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13 年 4 月 13 日

道教雷法流派及其特点

所谓“雷法”是一种结合人体内炼以及符咒的道教功法,能够作用於呼风唤雨、降魔抓鬼、祈晴祷雨、止涝旱等诸多方面。根据考证起源于北宋,兴盛在南宋,例如 天心、清微、北帝、神霄、东华、正一、上清诸多派系都有传承。再如当时应雷法而被赵家帝王器重的有王文卿、林灵素、张虚靖……雷法典籍有《道法会元》《清 微丹诀》《法海遗珠》等书中。 雷法将内丹与符籙咒术融为一体,既讲存思、存神、内丹修炼,又讲祈禳斋醮、符籙咒法,是道教诸方术的融合体。 雷法强调内炼是将自身看成一个小天地,又因为“天人感应”,所以道教相信人体内部的器官是可以与天地交相互应的。头是乾天,足是坤地……修炼雷法必须把持 “先天一气”,人降生到世界上,其精气神便逐渐染著种种情欲滓质,不能直接与天地相感,要与天地相通的方法就是通过修炼,去除其滓质,回復到先天纯净的状 态中去,即达到内丹修炼的最高境界,才能起“天人感应”,即以我之气合天地之气,以我之神合天地之神。如此,呼召风雷,求雨得雨,求晴得晴,无往不可。 《道法会元》卷一《道法枢纽》云:“道贯三才为一气耳,天以气而运行,地以气而发生,阴阳以气而惨舒,风雷以气而动盪,人身以气而呼吸,道法以气而感通。 善行持者,知神由气,气由神,外想不入,内想不出,一气冲和,归根复命,行住坐卧,绵绵若存,祈以养其浩然者。施之於法,则以我之真气合天地之造化,故嘘 为云雨,嘻为雷霆,用将则元神自灵,制邪则鬼神自伏。通天彻地,出幽入明,千变万化,何者非我!”王文卿在他的《雷霆梵号咒》中还说到“傍河柳树吹风倒, 抱著嫦娥也不惊”之句,可见雷法修炼到高层次的威力! 在《清微大道秘旨》也强调了内炼为雷法纲要的思想:“一从溟涬流传至今,绵绵不绝,人人具足,凡圣同真,无欠无余,不增不减。修之内,则遂成至宝,得为至 人;施之外,则和天安地,福国裕民。至於呼沆瀣,吸风云,役鬼神,驱雷电,皆此一真之妙用,出方寸之经纶。” 元末明初清微派道士 赵宜真认为:“清微祈祷之妙,造化在吾身中,而不在乎登坛作用之繁琐也。倘平居能加修德辨惑之功,身中之造化明瞭,静里之功夫又到,至行坛之际,发号施 令,倒取横拈,莫非妙用。”再如张天师《真明破妄章颂》道“此心心外更无法,咒诀符图妙合心,心合将灵为妙用,灵光一点便为符” 同样证明了内炼在雷法中的重要地位。 那为什么要在雷法中如此强调内炼呢?这是因为要祛除杂质达到“纯真”,然后通神,通神亦可唤风召将,役鬼神,驱雷电……白玉蟾《玄珠歌》注云:“雨者肾水 也,运动自己阴海之气,遍满天地,即有雨也,晴者心火也,想遍天地炎炎大火,烧开自身气宇,乃晴也。”“心为邓帅,肝为辛帅,脾为使者。意诚则使者至,肝 怒则辛帅临,心火奋发则飆火降。”都是说明修炼的纲要。 拥有了内炼功夫,运用雷法那就是一些驱邪、役鬼神、祈雨……法事了。例如《道法会元》卷七十七《祈雨诀》云: “先存神,运祖气归肝宫,九周,令木气盛,运行至絳宫,生心火,三周,令火旺盛。先教阳极,庶几阴生也。然后以此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七周,要令水 旺。方以此水克火,五周,克得火都消灭尽浑,无一些火气。五行之气都化水,归黄庭,升上风池,透出两耳,则为风;升上山岳,透出神庐,则为云;以雷局作 用,升上顶门,吸喝出,则为雷;升上泥丸,入华池,运神水喷噀,则为雨;升上絳宫,闪目出,则为电。五事都只从黄庭一个作用中化出来。” 雷法门派繁多,从雷法而论,有神霄雷,玉枢雷,大洞雷,仙都雷,北极雷,太乙雷,紫府雷,玉晨雷,太霄雷,太极雷等。就门派而言,有神霄派,清微派,天心 派等诸多门派,且支派繁多,就神霄派而言。"王汪王"二师而下,则有张、李、白、萨、潘、杨、唐、莫诸师,恢宏犹至。"–(明·张宇初)。 雷法派法深效宏,所以不但自身支派繁多,且正一等派也都吸取了雷法中的部分内容。道教金丹派南宗从张楠开始即兼行雷法,白玉蟾并撰有多种雷法著作,各派在 施行雷法中,符录、将班及行持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不论何派,均以自身的内丹修炼为本,雷霆起于五行? ;人能聚五行之气为五雷,则雷法乃先天之道,雷神乃在我之神。""一气神和,归根复命,行住坐卧,绵绵若存,所以养其浩然者,施之于法,则以我之真气,合 天地之造化,故能嘘为云雨,嘻为雷霆。"–《道法会元》。…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四十四):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如果是进行学习, 那么就是要不断地得到增长补益,如果是为道,那么就需要不断精炼,愈发精炼则愈少,不断地得到精炼,便能达到无为,此虽是无为,却也能无所不为之无为,并 不等同于无所不可为之无为。要取得到天下,就要把天下治理得麻烦越来越少的能力,如果治理天下,却反而把事情处理得越来越多的话越来越麻烦的话,那么是没 有资格得到天下的。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四十三):不出户,知天下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注释:不使用出户外的方法去探知天下的一切,不使用用从窗子往外看的方法来观察天道变化。这样再遥远的地方也能知晓,再少的事物也能认知,所以圣人不出行便知晓,不用看见便能为事物命名,不需要去刻意作为便能有所成就。       评论:这样翻译能让此句最为通畅,如是按“去的越远,知晓的越少”,并不符合前文之意,此段只言明圣人不需要四处走动便能知晓下天之事,立意前后推断的 观点逻辑上只会是:用出户的方法去了解天下,遥远的地方毕竟是难以穷尽的,总是从窗子那里看天,来观察天道的变化,总是观察不尽的,圣人不是采取这些方法 来知晓天下及天道变化的,所以能够知晓足够远足够多的知识。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四十二):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注】天下有道,人会拉着马在田地里施肥,天下无道,郊外出生的野马也会拉来作为战马。允许欲望的存在,是最大的罪,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想要则是最大的错,所以如果能足够地知足的话,便能长久的满足下去了。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四十一):名与身孰亲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解:名声与身体相比谁更亲?身体与商品相比谁更多?得与失之间谁更有问题?所以越是喜欢越会导致花费更大的代价,收藏越是多丢失起来也就越多,能知足则不会受到挫折,能知止则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能够长久。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四十):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稀及之。      注解:天下之至柔之物,可在至坚之中来往驰骋,无形无象的东西可以进入无有的空隙之中,故此我可以知道无为的有益是如此表现的:不言便能有所教,无为而能有所益,天下很少有人能办到。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三十九):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注解:人们厌恶孤、寡、不谷,但王侯却这样谦称自己。所以万物要么受损了便会得益,要么得益了就会受损。别人所教我的,我也一样教你们,凶暴蛮横的人不得好死,我将以此为训戒。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三十八):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注释:世间之根器分为三等,上士、中士、下士,上士闻道之后,会勤奋地去奉行,中士闻道之后,半信半疑,时有时无,而下士闻道,则会狠狠地嘲笑一番。不被嘲笑, 就不足以为道了。所以有说法是,真正的明白清楚道理,看起来反而不是那么清楚,修行有所进益的时候,看起来反而像是有所倒退,平坦的大道看起来倒会像是有 很多问题,至德像是山间会聚的流水,彻底的显露像是在埋沉,广修功德像是功德不够,建功立业倒像是在偷取果实,真正真实的东西倒像是违背,方形大到极致便 像是没了四角,为了使用的目的制作更大更好用的器物要更晚才能真正用得,声音频率够高反倒是没有了声音,事物的形象大到了极致便又没有了形状,大道有亘古 不变内涵却无法进行命名。唯独只有道,才善于施与万物更进一步成就成物。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三十七):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通于返,为往复来回之义,道之变化便是往复来回之变化,天地之万物不在乎一阴一阳,一聚一散,一阖一辟,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自然而然却又在往返来回变化着,“用”者,象桶之形,可盛水之水,上善若于水,故道用弱以为盛器,谓之人之生也柔弱,死也坚强,故坚强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唯时时而弱,方可 时时变强,若已为之强,强之又强,必积弱而死,故弱者道之用。又解之:天下之万物,自有而来,有自无而来,故处无能生有,一阴一阳之道也。    注释:天下万物总是存在的,所以是自“有”中来的,而“有”是从“无” 中来的,故又称有为万物之母,而“无”又为天地之始,虽然有生于无,但有无却又是同出而异名,虽然自相生而出,但又为同出,不过是自然造化而已。道亘古独 行而不改,天地万物的变化总是往返反复的,种种因缘变化,便在这往复来回之中结成,道用弱,时时以弱而处,便能向强发展,这跟人站在南极,则无论朝哪个方 向都是往北是相同的道理。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三十六):昔之得一者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 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 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注释:以往能得一的,天得一便清净,地得一便宁静,神得一便灵验,谷得一便充盈,万物得 一便生长,候王得一便能统治天下。反过来说,天无清恐怕会裂,地不宁恐怕将废弃,神无灵恐怕将没人再祭拜,谷不充盈恐怕将枯竭,万物不得生恐怕将会毁灭, 侯王不再高贵恐怕将被推翻。所以说贵是贱为本的,高是以下为基础的,侯王自称孤、寡、不谷,难道不是以贱为吗?像数马车太多的话就数不过来,跟没有数一 样,并不需要向像玉石一样少而显耀,而是需要像多得数不过来的小石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