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15 年 7 月 7 日

道德经注解(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本文已做原创声明保护,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由"道家阴符文化"公众号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代的人,大多有一个毛病,想修道有所成就,却不肯读读道经,想修行有所进益,却只想着坐在那里天上掉烧饼。   若不认真研读道德经,便不能真正去领会古人的思想,而这个一旦错了,所有的修炼也会错了。   正如明清之后的丹道一样,已然是错误百出,有成就者日渐稀少,各种看似美好却实际已经走上歧路的丹法理论四处皆是,而后世修炼者,多以夭折为羽化,或以不当正寿而终,更有甚者,无病而终亦是不得,可谓憾矣。   道德经的翻译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前后文关联实在太多了,解释前面的章节,如果引用了太多后面的章节的内容,就会越加解释不清了。   而有很多深入的内容,在开始的章节中想说而无法述说,因为一旦说了,于是便又会产生混乱了。   所以,只能尽量去表达,有一些表达得是很困难,很吃力,这类看起来会有似乎离题的感觉,凡遇到此类,应该明白,不是在下写离题了,而是你没有进行更深入的领悟。   在下所译之道德经,只认实证,而所译之内容,也是如此,而非如一些人拍脑袋空想一般,或自己空想一套理论,或是说些激情昂扬的话,实际上毫无作用。   市井之心不能治天下   尘俗之见不能得道心   有些话,不一定是世人爱听,但它们是道理。   有些话,不一定符合传统价值观,但它们是道理。   有些话,不一定能给人有什么心灵安慰,但它们是道理 原文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解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世上的人,皆只知美是美的,但其实在这个的同时,已经产生了丑恶,又皆知善之为善,所以已经有了不善的认知了。   无论任何事情,它都有正面与反面,而很多时候,人往往只会注意其中的一面,而忽视了它另外的一面。   由于这种的忽视,便会带来偏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世界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再也看不到完整的事物。   有那么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有两个农夫去挑水,而挑着挑着,有一个人问,皇帝是用什么挑水啊?另一个人回答,当然是用金扁担。   这种认识哪怕是如今的小孩子看起来也会觉得是很荒谬的事情,但为什么这两个农夫会这样想呢?因为他们日复一日生活在固定的环境中,于是便会认为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然后基于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从而推出来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   这个也许显得太荒谬了,如果换一个问题呢?   曾经有人问在下,既然你们都会算卦,为什么不能给自己算?   其实这是与猜想皇帝用金扁担的一样性质的问题。   世人之命多可以测者,是因为没有进行修行,同样的,如果把人生作为一种修行,并进行实践,那么这样的人生也是无需预测的。   因为作为修道的人来说,关注的是如何去领悟并利用这个世界的规律,然后加诸于自身,以达到修行的目的。   修行本身便是要打破命运的束缚,自然是无需预测的,且修行之事,如也是能够测算的事,那何人能修行到什么地步,皆是定数,这世间何须还有修行?…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本文已做原创声明保护,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由"道家阴符文化"公众号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世上的经文也好,文学作品也好,或是其它文字表达的文章也好,统分为两类,一类叫可读性的,一类叫可写性的。   什么叫是可读性的?就是尝试把一切描述得清清楚楚,创造一种真实的假象,让阅读的人,可以深入体会这种假象。但是这种可读性的文字,会剥夺阅读者的一切创造力,扼杀阅读者的参与创作的权力。   那什么又叫可写性的?可写性的便是"不及物"的,这类文字它的目的是让阅读者能够作为一个参与者,切实地参与到阅读与创作的过程中去,更加强调的是阅读者的思考与领悟,并再在上面进行创作。   道德经便是这种可写性的经文,任何一个人,通过不断阅读领悟与思考道德经,然后便会产生更新的认识。   它从头到尾讲道理或列出一个场景,留下的是思考。它既不是劝善文,也不是心灵鸡汤,更不是铁板钉钉告诉你必须怎么做,只有根据自己的领悟,而不是要根据死板条文去照做,这个认识首先一定要正确,才能正确理解道德经。   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道可以去表达,但无法用寻常的方式去表达(古用"恒",此义相同),而对道的命名,并不能用寻常的方式去命名。后面的经文中会提到,"道"之一字,也是强名而来。   虽常言修道,修炼者又称为修道之人,然而修的是道吗?当然不是,只是强名而已。   但道德经的神妙之处,又不仅限简单的可写性,而在于当你产生了新的认识后,然后在这种更新的认识上,再去阅读时,又会发现并衍伸更高的认识。如此玄之又玄,便是众妙之门。   正如人的活动中,社会活动是人的阳性的一面,而背后的,人的活动却有一定的定律,受一定的规律支配,这个背后的一面,便可以称为有阴符的一面,而这一面,世人常会称之为"命运",但命运并不是恒定的,它只是由一个源头演化而来,但这种演化的过程中是可以人为去改变的。   然而天地如何而来?万物的源头是在哪里,世间的一切又是自哪里来的?   如果追溯这个问题,会发现,追寻到头,无法解释是从哪里来的,最初的状态,应该是无的,即没有任何东西。   所以无,名为天地之始。   那么"有"是什么?有,名万物之母,即因为“有",所以产生了万物。   常人在理解"有"之一字时,时未见其精妙之处,因为把"有"与已经存在的天地万物相混淆了。   道德经中开篇的"有",是自无至有,这一个瞬间出现的"有"的概念,方称之为"有"。   如果把"无"定义为不存在,则"有"就是存在,不存在的不会永远不存在,它可以由不存在变为存在,也可以由存在变为不存在。   这个如何来证明?当以有欲,与无欲来证明。  现代已经把"欲"字说成了"欲望",用欲望来理解的话会不准确。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如《论语·子路》里那样: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欲之一字,代指"期望""需要""寻求""念头"。   而欲可以是本来没有的,但产生了需求,这样就产生了欲。 正如本来是没有念头或思想的,当产生了后,这是从不存在中产生了存在,即从无中产生了有。   然而,多数的有生于无,是因为无前还有。  如人需要能量,所以需要吃饭,所以不吃就会饿,饿了就会有食欲,这就是无中生有,但在这个无之前,是因为人需要能量,所以又是因为有才有了无,因为无才有了有。 又如人的思想  所以,无欲之中,可以看出它的微妙之处,它是自有相对而来的,而有欲中之,又可以发现其特征之处,它是自无相对而来的。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容易去领悟的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