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玄先生玄纲论》:率性凝神章第二十七

    或问曰:神主于静,使心有所欲,何也?愚应之曰:神者无形之至灵者也。神禀于道,静而合乎性。人禀于神,动而合乎情。故率性则神凝,为情则神扰,凝久则神止,扰极则神迁。止则生,迁则死,皆情之所移,非神之所使。     曰:然则变性为情者,为谁乎?曰:内则阴尸之气所悖,外则声色之态所诱,积习浩荡,不能自宁,非神之所欲动也。 解释: 或有人人问:神要静,而使心要有所欲,这个具体是指什么呢?我回答说:神是无形而至灵,而神禀于道的,以静来合性。而人禀于情,所以率性则神能凝,为了情则会受到干扰,如果神凝得久了则会定下来,但如果被扰得多了,则神就就会迁走。神止则人生,神迁则人死,都是由情所致,并非是由神本身所致。 分析:修炼之种,有定之一说,如剑仙法的修炼中,也强调“静、清、定”三个字,这个静是最根本的基础,清是代表神清,定是神止于身,定在身体之中。      而如佛家的禅定,由于印度宗教讲究禅那的缘故,虽未炼阳神而未尝完满,但不可否认在阴神修炼上非常有独特之处,所以佛家在这一块描述的比较细致,虽不能仙,也是入手之基,当参照来作领悟。     第一层入静为一心不动之境,会出现八触现象,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此是静中生动之象,并且会出现有味鼻不得闻,有声听不见,同时会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此时称为一心不动之境,即不会突然出现一个意识或是念头,把自己从境中拉出。需要注意,八触感应,绝不可去人为刻意追求,因为这会导致阴邪入体。     一心不动之境,有人会有更强的感应,如身如刀割,如头皮身上发痒等,这一切都是正常的现象,但需要注意这种静所生之动,只是气机微微萌发,而发动而已,此时也是一阳初萌之机,此步要点便是,如出现各种感应,但自然而然,当其不存在。     这个境界很容易达到,大凡只要打坐久一点,是一定会出现的。     第二层入静为心如止水之境,所谓心如止水之境,与一心不动之境区别在于,虽然一心不动,但是来了八触后,仍然会如水起涟漪,动荡不已,而心如止水之境,则如枯木无生,死水一潭,此时能感受到的不是八触,而是清静之感。     在这一层无喜无悲,只觉万物寂寂如同死物,了无生机,此时是静极之状,惟觉寂处至寂而无踪,然而还会有微微欢喜之感,这一步要细细体会。     第三层入静为碧波映月之境,与心如止水之境不同,此境一心不动,心如止水,而万物投射于心,能观照于万物,以却心神不动,与心如止水之境不如同的是,第二层是感受到的一切都没有生机,而在这一步,则是寂极之中生机犹存的境地。     第四层入静为天地清净之境,与碧波映月之境不同,此境清净无念,无欲无念,物随心转,如同嵌入在了天地之中,无为而能有为。这一步比较艰深,需要自己体会。     这一步的关键是,要做到真正神凝,还必须在日常之间无时无刻都在凝神,虽然简单,但难在长期持之以恒,日常凝神之法,可借用《金刚经》中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应所无所即是神,而生心则神附于心,无心则神不附,所有神在者是因为心有所住,所以先要明无,心不生则神不住,即外物不生心,神则不被其扰,不扰则不动,不动则静下来,于是就能止住,止住于是就能神凝了。     神不同于人的肉体,也不住于肉体,它住在心中,但这个心不是心脏,心本是虚无寂渺的,所以也不可有“我”的意识,因为这个“我”是一个“虚幻的我”,而“无我”才是根基,因为“我”是本来没有的,从无中产生出来,这叫“有生于无”,同时。所以玄门入道时,时常会有问答:“汝自何处来”,回答是“自虚空来”,便是这个意思。这里就只提到“无我”,后面还有更进一步的概念,为不混淆,暂不言之。     以上四层大体对应于四禅定,但需要注意的,即使是达到了第四层,并不代表已经修炼成功,只能略有小成,这才是刚刚开始,刚刚把神定了下来。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