——“门书渐耳”在唐张续《宣室志》记载有:“裴渐隐伊上,李道士曰:‘当令制鬼,无如渐耳。’时朝士乃书‘渐耳’于门。”; 一云“聻”乃“沧耳”之讹误,清朝的王士禛的《香祖笔记》里写到“李石以聻为沧耳虎”; 又云唐朝人书“渐”字以驱邪,此则渊源于唐朝的“冯渐”根据《太平广记》卷七五引唐张读《宣室志.冯渐制鬼》:“河东冯渐,名家子,以明经入仕,性与俗背。后弃官隐居伊水上。有道士李君以道术闻,尤善视鬼,朝士皆慕其能。李君后退归有博陵崔公者,与李君为僚,甚善。李君寓书于崔曰:‘当今制鬼,无过渐耳。’是进朝士咸知渐有神术数,往往道其名。别后长安中人率以‘渐’字题其门者,盖用此也。”到了后来,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里便有了:“时俗于门上画虎头,书‘聻’字,谓阴府鬼神之名可以消疟疠。”的记载。 在这里“渐耳”传为阴司鬼神之名,而金韩道昭《五音集韵》中云:“人死作鬼,人见惧之;鬼死作聻,鬼见怕之。若篆书此字贴于门上,一切鬼崇,远离千里。”此处的“聻”已经发展成了鬼死之物也,蒲松龄的《章阿端》里就有描写,章阿端一病而去,戚某的亡而复来的鬼妻对戚某说:“适梦端娘来,言其夫为聻鬼,怒其改节泉下,衔恨索命去,乞我作道场。”之言。      正如“猫熊”被报纸讹传为“熊猫”一样,这个被指控是笔误的“聻”字也一下子风靡了中国大地的山山水水,土生土长的道教以起强大的吸收能力马上吸收了他。便有了“紫微讳”,在“紫微大帝护身符”中“紫微讳”充当了主角,在五帝讳的萦绕下,显得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其在正统道教内用法不可计数,例如驱邪、镇煞、伏魔、杀伐、破庙以及在雷法立狱的时候作为“锁”来用;当然,力求实用的民间符咒也将“紫微讳”目为万神宗旨之钥匙。可以驱邪、收惊、退煞等等多种功能,在许多法门内有对“紫微讳”的一道口诀即: 夹上青云盖 左边三点金 车动龙身现 斤字斩妖精 耳听雷声响…

Read More

道家咒术小析

      道家咒术其中从表面看从来都不乏迷信色彩,大部分咒语其实都是一种过渡的形式,如金光咒,它只是“在对某种核心的东西进行赞美”而已,虽然一般传世的有手诀及咒语,但是都是不完整的。        在下有一事非常不解,那些根本不知道大金光与小金光咒诀,甚至连太乙金光心印都没有的修士们,是如何练出“包罗天地,养育群生”的金光的,并还竟然声称明显可以感觉自己身放金光的,不可思议。          至于究竟是在幻觉还是真实修为,此处不作评论。           有一说,咒语是通过发音来与宇宙的气场进行共振,从而达到效果,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恐怕仅针对极少量咒法是可以依此说的,绝大部分却完全不是这样,因为各地方言不一样,音节大部分都是不一样的,而咒语最好就是采用出生地的母语方言去念,才能更好地与自然的力量进行感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天蓬咒在日本流传甚广,发音早已变化多端面目全非,但效用一样不可小觑。           一般的道家咒语,有一些是自巫教而来,光咒便可,称为禁术,在孙真人的〈禁经〉中阐述得最为仔细,而另一些则是出于道经,如出于黄庭经之类的道经,咒法大多是直唤神名,而此类咒,神在身之内,不在身之外,所以大多不必请神之类,亦可以直接施之,不过此类咒术以养气调身修炼类居多。还有一些咒法则是与神明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如天蓬咒,万神咒,二十四诸仙咒等,这类大多是借助外部的神明进行感应而施术。          最后还有一类非常重要的咒法形式,就是平时没文化的人认为的梵音咒,又因为很多翻译的佛经的梵音的表达与道经中的秘咒似乎极为相似,故而大众认为极其深入的联系。           实际上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印度梵音有何神秘之处,一样不过是天天挂在口中的话,并无任何出奇之处,只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是一个比较强的民众意识,结果就导致了大众觉得外来的东西就是好,肯定更神奇。           后世又因为佛教的渗入,吸取了道教的不少东西,比如符法,如民间秘传的释氏心法中的内部,就基本上全部是道家符咒的内容,不过佛教有自己思想性的东西,是值得肯定的。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