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阴符派在淘宝上为什么不刷评价冲销量?

    有人问在下,贵店为什么不去刷刷评价,淘宝上刷评价的很多,已经都成了一种习惯了,没有不刷的,刷点评价有能让店铺生意好上许多。     因为解释起来麻烦,所以通常不解释,非要解释时,只说我们从来不刷,爱来不来,智力不高的愿意看评价跑其它家买东西上当是他们的事,与我们无关。     但问者竟很多,这里就解释一下:     一、在下并不缺钱,所以不靠淘宝赚钱     说钱虽然俗,但这是现实的经济因素,大部分人在淘宝上刷评价冲销量,无非就是想商品卖得更好,多赚点钱罢了。     在下并不靠淘宝而活着,淘宝上是否有收益并不重要,如是有,那自是好,做慈善或是扩修道观能多有些资金支持,聊胜于无,如是没有,也有其它资金来源,淘宝上的收入不过杯水车薪。     二、很忙     在下很忙,很少有时间上线,作为道人来说,读经看史,悟道修行本来时间就很紧张,时常还要被拉出远门做一些事,所以在下无空亦无精力去操弄这些事。     三、修真不欺人     修真,总不要欺人才是能真,如果伪造评价,岂不是骗人?     修道,绝不可欺人,即使是天下皆是欺人之辈,那也是他们的事,既然修了道就绝不能去骗人,不然就违背了修真之道了。     如果非要欺人才能做下去,在下宁可不做。     四、积累功行。     开设淘宝的窗口,无非是积功行的需要,所以在下没有兴趣为了淘宝上赚点小钱而去做什么刷评价冲销量这类事,反而影响自身修行。     若是说在下觉得本派在淘宝上,觉得最与其它店不同的地方,并不在于本派道法水平之高低,只在于本派从立店以来,从未去刷过评价,而缘主所给出来的好评,或有一些过赞之词,也是缘主们发自内心,在下亦很感谢这些缘主们的支持。…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道无弃物章第三十一

    或问曰:物自道生,道无弃物,何独得道者灵长,失道者灭亡乎?愚应之曰:夫龙之与鱼,同育于水,明之与暗,俱生于道。龙则兴云施雨,出有入无。鱼则在藻而乐,失泉而枯。龙则得水之妙,而能化于水。鱼不得水之妙,而不能化于水也。上士则栖神炼气,逸于霄汉之上。下士则伐性损寿,沦乎幽壤之下。上士得道之妙, 而能化于道。下士不得道之妙,而不能化于道也。故鱼不知水之生乎己而弃之,非水之弃鱼也。人不知道之生乎己而弃之,非道之弃人也。或曰:龙鱼异质,明暗殊禀,安能使鱼化于水,凡化于道乎。愚答曰:若鱼能潜深渊,匿幽穴,不贪饵,及其大也,即奋鳞激鬣,超吕梁而为龙矣。人能游崆峒,息澹泊,绝嗜欲,及其至也,即含微契虚,蹈真境而为仙矣。所恨藏身不密,保神不固,而水之与道,岂负鱼之与人哉。 解释:     有人问:万物是从道来,而道不会舍弃万物,为什么得道者灵长,而没得道的就会灭亡?我回答说:龙跟鱼,同样是从水里出来,都是由道所生,但是龙能兴云施雨,鱼即只能在水草里玩乐,一旦没有了泉水就枯死了。龙得的是水之妙,所以能化水,而鱼不得水之妙,所以不能化水。上士修炼栖神炼气,安逸于霄汉之上,下士则伐性损寿,所以死归于幽壤之下。上士得道之妙,所以能化于道,而下士不得,所以不能化于道。鱼不知道水能生自己而弃水,并不是水会弃水而去。正如人不知道能生自己而弃道,并且是道弃了人。     有人问:龙与鱼毕竟不一样,区别那么大,怎么可能让鱼化于,又怎么可能让凡化于道?     我回答:鱼如果能潜在深渊里,藏起来,不去贪求饵,就能长得很大,而如果再努力上进,跳过了吕梁就能化成龙了。人游于崆峒,澹泊无欲,到了极致,就能含微契虚,进入真境而为仙了。只是怕因为藏身不严,让神不能坚固,而水与道,与鱼与人的道理不是一样吗?   分析:     所谓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这段比较好理解,所以说一些引申的内容。     很多人觉得,大家都是一样的,有些人怎么可能做得到呢?一旦听说谁会如何如何,立即就会生出反对的心来,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直到眼见为实。     这样看起来似乎很严谨,但其实犯了一个大错误,即是还没有确定某一件事,没有足够的证据与理论时,就先下了否定,这样是不对的。     凡是未经证实也未经确定的东西,应该保留的是存疑的态度,虽不肯定,也不能否定,但可以尝试推论其可不可能,但推论仅是推论,却不可作为公理存在,这才是严谨的态度。     自己做不到的,别人也未必做不到。而自己不去做或尝试的,更不要去否定别人所做的。     如去翻一下《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上,有无数的人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更如现在视频网站上很容易翻到的《超强大脑》节目中,也有大量的人能做到别人做不到事情。再如已经成名的不少艺术作品,它们之所以有价值,在于作者常常因为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     在衡量他人的能力的时候,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不然虽觉得别人肯定也不行,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但这不符合事实,也不利于正确认知这个世界,看待一切事物都会发生扭曲,这样不利于学道。     所以,如果听言有人修炼如何,可以先从逻辑上推敲可能与否,然后再去求证,尽管这世上多是欺世盗名之徒,但还是有少量真修之士的,切不可见多了欺世盗名的,然后就认为世上没有真修了。    …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专精至道章第二十九

    或问曰:古之学仙者至多,而得道者至少,何也?愚应之曰:常人学道者千,而知道者一。知道者千,而志道者一。志道者千,而专精者一。专精者千,而勤久者一。是以学者众,而成者寡也。若知道能绝俗,绝俗者能立志,立志者能专精,专精者能勤久,未有学而不得者也。     曰: 然则理世者,绝望于仙乎?应之曰:不然。若特禀真气,大庇群生者,则无妨于理世。若中人好道,志慕轻举,必藉于栖闲。故太昊袭气母,轩辕升云軿,颛顼处玄 宫,文命游紫府,斯皆抚俗而得道者也。若乃玄元寄柱史,南华吏漆园,王乔莅叶县,方朔登金门,此亦佐时而得道者也。又仙欲隐密,道贵无名,或昭其踪,或秘其迹,不可以一途而察,不可以一理而推。按《真诰》及抱朴子《元始上仙记》咸云:自古至忠至孝,至真至廉,有大功及物者,皆有所得,不同常流。尧舜周孔伊吕,昔诸圣贤,皆上擢仙职,斯所谓死而不亡者寿,又白华自以随。世畏死而希仙,没为灵官,其骨不朽,功充之后,灵肉附骸,返魂还形,倏忽轻举。若尔者,则片善不失,而况专以神仙为务者乎。 解释:有人问:自古学仙的人很多,而得道的人很少,这是为什么呢?我回答说:常人学道如果有一千人,真正知道的人也就一个,比率不过千分之一,而知道的一千个人中,能有志于修道的也就一个,而有志于修道的一千个人中,专精的也就一个,而专精的一千个人中,能勤久的也就一个。所以学者的人多,但成道的人少。如果知道的人能绝掉俗念,并加以立志,再专精去修,并持之以恒,没有学不成的。      又有人问:那么忙于世俗生活的,就不可能成仙了吗?我回答说:这倒不是。如果是特殊的人,禀于真气,庇护众生的人,则不妨于世欲的。如果只是人好道,要想轻举飞升,则必须要闲下来修行才可以。所以太昊袭气母,轩辕升云軿,颛顼处玄宫,文命游紫府,都是通过管理民情而得道的。又如玄元(老子)当过柱史,南华吏(庄子)在漆园工作过,王乔管理过县,然后才成的仙,也这是佐时而得的道。并且,修仙要隐密,道最贵的是无名,或隐藏其踪迹,不能单方面来看待,更不能片面而推论。按《真诰》以及抱朴子《元始上仙记》记载来说:自古至忠至至忠至孝,至真至廉,有大功德的人,都最后有所得,与平常人不同。尧舜周孔伊吕,这些人是以往的圣贤,都得到了仙职,正所为死而而不亡者寿,又白华自以随。世人怕死而求仙,死后成为灵官,其骨头不会朽坏,而功行积满后,灵肉会附上骸骨,魂返其形中,然后得以飞升。像这样,都要做到一点善也不能失,更何况是专门修神仙之道的。 分析:有人会多会问,说是至忠至孝,至真至廉,有大功德的人,为什么也会成仙。这里需要注意,其实说得很隐晦,至忠至孝,至真至廉,有大功德的人,并不一定会成仙,因为这样的多半是成神道的。但是有特殊的例外,就是本来就是禀真气而生的,这些不需要修行,只需要把功行充满了就能得仙,这个与前面的内容是呼应的。      但是文中又说了,“尧舜周孔伊吕,昔诸圣贤,皆上擢仙职”,说明尧舜周孔伊吕这些圣贤也是得仙的,这是因为他们与常人不同,他们首先是圣贤,而大凡圣贤多是受禀真气而生,所以会有至忠至孝,至真至廉的特征,这类不需要修行,只需要功行也能成仙。      同时还有一种情况是,是至忠至孝,至真至廉的虽不需修功,但功行不足,死后会成为灵官,等到功行满了后,仍然也可以使其死而复生,然后轻举成仙的。      因为情况很复杂,所以不可以单纯去论,更不能以片面的道理去理解这些。      此时的仙论,仍然是唐代的仙论,而后世,又多了一种赐封的仙的概念,这类不属真仙,虽为神道但又要与神道有所区别,所以也称为仙,但不可以混淆。      比如法师,得赐仙职后,生前作为法官,积修功行,虽然修炼不足以成仙,在去世后就会被祖师接引,然后赐封一个仙号,如果不是通过己力修炼证道的,此类还是归属于神道,但是有了特殊的路径后,最后便不会沦为鬼途,最终还是能被接引过去。      但此类从成就上来说是不如修炼成仙的,而且很多只是进入神道,比如成为一方神明等,一定要区别清楚,不可混淆。      而在民间,又有些地方称一些妖物附人身,比如出马仙,这种最初只是一种尊称,这里的仙是指搞阴阳的,如地仙,命仙之类,又如江西带墓葬风俗,需要找八个人掘土,亦称为八仙,这类皆不是道家正称所统的仙,一定要区别清楚。      而如佛教《楞严经》中的十种仙,基本上连仙的概念皮毛都没摸到,基本上属于印度修行者或未得其法的修炼者的描述,无论此经是伪造还是翻译,用仙之一字,都是在故意抹黑道家,这也是要注意区别的。      再次强调,真仙必须经历修炼阳神,这个是最根本的标准,也是道教与世间所有宗教绝然不同之处。      汉唐时代的仙的概念并不是很复杂,到了后世附会得很多,比如五种仙的划分,比如,导致了仙的概念的变化与扭曲,这个以后专门再说。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道反于俗章第二十八

或问曰:人情之所至爱者,皆道家之所至忌,何也?愚应之曰:夫福与寿,人之所好;祸与夭,人之所恶。不知至爱者招祸致夭,无欲之介福永寿,若斯而过求自害,何迷之甚乎?且燕赵艳色,性之冤也。郑卫淫声,神之諠也。珍肴旨酒,心之昏也。搢绅绂冕,体之烦也。此四者,舍之则静,取之则扰,忘之则寿,耽之则夭,故为道家之至忌也。 解释:或有人问:人情所最喜欢的东西,都是道家所忌讳的,这是为什么?我回答说:福与寿是人喜欢的,祸与夭是人所嫌弃的。不知道至爱的人,就会招祸致夭,而无欲却能得福与寿。这些都是过求而导致自我伤害,有什么好迷茫的呢?如燕赵的美女(自古燕赵出美女),只会给性带来妨害,而郑国与卫国导淫之作,只会喧哗闹神。而珍肴美酒,只会让心昏乱,漂亮衣服与帽子,只会让人身体不舒服。这四样东西,都是不求静而求扰的,如果不在意则能寿,在意则会夭寿,所以为道家的所忌讳。 分析:这一段内容简单总结就是,外物影响了心,而心动自然神迁,于是就会影响到寿命。而道家是追求养生,更健康的生活的,而大众之所以不能长寿,原因就在于平时的喜好与习惯是有问题的,所以看起来大家所喜欢的,正好就是道家所忌讳的。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率性凝神章第二十七

    或问曰:神主于静,使心有所欲,何也?愚应之曰:神者无形之至灵者也。神禀于道,静而合乎性。人禀于神,动而合乎情。故率性则神凝,为情则神扰,凝久则神止,扰极则神迁。止则生,迁则死,皆情之所移,非神之所使。     曰:然则变性为情者,为谁乎?曰:内则阴尸之气所悖,外则声色之态所诱,积习浩荡,不能自宁,非神之所欲动也。 解释: 或有人人问:神要静,而使心要有所欲,这个具体是指什么呢?我回答说:神是无形而至灵,而神禀于道的,以静来合性。而人禀于情,所以率性则神能凝,为了情则会受到干扰,如果神凝得久了则会定下来,但如果被扰得多了,则神就就会迁走。神止则人生,神迁则人死,都是由情所致,并非是由神本身所致。 分析:修炼之种,有定之一说,如剑仙法的修炼中,也强调“静、清、定”三个字,这个静是最根本的基础,清是代表神清,定是神止于身,定在身体之中。      而如佛家的禅定,由于印度宗教讲究禅那的缘故,虽未炼阳神而未尝完满,但不可否认在阴神修炼上非常有独特之处,所以佛家在这一块描述的比较细致,虽不能仙,也是入手之基,当参照来作领悟。     第一层入静为一心不动之境,会出现八触现象,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此是静中生动之象,并且会出现有味鼻不得闻,有声听不见,同时会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此时称为一心不动之境,即不会突然出现一个意识或是念头,把自己从境中拉出。需要注意,八触感应,绝不可去人为刻意追求,因为这会导致阴邪入体。     一心不动之境,有人会有更强的感应,如身如刀割,如头皮身上发痒等,这一切都是正常的现象,但需要注意这种静所生之动,只是气机微微萌发,而发动而已,此时也是一阳初萌之机,此步要点便是,如出现各种感应,但自然而然,当其不存在。     这个境界很容易达到,大凡只要打坐久一点,是一定会出现的。     第二层入静为心如止水之境,所谓心如止水之境,与一心不动之境区别在于,虽然一心不动,但是来了八触后,仍然会如水起涟漪,动荡不已,而心如止水之境,则如枯木无生,死水一潭,此时能感受到的不是八触,而是清静之感。     在这一层无喜无悲,只觉万物寂寂如同死物,了无生机,此时是静极之状,惟觉寂处至寂而无踪,然而还会有微微欢喜之感,这一步要细细体会。     第三层入静为碧波映月之境,与心如止水之境不同,此境一心不动,心如止水,而万物投射于心,能观照于万物,以却心神不动,与心如止水之境不如同的是,第二层是感受到的一切都没有生机,而在这一步,则是寂极之中生机犹存的境地。     第四层入静为天地清净之境,与碧波映月之境不同,此境清净无念,无欲无念,物随心转,如同嵌入在了天地之中,无为而能有为。这一步比较艰深,需要自己体会。     这一步的关键是,要做到真正神凝,还必须在日常之间无时无刻都在凝神,虽然简单,但难在长期持之以恒,日常凝神之法,可借用《金刚经》中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应所无所即是神,而生心则神附于心,无心则神不附,所有神在者是因为心有所住,所以先要明无,心不生则神不住,即外物不生心,神则不被其扰,不扰则不动,不动则静下来,于是就能止住,止住于是就能神凝了。     神不同于人的肉体,也不住于肉体,它住在心中,但这个心不是心脏,心本是虚无寂渺的,所以也不可有“我”的意识,因为这个“我”是一个“虚幻的我”,而“无我”才是根基,因为“我”是本来没有的,从无中产生出来,这叫“有生于无”,同时。所以玄门入道时,时常会有问答:“汝自何处来”,回答是“自虚空来”,便是这个意思。这里就只提到“无我”,后面还有更进一步的概念,为不混淆,暂不言之。     以上四层大体对应于四禅定,但需要注意的,即使是达到了第四层,并不代表已经修炼成功,只能略有小成,这才是刚刚开始,刚刚把神定了下来。    …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畏神道章第二十六

或问曰:人有善恶,天地神明岂悉知之乎?愚应之曰:是何言欤?是何言欤?夫心者神灵之府,神栖于其间。苟心谋之,即神知之。神知之,则天地神明悉知之矣。未有为善恶不谋于心者,既谋于心,则神道所察,无逃于毫分。无逃于毫分,则福善祸淫,其不差矣。 曰:何为颜生夭,冉子疾,盗跖寿,庄蹻富,楚穆霸,田恒昌乎?愚应之曰:天道远,人道迩,报应之效,迟速难量。故君子遭命,小人有幸,然吉凶纠缠,岂止于一形乎。故经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又曰:其事好还。则报应之道可明矣,何必一切征之于目前乎。 解释:    有人问,人有善恶,天地神明怎么会都知道呢?我回答说:怎么能这样说呢?人的心便是神明之府,而神就是留在心里的。心里想什么,神自然就知道,而神知道, 则天地神明都会知道。因为没有善恶是不经过心里的,既然会通过心,则神道就能察觉。这个是逃不掉的,所以福善祸淫都是被知的。   有人问: 为什么颜回生的儿子早早就死了,而多才多艺、性情谦逊的冉子却躺在患恶疾,身为盗贼的盗跖却寿命很长,同样为大盗的庄蹻却发了大财,人面兽心弑父的楚穆却 能得霸尽天下,而发动叛乱的田恒却气运昌盛?我回答说:天道很远,而人道很近,报应的速度快慢是有别的。所以有君子命中注定如此,也有小人偶尔得到幸运, 然而吉凶是纠缠在一起的,怎么可以只看一面呢?经中说过:“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又说:“其事好还”,这样报应的事就能明白了,何必要盯着当前的这一些 来看呢? 分析:    这一段说明了人神之间沟通的桥梁,比较简洁易懂。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会天理章第二十五

    或问曰:夫人之心,久任之则浩荡而忘返,顿栖之则超跃乎无垠,任之则弊乎我性,栖之则劳乎我神,使致道者奚方而静?愚应之曰:性本至凝,物感而动,习动滋久,胡能遽宁?既习动而播迁,可习静而恬晏。故善习者寂而有裕,不善习者烦而无功。是以将躁而制之以宁,将邪而闲之以贞,将求而抑之以舍,将浊而澄之以清。优哉游哉,不欲不营,然后以玄虚为境域,以澹漠为城阙,以太和为宫观,以寂照为日月。惟精惟微,不废不越,行如是,息如是,造次于是,逍遥于是。习此久者,则物冥乎外,神鉴于内。不思静而已静,匪求泰而弥泰,即动寂两忘,而天理自会矣。故履霜乃坚冰之始,习静为契道之阶。古人岂不云乎,积习生常,其斯之谓欤. 解释:或有人问:人的心,如果放任所想则会流连忘返,让其稍停,心一样会心猿意,超跃于无边无际,既然放任则会影响天性,停歇也会劳累神魂,那修道者怎么才能静得了呢。我应之说:性本来就是凝的,只是遇到了物所以才会动,一遇就动,动成习惯了还怎么能安宁得下来?既然已经适应了迁动,就应该去尝试适应静中的安宁。所以说适应于寂静的容易修炼出成就,不能适应的则会感觉心烦且没有成果。需要遇到躁的时候,用宁来制,而思想不正的时候,以贞来肃清,产生欲望的时候要自我抑制来舍弃,这就是《道德经》中的将浊而澄之以清了。优哉游哉,不去求,不去管,然后以玄虚为境域,再以澹漠为自己的城阙,以太和为自己的宫观,以寂照为自己的日月。至精至微每个细节,也要做到没有疏忽也没有臆想,不但要行动的时候这样,休息的时候也要这样,造次的时候要这样,逍遥的时候也要这样。久久为之,则物虽在外,而神在内仍然能认知,不需要去求静自己就静了,不需要去求安泰也就自己安泰了。这即是动寂两忘,与天理自然相会。所以在霜上走路,只是在坚冰上行走的开始,习静是契合道的阶梯,难道没有听古人说过:积习久了就成了寻常了,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分析:   此段是讲入静之法,所说的人本来性是至凝不动的,只是遇到了外物后才会产生心动。   正如后世到了武则天时期的一个著名的禅宗公案:六祖慧见到有僧人争论,是门口的幡在动还是风在动,而慧能说是非是幡动,非是风动,仁者心动。   实际上这个概念道家早就认识到了,只是这种认识只是入道之初的东西,所以通常没有花费太多精力讨论。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初学修道的人还是很重要,因为修道之初面临一个问题。平时心之所思所想很多,一时静下来,又难免浮想连篇,而要压抑这种浮想,又耗神费劲,以至于为了求静坐时无思无想,而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在上面,结果反而没有起到养神的效果,在静坐后反而觉得很累或是犯困昏昏欲睡。   在这一篇里指出了一种高明的解决办法,即是:并非只是在打坐的时候才要静,而是要平时就养成静的习惯,久而久之,自然就都静下来了。   人的心动,是为了认识外物,但实际上,心不动,一样是可以鉴察外物。   这里假设一个场景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个生活在底层感觉生活无望的大龄男青年,坐在公园里,忽然来了一个美女凑过来说话,通常心志不坚定的,此时就会发生心动,然后神魂就会乱了,外表就会手足无措。或类似的桥段,在一些电视剧或电影里也有,这种情况就是所说的心动了,只是这种心动是比较明显的心动。   又如有女性上淘宝,忽然看到一个亮光闪闪的鞋子,顿时非常喜欢,立即就想去买,发生冲动购物现象,这种也是心动了。   这些是人遇外物心动的场景,如果心不动又会如何?心不动,并不影响上述场景中的男青年欣赏对方的美貌,而也不影响上述场景中的女性上淘宝欣赏的漂亮鞋子。   动与不动,在于是欲求在支配你,还是你去欣赏。   动,即是你的心试图去把握外物,然后尝试跟着外物动,跟着外物走,受外物的影响。   静,即是你心如镜,外物投镜中,然后在观察其变化。   这就是物御心动与心静御物的区别,而心静御物只是前半段功夫,在做好这段功夫后,还要心物两忘,这才是入道的基础。   常人不知先要以心静御物,尔后才能心物两忘,或是将心静御物与心物两忘概念混淆,或是狂妄自大,以为自己能直接心物两忘,结果一无所成。   心能御物在现实中是有校验准则的:当能做到时,便能开始影响外物了。如见一花,如果你能做到心能御物,只须说它明日定然枯萎,则必定不会拖到后日。又如遇人随意聊天,你言对方家中北方必放一黑盒,则其物必有,而不会无。又如你见人拎包,言其必定失窃,则此人必会被偷。   这就是一些修行者说的,言出而法随。   对于未有修行的人来说,这种现象也是偶尔会出现的,如偶然之间,说一句断语,结果所论之事竟然应验,又或考试之时,忽觉一题必定选A,毫无理由,也未运算,而答案先得,填之果对。此类非是通灵,皆是偶然之间心能御物所致。   而在佛教,此类多称为神通,但不可沉迷于此,因修行之道,如逆水行舟,如果心动攀附于此,不但毫无进益,修行还会发生退步,结果以有欲而求御,概不能御。故无论道教还是佛教修德,皆认为追求神通会误了正经修行,便是这个道理了。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虚凝静息章第二十四

   觉与阳合,寐与阴并,觉多则魂强,寐久则魄壮。魂强者生之徒,魄壮者死之徒。若餐元和,彻滋味,使神清气爽,至于昼夜不寐,唯虚凝而静息者,善无以加焉。    解释:醒着是与阳相合的,睡眠是与阴相合的。如果醒得多,则说明魂强,睡得多则说明魂魄壮,魂强则生气旺,魄壮则死气强。如果时常保持元和之态,无欲无求,则能使神清而气爽。而能达到昼夜不睡,惟有通过虚凝而静息,便可以做到了。    分析:所谓“神满不思睡”同于此理,修行之道,神魂强壮,自然精神饱满,不睡也能度日。但需要注意的,这是魂强了才会不睡,而不是要人刻意不去睡觉,装作魂强,这是完全的两回事。    而要做到神满,需要做到“虚凝而静息”,即是修炼功夫,要至静至极而至虚中自凝,如此便能补益魂神,使得魂神饱满,自然就可以达到不睡的境界。    对于常人来说,该睡还是得睡,因为不睡则神魂无法得到在休息中的补充,但睡多了则会导致魄强,魄如果太强又会反伤魂神。    如人睡觉,睡得少会困,睡得太多也会困,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道家有睡功一脉,此是似睡非睡,只是静中养神之法,可参照“耳无所闻,目无所视,口无所言,心无所住,息无所促,形无所动。只留一点元神元炁,相依相偎,如同炉中一点火种相似,绵绵不绝,若有若无,久久纯熟”。又如陈抟老祖睡功法中“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日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上卧,世无知音”,更有吕祖所留“高枕终南万虑空,睡仙常卧白云中。梦魂暗入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   这类便是《参同契》中所言:“寝寐神相抱,消息候存亡”,亦是消魄炼之法,所以此类法门必要神清气爽之时方能为之,而不可于昏昏欲睡中进行,要区分清楚。   另有一脉梦修法门,由观梦入手,而求梦我合一,最后观世如梦,这种修炼实际上是修阴神的法门,属于修魄,非仙道之士所宜为之,当自参耳。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委心任运章第二十三

    夫目以妖艳为华,心以声名为贵。身好轻鲜之饰,口欲珍奇之味,耳欢妙美之声,鼻悦芳馨之气,此六者,皆败德伤性,秪以伐其灵根者也。故有之即可远,无之不足求。惟衣与食,人之所切,亦务道者之一弊耳。然当委心任运,未有不给其所用。且天地之生禽兽也,犹覆之以羽毛,供之以虫粒,而况于人乎?必在忘其所趣,任之自然尔。     解释:眼睛喜欢看漂亮的,心中喜欢得到名声,身上喜欢穿漂亮的,口中喜欢吃珍奇的,耳中喜欢听美妙的,鼻子喜欢闻芳馨的,这六样,都是败德伤性的,会伐害人的灵根,所以即使是有也远离,没有也不要去求。衣与食,是人的需要,也是修道者的弊端。不过这个应该根据自然而来,不要刻意去不吃不穿。而且天地生动物与飞鸟,也给其羽毛,让其吃虫子或是植物,更何况于人。关键在于,需要忘记其趣处所在,然后随其自然。     分析:像印度教中,有些修炼者就是不穿衣物的苦修者,光着身子,这类在佛教中被称为裸形外道,他们的修炼理念是认为一切皆空,那么就什么也不重要了,刻意去穿衣物不过是为了遮羞,但一切皆空,又何必要这样,所以衣服是不能穿的,光着身子才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与佛教兴起同时期的耆那教也是有这样的特点,它原本是尼乾子派,派名为“离开束缚之意”,所以奉行裸体主义。关于耆那教,国人一般不太清楚,而圣雄甘地多是在历史课上学过的,甘地就是受耆那教影响极深的一个人,所以会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的影响极大,佛教在印度式微后,耆那教仍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从上图来看,显然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来,耆那教是有伤风化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教派虽然讲究裸形,但要与印度的性力派区别开,耆那教讲究的是禁欲,与性力派是完全不同的。     思想决定行为与表达方式,耆那教通过不穿衣物来表达他们视一切皆空的理念,这方面比佛教要彻底得多,因为佛教无法做到一方面认为皆空,一方面又摆脱所有束缚。     道家则有自己更融洽地一套理论方式,因为既然天地都给鸟羽毛,也给他们虫子吃,动物也有皮毛,也有更小的动物及植物吃,这说明本来就是天道自然的东西,穿衣还是吃饭,都是合乎自然的,既然合乎自然,这个就应该顺应其自然。     唯独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其中的度, 自然归自然,却不能因为欲望而去刻意追求。     也就是说,道家对于人的社会行为,没有刻意的束缚与约束,但是也没有放纵,而是如果它是自然就顺应就好,而不是自然的,就要自己注意去调整应对。     比如说,修道者是否可以经商赚钱?当然可以。     因为钱财本是养命之物,经商得利是自然之事,这个并没有妨碍。但是却不能通过刻意的投机倒把,欺诈世人等方式来进行谋取利益,因为这样做,就是追逐利益与欲望,与修道的心态是相反的。     又如说,修道者否可以吃荤?     这个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修炼需要不能吃荤时是不能吃的,而相关的祖师诞辰或是初一十五,教派的规矩戒律是不允许食荤的,那么也是不应该吃的,为什么不吃?这是通过一种行为来表达去祖师或神明的敬意,而这种表达应当是发自内心,觉得理所当然的,而不是强迫自己去做。     道家的方式是指出,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而听不听,做不做,在于你自己,一旦刻意去约束,去束缚便又不是修道了。…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虚白其志章第二十二

    神魂好洁,尸魄好秽,常欲虚白其志,澡雪其形,则神魂乐康,尸魄炼灭。神康尸灭者,日益清爽,虽未轻举,吾必谓之仙矣。又悲哀感恚者,与阴为徒。欢悦忻康者,与阳为徒。故心悲则阴集,志乐则阳散。不悲不乐、恬澹无为者,谓之元和。非元和,无以致其道也。     解释:神魂喜好清洁,而尸魄喜欢脏乱,如果经常没有欲望,像用干净的水一样去清洗它,则神魂会安乐,尸魄则会被炼尽。而神健康尸灭死后,就会日益清爽。虽然不至于飞升,但是也必须能仙。又有经常悲哀感伤之人,这是与阴气相通,时常高兴喜悦的之人,则是与阳气相通。心如果悲,则阴会聚集,而时常喜乐,则阳会散掉。只有不悲不喜,恬澹无为才能称为元和。不做到元和,则不能称为修道。     分析:现代有研究认为,人如果经常不开心,则会得抑郁症,这就是阴集导致,而时常开心,则能长寿。这个是最常见的说法,但是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和流行病学家斯泰普托(Andrew Steptoe)研究发现:科学家已经意识到这样得到的结果不准确。     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English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ing)希望能够得到更确切的数据。这个项目从2002年起追踪了超过1.1万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人,2004年时约4700名老人在1天中提供了4次唾液样本,并同时评估了自己的情绪状态(开心、兴奋、满足、担忧、焦虑和害怕)。在自我报告情绪最低落的924名老人中,有7.3%即67人在5年内过世。自我报告情绪最好的老人中,这个比率低了近一半,是3.6%,即1399人中的50人。斯泰普托表示,研究显示,好的情绪与长寿有相关性,不过并不能证明开心能让人更长寿。     简单来说,目前研究的结论认为,不好的心情,确实是会导致去世的大大风险增加。同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情长期压抑的患上精神病的可能性也更高,这就是《玄纲论》里指的“与阴为集”所导致的结果。     虽然喜乐目前暂无更多证据表明会影响寿命,但是如果是过度的兴奋,会影响到人的健康,这个是确实的事实。因为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增强是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这是阳散的结果。     所以更正统的观念,应该明白,无论是过于悲伤还是过喜悦,均非是修养的正道,应该做到处世不惊,无悲无喜,恬澹无为,如此才是修行之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