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知乎问正一教炼将、日本密教、西方卡巴拉修炼区别

答知乎问正一教炼将、日本密教、西方卡巴拉修炼区别

问:道長你好,看畢公眾號正一派煉將的描述,心里有點疑惑,希望道長能不吝賜教
日本密教在進行授明灌頂時會投花從曼荼羅中尋找有緣的本尊,修持則送車輅迎請後以勾索鎖鈴勾召本尊融入自身無二無別
在他們的世界觀來說,曼荼羅諸尊是法界理/智的顯化,成就一尊亦可 以此入佛智
道理上好像近似煉召的修行
當中有什麼分別?
另外,在西方卡巴拉來說,上主流溢且能被理解的部份以十個源質形式呈現在生命樹的模型上,行者漸次契合源質,一個又一個地往上攀升(這里可以是冥想但也可以是人性格的轉化, 赫爾墨斯主義也表示人每越過一個層階就少了一種負面的性層),最終目標是回歸神性
在道教看來這個修練次第還是在修陰嗎?

答:这问题比较大, 挑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些来说。

一、关于道教正一派与日本密教的区别

       投花的方法实际上是类似于抽签,让修者投出花后,落在哪里便认为与谁有缘,这种类似的作法在道教闾山一系的流派中也有,另外在台湾的一些灵修的里面也有,也就是常见的说是找灵祖,通常也是通过抽签或是问卜的方法来进行判断。

       正一派传承与此不同的是,一般神将的确定主要是使用命理进行计算,看五行属性最适宜哪位神将,同时也有一些人会与一些神明形象之前就结下缘份,这类会同样奇妙的反映在命理上,往往就恰好是命中的那一个适合的神将。虽然后来的修行会有如召将合同等手段,然而这些仅仅是行法的方式,因为当丹道有成后,命理便完全脱离原来的束缚,此时便可以任何召合任意的神将,所以能够千变万化。

       道教理念中的神明是给众生所膜拜的对象,是真正的至高的道的代表,是无形无象并不能实体化的,而自身召合出来的神将,并不认为是修持某个神将的结果,恰好相反的是,是通过自我内在的修行,然后才能够在外召合神将,并且这种召合之所以要按缘份来,原因是这样最有助益,并且有缘的神将并不只有一位,一般情况下在修炼期通常是两位,而在密教的修行中,通常本尊只是确定的一位,并且是不可变化的。

       另外,在原始的密教中,通过观想本尊修行,到最后是将自己投身给本尊,然后与本尊合之为一,这是源于古印度教的修习方法,包括现代的一些印度教修习法门可以看到类似的方法,最终还是回归到某个信奉的大神那里去。

      日本密教将本尊招摄入身,这种招摄实际通过勾召实现,通常是使用咒语与手印,这类做法在国内民间法派中,很多法教的请师请神时也会这样做, 这类同样招来的是阴神。

      之所以会将招摄来的入身修炼而求取成就,这也与日本人的观念有关—日本文化中认为人只要死了就成佛了。

       如果以密教的标准来定义召合的话,那么道教的实际上不能称为召合了,而应该称为化生。

二、道教修行与卡巴拉的区别

       卡巴拉基本上是16世纪以后才开始丰富起来的,事实上卡巴拉早年的体系一来晦涩,二来深奥,实际上并无太多东西,在16世纪以后西方神秘学组织吸收了大量世界各国的文化后,将卡巴拉体系进行挖掘并重新诠释,才形成了现在的体系。

       而卡巴拉的修行体系是主体是以西方欧式神秘学体系为主,而西方欧式神秘学体系中,必然绕不开的就是柏拉图影响后产生的太一流溢,通过理性(一词多义)回归的这个理念的投影,比如认为灵魂是由星体流溢而来,这些明显有古希腊的影子,通过生命之树修炼的理念,不断地向源质契合,这个过程描述的类似一个通过不断净化自己,然后回归神性这个过程是值得肯定的。尤其,像生命之树中三与七的划分,与中国的三魂七魄的概念颇有相似之处。

       然而这里如果从严肃的道教修炼角度来看,这种修行体系只强调了魂魄的锻炼:虽然魂魄得到了不断的净化,但是缺乏一个永恒的载体,回归神性从理论上当然可行,但终究难以永恒不灭这个终极的目标。

        这里的争议出现在哪里呢?主要是在西方修行中认为人灵魂本身便有永恒的东西是本来就存在(源头概念是自太一流溢而来),如果是道教的修行来看,人身中只是有这种构成永恒的材料,但是因为后天的污染,必须通过一定的加工才能构成那种永恒的载体。

      比如时间晶体这种东西,即使宇宙热寂后它依然会存在,如果将其理解成一种永恒的状态,显然这种晶体在人体内是没有的,但是道教的理念是,通过人身已具备的条件,可以通过修行将它合成出来。

     

      

三符风云涌

1 comment so far

日月 Posted onpm 10:48 - 2021 年 9 月 28 日

学习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