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15 年 8 月 15 日

三句话解释中医阴亢阴盛阴虚阳虚之间的关系

1、逢生(无论是生还是被生)脏器,无论阴盛阳亢阴虚阳虚,皆相同症状。 2、逢克(无论是克还是被克)脏器,对方阴盛,则自己阳虚,对方阳亢,则自己阴虚。 3、逢克脏器,对方阴虚,则自己为阳亢或阳虚,逢克遇阳虚,则自己阴虚或阴盛。 举例: 胃阴虚,则心及肺阴虚,而肝肾阳虚或阳亢,如果肝阳亢,则心也阳亢,故不对,所以肝阴虚,肾也阴虚。故而,胃阴虚,会导致肝肾阴虚。

Read More

道德经注(八):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原文: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解释:   最好的行为便是善于治水。水善于周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这正是众人所不擅长的,所以接近于道了。   耕种的话要擅长选择用地,思考的话像深潭一样幽深,跟人相处合作要讲究仁,平时说话要言而有信,治政时要擅长于治理,做事时总能有所成就,遇到机会时又要擅长把握时机,不行争辩,所以没有什么可责备的。   在后世的《道德经》文中,改成了“上善若水",是因“治”之一字其义太高,故而改为“若”字。"治"字是高于"若"字的,因"治"不但领悟水之真义,还可以利用它们去进行改造,而"若"之一字,仅仅只是校仿,却是少了更高的含义。   此文常见之解释,将“善”认为是善良之“善”,此为大谬,《道德经》是一本揭示万物常理,描述万物背后统一的概念,并非是庸俗的劝善之书。   若此文仅仅是言"善良"之"善",一则此格局未必太低,二则在文中不免突兀,前后更无同意之处。   观《道德经》全文,诸处所用“善”字,皆应作“擅长”,“善于”而解,方为恰当,可一理而通。   了解道家的文化的都知道,道家很喜欢用水来比喻,但这是为什么?   从生物角度来说,无论植物还是动物,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运动大多要需要水作为运输的载体,包括吸收与排泄,均离不开水。         水是生命的第一要素,这些都无处不体现着道家的智慧。   那么还有更深的层面没有? 1993年在郭店一号楚墓的简牍中,可以看到关于水,有更深入的描述,有云:“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   它谈到一个天地万物形成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包括从自然气候来说,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夏天天气热,水会成为雨,于是夏天也有清凉,不会因为过于炎热而万物皆毁。冬天天气很冷,水会吸收寒气而凝结成冰,而温度提高后才开始融化,能减轻天寒地冷带来的负面作用。   正是因为水,所以对湿燥寒暑皆有影响。   太一生水的宇宙论,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为什么是水?   2010年,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们利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近日发现了颠覆性的现象:在宇宙刚刚诞生的时候,一团气温高达10万亿摄氏度的液体就立即形成。        同样的,由于万物是全息的,在地球产生的时候,必然也是先产生水的。但是一般科学界认为,地球原来是干燥的,水是由外来的星球带来的,但这个是真吗?       2014年10月31日的《科学》杂志,据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发现,地球以及内太阳系首次出现水的时间比人们之前想象得要早,地球早先极有可能是一颗被水完全覆盖的“潮湿”行星。这一研究表明,地球上水与岩石极有可能同时形成。地球成型的时候,是一个潮湿的行星,表层全是水。"       所以,太一生水,是没有错的,而且这里还可以作进一步几个未来会证明的科学预言:   1 水的出现比岩石还早。        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