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内秘(三):从道家九字真言谈道家山术

道家文化内秘(三):从道家九字真言谈道家山术

       道家九字真言,出自东晋葛洪天师的《抱朴子内篇·登涉》, 抱朴子曰:“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同时还有一个版本指出,说是“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

       有些人会问道家九字真言是干嘛的,以上就是最好的回答 。

       在一般的世俗影响中,道家九字真言的作用本来并不很受重视,因为这是于道内中事,专门登山而设。但后来此法由道教传入密宗,又再由密宗传入日本东密,又被日本的影视动画等广为传播影响,才又回传入大陆,使得更加重视起来。不过,日本在传抄时,所传抄文字有误,所以变成了“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以至于不少人知道这九字,而不知道原文了。

        在《登涉》的开篇就说了:“为道合药,及避乱隐居者,莫不入山。然不知入山法者,多遇祸害。故谚有之曰,太华之下,白骨狼藉。皆谓偏知一事,不能博备,虽有求生之志,而反强死也。山无大小,皆有神灵,山大则神大,山小即神小也。入山而无术,必有患害。或被疾病及伤刺,及惊怖不 安;或见光影,或闻异声;或令大木不风而自摧折,岩石无故而自堕落,打击煞人;或令人迷惑狂走,堕落坑谷;或令人遭虎狼毒虫犯人,不可轻入山也。

       以上解释现代文如下(为了写清楚解释,对原意有所增减):

       不管是要上山采药,还是为了避乱而在山上隐居,但山上猛兽毒虫极多,且山路多险,又有瘴气等,入山并不是件轻松的事,稍有不慎便会丧命,所以为了山中生活,道家发明了不少的术法,这些术法为称山术,如果不懂山术的话,那么生存机率就很小了。所以常有谚语称:太华山下处处是白骨。关于山术如果仅仅只是了解一方面,而不能全面了解的话,有再强求生的欲望,也避免不了死亡。山无论大小,都有神,山大则神大,山小神也小,所以入山如果不懂术法,必然会受到伤害。或者会得疾病,或者会被刺伤,或者会惊恐不安,或者会见到光影,或者会听到异声,或者见到有大树,没有风吹却自己断了,或者见到岩石无故而自堕将人砸死,或者会见到有人迷惑疯狂四处乱跑,或者会掉到坑中洞中,或者会遇到老虎、狼或毒虫,所以,不可以轻易入山。

        道家的山术正是因此而来,山术是专门为登涉而来的,为了保证上山的风险降到最低,所以专门立了山术来解决问题,而在后世,山术已经是道家法术的代名词了。

        总的来说,在道家,山术很难有一个定义,只能以山术称呼,看看山术包括的内容就明白为什么难以给它下个定义了:山术,第一步先是要择日,择日的方法包括多种,其中又以遁甲择日法为宗,在择日后,再入山,入山需要带上照妖镜,以防山中的精妖,同时还要熟悉多种术法,比如遁甲术中的遁法,六甲秘祝中的咒法,用来避开不必要的风险,比如遇到蛇时要用的避蛇法。另外,还要会识别精怪,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遇到什么样的精怪,以作好准备应对,另外还需要有一些医药常识,如果遇到中毒的情况时,要能及时自我治疗。最为紧要的是,一定要带五岳真形图及三皇内文,如果在山上设居,还应该用七十二道符镇一切精怪。

       从上面的内容来看,就可以明白,这里的山术与道家五术中的山术是两个概念,在正统道家中的山术,乃是用于登涉之山术。 众所周知,遁甲术就是道家秘术之一,在登涉一章中,葛天师明确指出:“余少有入山之志,由此乃行学遁甲书,乃有六十馀卷,事不可卒精,故钞集其要,以为囊中立成,然不中以笔传。今论其较略,想好事者欲入山行,当访索知之者,亦终不乏於世也”。可以明见,山术是揉合了各门的精华整理而成。

       现在流传甚广的九字真言就是其中的六甲秘祝,凡遇一切阻碍时,都可以使用此咒。传入东密后(这里特指日本东密)后,由于密宗修持的特性,所以为其加上了手印,配成了九字真言真手印,再后来传入日本后,又小有更改变成了以““临(りん)、兵(びょう)、斗(とう)、者(しゃ)、皆(けい)、阵(じん)、烈(れつ)、在(ざい)、前(ぜん)”的九字真言。

       在日本,对这九个字的发音是按日文读音来的,日文读音里,采用的是唐代的汉语读音,大概发音为“临镖统洽解心裂齐禅”,从最后两个字的发音可以得知,尽量日本记载的是“在前”,但发音仍然跟“前行”是差不多的。目前流传于世的版本中,配上手印的这种法门,是由日本1955年,新兴的佛教宗教流派阿含宗(注1)所公开的,称为“九会曼荼罗”,密宗讲究口密、身密、意密,所以这种修行法门有明显的改造特点。

       道家九字真言怎么用?在阿含宗改造过的用法里指定,一个是配合手印,另一个是画四纵五横。四纵五横在遁甲术中也是一种术法,常用于避难使用,因为四纵五横共计九个笔,用它配合九字真言,一个字配合一画。客观来说,这种方法是有一定作用的,虽然这样的胡乱配合,导致道法的实践者,结果弄不清楚到底是九字真言有作用还是四纵五横有作用,但对于普通的修习者,这种快餐式的用法,能让人偶尔能感受到它的力量,所以这种修法颇受欢迎。

        近世有些道家研究者认为:符箓、祝由、秘咒、科仪、武术、百工、巧艺等都属于道家山术内容,并划分了道家五术的分类,实际上这里的山术应该称为仙术或道术,如果称为山术,很容易与原始道家中的山术造成混淆,需要注意分辨。

        目前广为流传的道家九字真言的用法,是从山术这个体系中取出来的一个片断。道家的山术因为往往性命相关,所以在法术的实践上要求更加严格,法术 体系中,凡是能称之为山术的,基本上是定位在“凡人用之即验”的术法,那些时灵时不灵,或是不知道到底灵不灵,或者是需要很高内炼基础的,或者是条件严苛难以实践的术数,基本上都被排除在外。

       遁甲术中的四纵五横法,有些人反映说很灵验,有些又有些人使用,反映说不管用,并且公认的是不是经常会灵验,但又公认的是只要灵验起来往往有不可思议的效果。其实不灵验的主要是使用上有问题。四纵五横法,一直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存在,不明原理,不经内修,而用了得灵验的,大多是遇到了恰当的时空(也可称为巧合),用得不灵验的是所遇时空错误。四纵五横法,本来是在地上画的,它取的是一种天人感应的方法,把一个地域的气场连通,然后再行事时,就能大大减少阻碍,而这种使用,前提必须要修炼踏罡布斗【注2】,正因为有这种要求,四纵五横并非未经修炼,或不谙术数之人能随便使用的,所以它严格意义上不能算作山术的内容。

        先贤写书,通常不会写得太透,原因不是不愿意写透,而是因为掌握的知识层面太高,自然写出来就是那个样子,还有很多要求都与条件都自然而然写了出来,作为常识并不需要重点指出。如道家九字真言,如果不说的话,很多人就以为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单纯的念咒就可以产生莫大的作用,却不知道,咒禁之道最忌荤腥,在入山开篇葛天师就指出:“凡人入山,皆当先斋洁七日,不经污秽。”这实际上不仅仅是一种仪式上的要求,还是行使咒禁之术的前提【注3】,不遵守这一步,后面的咒法想要有效就难以成为现实。

        这些内容,只要如果严格照做了就没有问题,现实中就有很多人因为不能完全遵守先贤说的内容,自以为是去断章去取义,自以为什么是什么必要的,什么是不必要的,最后行法无验,吃了大亏,如是一命呜呼还罢,惜乎未死却还回过头来,反怪先贤著书中不真,并大大诽谤,此类人自然是与道学无缘。

       后世也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道家的山术应用,如民间猎人专修八门择日,用于上山捕猎中,更有云游之人,如路遇身无盘缠,则择有酒食之方去打秋风,这些东西还有一部分流传到一些少数民族手中,成为巫师手中的至高宝典,更有将山术提升运气的做法,融入到一般的科仪(法事)之中,以保证法事的有效性,还有利用山术中照妖镜的原理,制作风水化煞物或用于驱邪捉妖等等不一而足。

 


注1:阿含宗跟天台宗及东密的关系很近,最早立寺就是向天台宗借的地盘,其方法是真言、手印、观想三者结合,在日本不少年轻人热衷于阿含宗的修炼,这也是为什么九字真言配合手印这种方法很快被影视漫画所借鉴,并得以快速传播的原因。因为发展较快,很多佛教人士攻击并指责这个新立教派很多东西是毫无根据的,这些是否可信不是我们需要讨论的,任何一个新兴的组织都少不了真真假假的指责。阿含宗与中国关系不错,如作为中日围棋交流的赞助方,对中日友好有一定贡献,同时与中国佛教的关系也比较融洽,另外在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等地还设有奖学金,对于国内的希望小学也有不少捐资,总的来看目前善举不少。

注2:传统修炼的踏罡布斗版本之一的咒语是:白气混沌灌吾形,禹步相催登阳明,天回地转布七星,蹑罡履斗齐九灵,百神助我断妖精,恶逆催伏邪魔倾,吾得长生朝上 清。有些人尝试过踏罡布斗,也说感觉作用不明显,那是因为修炼有误,这个咒语实际上分三步,分为青黄白三气,这三气又称开明三景之气,对应于五雷天心正法 的三光。取此三气炼身,分别又要在三个不同的时辰修炼,在传世本中,有天台秘法中说是青赤白三气,说午时属火应是赤气,这里实际上是混淆了三清气与五行气 的区别,以致于按天台秘法修炼下来,总是发现有些地方不对劲。 修炼过踏罡布斗后,使用道家九字真言时,要注意,一般是在地上划,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不宜于地上划时,应该选择都天分阴阳来划,阳事用阳,阴事用阴,这样才 能保证使用效果。唯一需要注意的,这个是应急的法门,并不是通用法门,在使用后会发现自己有法力减退的迹象,练到通幽出神的会发现自己很难出体,如果是没 有练到的,也能发现自己画符或是用一些术法忽然不灵了,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这是因为身所采炼的气被消耗了(这里简单提及一下,希望对专门修炼的道友能有所帮助)。

注3:汉地佛教食素习俗是自梁武帝时期(公元518~523之间)由梁武帝推行而来,早年佛教律典中并无素食根据,而在这里便有斋洁之说了(抱扑子成书于公元284~364年之间),可见斋洁之说本源自道教。

三符风云涌

2条评论

ysh 发布于下午 5:10 - 2013 年 8 月 14 日

这一篇的内容好玄幻啊。我以前在《走近科学》里面看到一期讲的是一个人会一种法术,只要在上山前在路边的草上打个结,再上山就不会遇到蛇,但是那个人自己也说不清是什么原理。这应该属于山术吧!后面居然还有打秋风的法术······请问还有没有“缩地成寸”、“御剑飞行”这类高深仙术啊?

吕齐峰 发布于下午 9:36 - 2015 年 3 月 15 日

这些说的最起码靠点谱。道家以养生为主,有些术法也是正常的。

回复 ysh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