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从谈米利都学派谈道

再从谈米利都学派谈道

       之前谈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对数探讨及万物唯数论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开端,虽然后来的历史证明了万数唯整数是不对的,但是如果把数的涵义扩大,再应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会发现它仍然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这也是为什么自毕达哥拉斯学派发展而来的共济会能够一直延续到至今的原因。

       谈及毕达哥拉斯学派,不得不再提及毕达哥拉斯学派中时常结合的米利都学派的思想。米利都学派约在公元前624年产生,起源的人数泰勒,他提出来了一个理论“万物源于水”,并认为水是世界万物的一切本源。

        后世的人都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说万物源于水,有一个解释是来于自希腊神话,在古希腊神话中,大洋之神俄刻阿诺斯和大洋女神是产生世界的最初双亲,而诸神发誓时都要以地狱中的冥河斯底克斯来发誓。水在希腊神话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米利都学派认为水是万物的本源。

        泰勒究竟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已不可考证,但古希腊神话很有意思,揭露了水是万物的起源,那么这里的水,指的实质的水还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如果我们把水看作一种抽象的概念的话,根据近几年的科学探索发现,认为宇宙最初形成,是各种物质是紧凑的挤在一起的,整个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高温液体。

       而在中国,先秦的古籍同样有太一生水的说法,另外,在后世盘古神话里,更是明确表达,盘古原来在一个混沌的的地方,天地就如同一个大鸡蛋一样,是他开天辟地,开创了宇宙。更重要的是,这些说法在世界各地,几乎是在差不多的年代出现,这背后更有耐人寻味的秘密,不过这个不是本文重点,先搁置不提。

       在泰勒的认知中,水是这世间的一切的源头,所以万物会按照水的规律去变化与运动,只可惜在这个流派的体系发展,科技脚步并没有跟上,流体力学从阿基米德一直发展到了现代,虽然人类终于可以让飞机像鸟儿一样送上高空,但是却仍然无法像鸟儿一样自由,而且科持产品的造价成本极为高昂,以致于人人的自由飞行仍然是遥远的梦想。力学分析无非是针对流体与固体,某种意义上来说,流体力学可以包含固体力学的内容,只是要把一些参数置空罢了,所以这种万物源于水,像水一样运动的思想是极为可贵的。

       因为没有足够的科技发展作为旁证,以致于泰勒仍然只能停留在原始的哲学上。

       过了几十年后,有位叫阿那克西曼德智者又提出,水既然是万物的本源,那么水会变成土,土会变成水,这种转变来转变去,实际上它们都是一样的,那就不存在谁是本源的问题了。阿那克西曼德这个想法限于时代,本身是没有错误的,因为他看到的是已经存在了各种元素的世界,并关注的是在这种世界下的理论体系,并且他的时代也无法去证明世界最初的形态就像一团高温液态的东西。

        对于阿那克西曼德智者来说,既然谁是本源其实在已经成形的世界里是不重要的,而且也无从分辨的,那么是否有其它统一在万物之中的东西?经过思考之后,他认为,在万物始终贯穿如一的是“无常”。

        即万物运动变化是没有常态或永恒的状态的,用物理学的描述就是,万物都是不断运动与变化的,同时,阿那克西曼德智者在此这之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居然出现了更近似这个世界本原的一步。

        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无常产生的,而无常本身包含有“冷”与“热”两种东西,注意这里的冷热并不是指的温度,因为当初并没有热力学定律出现,但他这里想表达的就是,热的会动,冷的会不动,这与热力学中的,热量高的物体分子运动比较快,热量低的物体分子运动比较慢是相似的概念。

        有了“冷”与“热”,物质不断的运动(因为能量是守恒的,当初当然是没有能量守恒定律的,但他的惊人直觉中的概念中暗示了这一点),不断的运动中,必然会出现冷的更冷,热的更热,于是冷与热就分离了出来(听起来很像盘古开天神话,阴阳分离,清而升天,浊而降地)。

        而在这种分离后,热的就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大火圈,因为是高速的能量运动,最终导致了自发性破缺机制,火圈破裂了,形成了太阳之类的物体 .

        当然当初也是没有自发性破缺这个原理的,更没有自发性破缺现象更容易出现在能量高的物体上,但是他惊人的直觉上的思维与后世的发现居然是吻合的。顺便解释一下,自发性破缺就是在亚原子级别上出现的宇称不守恒性。更通俗一点描述就是:如果你弄了个一模一样完全对称的东西,那么迟早上会缺一块让它们变成不对称。这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如我们当前宇宙中的正物质与反物质完全不成比例,也没有在创世的大爆炸中1对1的全抵消掉,而是遗留了大量的正物质,构成了我们的宇宙。

         阿那克西曼德智者是一个相信守恒的人,结果在此基础上,他又推导认为,万物都是由无常中来的,又会回归到无常中去,而这种来了又回,回了又来,因为时间的影响,形成了万物的循环,在循环的过程中,万物都要为其造成的损害进行补偿,这就形成了轮回的概念。

        在这之后,又过了一百年,出现了一位叫阿那克西美尼的智者,这位智者对无常很困惑,不明白为什么要引入那么一个莫名其妙的概念,无常的既然始终在万物之中,那么它本身也是一种有常,那本源既然是有常,就应该是有一个可以认知并能明确的东西。

        于是,在这位智者的思考之下,认为万物的本原应该是一种称为气的东西。更有意思的内容来了,在这位智者的思考中认为,万物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质,如石头,森林之类,还包括灵魂之类的无形物质,都是由气构成的。

        因为气是万物的本原,神也不能超越,所以即使是神也是从气中来的。

        从这些可以看出,原始的米利都学派中,并没有追逐元素的多样化,而是在试图追寻万物中具有共性的东西,可惜的是科技的发展并没有提供更多的旁证给米利者学派进行发挥,以至于米利都学派的这些思想,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米利都学派的智者的思考是很有意义的,经历他们的这个思考路线后,我们再来看看《道德经》是如何描述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无常道,名无常名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虽无常道,亦无常名,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即无常道,又无常名,何来有物,但因无,为天物之始,有,为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负阴抱阳,以气为相应。

      

三符风云涌

4 Comments

ysh Posted onpm 4:02 - 2013 年 8 月 3 日

既然以前东西方早就有了类似的论述···为什么到了近代这些思想反而边缘化了?

    三符风云涌 Posted onpm 4:34 - 2013 年 8 月 3 日

    科学的发展没有跟上哲学的脚步,以至于中间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弯路,就是彻底的神学化,直到现代科学开始昌明兴起之后,这些古老的理论才被重新翻出来,更准确地说,是20世纪才被刚刚被翻出来,但16~19世纪残留的思想余力还是很大的,人类一下子转变不过来。

      ysh Posted onpm 4:49 - 2013 年 8 月 3 日

      难道全世界都在走弯路??我只知道西方中世纪确实是神学化了,中国没有吧?道家一直都是存在的啊~

        三符风云涌 Posted onpm 10:42 - 2013 年 8 月 3 日

        这世界上只有少数组织没有走弯路。中国主流虽然没有神学化,但是由于帝王的原因,被儒家思想困得太久,虽然儒家思想是好的,力求让让人先做一个君子,然后再谋求其它,但是毕竟人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意料,花了如此多年也未能成功,以至于同样把主流思想困入在小圈子里,结果在文艺复兴之后,连续不断的工业革命,导致西方的科技发展一下子突飞猛进。至于道家,道家并不能算世俗中的主流。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