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暴力倾向的罪犯特征

德国著名脑科专家、量刑改革先驱者格哈德·罗特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从X光片上看,杀人犯、强奸犯、抢劫犯等暴力犯罪者的大脑前端中央叶部位会有一团黑影,被称为“邪恶片区”。 罗特博士说,大脑前端的这团黑影会在人们发生暴力犯罪行为时自动出现,一些罪犯有着天生容易进行暴力犯罪的潜质。“但凡观察暴力犯罪分子的脑部,几乎都会发现靠近前额的那个部位有缺陷。曾有案例证实,罪犯施暴是由于那个特定区域受伤或有肿瘤的存在,而一旦做了手术切除肿瘤,那个人就恢复正常了。” 根据他的理论,没有两个暴力罪犯是相同的,但他们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心理健康但受到环境影响而从事打、偷、抢等犯罪活动;第二种是精神受过刺激的人,他们对周围世界怀有敌意和胁迫感;第三种是纯粹的精神变态,就像希特勒。 罗特博士特意指出,不是所有的暴力罪犯都是天生的,有很多是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走上了不归路。“其实一些人从幼儿园开始其大脑就出现异常,社会应该在他们成为罪犯前,就给予他们及其家庭支持和援助。”

Read More

研究发现“夫妻相”确有科学道理

随着电影《泰囧》的爆红,片中演员黄渤备受关注,近日网友曝光的一组他与妻子和女儿的照片更是引发热议。因为其中一张照片中,他们夫妻俩的长相惊人地相似,令网友惊呼“实在是好有夫妻相!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案例。为什么两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会长得如此相像呢? 多数人认为长得像的才是两口子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手牵手散步的一对对夫妻,彼此相貌非常相似,甚至有时候会误以为他们是兄妹。于是,我们经常说这种夫妻很有“夫妻相”。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专门进行了一项测试:他们找来22名男女各半的志愿者,通过观看160名男女的照片,来猜测其中谁和谁是夫妻。结果男女志愿者们都一致地把长相相似的男女认定为夫妻,而且猜中的比例都高达70%以上。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夫妻相”的现象呢?有人认为所谓“夫妻相”现象,其实是人们的一种错觉,是人们主观上把夫妻双方相貌的相似点夸大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长年生活在一起,日常习惯、饮食结构、生活环境基本一致,所以才有了“夫妻相”。 到底哪种说法才靠谱呢? A.心理溯源我们易被和自己长相相似的人吸引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际关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相似性——彼此喜欢又相互吸引。”大连心理咨询师徐杨介绍说,吸引会受到相似性的强烈影响,有着相似的背景、个性、态度和外表的人更有可能彼此吸引。 徐杨表示,当在别人身上发现与我们有相像之处是让人舒服的,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们会假设与我们相像的人也可能会喜欢我们,所以我们也期待着与他们愉快、友好地交往。“在这个过程中,对方的反应会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方式是否合适,一般来说交往会很顺利,双方的冲突也会很少。 ” B.基因选择相似配偶利于传递自己的遗传物质 然而,在进一步对配偶选择的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的发现:人们通常会跟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结婚,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征择偶”。徐杨介绍,几乎在所考量的每一个变量上,从种族、民族到行为方式,人们都会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结婚,包括身高、体重,甚至是鼻梁的高度、耳垂的长度等身体特征,夫妻之间都存在着正相关。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被称为‘利己偏好’。”徐杨说,物种会根据外观上的相似程度评价内在的遗传相似性,所以人们下意识地会被和自己长相或者性格相似的人吸引。过去曾有研究发现,人们在选择朋友或恋爱对象时,遗传基因的相似性在选择标准中占有三分之一的权重。 徐杨认为,和基因与自己相似的人婚配,可以保证自己的基因库被可靠地保存下来,并传递给后代,这是有利于物种繁衍的。当然,夫妻也不能在基因上过于相似——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近亲之间是不允许通婚的,而且遗传学家也表示夫妻双方有一定的基因差异才能保证基因库的健康。 C.父母影响男孩选择像母亲的,女孩选择像父亲的 除了对相似基因的选择,科学松鼠会成员曾撰文表示,一些研究指出,人类选择伴侣的脸孔条件,还受到“印痕作用”的影响:会选择和自己父母相似的对象。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把“夫妻相”现象归结为“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匈牙利科学家塔马斯·贝雷兹克则认为,某种与生俱来的“配偶辨识机制”可以让个体本能地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其他个体为配偶。人类的“配偶辨识机制”会让小孩从小在心中建立一个择偶标准,这个标准是根据与自己不同性别的父母的长相建立的。甚至连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女也有同样的偏好。 D.生活影响会不知不觉地模仿对方 徐杨认为,夫妻会有“夫妻相”不仅取决于一开始的择偶选择,还取决于夫妻多年来共同的生活经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对“夫妻相”现象进行过研究。通过分析夫妻们新婚时的照片以及他们结婚25年后的照片发现,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夫妻们长得越来越像对方。而且,越是快乐的夫妻,他们的相关相似度也越高。 研究推测说,去除因双方的日常习惯、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的相似性,共同生活时间越长的夫妻越像对方,是因为人们在亲密接触的过程中,会体察对方的情绪并下意识地互相模仿对方的面部表情。久而久之,笑容和表情逐渐趋于一致,让原本有差异的两个外貌看起来也有了相似之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另一半因为有幽默感笑得很多而嘴边产生了笑纹,那么你也会有。 ”徐杨说。 当然,夫妻间的相似不仅表现在外貌上,还表现在脾气和动作特征上,比如一方说话时爱做手势,另一方也会出现类似的特征。 你知道吗?越相似的夫妻越幸福 有专家表示,基因相似的夫妻俩,婚姻会比较幸福。这样的家庭很少发生虐待孩子的事件,而且婚姻失败率也较低。同时,基因相似的夫妻在婚姻生活中都会表现得更加无私。徐杨也表示,判断夫妻两人感情如何不能光看相貌,“行为趋同、语言相似、感情相濡以沫,生活自然就能幸福美满。 ” 记者刘爽 不仅有夫妻脸还有夫妻病 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有很多疾病也会同时染上。 研究发现,从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到缺血性心脏病等,如果夫妻一方患病,另一方的患病率就会提高很多。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因为饮食习惯相同、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相近,有很多疾病会同时染上。“夫妻病”的名称看似新鲜,实际原理早已为研究者们提出。比如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丈夫长年吸烟,妻儿就会吸入大量的二手烟,增加患肺癌、口腔癌的风险;高盐饮食会增加患胃病危险,尤其是爱吃烟熏、腌制食品的家庭,夫妻俩很难幸免。…

Read More

【转】诺奖得主弗朗克-韦尔切克称第四空间存在永动”时间晶体”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朗克-韦尔切克近日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称,可做周期性运动的“时间晶体”可能确实存在。     相对于普通的三维空间晶体而言,所谓的“时间晶体”是指一种在第四维空间(即时间)也存在周期性重复运行的结构。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神奇的结构类似于永动机,处于一种永动状态,但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从钻石到雪花等,晶体在自然界非常普遍。这些物质原子整齐地排列,在三维空间上呈周期性重复的图案,让它们形成了非常美丽的外观。这些三维空间的晶体在科技领域也是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材料。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朗克-韦尔切克在这项重要研究中认为,自然界可能也存在第四维空间的晶体,即“时间晶体”,也就是在第四维呈周期性重复运动的结构。     根据物理学家的观点,一个时间晶体应该是一种自然的物体,它的要素成份以一种重复性模式在运动。像万花筒一样,其中的碎片一直在循环往复地旋转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或者像时钟一样,其时针每12小时完成360度旋转。不过,与时钟或其他有不断运动部件的普通物体不同的是,时间晶体是在自己的永动机制的支持下实现永远运动,而这种永动机制必须要符合物理学定律。      这样的怪异物体令人感到不可思议,难以理解,大多数人此前更是从未想像过。但是,韦尔切克认为,它们可能已经存在于自然界中,或很快将通过工程手段人工合成,而且可能存在多种类型的时间晶体。韦尔切克解释说,“最简单的实现形式就是,某种系统,它的几何学特征让它能够做环形运动,一定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某种更复杂的结构,可能就是一组原子,它们在三维空间中做无规律自由运动,但是它们都会周期性地回到自己的始发点。”       关于时间晶体的特点,韦尔切克认为,它的运动应该不消耗任何能量,相反,它应该处于一种稳定的最小能量状态,就像钻石和其他传统的晶体一样。即使这样,它仍然是处于一种永动状态。不过,韦尔切克也表示,时间晶体与永动机并不一样,时间晶体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通常情况下,所谓的永动机肯定不会长久,因为它们并不是处于一种基态,它们的能量会随着运动而消耗,最终能量会消耗殆尽。在时间晶体中,能量是守恒的,因为没有任何能量被移走。神奇的是,在这些物体中,能量有自己最小化配置,但是物体中原子的运动速率并非为零。”       韦尔切克在论文中辩解称,时间晶体遵循一种被物理学家称为“时间对称破缺”的理论。这种理论就是:无论在空间上你在哪里,还是时间上你在哪里,物理学原理都同样适用。你可以实施一项物理学实验,可以进行某些测试,然后带上这些实验设备转移到任何方向一个任意短距离内的地方,或者在短时间内等待任何时长后再次进行某些实验,在所有这些实验中你应该得到同样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和空间被称为完美对称。韦尔切克的重要观点是,能够打破时间对称性的晶体也是可以存在的。在最近发表的两篇论文中,韦尔切克通过数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       普通的晶体通常都是非完美的。因此,韦尔切克认为,有可能发现或制造出一个非完美的时间晶体,即这个物体可以以一种近圆形方式运动,但是会有轻微的波折,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会缓慢地辐射出少许能量。不过,韦尔切克也表示,真正的时间晶体可能也存在于自然界中,最有可能先在实验室中实现。 由于这种晶体的形成条件过去苛刻,而且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因此现在谈论它们的用途还为时尚早。韦尔切克表示,“当前的研究就是去发现理论上的可能性。接下来,如果大自然是仁慈的,而且有幽默感的话,那时间晶体就会很快在某个地方出现。为了帮助那些试图通过实验方式验证的人,我们首先应该为他们提供指导,建议哪些材料最有希望实现。”      韦尔切克的两篇最新论文发表于arXiv网站上,其中一篇的联合作者是美国肯塔基大学物理学家阿尔弗莱德-沙皮尔。两位物理学家计划近期将论文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上。        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Read More

复旦学者探索“大脑神经网络形成之谜”

经3年多潜心研究,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禹永春副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与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时松海课题组合作,在“脑神经环路发育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首次发现,脑神经元间由“电突触”介导的信息交流在大脑皮层神经环路发育中有重要作用。这项研究不仅为科学家深入研究大脑皮层神经网络形成之谜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脑神经环路发育异常相关疾病(如小儿癫痫、自闭症、智力发育迟滞等)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靶点。日前,该成果已在线发表在世界顶级科技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上。 大脑皮层是由上百亿个神经元构成的复杂网络,大脑中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它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科学家把大脑中突触前细胞通过释放特殊化学物质将信息转送到突触后细胞,称之为化学突触;把借助于电信号传递信息,称为“电突触”。“电突触”被普遍认为在神经元相互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多年来,神经科学家都在考虑和研究一个重大问题,大脑皮层中的神经突触环路是怎样形成的?这些神经环路的形成有没有什么基本规律可循?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大脑皮层发育早期兴奋性神经元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电突触”,然而,随着大脑皮层不断发育,神经元间“电突触”联系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化学性突触。 为了探索大脑“电突触”之奥秘,禹永春等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兴奋性神经元间“电突触传递”的方法,首次探明了“电突触”在脑皮层神经环路发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发育早期神经环路记录中,高亲缘性姐妹神经元间较非姐妹神经元有着更紧密的“电突触”联系,并随着发育姐妹神经元间“电突触”联系逐渐减少,进而“化学性突触”逐步取代了“电突触”。那么,姐妹神经元早期表达的“电突触”有什么作用呢? 禹永春等进一步研究发现,“电突触联系”在姐妹神经元间同步化放电中有关键的作用。为了更进一步研究“电突触”对化学性突触发育的影响,禹永春等巧妙地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选择性地关闭姐妹神经元“电突触”通道,令人吃惊奇的一幕发生了:通道关闭后,姐妹神经元之间的化学突触联系显著下降,但是非姐妹神经元之间的化学突触联系没有受到影响。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大脑皮层神经环路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即神经元亲缘性越高越容易形成神经突触联系,更为重要的是,神经元亲缘性是由“电突触”联系在一起的。该成果首次揭示了“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之间的因果联系。该成果破解了脑皮层环路发育过程中神经元间相互交流的“秘密语言”,为人类深入探索大脑的奥秘向前迈出重要一步,对人类由神经环路发育异常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大意义。

Read More

科学家发现基因可能普遍存在“生理周期”

评:譬如以神经网络以为结构,人之生时间以时序,基因之构造以为事件,时投于事,事遇于时,依时间序列以作函数分析,则生之,死之,何来不可知之理? 人体活动有着24小时的节律周期。以前认为,只有少数基因和蛋白质是周期性地打开、关闭,但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身体各个器官的数千个基因,每天的起伏变化也都是可预测的,它们的活动周期则受多种复杂方式的控制。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科学》杂志网站上。 了解基因在一天中如何周期性地开关,是掌握许多生理功能的关键,包括睡眠和新陈代谢。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研究人员、得克萨斯大学西北医学中心的约瑟夫·塔卡哈斯在上世纪90年代发现了节律基因及其蛋白质产物,他和其他研究人员确定了该基因为CLOCK,并发现其他两种蛋白BMAL1和NPAS2,能在白天与基因结合激活它们,另外4个节律调控因子是PER1、PER2、CRY1和CRY2,能在夜晚抑制基因。 新研究旨在全面理解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是怎样协调配合,共同维持身体24小时生理节奏的。新研究的核心发现是,RNA聚合酶(有了这种酶基因才能转录合成蛋白质)的功能随着生理节律而变化。塔卡哈斯说:“RNA聚合酶Ⅱ的发动是整个基因组周期节律的开始。随着整体RNA聚合酶Ⅱ和转录的调控,全体染色质的状态都受节律生物钟的调控。组蛋白也随着整个基因组的节律被广泛修改,而组蛋白是维持DNA完整性的关键。这表明每个基因都可能按照生理节律的周期被修改。” 此外,他们还做出了许多重要发现。首先是节律调控因子能在许多基因组位点和标靶基因结合。他们研究了小鼠肝脏细胞的基因组,发现超过2万个位点能与1个或多个调控因子结合;其中超过1千个位点能与所有7种调控因子结合,还有许多位点只能与激活或抑制因子二者之一结合。塔卡哈斯说:“我们以前还以为,它们都只与同一位点结合。” 其次,他们研究了肝细胞所有基因每天的表达方式,发现在转录过程中,基因表达并非都控制在转录层次。他们还发现,在一天中RNA聚合酶Ⅱ与基因的结合比基因转录更早发生。周期开始时,转录激活因子CLOCK和BMAL1招来了RNA聚合酶Ⅱ,但被随后出现的抑制因子CRY1给抑制了。结果RNA聚合酶不得不“暂停”几个小时,暂停解除后才开始转录。所以,生理节奏不仅与RNA聚合酶有关,还和“暂停”状态的解除有关。 “这些节律基因的标靶,最高类别的就是新陈代谢路径,所以说生物钟秘密地控制着每天的新陈代谢。这些发现为研究短期转录动力学、生理周期、聚合酶和一般转录提供了新途径。”塔卡哈斯说,下一步是研究RNA聚合酶在一天的节律中是怎样受控的,是什么原因让聚合酶对某些基因在一天里的特定时间暂停,以及其他RNA分子在转录之后是如何被调控的。

Read More

科学家用量子力学解释灵魂的存在

科学家用量子力学解释灵魂的存在 2012年11月01日07:51腾讯科学我要评论(796) 字号:T|T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和美国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哈梅罗夫提出,大脑中的量子物质形成了“灵魂”,当人死亡之后大脑微管的量子信息离开身体进入到宇宙。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提出一项不同寻常的理论,人类濒死体验发生于量子物质(quantum substances)形成的灵魂离开神经系统并开始进入宇宙的时候。 美国科学家解释称人体濒死体验是一种大脑微管量子引力效应 死而复生:最新研究揭晓了濒死体验之谜,人类死亡之后,他们的量子灵魂从身体中释放,重返至宇宙之中。依据这一理论,人类濒死体验相当于大脑中量子计算机的一个程序,即使死亡之后仍存在于宇宙之中,这将解释那些濒死体验者的神秘记忆。 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和麻醉学系名誉教授斯图尔特-哈梅罗夫博士提出了这项准宗教理论,基于意识量子理论,他和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他和霍金一起证明了“奇性定理”)提出,我们的灵魂包含在大脑细胞中的微管结构。 他们指出,人体濒死体验是微管量子引力效应,这一效应也被称为“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Orch-OR)”,因此我们的灵魂并不只是大脑神经细胞的交互。事实上它们形成于宇宙之中。 这一理论非常类似于佛教和印度教理论——人类意识是宇宙的主要部分,这也类似于西方哲学唯心主义。基于这些信仰,哈梅罗夫博士称,濒死体验中微管失去了它们的量子状态,但是其中的量子信息并未被破坏,它们仅是离开了身体返回至宇宙。 哈梅罗夫在科学频道记录片《穿越虫洞》中指出,比方说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流动,微管将失去它们的量子状态。微管中的量子信息并未被破坏,它是无法被摧毁的,只是被干扰,驱散分布在整个宇宙。如果一位患者死而复生苏醒过来,量子信息将返回至大脑微管,此时他会惊讶地说:“我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 他强调称,如果这位患者没有死而复生,最终死亡之后量子信息将离开身体,从而可能被模糊地鉴别为灵魂。 “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理论遭到了一些经验主义思想家的严厉批判,在科学界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然而,哈梅罗夫认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开始验证“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理论,基于近期研究显示的量子效应能够验证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进程,例如:气味、鸟类导航和光合作用。

Read More

科学家发现可预测死亡时间的基因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基因“开关”决定了我们身体的很多特征,包括头发颜色、血型等等,而且对于某些疾病非常敏感。现在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能够决定更加怪异事情的基因:一个人可能离世的时间。在发表于2012年11月《神经学年鉴》杂志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体生物钟(也称作生理节律)的科学家们声称发现了基因变体,不仅能够确定你能否成为一个早起的人,而且也能够以令人不安的精确度预测出你可能去世的时间。 这是一种控制人体生理节律的基因,或许是当人接近死亡的时候,身体会还原到一种更加自然的生理节律 根据哈佛医学院公布的一份声明,这种基因可能存在三种核苷酸组合(四种核苷酸构建了DNA模块):腺嘌呤与腺嘌呤组合(A-A)、腺嘌呤与鸟嘌呤组合(A-G)、鸟嘌呤与鸟嘌呤组合(G-G)。Clifford Saper博士在声明中写道:“这种特别的基因类型几乎影响每个人的睡觉和觉醒模式。而且它拥有一种相当深远的效果,拥有A-A基因类型的人们比那些拥有G-G基因类型的人们要早起大约1个小时,而A-G类型的人醒来的时间几乎正好就在中间。” 此外,研究人员已经发现1200名参与实验的老年人中有一些人的去世时间与这些核苷酸序列所准确预测的时间相差只有几个小时。具有A-A和A-G基因类型的病人在上午11点之前去世,而拥有G-G组合的人趋向于下午6点左右去世。Saper说道:“因此真的有一种基因预测你去世的时间。不是日期,而是一天中的时刻。”据《大西洋月刊》报告,研究人员相信他们的结果或许是当死亡接近的时候人体会还原到一种更加自然的生理节律感应阶段,而不是生活习惯所产生的循环。

Read More

科学家在人体内发现“道德分子”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在一个被称作最后通牒游戏的试验中,两个人中有一个被给予了100美元,并且他必须描述如何与第二个人来分这些钱。如果第二个人不满意这种分配,那么她能够拒绝,但是随后钱就会消失,而没人得到任何钱。神经经济学家保罗-扎克和同事们已经对这项试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变,在一个试验中他们事先在一些参与者鼻子上喷洒了催产素,而且发现这些参与者提供给别人的金钱份额提高了80%。 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催产素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慷慨度和自私度 扎克的研究表明催产素在促进社会行为方面扮演着基本的角色,这种化学物质最出名的就是在分娩和哺乳期期间产生的一种激素。催产素也被用作一种神经传递素或者脑细胞间的信使。扎克说道:“他们全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且属于不适合于社会性生存的生物。催产素特别能够提升人们的同情心,而且当这种化学物质在某些人体内遭受抑制的时候,他们就变得更加倾向于自私的行为。” 但是这种方法并非对每个人都奏效。扎克借助一位年轻的加拿大女性斯蒂芬妮的案例做了说明,她是真人秀“飞黄腾达”中一名真实的竞争者,她把自己称作是贪婪女神。扎克为斯蒂芬妮播放了一段描述一个死于癌症的两岁男孩的视频。不出所料的是,这段视频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扎克发现它引起了观看者的催产素水平的平均提高了47%。然而斯蒂芬妮的催产素水平只提高了9%。 扎克对读者说道:“她并不具备同情的生理机能。”荷尔蒙睾丸素抑制催产素,但是扎克发现,当斯蒂芬妮拥有显著的低水平睾酮时,她却拥有异乎寻常的高水平二氢睾酮(DHT)。他推断DHT阻塞了她体内的催产素。扎克和同事们发现被给予睾酮的男性在进行最后通牒游戏时慷慨度比其他人低27%。但是尽管存在这种反社会性的影响,睾酮确实帮助维持了社会秩序。扎卡发现,事实上拥有高水平睾酮的人们倾向于惩罚那些被看做不合作和贪婪的人,甚至会耗费他们自己的资源来这样做。 斯蒂芬妮的个人史也提供了一条线索,在斯蒂芬妮的案例中,她的父亲是一名毒贩,当她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名无家可归的瘾君子。扎克在他的书中写到,在她念完中学之前,她的父母都死于艾滋。根据他在三对三彩球游戏时的观察,他猜测她的贪婪只是集中于金钱上,在其它的情况下她能够表现出合作的行为。其它的研究也探索了这种化学信使的复杂效果,催产素也已经被冠以“情毒”的名号。

Read More

婴儿有超能力 预见未来产生心灵感应

5岁小孩有超能力? 弗拉基米尔·沃洛布耶夫教授是俄罗斯医学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他说:“当我在家中找不到一些重要文件的时候,我通常会翻箱倒柜地搜索一遍,但往往是无功而返。但我5岁的儿子会笑着告诉我,我要找的东西可能在卧室贴近电视机的地方。这时我才突然想起,我确实把它放在那里了。” 沃洛布耶夫说,对此我感到十分奇怪:他是怎么知道的,因为那段时间他一直不在我身边。难道他真的有心灵感应或者透视能力?他说:“通常,我们用直觉或者预感来解释这些现象。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只觉得自己就该那么做。” 能看到人如何死去 科学家们一直不能解释这种现象到底是什么,它是第六感觉还是胡言乱语?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研究这种心灵感应和预见未来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期,俄罗斯医学研究所下属的人类大脑研究所专门设立了一个实验室,研究检测了很多所谓的“预言家”。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骗子,可是其中有几个人似乎能够看见未来和预测他们并不理解的事情。 当时有一名被称为奥尔加·杜博鲁瓦的预言者,35岁。当她早晨出现在实验室的时候,看起来似乎很绝望。她眼含泪水地告诉研究人员,她的生活变成了噩梦。她不能以正常的方式与人们交流,因为她能看见这个人怎么死去,她还能够读懂邻居们正在思考的问题。 为了测试她的能力,研究人员利用了美国心理学家乔治·莱因设计的方法。研究人员利用25张背面是黑色的卡片,每张卡片的正面都有不同的图形:比如十字、五角星、圆圈或者一列数点。研究人员随机抽取卡片,要求奥尔加猜测。按照概率计算,普通人猜对的概率为1/5,而拥有超能力的人可以全部猜中。奥尔加首先闭上眼睛,静静地坐3到5分钟,然后睁开眼。她可以透视卡片黑色的背面,精确描述出正面的图形 孩子越小,超能力越强 另外,让研究人员更加惊骇的是,他们对1500名年龄从3岁到5岁的孩子进行同样的测试结果显示,孩子们猜中的准确率要远远高于普通人的平均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年龄越小,准确率就越高。 最小的孩子甚至显示出预见未来的能力。据萨拉托夫城的伊琳娜·彼德拉科夫说,她的孩子十分正常,也十分安静。但是,有一天孩子的行为举止十分怪异。当时,孩子正在她经营的商店门外的推车中睡觉,突然孩子疯狂地尖叫起来。伊琳娜十分害怕,将孩子抱起来放在胸口安慰。她刚刚完成这个动作,一个醉酒的司机就开车将婴儿车撞翻了。 现在,科学家们仍然没法解释卡片实验的结果,参与这项实验的科学家们确信自己有能力分辨科学还是戏法。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曾经有个俄罗斯妇女,宣称她的手掌上有“眼睛”。她在愚弄了很多科学家后,被她的同行们轻易识破了谜底。

Read More

研究发现宠物或能通灵能够预感主人回家

 一些宠物能够感应到远方主人的死亡或者正在灾难。            有的猫咪似乎可以感应到主人要带自己去看兽医,于是就会事先藏起来,这样主人很快就会厌倦这种“躲猫猫”的游戏而最终放弃就医计划。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9日报道,尽管“通灵”一说至今没有确凿的科学理论依据,但是很多神乎其神的传说以及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现象让人们很难相 信“通灵”只是子虚乌有的无稽之谈。英国著名生物学者、作家鲁珀特 谢德瑞克(Rupert Sheldrake)在《狗狗知道你要回家?探索不可思议的动物感知能力》一书中,记述了很多令人不解的动物行为。   谢德瑞克在书中写道:“我的一个邻居是个寡妇,她儿子在一支商业船队谋生。儿子每次从海上结束工作回家,从不告诉母亲具体的归期,这是因为他担 心路上有事耽搁不能如期回家,那样会让老母亲牵挂不已。但是老妇人却总能提前知道儿子何时到家,原因就是家里养的一只猫!这只猫很依恋少主人。每次少主人 到家前的一两个小时,猫咪就坐在门前,喵呜喵呜大声叫个不停,好像它的第六感能够感知少主人正在回家途中。每当此情景发生,老妇人便知儿子很快就将归来, 于是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基本上猫咪的每次报信都不会让主人们失望。”   谢德瑞克认为“猫咪预感主人回家”只是众多动物感应事件中的一例。在英国和美国进行的电话调查显示,除了宠物猫,家养的宠物狗、鹦鹉、马,甚至 雪貂和被当作宠物豢养的小羊和鹅也都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心灵感应”事件。其中50%接受调查的狗主人称,他们的狗狗拥有预测家庭成员归期的“超能力”,而 宠物猫的这一比例为30%。   根据谢德瑞克的研究,很多猫咪看似都拥有超感能力。比如,他们似乎可以感应到主人要带自己去看兽医,于是就会事先藏起来,这样主人很快就会厌倦这种“躲猫猫”的游戏而最终放弃就医计划。   更为离奇的是,一些动物甚至可以在很远的地方感知主人何时会发生不测或者身亡。谢德瑞克的案例数据库显示,过去曾有超过5000宗类似的动物心 灵感应案例。其中有177宗案例是狗狗遥感到主人的死亡或者正在受难,他们的表现方式一般是哀嚎、呜咽或者发出类似哭诉的呜呜声。   对于人类来说,动物的这种超感应能力在预测自然灾难(比如地震、海啸等)中可以说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谢德瑞克的研究显示,除了心灵感应的能力,动物们还似乎拥有一种感知“大难临头”的能力。   在古籍中可以找到很多动物在大地震前夕表现异常的记载,谢德瑞克也从现代事件研究中找到了很多实例。无论是野生动物还是家养动物,他们都会在大 灾前夕表现出恐惧、焦虑或者做出其他反常举动。可能的科学解释也许是动物们察觉到了地表的颤动,或者嗅到了地壳震动散发出来的地下气体味道。然而,这种对 动物感应能力的研究一直未能在西方科学界中引起重视,尽管这一现象始终在挑战现代科学解释的极限。   在2004年的亚洲大海啸发生时,泰国一个村庄的居民称,村里的一群水牛正在海岸边觅食,它们突然抬起头、瞪着海面,耳朵直愣愣竖起来,随后牛群忽然转身向山上狂奔而去,不知所措的牧民尾随牛群上山,因此侥幸逃过一劫。   在以上种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谢德瑞克得出结论认为,鉴于动物在大灾前夕的这种感知行为,人类的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或许可以将动物的这种感知现象作为一种参照。每当灾难临近时,人们如果留意到动物们表现出异常行为,就应该打热线电话发出警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