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15 年 4 月 1 日

三符风云涌注:五篇灵文之玉液章第一

神不离气,气不离神,呼吸往来,归乎一源,不可著体,不可运用,委志虚无,寂然常照,身心无为而神气自然有所为,犹天地无为万物自然化育。 三符风云涌注:神不能离开气,气不能离开神,神与气相混合,归在一处。所谓下手功夫只在“凝神入气穴”便是这个道理。但凝神非用意去凝,而是不可著体,不可运用,要处于无思无念,委志于虚无,寂寂至无踪,而常朗照。如此身与心皆是无为,然后与神与气自然就会运转,这就如同天地无为但是万物自然化育出来一样。 工夫已久,静而生定,神入气中,气与神合,五行四象,自然攒簇,精凝气结,此坎离交媾。初静之功,纯阴之下,须用阳煅炼,方得真气发生,神明自来矣。 三符风云涌注:怎么才能让神气相抱?这里说了,工夫已久,静而生定,意思就是静坐入定之后,神便会与气混在一起,神入气中,气与神合。此时就会出现五行与四象都自然攒簇在一起,而真精会凝,气会抱在一起,这个就叫坎离交媾。初时入静的功夫,因为入静,是在纯阴之下的,所以要用阳来进行锻炼,如此才能真气发生,神明自然就会来了。         坎为水,离主火,所谓坎离交媾,即是开篇中说的,以定慧为水火,静入中定之后慧自然而生,这就是水火俱现了,但这个还不够,还需要水火交融既济,如此神气才会打作一团,浑然一体。         而要做到这一步,应该怎么做?正所谓“心息相依,神气合一”,首先要炼己,通过静心定气,使得万缘放下,然杂念俱消,而后觉得天地一片清明,前无所思,后无所忆,当达到这种状态后,要保持这种状态,保持这个过程就称为定。能熟练定在其中,时间只要够久,自然就会慧生,而慧生之时,便是水火俱现了,定为何是水,因如水一般,如不侵不扰,则平静如湖,如是忽然有所侵扰,又是乱了。慧为何是火,因其光明故,寂然之中,此光此明朗照天地,久久自然精气神会混在一起,神气抱作一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而不分。          静中又分四层境界,第一是一心不动之境,第二是心如止水之境,第三是碧波映月之境,第四天地清净之境,如果没有修到碧波映月之境,慧光就不会出现,而即使是修到了碧波映月之境,此一步便会神气相抱,然后需要再进入天地清净之境。         关于这一步有不清楚的,请去阅读在下写的《宗玄先生玄纲论》:率性凝神章第二十七》,自然便会弄明白。         而做到了神气相抱之后,并不是做只有静坐修炼的时候才是神气相抱,而是要时时神气相抱,“如鸡抱卵常为之”,如不能做到这一步,神气就会散开,仍然达不到往下修的要求,一定注意这一点。         很多修炼者,就在这一步出现了问题,没有神气刚抱,就开始运功行法,结果导致根基不牢,后面的修炼是一塌胡涂。         一般来说,如果是佛家修炼,到了第三步,会直接往第四步走,然后下一步就是跳入虚空,这是佛家与道家修炼的最大区别,因为佛家是不修炼阳神的。          注意道家修炼,先不要进入第四步,因为身中阴气并未消除,如果直接进入第四步,就不要指望成就阳神了,按古籍说法,也就是做个清灵爽快之鬼而已,虽然能够成就神道,神道中还可以进入涅槃之道,但这个离先天纯阳就远了。         道家在第三步成熟后,初步下手的炼己功夫才能算是初步成熟,到了这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正如上阳子曰:“金丹之道,先须炼己,使神全气盛也,七情不动,五贼不乱,六根大定,精难动摇,方可从事丹道之事。”         初步炼己是极其重要的根基,切勿轻视,炼己实际上就是筑基的过程,正如丹经所言:“基必先筑者,盖谓阳神之所成就纯全而显灵者,常以精炁而为用”,“欲得元神常住而常灵觉,亦必精炁常住而长有基地也”。        又如《悟真篇》中有云:“先且观天明五贼,次须察地以安民。民安国富方求战,战罢方能见圣人。”这个是出于《阴符经》,也是强调根基的问题,只有根基牢固,才能去修行下一步。         很多修炼的人,到了第一与第二步后,就匆忙开始采药了,虽然这样也能修出来一些作用,但是其最多是强身健身,锻炼后天真气而已,因无先天一气,而以后天气感为伪,结果连精气神也补不了,更有修炼出误,反激元阳消耗,一时见得精气神充盈,身体逐而强健。久久之后,却落下一身毛病,有很多气功师,就是犯了这个错误,最后导致自己元阳不足,不足以支撑对抗外邪,然后忽然身患奇疾,或意外突然夭折,不可不慎重。       

Read More

三符风云涌注:五篇灵文之序

斯文乃金丹之至宝,非其人而不可传也,若上根上器大德之子,得遇此书,修仙之正路耳。 三符风云涌注:这篇文章是讲金丹之道的至宝之文,如果不是良善之人不能传,如果是上根上器大德之人,得到这篇经文,便是修仙之正路。 以天心为主,以元神为用。 三符风云涌注:天心者,天性,人也,人心,机也。天心,即是天机,《阴符经》又名《黄帝天机经》,同于此理。此处说主用分别,即体用分别。唐代崔憬《周易探源》中有谈及:"凡天地之间,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假令天地圆盖方轸为体为器,以万物资始资生为用为道。动物以形躯为体为器,以灵识为用为道。植物以枝干为器为体,以生性为道为用。"。所以修炼之中,以天机运转以为根本,元神为外在表现作用,元神非是根本,天机方是根本,切记。 以三宝为基,外三宝不漏,内三宝自合也。 三符风云涌注:元代王道渊注《阴符经》中有谈及:“其三返有二说:外三返乃眼耳口,内三返乃精气神也。”这里的内外三宝与三返是同义。外三宝不漏,即耳不闻其声,口不泄其气,目不视其物,收其而返,自然能感应合同精气神。 始得天人感通,先天之气,自然归之。 三符风云涌注:当外三宝返归内三宝自合后,便能做到出现天人感通,而先天之气,也自然会招摄而来。不要轻视这一段文字,这是说的大纲,说得比较简单,不过实作比较不容易,在精气神三宝自合时,玄关便会显现,此在静中突现,其玄之又玄。 然人之一身内外,四大上下皆属后天阴阳,惟有先天一点至阳之气,混于杳冥不测之内,至虚至灵,难求难见。 三符风云涌注:然而,人的一身内外所有的一切,虽然也有阴阳之分,但全是后天的阴阳,只有先天一点至阳,藏在“杳冥不测”之中,它的特点是“至虚至灵”,很难求见。所以理论上三宝自合,便能招来先天一气,但是实际上操作这是很困难的, 虽然外来,实由内孕。 三符风云涌注:这先天一点至阳,虽然是外来的(由父母生育后,藏在脐中一点元阳遗留),但实际上这个也是由自己的体内孕育出来的。 先天若无后天何以招摄,后天不得先天岂能变通,此乃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无因有而激之成象,有因无感之而通灵,先后二天之气,如谷之应声。 三符风云涌注:所谓先天成气,后天成形,先天化形于后天,但是后天也是感通于先天的,如果后天与先天没有联系,后天就不能产生变化,而先天与后天没有联系,先天就无法招摄而来。如果以先天为无,后天就是有,这是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无因为有而成了象,有则是因为无感之能通灵,先天与后天之气,其相互彼此联系密不可分。其道理,就如同于空谷回声一样,虽是空,而声却能存。        这里是一个用空谷回声作为一种比喻,而类似的比喻还有方诸取水,冰镜取火之类的说法,这是因为古人大多数对物理现象了解并不透彻,修行有成的人虽然明白个中道理,但要解释给世俗的人听会很困难,就要用世俗的说法,所以这种比喻从现代看来不是很精确也是正常的。        但不要因为这种比喻看起来并不够彻底就轻视这个理论,如果要用哲学一些的描述可以这样解释:万物之间彼此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有强有弱,但是无论强弱它们都是有联系的。比如两个星球再远,它们之间也会有引力,不是因为有引力才说它们有联系,而是它们有联系,所以才会表现成为引力。         而先后天之间是一样的,是因为先后天之间有了联系,先天首先是气,然后会化形为固定的物质或是能量或是其它事物,但在化成后天的东西后,还是因为先天的没有消失,所以后天事物才能变化,否则就是固定不变死板的东西,而后天事物之所以能变化,就是因为与先天有关系,所以后天与先天之间有彼此的联系。        这也是为什么人类修炼比起一块石头修炼要更容易的原因,因为石头本身受先天之气化成后天的量很大,它的变化与灵动便不多,这也是为什么把物质细分到粒子时,会出现量子效应的原因,因为在微粒的角度上,就能开始发现先天的部分特征展现了出来。        为什么后天能招摄先天,也就是这个道理。 神仙妙用,只是采取先天真阳之气,以为金丹之母,点化己身阴气,以变纯阳之体。 三符风云涌注:修炼的主旨其实很简单,神仙的妙用,就是取先天的真阳之气,作为金丹的生成器,用来占化自己身中的阴气,然后变成纯阳体,修炼就成功了。        顺便说一下:在西方炼金术界有个传说,如果炼出贤者之石,就能用它来使自己成为神,据说这个是由一个叫赫尔墨斯的神传下来的,这也是西方炼金术的起源,最早追求的内容类似于中国的炼外丹一样。        从炼金术看,很多资料声称源头出自犹太人一个祭司的手本,但是犹太人自己都不知道这回事。而实际在历史上,炼金术及一些法术操作是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所以拉丁文很受他们的重视。但阿拉伯在大搞炼金术时,与中国有密切的文化交流,当时拼命在中国采购朱砂及各种药草,并在炼金术相关书上明确写明,必须要用东方的这些材料。同时,阿拉伯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很擅长于吸收外来文化,可以推测其当年搞炼金术应当与中国外丹术有密切的联系,只是阿拉伯在搞炼金术时,采用的是古希腊的哲学体系作为炼丹的依据。典型的证据是: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金术中就开始频繁出现一个新的词语,叫“丹药”。阿拉伯人认为,“丹药”可以点化任何不完善的东西。它一方面可以把一些贱金属变成黄金,另一方面可以治疗不健康的身体,所有这一切,显然都是直接从中国移植的结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