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15 年 7 月 11 日

道德经注(四):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释   这一段话是非常晦涩的,它描述了一种景象,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来把时间推到150亿年之前。   此时,无形也无象,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   然后微妙之中,出现了一个点,它其极小极小,其微而无内,此时还没有万物,所有的能量与物质皆包含在其中。   突然间,它突然爆炸而开,时间与空间也在此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带着数以无量之计的粒子,以光的速度,飞速扩张而开。【道冲】   但这种迅速扩张并没有太久,便变得缓慢下来了,形成了宇宙的空间。【用之或不盈】   有一些飞得更快非常快,有一些飞得要缓慢一些,于是它们便撞击在一起,纷纷乱乱,撞来撞去,又因为有万有引力,于是这些粒子开始分别吸引在了一起,不断无序而杂乱,而是开始凝结、积累,形成一个个星球。【挫其锐,解其纷】   众多的星球,密密麻麻的在星空里存在着,有些发着光与热【和其光】,还有些黯淡无光像尘土一样【同其尘】。   而星球之间的空间,看起来其清澈而清底,其中点缀有密密麻麻的星球,似是存在那里很久很了。【湛兮似或存】   那最早的一个点,是从哪里孕育出来的呢?【吾不知谁之子】,似乎是在天帝之前啊。【象帝之先】   祖师的描述是站在这个奇点的面前,然后把整个宇宙生成过程数笔勾勒了出来,这就是中国文字的特点,虽然只是几字而已,却描述出来了一个宏大炫丽的景象。   为什么会突然跳到了这里,道德在经历史上前后章节曾经被人改动后,所以前后并不是有一贯的逻辑,然而这却并不影响我们把它当作一篇散文来读。   古人对这一段的解释,大多是含糊其辞,是他们不懂?当然不是。   其实只要按传承正法修炼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过程,然而这个功境的证悟,却又是不传之秘,是功境的证述,怎么可以轻易写出来呢?   不过,还是有人写了出来了,那便是《玄纲论》的作者,只是他仍然使用了隐语,称其为"真精",而关于后面的神与气,完全一笔带过,因为中间的体验过程,每个人有自己的世界观,有自己道,并不需要过多描述,自然便能体会得到。   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中也尝试用易理进行了描述了这一点:“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没亡。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论结字,原理为证。”这也是显然的宇宙运动的描述。   既然这是修炼可证的,那么道家讲究,生活亦是道,这个在生活中又是如何的?   所谓道冲,即是它是自然而然来的,不是假使于人的意念,人的决定,人的思考而来,而是一种本能性的支配。而这种本能性的支配,在后面会讲到并用数理形式推论出,是积极有益的善的方面,而在做这些的时候,又不能做得过头,因为做得过头反而会导致反作用。   过犹不及如何理解?如果只是举些,少量吃糖是享受,大量吃糖就得补牙了,那么显然这种观察格局就太小了。   在博弈论中,举过一个例子,早年美国曾经对社会福利做过一个调查,如果提高当前失业者的社会福利,会不会更好。一般的想法上都是当然会更好,这样对于弱势群体是一种保障。然而在调查后,却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因为当提高失业者的社会福利后,有很多就业的也跑去失业了,因为失业也有良好的福利,为什么要好好累死累活地去工作呢?   当年这个调查是极早的,不过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至少欧洲国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早年北欧国家一直很高兴他们的高福利,结果导致生产率低下,近年来便不得不做出举措,适度改革,以适当降低社会福利。最典型的便是现在的希腊,希腊曾经以经济强国高福利而自喜,然而经济现在却越来越差,背负上大量的外债,政府不得不带头撒谎等。   这些的问题,其实归底到底便是那四个字“过犹不及”。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很多学者解释为做人要低调,道家是不喜欢哗众取宠这个不假,可是这个看成宇宙生成的图景的话,何来低调之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事情。   依在下看来,这里所教导的,却是让人明白“万物有自发的组织”原理,从而能够让人更好的掌握现实的规律。   历史上有个高人,叫诸葛亮,是典型智谋的象征,诸葛亮已经强得很厉害了,一手扶起了蜀国,但是诸葛亮之智,却是个人之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诸葛亮在管理上无疑是失败的,按记载诸葛亮做事,事必躬亲,最后鞠躬尽瘁而亡。这个是管理上的大忌,管理是必须要放权的,有时放权之后,让手下的人去做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现今社会来说,很多人自发的构建出来了团队,这也是自然的力量,会产生自发的进行组织,这也一种自然之道的体现。   这里,如果从修行上来说,其实解决了一个极大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