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知乎问:五行为什么是五个?

为什么是五个?这里删减复杂的数学证明的过程,以免让人不敢看下去,有兴趣者可自行推演。 现在设有个集合G: 如果对其中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我们要建立一个模型来表达它们的差异关系,会发生什么情况? 事物要进行比较,两两比较必然是有差异的,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规则: A与B不同,A与B相同,要表达这个集合的特点,会出现什么问题? 凡与a相同的,归为一类,凡与a不同的,归为一类,如果将相同认为是1,不同认为0,则会构成类似这样的样例集合。 T = {0,1,1,0,0,1,1,....} 但如果这样,设a=1,b=2,c=3,则以a与abc比较,b与abc比较,c与abc比较: 可得: 显然,对于来说,b与c是相同的,这个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中并不认同b与c是相同的。 那么现在来改变一下规则:如果B大于A为0,否则为1,来表达集合特点,仍用原例: 描述成一个矩阵,即: 那么这样就完全可以表达了,即使是无穷多个元素也是可以表达得出。 然而,这里面虽然用的是二分法,但是隐含了一个相等的表达,而相等在这里面是没有表达出来的。所以如果采用三个分类,如果设A与B,相等为0,大于为1,小于为-1,形成的实际上像这样的矩阵: 通常在描述阴阳时,可以看到描述通常是基于阳或其于阴来进行,以便于表达阴阳的不同时刻的状态。比如:冬至一阳生,而阳气渐升,升至夏至,而一阴生,阴气渐长,而阳气渐退,从十二辟卦中这种比较明显,要看明白它的关系,你的注意力得放到阳或阴上,于是便出现了参照点。 这个是一个静态的模型,然而我们知道自然界实际上并不是静态的,是相互转化与变化的,一个事物可以作用到另一个事物来影响另一个事物。 这种关系如果不进行表达的,仅仅使用阴阳便足够了,但是如果要表达这种关系,显然只是用静态的阴阳的理念是不行的,这个关系表达必须要进行扩展。 假设其中的元素相互间是有互动关系的,而作用关系的结果,可以用函数来表达,前面的教训我们知道,仅仅设定为A能影响B或是A不能影响B,是会产生逻辑矛盾的,必然需要更具体的描述才可以。 首先我们知道要模拟现实世界是:X与Y的影响,那么可以写作. X,Y,为所代入的变量。 当F(x,y)>0时,我们认为Y能生X。 当F(x,y)<0时,我们认为X能生Y。 当F(x,y)=1时,我们认为X等于Y。 如果直接是用乘法的话,它是满足交换律的,然而现实世界描述事物,是有先后顺序的,因为我给你一拳,并不代表你给我一拳,所以这样的表达式是不对的,因为它不能反映与主作与被动的动态关系。 嗯,不对为什么还列公式,因为好看啊,知乎上的答案不都是乱列公式乱贴图,于是才有人看么? 那么A作用于B与B作用于A是不相同的,所以这里元素之间两两之间,如果以A为关注点,A的变化有五类被影响的方式: A使B增长 ==》…

Read More

谈谈佛教准提法与道教五行观

  佛教有一个准提法门,常被夸耀神奇,在世面上比较流行,那么这个法它的特点是什么?   要追溯准提法,可以追溯到其出自佛教的诸如《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之类的经文,而谈到这个,必须要先要提一下陀罗尼经咒,现今考证较早陀罗尼经咒,是于1944年发掘于成都市东门外望江楼附近的唐墓中,属于唐朝的时候流行的经咒,在千佛洞文物中,如较完整的形式,其图如下:      自西安唐墓出土的要模糊一些,不过也可以看到端倪:      在佛教的《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 声称, 佩戴此经咒者可以不为一切夜叉罗刹及癫痫病饿鬼塞犍罗鬼诸鬼神等作诸恼害,亦不为寒热等病之所侵损, 所在之处恒常得胜, 不为斗战怨仇之所侵害, 能摧他敌, 厌蛊咒咀不能为害, 先业之罪悉得消灭, 毒不能害, 火不能烧, 刀不能伤, 水不能溺, 不为雷电霹雳及非时恶风暴雨之所损害。   这个是显然受到道教信仰的影响,因为道教早期流行镇墓、注鬼、避邪、升仙等仪轨,而佛教显然进行了学习之后,适应了这种本土文化的需要, 所以也能够被僧俗大众广泛接受和利用。   吕建福先生有过精辟的阐述: 陀罗尼发展到四、五世纪, 密教史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化, 就是有人取手印与陀罗尼相配, 把陀罗尼密典和 大乘契经中的陀罗尼品改编成一种,每于一颂之内, 离合咒印之文, 虽复言同字同, 实乃义别用别的新形式和密教经典, 这就是持明密咒。…

Read More

五行是唯一表达事物间关系的最小完备集合

  此文本发于知乎之上,下面黑体部分为编辑说明,以便清晰理解。 学过易的人皆知道,五行重在描述事物间的关系,而不是单独论五种元素,与西方基本元素之说,完全是两回事,如果不理解这个,思路错了,自然就难以明白五行是怎么回事。 五行之间有生克关系,然而生克关系也是依主体来的,这是主客的分别。 知乎其它答主弄反了一个关系,不是先有五行才论关系,是先有关系,再论的五行,所以会解释不清楚。 这里便推一下五行的关系是如何来的: 首先事物要有两两比较,那么一共要有多少种类别可以完全描述这种两两比较的所有关系? 事物间可以简化总结为: A生B B生A A同B     A克B B克A 如果要保证循环,需要构造一个连通图来表达它,要满足什么条件? 因为A同B时,为自己连结自己,所以可以不计,每个点要满足生、克、受生、受克,所以对外有四条连结线,它是一个偶点,所以只要能构造自己与其它有四条连结线的点便能完成。 所以这个简单了,3个点连通每个点只有2条线,4个点的连通图每个图只有3条,而5个点显然可以是这种关系表达。 因为显然一个点所拥有最大的连结线的数量为总点数减一,这才是五行的来源,先是事物关系决定了需要五种归类,然后再对五种归类分别加以抽象描述。 故而,最基本的表达事物间的关系的最小完备集合只能是5个元素 至于有人说的所谓的地火水风四元素表达,那是不可能表达得了两两事物间的关系的,四个点每个点都是奇点,它是不可能一笔连通的,即构成不了循环,所以所谓的四元素也好、六元素也罢,均不可能完成循环。 而这五种归类,为什么要归纳成金木水火土五种分类,并借用它们的特性来表达? 你把它们命名为也ABCDE可以,改成标签Tag1,Tag2,Tag3,Tag4,Tag5也可以,或者叫其它称呼都没有问题,是根据特性描述进行的五种命名,而不是先有五行的命名才有了划分。 那么根据作用关系,已经确定了要进行五种分类,这五种分类应该怎么分? 此五行抽象归类涉及较多,考虑再三暂不多言,日后若有机会时再作详细解。

Read More

道家论水之德

  水之德,即水之性也,水有何性哉?以阴符经典籍中云:”水,柔而无方,循而无穷,舒卷随意,荡而复平静,受而不损,破而不开,出入于有间,化形于无穷,故近于道之德,能并能感人之精神。”   又于《阴符五行篇之水》中云:“其藏火者,沸而飞上,克火而受火之性也,其蕴土者,成江海生众物,其混于土性也,其类金者,坚冰而强于天下,凝寒而定其性也,其类木者,风雪而日增,水旺而带生也。”   又有云:“洪水滔天则淹尽万物,细沙虽入而不与其相争,明此,可知水之刚柔矣。”   故悟曰:   江河水中有物,却不似海之众,其何也?因海之广而深故。故学于江河,不若学于深海。   海者,虽有惊涛骇浪,亦有暗流涌动,然观其体,却若静。   周天之道,其类于水,受热而升天,成云而雨降,经江河而回归,周流不已,生生不息。   雨者,泽润万物,其中生杀之所在,全凭雷霆做功夫。   上善若水,当有刚柔并济,非此,皆不足也。   浅而碧,深而蓝,夜而黑,此皆水之色也。   气闲神定,若水静之如镜,则可映万物,乱则不见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