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13 年 5 月 5 日

转载西方研究【三】:九种西方秘术系统

原作者∶Simon_Setnakt 写这一篇最大的难度, 是究竟要写那九种呢?既要有趣,又不可以太专门。要兼顾到大家的实际情况,我不想去分享一些很难找资料去自学的秘术 (例如俄国的民间巫术)。在香港,没有多少人可以在家里永久设立一个不被家人发现的私人「仪式区」(ritual room,但不一定是一间房),而要接触大自然及郊外的机会也比较低 (除非你有幸住在如西贡丶浅水湾丶离岛等地方)。 因此,千锤百炼之下(笑),决定介绍以下九种西方最多秘术师认识的系统,有些更加入了一些入门的工具,各位可以自行学习。当中有很多的系统(如Shaman丶中美洲的巫都术)也没有机会提及,研究秘术的朋友们可别见怪了。 另外,我在这里只能作一个很简短的介绍,而且还是我自己的理解。这里每一个系统也可以出一本上千页的书。如果你有兴趣想知得更多,可以上网找,也可以email 给我:[email protected]。 1) 塔罗 塔罗不只是用来占卜。塔罗本身是一个极之丰富的图像系统,它可以有效地接触到人类的潜意识部份,因此使用塔罗能够协助主意识 (self-conscious)与潜藏在脑海深处的其他意识进行沟通。西方的秘术师,会使用塔罗协助他们进行 astral projection (是否译为「灵魂出窍」?)丶制造 magical items (一件附有你意志力量的工具,可以协助你完成某些特定工作)丶甚至进行仪式秘术等。而塔罗亦和其他的秘术系统如卡巴拉 (Kabbalah)丶灵数学 (Numerology) 又有密切的关系,非常适合作为跳板去学习更专门的秘术。 推介: Kraig, Donald Michael (2003). Tarot & Magic.…

Read More

转载西方研究【四】:西方秘术的九个重要人物

原作者∶Simon_Setnakt 首先多谢各位同好的来信和支持,你们的鼓励是我写作的动力。生活忙碌,是每一个现代人都无可避免的,我自己也不例外。不过,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一位朋友会看我的东西,我也会继续为他/她写下去! 这篇要说的是九个人。其实背后我想带出的是这九个人身处的时代和想法,对我们有什麽影响。有很多看这专栏的朋友都是年青人,内容可能会艰深了一点。不过 请各位明白,秘术中每一种技术丶每一个想法,背后都有真正的历史可追溯。另外,篇幅所限,我没有可能把所有着名的秘术师都放进来,也不太可能每一个重要的 事件也提及(有很多我喜欢的也没法提及)。这九位先贤也志在令大家以文化丶历史的角度更了解什麽是秘术。 第一部份:古代世界 1) 古埃及 - Setne Khamuast 王子 Setne Khamuast 王子是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公元前1279-1213年)的第四个儿子。这位法老可是个名人,因为有历史记录显示,拉美西斯二世就是那个在圣经「出埃及记」中放摩西离开埃及的 法老。而在他在位六十六年期间,埃及达到空前的繁荣。就在这种富裕丶安定的环境中,Setne Khamuast 王子做了一件大大造福秘术界的事,就是在他父亲的神庙Ramesseum中大量收集埃及各地,用纸莎草纸 (papyrus)记录的秘术文献。他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秘术图书馆,也令埃及各地的祭司各自在他们的神庙中建立相似的地方保存知识。古希腊因为 Setne Khamuast 王子的贡献,尊称他为「秘术师之王」。 今日我们看到的古埃及秘术,以至他们的宗教仪式,大都通过纸莎草纸上的记录而学习得到。没有Setne Khamuast 王子,就没有今天的西方秘术。 2) 古希腊 - 毕达哥拉斯…

Read More

转载西方研究:【二】秘术师的九个重要条件

三符风云涌注:秘术师在中国可以看作是法师,代表掌握一定规则或法门的修法人士,只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差异很大,但是从神秘学文化的背后,又能看到很多共通之处,一些理论或来源甚古,或是后世总结,其中的思维方式与清晰化的分类,是一个非常有益的研究角度。 这次是要谈一谈成为西方秘术师的九个重要条件。   1)英文 很不幸地,学习秘术首要的条件,是你一定要懂得阅读用英语写的秘术资料。我们中国人的世界,对西方秘术认识太少了。我们有很多的资料都是集中在塔罗、占星和其他统称为「新纪元」的灵学知识上;到近年多了人对 Wicca和 neo paganism有兴趣, 才多了些人知道谁是Gerald Gardner和Emma Restall Orr。如果要学习更专门的秘术如 Goetia、Hermetic Magic、Necromancy 就已经一定要看英文的资料了。   2)想像力 很多秘术的技巧,都需要施术者的想像力去执行。为什麼呢?因为每一个秘术的核心,是施术者以自己的意志去促成一件事的完成,而意志力是需要一个方向去「投射」。最佳的方向,就是对自己未来成功的影像。况且,一个没有想像力的人,又如何学习天马行空的秘术?   3)信心 信心不是一种天生的人格,它反而是一种能力。我的朋友 Phil Hine 讲了一个很贴切的定义:「信心是一种能够在当下 (here-and-now) 放松的能力。」秘术其中一个最常失败的原因,是施术者对自己所做的事没有信心,导致应该要释放出去的能量还停留在自己的认知和情绪 (特别是担忧) 上。要一件事成功,不论是打机、见工、和客人倾生意、追求异性等,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完满地成功,你的 magic 才会生效。这个道理是任何人、任何事也适用的。…

Read More

转载西方研究:【一】秘术的九个「不是」与「是」

原作者  Simon Setnakt 3年前,我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秘术入门的文章。第一篇是一篇入门文章,当时的对象是一群对秘术有很少认识的朋友。而因为电影及漫画的影响,大家对秘术的认 识都相当偏颇,近乎是误解的地步。因此,当时向自己所属的秘术组织「请示」下,得出「可以有限度地向没有太多秘术知识的人讲解一下,以正视听」的方向。请 大家了解,秘术之所以「秘」,当中是有一定的原因,其中一项就是要保护秘术界以外的人。这个世界,真是有些人不适合学秘术。而我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都有更 多的资讯,去选择自己应走的路。 首先我要粉碎 (笑) 大家对秘术的一些不设实际的憧憬,而及说一说真正的秘术应该是什麽: 秘术: 1)不是不劳而获 - 使用秘术只能够提升事情出现的机率,而不是去强行令该事件发生。要完成你心目中想达到的事,仍然要靠你的一双手。假设你迷恋上住在你家附近的一个非常迷人 的邻居,你很想有机会和他/她交往,於是施行一个 love spell。Love spell 其实只能够协助你用超自然的方法制造一些解决事件的先决条件 (例如:令邻居对你有好感丶不会抗拒你的出现丶你和他/她见面的机会突然增多等),但你仍然需要鼓起勇气去面对面展开第一次的交谈。其馀关於增加钱财丶加 强人际关系丶爱情等的 spell 都是一样原理。 2)不是有求必应 - 一件事的促成是由无数的变数组成。一个成熟的秘术师了解到自己只是一个人,不可能单凭个人的力量去改变身边的每一件事。不过秘术师,因着他对事情丶自己和 宇宙运作方式的理解,清楚怎样去用最有效的方式 (不论是属世的还是超自然的) 去完成一件事。 3)不是所有人也可以学…

Read More

白话《太乙金华宗旨》(四):性光识回、坎离交媾、周天、劝世歌

性光识回第十  吕祖说:回光功法,不论行住坐卧,都能够实行,并不拘于形式;但只要自己得机得窍。我在前面曾经提示过:「虚室生白」那句话,那光不就是白色吗? 但有句话要提醒大家,开始练功,从未出现过光的时后,忽然虚室生白了,那就是练功的效验。如果出现了光,而你的心意却去追随它,于是就落在意识界里去了, 那光就不是本性之光了。所以你决不要去管它有光无光,只要无念生念。什么叫「无念」?就是佛家常说的「千修千处得。」什么叫「生念」?就是佛家常讲的「一 念一生持」,这里指所生的意念,是一种正念,与平时的念头不同。「念」这个字是「今」「心」两字组成的念,今心为念,念,就是现在的心。这心也就是光,就 是用来作练丹的药。 一般人看外界的事物,随便举目用眼光一看,还来不及区别事物的特徵和属性,这时的眼光还属于「性光」。就像镜子和静水一样,映照出各种影像,本是无心无 意。过了一会儿,那眼光就成为识光了,因为它已经在区别事物的特徵和属性了。镜子里有了影像,已经不是镜子了;静水里有了影像,已经不是静水了;光里面带 有意识,还叫什么光呢? 各位在回光时,开始时是一种「性光」,转念之后就变成「识光」,因为意识一生起,光也就杳无踪影,无从寻觅。这并不是说没有了光,而是光已经转化成了识。 黄帝说过:「声动不生声,而生响」,就是这个意思。《楞严推勘入门》说:「不在尘,不在识,惟还根。」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尘」指的是外物,佛家称之为 「器界」,与自我毫不相干。心如果去追逐外物,那就是把外物当作了自我。外物的属性,总归要返还给外物。比如说,通气是门窗的属性,但通气要还给门窗;明 亮是日月的属性,但明亮要还给日月,硬要把它当作我,始终都不会为我所有。按照这个道理来推论,直到有一个属性不能返还给人了,这东西不是你的自我,又是 什么呢?将明亮还给日月,但日月被你所看见过的那部分明亮,却不能返还。天空看不见日月的时候,人却没有见不到日月的感想。如果是这样,那么区别日月的属 性,还可以为我所有吗?不知道根据明暗来区别的属性,当明和暗都忘掉的时候,那区别又何在?这里面也有着返还,那就是所谓「内尘」。只有达到见性」的阶 段,那才是没有返还。不过,在见性的阶段,「见」并不是真正的见,所以连「见性」也还给人家了。这里所返还的,是那种随意识念虑而流转的「见性」,也就是 《楞严经》上释迦向弟子阿难所说的「使汝流转,心目为咎」。他阐述「八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加上传送识和阿赖耶识)、「八还」时,前面七种 识,都一一论证他们存在返还,但到了第八识,姑且留下这个「见性」不谈,当作阿难的柱杖。我们追究一下见性这回事,即然它带有「八识」,那就不是真的没有 返还。如果连这个也给破掉了,那才是真正的见性,真正的没有返还了。 各位回光,正要回那最初没有返还的那种性光,所以一丝一毫意识念虑也用不着。牵引你意识念虑在流转的,就是那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但能使你成就 菩提(正觉)的,也只有这六根,一切尘和识都用不上。这里,不是讲利用那六根本身,而是利用那六根中的属性。现在你如不想陷堕入识的困境,那么在回光时, 必须利用那六根中本原之性;如果带着识去回光,那就是利用那六根中的识性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在这个地方。 总而言之,用心用意就是识光,放下意念就是性光;这里头有毫厘千里之差,不可不去仔细地分辨。要知道识不断,神就不生;心不空,丹就不结。心静就成了丹, 心空就成了药。不执着任何事物,叫作心静;不留恋任何事物,叫作心空。空,如果是能够发现的空,那空就不能算空;直到空得忘掉了空,这才算做是真 空。 坎离交媾第十一  吕祖说:如果用卦象来解释功理,那么凡是漏泄精神,流动而接触外物的,都属于离卦;凡是收转神识,静定而涵养中心的,都属于坎卦。七窍中外走的是离卦;七窍内返的是坎卦。 离卦中间那一阴爻,以追逐颜色和声音为本职;坎卦中间那一阳爻,以收回听觉和视觉为本职。广义言之,坎离就是阴阳;阴阳就是性命,性命就是身心,身心就是神气。 学道的人,一开始收敛气息,他的精神就不再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流转。广义言之,就是已经真正的坎离相交了。何况沉默安静下来打坐,那当然更高一等了。 周天第十二…

Read More

白话《太乙金华宗旨》(三):回光活法、逍遥诀、百日立基

回光活法第七 吕祖说:回光功法按步就班的去实行,也不要影响自己的正业。古人云:「事来要应过,物来要识破」。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正念行事,那光就不会随物而转移。遇事以正确态度对待,光随时可以返回,这叫做时时刻刻作无形无相的回光。 日常生活中,能够时时处处做返照功夫,又不着人相,又不着我相,一丝一毫也不耿耿于怀,那就是等于随时随地在回光,这才是「宗旨」的第一妙用。 清晨起来,排除各种干扰,静(百度)坐一二个小时,那就是最妙。不过,就在平常的一切待人接物活动中,练习返照法,能够做到没有一刻间断;照此实行之两月、三月,也会感动天上仙真,来与你印证了。 逍遥诀第八 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气穴; 六月俄看白雪飞,三更又见日轮赫; 水中吹起藉巽风,天上游归食坤德; 更有一句玄中玄,无何有乡是真宅。 我这一首律诗,已经把功法的玄奥说尽了。大道的要领,不外乎「无为而为」四个字。惟有无为,才不凝滞在范畴和形象之上;惟有以无为而行有为,才不致堕入顽 空死虚之中。其中的作用不外乎一个「中」字;而枢机全在两眼。两眼就好比那北斗星的斗柄一样。造化的斡旋,阴阳的转运,全都靠着它。而大药,始终只是一 「水中金」这一味。 前面所讲的回光功法,是用来指点初学的人,从外部来控制内部,用臣佐来保证君王。这里是为中下之士修下两关,来透入上面那一关提出的功法。现在修行道路逐 渐明朗,功法关键已逐步纯熟。上天不爱惜那珍贵的道法,让我直接透露出那至高无上的宗旨。你们各位要珍惜啊!勉力啊! 回光,是功法的总名称。但功夫上进一层,则光华也盛大一番,回光方式也更妙一些。前面功法是由外部而控制内部,现在功法则是由中央而驾驭外围;前面功法是用臣佐来保证君王,而现在功法则是奉君王圣旨来发号施令,面目完全是一大颠倒。 这一功法的内容是在欲入静之前,首先要调身调心,使它自在安和,接着放下万缘,丝毫没有牵挂。让天心正位于中央,然后两眼垂帘,就象奉了圣旨去召唤大臣,谁敢不尊?接着就用两眼的目光内照坎宫(丹田),光华所到之处,真阳就会出来应接。 八卦中的离(),外部是阳而内部是阴。它的本体原是乾卦(),一个阴爻进入内部,却成为主人。于是随物而生心,顺出而流转。现在回光内照,不随物而生 心,那阴气就受到了控制;同时由于光华的注射,逐步变成了纯阳。又因同类相亲,会调动那坎卦()中间的阳爻向上升腾。这一阳爻原非坎阳,实际上也是乾 阳,所以,仍然属于乾阳应接乾阳。这二件物体相遇,就是纽结不散,氤氲活动,忽来忽往,忽浮忽沉。这时自己元宫之中(指胸腹腔),犹如太空那样无边无际, 全身轻妙无比,飘飘然好像要上升,这就是所谓「云满千山」。接着,那气机来往无踪,浮沉无迹,忽然脉也停住了,气息也停了。这种状态在养生书中称为「坎离 交媾」;这就是所谓「月涵万水」。等到在那杳杳冥冥之中,忽然天心一动,这就是一阳来复,活子时出现了。但这里面的消息还要细说。 一般人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那眼和耳一直是随外物而动的,外物走了,看和听的行为也结束了。这里头的动静,就好比是下边臣民办事,而上面的天子反而随 着他们去服务一样。这样下去,无异是跟鬼住在一起了。现在我们练功的人,一动一静,不是跟鬼在一起,而是跟人在一起。那人,就是真人,就是自己身中的天 子。天子一动,下面的臣民一齐跟着动;这种动就称为「天根」。天子一静,下面臣民也一齐跟着静;这种静就称为「月窟」。天子动静无端,臣民们也随着动静无 端;天子休息上下,臣民们也跟着休息上下;这就是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 天心处在镇静之中,气机动得过早,火侯就失之太嫩;天心已经在动,那气机在后面才动,火侯就失之太老。正确的方式,是天心一动,立刻用真意导引气机向乾宫 (头顶)上升,两眼的神光也注视顶部作为引导,这就是动得恰到时机。天子已经上升到乾宫,正在游扬自得时,忽然那运动似乎要停止下来;这时应当赶快用真意 引导他下降到黄庭部位(中丹田),而眼光内视那「心后关前」的中黄神室。接着,气机运动又要停止,那是一念不生的结果。这时眼光向内注视的意念,也忽然淡 忘了,身心来了一场大解放,万感千念一时泯灭;自己神室中练丹的炉鼎(鼎指着中丹田,炉指着下丹田),也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甚至连自己的身体在什么地 方,也找它不到。如果进入这种境界,就叫作「天入地中」,那就是众妙归根的时刻。到了这一阶段,才是所谓「凝神入气穴。」…

Read More

白话《太乙金华宗旨》(二):回光调息、回光差谬、回光证验

回光调息第四 吕祖说:「宗旨」只要专心实行去做,不求验而效验自来,大致说,初学静(百度)坐的人,不外乎有昏沉和散乱二种毛病。要治疗这种毛病的方法,无过于把心用 在调息上面,「息」者这个字,由「自」「心」两字组成,所以说「自心为息」的确,心一动,就有了气息,气息本是心所化出。我们心中的念头来得很快,一霎那 间就会产生一个妄(百度)念,相应的就有一次呼吸,念头是内呼吸,气息是外呼吸,就像声波和音响一样的相随相应,一天之中有几万次呼吸,就有几万个妄(百 度)念,像这样下去,人的精神就会耗尽,最终成为枯木死灰。那么干脆就不产生念头了吧?那不行,没有念头是做不到的,这好比说干脆不要呼吸一样,那明明是 做不到的事。不如就这个病,下这个药,将心和息紧紧依靠在一起。用这种方法来统一它们。所以在回光时,同时也要调息,调息功法全用耳光。回光是用眼睛,而 调息则用耳光;眼光在外,相当于日月交光。耳光在内,相当于日月交精。那精就是光的凝定状态,实际上是同出而异名。人的聪和明,总而言之只是一灵光而 已。 静(百度)坐时,先将两眼垂帘后,定个准则,然后将万虑放下。但就这样放下,恐怕也做不到。那么就存心于听呼吸的声音。使气息的出入,不能让耳朵听到。听 是听其无声,一有了声,那就说明气息粗浮,还未入细;必须耐心的把呼吸再放轻微一些,静细一些,照这样愈放愈微,愈微愈静,久而久之,忽然连那微细的气息 也突然断了。那时真息就来到你的面前,心的本来面目就能觉察到了。因为心一细,气息也会跟着细;只要意念专一,就可以调动真气,呼吸一细,心也会跟着细, 只要气息专一,就可以调动心神。古人主张在定心之前,先要养气;也是对于心意无处着手;所以借调息作定心之开端,这就是所谓「纯气之守」。 各位还不明白调「动」的意义。动,拿线索牵动来做比喻,那就是「掣」字的别名。物体可以用线索拉着跑,使它动起来;心神难道就不可以用纯静来使它安定下来吗!这是大圣人观察到心和气的交互关系,总结出来的简便方法,用以惠赐后人。 养生书上说:「鸡能抱卵心常听,」这是一句妙诀。你看母鸡孵蛋,用的是暖气,但那暖气只能去暖蛋壳,而不能贯入蛋中;只有用心来把暖气引进去。母鸡抱 蛋时专心的听,一心专注,心进入蛋内,气也随着进入,蛋得到了暖气,于是发育出小鸡。母鸡孵蛋时期,有时也出外走走,不过它经常作侧耳而听的姿势,心神还 是专注在蛋上,一直没有间断,于是神就活了。神的活是由于心的先(百度)死。人如果先能死(百度)心,元神也就会活。但这里所讲的死(百度)心,不是使心 枯槁而死,乃是使心专一不分。佛(百度)家常说:「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心容易走,就用气来安定它;气容易粗,就用心来微细它。照这样办,还会有心神不 定的情况吗。 大体上昏沉和散乱二种毛病,只要静(百度)功功夫每天不间断,自然会有很大的改善。如果不去静(百度)坐,虽然一直存在着散乱,自己也不知道。现在知道有 散乱这种毛病存在,那就是消除散乱的开端了。昏沉而不自觉,与昏沉而自己能发觉,两种相比,何只相去千里!不被发觉的昏沉,才是真正的昏沉;知道自己在昏 沉,还不是完全昏沉,因为其中还有清楚明白在里边。 散乱是神在游动,昏沉是神不清楚。散乱易治,昏沉难医。好比生病一样,有痛的,有痒的,对症下药就可以把它治好;而昏沉好比是麻木不仁的症候,不大好治。 散的可以收拢;乱的可以去整理;而昏沉则是蠢蠢然、冥冥然的,真不好下手。散乱还有个境界,而昏沉则全是魄在操纵。不像散乱时尚有魂在,而昏沉时,则纯是 阴气为主。 静(百度)坐时昏昏欲睡,那就是昏沉的毛病来到了。消除昏沉的办法是在调息,息就是口呼鼻吸,出入之气,虽然不是真息,但真息的出入,却寄托在这一呼一吸 上面。静(百度)坐时,先要静心纯气。心怎样静?用在息上,息的出入,惟有心理明白,不能让耳朵所听见。听不见,息就细,息一细,气就清。听得见,息就 粗,息一粗,气就浊。气浊当然就会昏沉而想睡了,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不过把心用在息上,又要善于运用,那是一种不用之用,不要过于认真,只要微微照听一下 就行了。 怎样去照?是用眼光自照。两眼只向内视而不向外视;眼睛不外视,当然就是内视。并非真正有一种内视方法。怎样去听?就是用耳光自听,两耳只向内听而不向外 听,听是听其无声,视是视其无形;仅仅是单纯的眼不向外视,耳不向外听,心神会因闭塞住了而想内驰;只有做到内视、内听,于是心神既不能外走,又不能内…

Read More

【转】白话《太乙金华宗旨》(一):天心、元神识神、回光守中

注:《太乙金华宗旨》据一些人考证认为是全真派王重阳祖师所著,其中很多文字内容与佛家思想有关, 以道家修炼方法为本,而借用了大量的道家佛家理论来作论证,是极为重要的一本修炼典籍。金华实际上就是金花,修炼中三花聚顶,实际上就是金花、银花、铅花三花,其中还有别有秘诀。 实际上《太乙金华宗旨》出于明代,其功法源于降乩所得,多托名于吕祖,其中引用乩词较多,一些乩词出于明代,故而按考最早不会早于明朝万历年间。 天心第一 吕祖说:自然,就是道。道没有名义,没有形象;仅仅是一个性和一个元神而已。性命是看不见,也摸不着,只寄托在天光上,天光也是看不见,摸不着,只寄托在两眼上。 自古以来仙真传道,都是口口相传,传授一代,成功一代,自从太上点化东华,一直递传到我吕某,以及南北两宗的徒众,全真道教可称谓极盛了;不过说是盛,盛在 人数众多;其实是衰,衰在心传断绝,直至今日,真是泛滥到极点,凌替到了极点,物极必反。于是净明派的许祖站出来慈悲普渡,提出教外别传的原则,来接纳根 器不凡的人,听道者可算是千载难逢,学道者可算一时机遇,大家都要体会许祖度人的苦心,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和待人处世方面立定脚跟,然后才能谈到修真悟性。 我现在荣幸的担任度师,先讲解一下「太乙金华宗旨」,以后再逐章细为介绍。 所谓「太乙」者就是无上的代名词之称,一般练功的法诀虽有很多种法,但都要借有为之术,以达无为之境,所以并不是一步登天的功法。而这里所传授的宗旨有些不同,一开头就直接提出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所以更为玄妙。 所谓「金华」也就是光。那光有什么颜色?不过取像于金质的华采。用这个名词,内涵包藏着一个「光」字在内,这就是先天太乙的真气。入药镜所说:「水乡铅,只一味」者,就是说这个。 回光的功夫,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是位居于日和月(左右眼)的中间。黄庭经云:「寸田尺宅可治生。」的话,那尺宅,指的是人的面部;面部有块一寸见方 的田,那不是指天心,又是指什么?这一方寸的地方,居然有森罗萧台之胜景,玉京丹阙之奇观,它是最虚最灵的神居住之处,儒家称它为「虚中」;释家称它为 「灵台」;道家的称乎更多有「祖土」、「黄庭」、「玄关」、「先天窍」等等。原来那天心就像一家宅院一样;那光是这家宅院的主人翁,所以只要一回光,则周 身之气都要上朝头顶,就像圣王定都建朝,万邦都持有玉帛前来朝贺;又像主人精明,奴婢自然俯首听命,各司其职。 各位只要实行回光,就是无上妙谛。不过要注意,那光易动而难定,回光一久,那光就会渐渐凝结成自然法身,最终能够凝神于九霄之上。心印经所讲的「默朝上帝,一纪飞升」者就是指此也。 实行宗旨,别无更进一步的功法,只在纯想天心。楞严经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那天,并不是指蓝蓝的天,而是隐喻法身在乾宫(头顶)生成是也。乾为天,日久天长,自然就会身外有身。 金华也就是金丹,它的神明变化,随各人的心而不同。这里面的妙诀,虽然没有丝毫差池,然而这功法却十分灵活。全靠聪明,又要沉静。故不是最聪明的人不能实行,不是最沉静的人不能坚持。 元神识神第二 吕祖说:天地看人,好像朝生暮死的蜉蝣;而大道看天地,也像水中的泡影;它们存在的时间十分短暂。惟有人类的元神真性,能够超越悠久的元会年代,更长期的 存在着。但人们的精和气,却随着天地而腐朽败坏,仍然不能持久 。好在还有元神存在,它就是所谓「无极」;天地都是从那里产生出来的。因此,学道的人只要把元神守护住,就可以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不过,这必 须要见到真性才行,而真性就是所谓本来面目。 人类从投胎时期起,那元神就安住在那一寸见方的地方,而识神却安住在下面的心脏里,下面那颗血肉之心,形状像一只大桃子,有肺协覆盖着它,肝协依傍着它, 大小肠承接着它。假如人们一日不吃食物,心上就觉得老大不自在。那颗心听到可惊的信息,就蹦蹦的跳;听到愤怒的信息,就沉沉的闷;见死亡的情景,就感到切 切伤悲;见到绝色的美女,就飘飘然昏眩起来。可是头上何尝有一丁半点的闪动? 如果要问:天心难道不能动吗?答复是:方寸处的真意,怎样能动呢?如果它真动了,事情就不妙了,但却也是最妙。一般人死的时后天心才动,所以叫做不妙;而最妙,是指那神光已凝结成了法身,渐渐灵通,它就跃跃欲动。这些话可是千古不传之秘语啊。 人类的下识心,就像专横跋扈的诸侯和军阀,欺负上面君主孤立,在外边遥执朝纲;久而久之,君臣的地位就会颠倒过来,发生篡权夺位的事。现在如果凝聚神光照 定元宫(天心),好比英明的君主,有了伊尹周公那样的贤臣辅佐;两眼回光,好比左右大臣尽心参政,结果政治清明,这时,自然一切奸臣乱贼,无不倒戈乞命 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