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17 年 4 月 10 日

聊聊周易参同契(廿七):耳目口三宝,闭门无发通

前些文说了些稍深的,这篇可以轻松说点简单的了,篇幅不长,不过其中有提及功验,长行实可证,虽不谓凭此即仙,宿病皆消在世长年非亦难事。 耳目口三宝,闭门无发通。 耳、目、口,也是人体重要的外窍,耳可听、目可视、口可说,人与人交流都是通过它们,然而使用它们并非是没有代价的。 尤其对于成年人来说,使用得越多,它们衰老就会越快,尤其是人过三十,当身中生气渐失,由气血旺盛开始转为日渐消耗生机的时候,这种现象会远远比年轻人要明显得多。 这些外窍,都是人身上的“缺”处,所以合于兑卦,而兑有毁折之义,故而要耳不外听,目不外视,口不外言,闭塞其兑,兑即塞则无毁折。 这便是止兑,而止又是艮卦,艮为山兑为泽,如此便有合于易象中的“山泽通气”,艮加于兑便是损卦,道德经有云“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理于此通。 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旋曲以视听,开阖皆合同,为己之枢辖,动静不竭穷。 真人便是人的元神,平日潜于深渊之中而不外显,此方是真正之我,陈虚白仙师有云:“曰:我的妙诀,名曰规中,一意不散,结成胎仙”。 所谓“浮游”,虽人欲静守,然而过程却会出现种种境况动摇,轻微的便是身上如有麻痒痛之感,强烈的便是如有蛇猛然钻耳,如肤如刀割,再强烈便是耳闻异声,目见异象等,凡此种种皆需守中不动,任其自散。 然静守又非如死灰枯木般毫无生机,不然便成了枯禅,又是不对了,正确做法当是“旋曲以视听”,微留一点如此才能“开阖皆合同”。 所能开阖者,便是戊土,于占象之中,己又为私欲,自然不能让己作为主导,所以故以戊为己之枢辖。 春分之后,而日渐长,秋分之后,则日渐短,阳气之长于卯,短于酉,此为二八之门,阳进阴退,阴进阳退,往复不息,是为动静不竭穷。 离气内营卫,坎乃不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蒙,三者既关键,缓体处空房。 离为火,其所纳者己,如静坐之时,守于眉间而最易致幻可验,故而修者初并不自此,反入坤中,坎中所纳者戊,因戊癸相合而成火,此而成午会之交,朱雀发源之生旺气全在此处。故坎不用聪而得戊象。故而兑合不谈即闭而不言,抓住这三个要点,自然便能进入深层的状态,故名“缓体入空房”。 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颜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排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 所谓修炼之道,并不在一时之坐,此是平日时时修习之法,委志入虚无之种,常无思而无念,时时保持鸿蒙之状,”灭其动心,不灭照心”。 专心致志之意,无论是睡着还是醒的时候,均这样保持状态,一旦发现自己离开这种状态时,便立即警觉自己恢复,如鸡抱卵常为之。 如此能够坚持,自然神得养而气得盛,外溢于四肢,滋养于肉体,不但可使人外表颜色光亮温润,还能使人骨节变得更加坚强,这便是却众邪、扶正阳之法。 修之不辍休,庶气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容中。 不断如此修炼下去,持之以恒,便能感受到功验:气聚而成云,云施而雨降,如春日细雨浇下,其如初冬之冰焕然而释成水,自头向脚流下,而其流下之后,又会散之成气,氤氲上升至头部,又聚之如雨般,往复不断,时时在如沐浴之状,其中妙处,非文字所能尽述。 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耘锄宿污秽,细微得调畅。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明。 ​此处是借《道德经》中的描述来进行感叹,如“反者道之动”,“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其它便不一一例举。 这便是反者道之动的证验,也是弱才是德之柄的证明。将身中积累的污秽不断去除,于细微之处将身心调至通畅,浊久了,自然就会变得澄清清,昏昏默默之状久了,自然便变得昭明(这都是因为静啊)。 此功法其实颇为简单,其法即是时时无思无念,视物如不见,听声如不闻,不言其语,不出其声,不嗅其味,不感声色,有而当无。 然而又要微微留一点知觉,知其实有而非真无,此微微一点意,便能将内觉一点点勾出,然后会开始豁然一点清明顿现,如忽来一滴水。 平时行卧住行吃饭睡觉等尽皆如此,片刻不相离,久久为之,自觉气盈神足,而后自身有云雨相现。 此法修习不可存想,只随这一点顽强死守中微带一丝灵活中与空冥之中体悟,只要分寸把握好了,即可凿破鸿蒙。 言不尽意,这里还是引用《庄子》来辅助说明一下。 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 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Read More

日躔与开禧度

康熙年间中引入了西方天文计算,然而满怀着传教目的的教士南怀仁所提供的却是落后于西方的计算方法。这种计算方法中设计了一个双轮结构来模拟盈缩,实际上里面有很强的忽悠性,因为这样的模型数据要来自现实观察的近日点、近日点与中点,结果导致实际上它并不比中国传统的天文计算方法更能精确多少。 但进步之处还是有的,《康熙永年表》完成后,日躔模型及其中的两心差数据实际并没有变化,只是对远地点位置进行了修正。 南怀仁当年报着这种目的来这种修正,其实是试图将西方文化认识植入中国文化,以便后面传教。 当年在明朝的时候利玛窦其实也是一样,不幸运的是直接导致后来对西学引入并不够重视,到了乾隆年间后来更是闭关锁国。 幸运的是当时受到了保守派的极力反对,没有立时让天学混乱下去,实际上康熙、雍正、乾隆都认识到西方来的这堆传教士有危险的地方。比如康熙时期,罗马教皇无视康熙的要求,直接就下令不准中国的天主教祭祖,制造了很多混乱,信徒们只信教士的话,而不听朝廷的话,引起了康熙的震怒,以至于后来多次禁教。 古来中国冬至采用测影的方法,影最短为冬至其实是在近日点,而影最长在冬至是在近日点,所以在古代近日点冬至时,如汉代太阳大约在现代天文的黄经255度,太阳是逆行的(实际上是地球在太阳的轨道位置),由于子宫是在270度,这里255度便是在丑宫,但如果按冬至是270度算子宫时,冬至太阳并不是躔在丑。 大约在1245年到1303年间,冬至位置与近日点重合在270度,可以前后百年内,相差也不会超出一度,所以像生活在1101~1126间的赖布衣仙师,冬至与近日点的相差不过一度,这也是恰好使用《开禧历》的时间段,所以到了清朝,风水术中仍然会直接使用开禧历来进行计算,清朝的名风水师也会使用开禧历定罗盘宿度,所以宋朝的诸如邵子会使用“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这样的诗作。 需要指出的,这其中更好的一个时间点是在1384年12月13日0时6分33,此是即是冬至270度的时候,其日又是甲子日,并且近日点也在272.4度左右,与270度冬至相差并不很大,可以说是用来定奇门起局原始时间的最佳起点之一。 因为宋朝的近日点与冬至重合的度数是极好的,所以同样依这个时候作为的二十八宿的宿度标准是最佳的,但是天盘的宿度仍然是还会有变化的,这种变化并不需要去变动已经设好的二十八宿,只需要在另设二十四山定位便可。 大概在1686年前后,近日点与冬至相差近7.5度,这是时候大概是清朝初期的时候。写《罗经透解》的王道亨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人,坊间都说他是明朝人,声称罗盘的中针是由赖布衣仙师所改造,实际上这并无依据。 当然拨砂定位用开禧度必是无错的。

Read More

午会朱雀

其理实本简然,盖因1元=129600年,1元有12会之理,每会有10800年,此在午会之中,故有以午加子而成颠倒图,又以帝出乎震而纳于庚,天归庚而地归申,而出纳音,河洛之理,五运六气之变,亦可推得,朱雀生源发旺气其理如此然也。

Read More

解斗柄七星课择日

今见有所谓七星课云: 正月斗柄指寅则修造葬寅艮二山,课丁未壬寅日时 二月斗柄指卯则修造葬甲卯而山,课丙申辛卯日时 三月斗柄指辰则修造葬乙辰二山,课乙酉庚辰日时 四月斗柄指巳则修造葬巽巳二山,课甲子甲戌己巳日时 五月斗柄指午则修造葬丙午二山,课戊午癸丑癸亥日时 六月斗柄指未则修造葬丁未二山,课丁未壬寅日时 七月斗柄指申则修造葬坤申二山,课丙申辛卯日时 八月斗柄指酉则修造葬庚酉二山,课乙酉庚辰日时 九月斗柄指戌则修造葬辛戌二山,课甲子甲戌己巳日时 十月斗柄指亥则修造葬乾亥二山,课戊午癸丑癸亥日时 十一月斗柄指子则修造葬壬子二山,课甲子甲戌己巳日时 十二月斗柄指丑则修造葬癸丑二山,课戊午癸丑癸亥日时 其又云太阳过宫: 大寒五日太阳到癸,十五日过子。 立春太阳在子,十五日后过壬。 雨水太阳到壬,十五日后过亥。 惊蛰太阳在亥,十五日后过乾。 春分六日太阳到乾,十五日后过戌。 清明太阳在戌,十五日后过辛。 谷雨九日太阳到辛,十五日后过酉。 立夏太阳在酉,十五日后过庚。 小满九日太阳在庚,十五日后过申。 芒种太阳在申,十五日后过坤。 夏至七日太阳到坤,十五日后过未。 小暑太阳在未,十五日后过丁。 大暑九日太阳到丁,十五日后过午。 立秋太阳在午,十五日后过丙。 处暑十一日太阳到丙,十五日后过巳。 白露太阳在巳,十五日后过巽。…

Read More

聊聊周易参同契(廿六):阳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

阳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 阳隧是古代生火的用具,《论衡•说日》中说:“验日阳燧,火从天来。”。 这种取火的用具一般用青铜器制作成一个凹面镜,这样便能更大面积接触到阳光,当光照射到光面上,便会进行反射从而光线集中在一点上,于是光中所带的热量便会集中在一起,于是便能生火,这样的火是因为太阳产生的,所以称为太阳火。 阳隧凹面镜取火的原理与透镜取火原理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是反射,一个是折射。 方诸则是古代取水的一种用具。 《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汉代郑玄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 即将铜镜在月夜置于户外,经一夜后,便可得到凝聚露水。之所以会产生水的缘故是因为金冷热速度较快,虽然太阳光热量是月光的四百万倍,然而也是微有热量的,这些热量可以以空气上升,夜中转寒时便会结出露珠来。 古人认为这样的月是因为月亮与星星共同产生的,所以也称为月华水。 古书中载有一趣说:“高南州云∶阴阳交合,造化之妙,无可伦比。因述一术士言,八月十五日夜半子时,俟月色正中,以方诸取月华水盈缸。俟来年五月五日午时,以阳燧置缸上。须臾,日照水中,缸中水奔腾翻涌而起。顷之,水尽涸矣。观其药候,以为服食。此丹家炼神水法也。服食虽未易卒得,然因此可以窥造化交合之妙。 ” 未经验证,姑备一谈。 二气玄且远,感化尚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阴阳配日月,水火为效征。 既然二气如此玄妙又离地尚远,依然会发生感应相通,更何况近在人身之中呢?所以要真真切切地将其了然于心,要以阴阳分别配以日月,用水火而为效验。 从现代的角度而言,此处《周易参同契》对于日月感应的解释,用阳隧与方诸的原理来比喻天人之间的感应,,看起来自是粗糙的,于现代科学所知真相有所违背。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是天人感应是错误的,只不过是古人没有找到更恰当的比喻罢了,因为日月确确实实对着人类有着特殊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这些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国内的学者做出来的,所以只能引用国外的文献资料。 首先说说太阳对人体的影响,根据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的免疫系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所以一些疾病比如心脏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冬天会加重,而到了夏季往往却会更加的健康。 按照《自然通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中发表的文章里所指出的那样,人类的基因中有将近四分之一基因(检测的22,822个基因中的5,136个)的活性,会根据一年当中的时间变化而不同,一些基因在冬季更活跃,而另一些则在夏季更活跃,同时这种季节性也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细胞以及我们血液和脂肪组织的组成。 而季节显然是由太阳的影响所导致的,一个基因是ARNTL,它可以抑制炎症,而这个基因在夏天更为活跃,在冬天则不活跃。 明白了这个便会明白,为何一些修炼也明显对疾病有所作用,例如仅仅是单纯的存想,比如在道教的用气攻病法中,便有存想猛火烧病处的功法,而这种功法事实上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其原理很有可能便是通过模拟了局体机体如同受到了夏日太阳暴晒一样的感觉,使得相关的基因暂时得以激活,于是便起到了消炎的作用。 威康信托基金会感染和免疫生物学主任Mike Turner教授对些这些疾病与季节的关系说:“这是一项很好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一个普遍观点:我们在夏季往往更健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季节变化是一个有趣的发现:我们许多基因的活动,以及我们血液和脂肪组织的构成,根据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虽然我们还不清楚这一变化背后的作用机制,但一个可能的结果是,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如果根据季节定制,可能更有效。” 实际上这些早早就存在于中医的古籍之中了,而中国古代的道家更是创造出来了一些实用的功法,例如通过存想太阳于身中,便可以使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注:对于季节与疾病关系相关材料感兴趣的,可以百度搜索贫道2015年写的《中医中的疾病与季节关系:免疫系统的季节性》一文。) 至于月亮的影响,如在捷克的斯洛伐克预防与临床医学研究所通过22年的跟踪研究发现,痛风和哮喘的发病率在新月和满月前后会出现高峰。 又比如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的一项针对694名成人的研究还发现,我们的饭量、酒量大小也与月相周期有关,而且变化很明显。报告称,研究对象在满月时的饭量比新月时增加8%,而酒量则下降26%。 又比如根据对纽约市14万新生儿的统计,在从新月到新月、为期29.53天的月相变化的周期中,女性受孕率在最后1/4的日子会达到顶峰,波动幅度虽然不大,但非常规律。研究者表示,满月后出现的受孕高峰说明,月光减弱可能对排卵产生了影响。 (注:如果对月相周期与人体更多细节,可以百度搜索贫道2013年文章《月相与发病率及犯罪率》一文。) 月亮的规律中可以发现,月相的变化对于一些事件的发生机率有较高的提升作用,这种影响并不总是正面的,比如对于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同样会产生提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