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玄先生玄纲论》:委心任运章第二十三

    夫目以妖艳为华,心以声名为贵。身好轻鲜之饰,口欲珍奇之味,耳欢妙美之声,鼻悦芳馨之气,此六者,皆败德伤性,秪以伐其灵根者也。故有之即可远,无之不足求。惟衣与食,人之所切,亦务道者之一弊耳。然当委心任运,未有不给其所用。且天地之生禽兽也,犹覆之以羽毛,供之以虫粒,而况于人乎?必在忘其所趣,任之自然尔。     解释:眼睛喜欢看漂亮的,心中喜欢得到名声,身上喜欢穿漂亮的,口中喜欢吃珍奇的,耳中喜欢听美妙的,鼻子喜欢闻芳馨的,这六样,都是败德伤性的,会伐害人的灵根,所以即使是有也远离,没有也不要去求。衣与食,是人的需要,也是修道者的弊端。不过这个应该根据自然而来,不要刻意去不吃不穿。而且天地生动物与飞鸟,也给其羽毛,让其吃虫子或是植物,更何况于人。关键在于,需要忘记其趣处所在,然后随其自然。     分析:像印度教中,有些修炼者就是不穿衣物的苦修者,光着身子,这类在佛教中被称为裸形外道,他们的修炼理念是认为一切皆空,那么就什么也不重要了,刻意去穿衣物不过是为了遮羞,但一切皆空,又何必要这样,所以衣服是不能穿的,光着身子才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与佛教兴起同时期的耆那教也是有这样的特点,它原本是尼乾子派,派名为“离开束缚之意”,所以奉行裸体主义。关于耆那教,国人一般不太清楚,而圣雄甘地多是在历史课上学过的,甘地就是受耆那教影响极深的一个人,所以会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的影响极大,佛教在印度式微后,耆那教仍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从上图来看,显然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来,耆那教是有伤风化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教派虽然讲究裸形,但要与印度的性力派区别开,耆那教讲究的是禁欲,与性力派是完全不同的。     思想决定行为与表达方式,耆那教通过不穿衣物来表达他们视一切皆空的理念,这方面比佛教要彻底得多,因为佛教无法做到一方面认为皆空,一方面又摆脱所有束缚。     道家则有自己更融洽地一套理论方式,因为既然天地都给鸟羽毛,也给他们虫子吃,动物也有皮毛,也有更小的动物及植物吃,这说明本来就是天道自然的东西,穿衣还是吃饭,都是合乎自然的,既然合乎自然,这个就应该顺应其自然。     唯独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其中的度, 自然归自然,却不能因为欲望而去刻意追求。     也就是说,道家对于人的社会行为,没有刻意的束缚与约束,但是也没有放纵,而是如果它是自然就顺应就好,而不是自然的,就要自己注意去调整应对。     比如说,修道者是否可以经商赚钱?当然可以。     因为钱财本是养命之物,经商得利是自然之事,这个并没有妨碍。但是却不能通过刻意的投机倒把,欺诈世人等方式来进行谋取利益,因为这样做,就是追逐利益与欲望,与修道的心态是相反的。     又如说,修道者否可以吃荤?     这个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修炼需要不能吃荤时是不能吃的,而相关的祖师诞辰或是初一十五,教派的规矩戒律是不允许食荤的,那么也是不应该吃的,为什么不吃?这是通过一种行为来表达去祖师或神明的敬意,而这种表达应当是发自内心,觉得理所当然的,而不是强迫自己去做。     道家的方式是指出,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而听不听,做不做,在于你自己,一旦刻意去约束,去束缚便又不是修道了。…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虚白其志章第二十二

    神魂好洁,尸魄好秽,常欲虚白其志,澡雪其形,则神魂乐康,尸魄炼灭。神康尸灭者,日益清爽,虽未轻举,吾必谓之仙矣。又悲哀感恚者,与阴为徒。欢悦忻康者,与阳为徒。故心悲则阴集,志乐则阳散。不悲不乐、恬澹无为者,谓之元和。非元和,无以致其道也。     解释:神魂喜好清洁,而尸魄喜欢脏乱,如果经常没有欲望,像用干净的水一样去清洗它,则神魂会安乐,尸魄则会被炼尽。而神健康尸灭死后,就会日益清爽。虽然不至于飞升,但是也必须能仙。又有经常悲哀感伤之人,这是与阴气相通,时常高兴喜悦的之人,则是与阳气相通。心如果悲,则阴会聚集,而时常喜乐,则阳会散掉。只有不悲不喜,恬澹无为才能称为元和。不做到元和,则不能称为修道。     分析:现代有研究认为,人如果经常不开心,则会得抑郁症,这就是阴集导致,而时常开心,则能长寿。这个是最常见的说法,但是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和流行病学家斯泰普托(Andrew Steptoe)研究发现:科学家已经意识到这样得到的结果不准确。     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English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ing)希望能够得到更确切的数据。这个项目从2002年起追踪了超过1.1万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人,2004年时约4700名老人在1天中提供了4次唾液样本,并同时评估了自己的情绪状态(开心、兴奋、满足、担忧、焦虑和害怕)。在自我报告情绪最低落的924名老人中,有7.3%即67人在5年内过世。自我报告情绪最好的老人中,这个比率低了近一半,是3.6%,即1399人中的50人。斯泰普托表示,研究显示,好的情绪与长寿有相关性,不过并不能证明开心能让人更长寿。     简单来说,目前研究的结论认为,不好的心情,确实是会导致去世的大大风险增加。同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情长期压抑的患上精神病的可能性也更高,这就是《玄纲论》里指的“与阴为集”所导致的结果。     虽然喜乐目前暂无更多证据表明会影响寿命,但是如果是过度的兴奋,会影响到人的健康,这个是确实的事实。因为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增强是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这是阳散的结果。     所以更正统的观念,应该明白,无论是过于悲伤还是过喜悦,均非是修养的正道,应该做到处世不惊,无悲无喜,恬澹无为,如此才是修行之道。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制恶兴善章第二十一

    阳之精曰魂与神,阴之精曰尸与魄。神胜则为善,尸强则为恶。制恶兴善则理,忘善纵恶则乱。理久则尸灭而魄炼,乱久则神逝而魂销。故尸灭魄炼者,神与形合而为仙。神逝魂销者,尸与魄同而为鬼。自然之道也。     解释:阳的精叫魂与神,阴的精叫尸与魄。神如果占主导则为善,而尸如果占主导则为恶。制恶兴善则能变得有条理,而忘记了善去纵恶则会导致混乱。如果理久了,自然尸灭而魄得炼,如果乱久了,则神会消逝魂会销亡。所以把尸灭了魄炼了,神与形就能相合,从而为仙。如果神逝了魂销亡了,尸与魄则会化成鬼。这是自然之道。     分析:道家的文化中,很有专门的劝善,因为善不用劝,只要进行道家的修行,就必须是要去做的,修炼之道自然就是要往善的方面发展,不然也是修不了的。     这一段文字主要是明显了魂与神,尸与魄的概念,表明人是由魂神尸魄共同组织起来的。     关于尸,古道家有斩三尸之说,常见为有三种小虫常在庚申日上天表述人的功过,所以需要守庚申。这个是有纯粹有宗教神话色彩,作为一种民间道教组织活动来说是可以的,但却不可能把其当真,因为此立三尸之说,本意是要让人悔过向善,这是因神设教的一种组织形式,对于上修之士,切不可混乱。尸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恶念的积累,久积而成尸,尸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到人的行为,消耗人的寿命,并主导着人的灾难,所以要把尸灭掉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思想开始规约自己,削弱产生尸的源头,然后将其灭尽。     这里的魂魄,不是指的三魂七魄的划分方式 ,三魂七魄虽然也是道家修炼中的内容,但宗玄先生这里划分的是另一个系统,一定要注意区别开。     顺便简单介绍一下三魂七魄系统:     一般说的三魂即胎光、爽灵、幽精,实际上应该把它们理解为由魂上散发出来的三种光,如果看上去就如同由三种光团组成一个光团组成,至于网上常见说什么与生魂觉魂命魂对应之流,皆是不对的,其些作者并不明白巫家三魂与道家三魂七魄的区别,而一些古籍中所载三魂的故事,其实多是指巫家三魂,如掉了魂之类说法,并不可与道家三魂相混淆。     胎光主要是阳气的部分,爽灵是阴气的部分,而幽精是胎光与爽灵相交杂的部分,对于人来说,生命力旺盛则胎光显耀,如果生命力衰弱则爽灵更幽暗,幽精受着它们的影响而变化着,需要注意的是三魂虽然内部有阴阳及阴阳混杂,但对生人来说整体来说它是呈阳性的,简单说只要胎光不灭,人就有一息生机,常见的在续命灯中,常用一只长明灯代表生命力,实际上它就是感应的胎光的部分,有时在道家的法术文化里,胎光微弱,就需要转炼幽精与爽灵,消除其中阴的部分,以加强阳状态,从而让人命得到延续。如果爽灵实在太强,会导致生人昏迷不醒,或头晕昏沉难集神智。     而七魄要更复杂一些,它受到天上七星感应,并会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因为人的魂魄是阴阳合在一起的,能够接受一切信息,但并不是任何信息都是有益的,所以它会负责过滤一切不良的信息,这对于常人来说是有保护作用的。但是对于修炼的人来说,需要接触更多的外界信息,并自我去灵活掌握哪些需要哪些不需要,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将魄炼化。如现代常见催眠术,就是让削弱七魄的防护机制,而让人又无自我主导意识时,身体只要接到外来的指令就会按着去进行动作,关于魄的问题,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七魄也是可以外用于驱邪的作用的,以后有机会详述。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立功改过章第二十

        功欲阴,过欲阳。功阴则能全,过阳则可灭。功不全,过不灭,仙籍何由书?长生非可冀。然功不在大,遇物斯拯。过不在小,知非则悛。不必驰骤于立功,奔波于改过,过在改而不复为,功惟立而不中倦,是谓日新其德,自天佑之。若尔者,何必八节三元,言功悔过。神真明察,固其常焉。又谢过祈思,务在精诚,恳志注心于三清之上,如面奉金阙之前,不必屈伏形体,宣通言辞。若徒加拜跪扣搏,诵课平常之文者,可谓示人以小善,实未为感激之弘规耳。          解释:功是要阴隐的,过错是要阳显的,而功阴隐才能全,过阳显才能来。功如果不求全,过不求全,如何才能得到仙籍,长生也是无法期望的。但需要明白,功不于大,遇到可以施时就施,过不在于小,一旦发现就应该解决。不需要急功近利,也不需要拼命寻找错误去改变。过错在于改了不再去犯,功在于不断去施行。正所谓每天都产生新的变化,则天自佑之。所以只要这样做,何必非要三元八节去悔过。只要神真明察自身,让它变成一种习惯就好了。还有如果在忏悔错过时,必须要精诚,要专注于三清之上,如三清在自己的面前,并不需要跪拜,宣通言辞。如果仅仅只是加上跪拜诵课,只能说是给别人来看的,虽有积极意义的一面,但谈不上是真心感激诚心悔过。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仁明贞静章第十九

       夫仁明而贞静,博达而英秀者,皆天人分气,降生以济时利物也。积世功备,则丹台著名。元贞潜运于上玄,正气密集于关府,自然魄炼而尸灭,神凝而体清,阴滓都销,则合形而轻举。故古之仙者,未始非天人也。使行尸同其所好,不亦难乎。有积修累行而不获升举者,何也?前功未着也。有不因修习而自得仙者,往行克充也。夫功无虚构,善不徒施,不可见为而不得,则于我生怠。睹自然羽化,则谓功不由人,皆失之远矣。         注释:仁明贞静,博达英秀,都是天人所分之气转生人间,降生于世间济时得物。只要积足功行,便能丹台著名,这样元贞便会潜运于上玄,而正气又密集到了关府,自然阴魄炼尽尸气尽除,魂神凝聚而体清,所有的阴滓都被销除了,自然合形就得飞升了。所以古时的仙,没有不是天人的,想要行尸与它一样,这是很困难的事。有积累功德而不能飞升的,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之前的功行没有了结。也有不是通过修习而成仙的,是过去的功行已经满足了。功行不是虚构的,行善也不是白行的,不能因为看不到而认为没有,这样就生出怠心来。看到自然羽化,便说功行不由人,皆远离正途了。         解析:道教的转生理念是不同于佛教的轮回的,现代佛教的轮回,是站在因缘和合的基础上来看,所以会有前生后世之说,同时现实中也存在多个前世与多个后世的情况,这是单线式的佛教轮回难以解释的。而在道教来说,并不强调轮回,但也不否定,因为轮回只是一个比较狭隘的认知,是气之聚散之中的一种表现而已。          万物皆由气而来,有聚有散,生灵死了魂魄归散,这一切都是气的表现作用,所以气有聚散,有结合,有沾染,有变异,在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后,重新又会变成生灵。而在现代佛教的意识中,仅仅适用于针对死后散之为气时,没有发现大的变异或过多的结合沾染之类的变化时才会比较管用。这也是为什么人要追溯前世,往往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且有时还会得到多个前世同时期存在的原因。         为什么总是强调现代佛教,因为现代佛教并不同于古佛教,古佛教认为的因缘和合,其实是气聚散的一种描述,从这种角度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后世佛教为了夸张渲染轮回转世与因果规律支撑的核心影响,把这个概念扭曲化了,给人的解释是,这一个人去世了,业力随识所转,又会成为另外一个人带业而来,终究业产为果,成为因果的来源,而有同业的,便认为是同一个人的转世。         这里忽视了在因缘和合时,并不是单存的和合,它们之间还会发生交织交融的现象,所以会导致因果定律谬误,以致于佛教人士在现中找寻因果的证明时,通常找出来的都是一些牵强附会,或带有明确伪造痕迹的案例。从唯识角度来说,这里的错误就是把每个人的个体当成了孤岛,而没有考虑到死后的聚散还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佛教在理论上来说是不完善的。         需要严格明确,在这段文字中说的“天人”并非是佛教六道观念里的“天人道”,而是指的最早的神仙之流,佛教的天人道只能对应于道教中的神道,这个要区别开。         说那么多,也就是要明白这里一个观念,善的好的那些气,在结成生灵时就变成了天人,即最早说的仙,而这些天人的气再会再分化,分化出来的会转生在人间,而这些转生在人间的天人之气再化成人,在积修功德之后,又会再变成新的仙。          所以上古的仙多是天人来的,而人是阴阳混杂的,因为有尸气,所以可以称为行尸,让行尸跟仙人一样只积修功行就能成仙,这怎么可能呢。所以人还是要修炼的,只有修炼了,才能如同天人一样,同时再积修功行,最终可以证得仙道。          千万不要觉得,看到有人积修了一辈子功行,最后还是自然羽化,就说功行不是由人能控制的,这样就离正道远了。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真人为俦章第十八

       道之所至忌者,淫杀阴贼。此诚易戒。至于小小喜怒、是非可否,人之常情,甚难慎也。都不欲有纤芥之事关乎方寸之中,虑静神闲,则邪气不能入,我志不扰,则真人为俦。又好誉而憎毁者,贤达之所不免。然审己无善而获誉者不祥。省躬无疵而获谤者何伤?以此论之得失在乎己,而靡由其它。故泰然忘情,美恶不动乎衷者,至人哉,至人哉。        解释:修道者最忌讳的是淫杀阴贼,这些很容易戒除。但小小的喜怒,对事物的是非可否判断,是人之常情,很难去防止。遇到这种情况需要不要在意细微小事,思虑安静,气定神闲,这样邪气才不能入。我的志才不会被干扰,这样才能如同真人一样。又有喜欢名声而不喜欢被人攻击,贤达之士也是难免的。但要自己要检查,如果没有什么好的,却得到了好名声,这是不祥之事。而努力去做了没有什么毛病,被人诽谤又能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呢?这样说来,得失是在于自己,而不是由其它。所以泰然忘情,赞美或是毁誉都无动于衷的人,才是至人啊。         分析:这段具体到了生活中处事的方式,总的来说,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去做到虑静神闲,从而做到养神,而遇到外来的赞美或是毁誉时,都不要去管它,因为如果自己做好了,别人说你不好,对你也没有影响,如果自己做得不好,却得到了赞美,这个是不祥之事,这意味着你极有可能永远也做不好了。所以主导一切是其实是自己,自己做好了就不需要担心,因为自己的目的是修道,能使神气安和强旺,这个才是目的,其它的都不需要分心。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行清心贞章第十七

    行欲清,心欲贞,言勿过乎行,行无愧乎心,则游于四达之衢。四达之衢者,涉道之通逵也。行之不已,则天地爱之,神明佑之,凶横无由加,鬼神不能扰。若言清而行浊,名洁而迹污,虽丑蔽于外,而心惭于内。心惭于内者,天地疾之,神明殛之,虽力强于道,不可致也。故宁受人之毁,无招天之谴。人毁由可弭,天谴不可逭也。     解释:行动要清爽不能拖泥带泥,心要贞静高洁,不可有阴思怪想,说话不要超过自己的行为,行为要无愧于心,如此则能游于四达之衢,所谓四达之衢,指的就是入道的通途了。如此做下去,则天地会喜欢,神明会保佑,凶横之事不会加事,鬼神也不能侵拢。     如果是说得漂亮但行为肮脏,虽然丑不外露,被掩盖了起来,心则会惭愧于内,而心惭则天地不会喜欢,神明也会厌恶,就算自身很强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宁愿被人骂,但却不受天谴,人毁属于人事,是可以消除的,而天谴则是无可逃避的。     分析:此文与后世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颇有参证之处,言勿过乎行,说到做到,不说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天天说大话,如摆一幅慈悲心肠悲天悯人状,实际上背后在干肮脏的事,如此是会受到天谴的。人做了亏心事,自然会内产惭愧之心,此心一生,则天地立知,所以会进行天谴,然而,大恶之人,行了恶却未生惭心,此类不在这个讨论范围内。     如果是在修炼上,则应该少去谈超出自己境界的东西,更不要故作己懂而胡乱指点别人,因为这样做,本身就会破坏自己的修炼,导致修炼不成功。网上很容易见到滔滔之言,教人如何修炼,然大凡此类,却实际上没有多少修为,在生活中多不过招摇撞骗之辈,便是生活低层却在网上找心理安慰的,凡此类其气运不佳,修炼不得门径,或空知修炼之法,而从未进行过半分修炼,皆是因为高谈阔论所致,以致阳散阴盛,故难入修行之门。     如有些宗教信士书文颇多,传播甚广,俨然一幅几近圣人之象,但最后仍不过疾厄缠身,无奈而逝,且不论宗教中各果位层级如何,在现世中也未尝证得安康无疾而终。这些皆是空谈而致外邪所攻,即使持再多咒,念再多经,修再多法也是无用,因为皆由己造成,如同千里之堤,崩于蚁穴。     故太上感应篇亦云:福祸无门,唯人自招。修道者当慎之又慎,防危杜渐,方是修行上道。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神清意平章第十六

       上学之士,时有高兴远寄,陶然于自得之境,为真仙可接,霄汉可升者,神之王也。虽曰神王,犹恐阳和之气发泄,阴邪之气乘袭耳。可入静室夷心,抑制所起,静默专一,则神不散,而阳灵全。慎无恣其乐康之情,以致阴邪之来耳。古人所谓乐往则哀来,阳衰则阴胜。若有时躁竞而烦悖者,此乃形中诸魄为阳灵之气所炼,阴尸积滞将散,故扰于绛宫之真矣。可入室静虑,存一握固,激其滓浊,候神清气平,然后省己悔过,务令自新,则转合于虚静之途,此亦洗心之一术尔。         理由:学道的人,时常有兴奋的情况,自己感觉良好,陶然而自得,自觉修炼有所进益,这是神旺的表现,但是虽然是神旺,却要小心阳和之气会被发泄出去,而阴邪的气就乘机来侵袭了。这种情况下,应当赶紧入静室,平静自己的心态,静默专一,如此神就不会散了,而阳灵也就是能全。要谨慎小心,不要肆意释放自己高兴的情绪,而导致阴邪来侵袭。古人所谓的乐往则哀来,阳衰则阴胜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是感觉有时烦燥郁闷而悖逆,这是形中诸魄正在被阳气所炼,阴尸积滞之气将消散,所以扰于绛宫,导致心烦意乱,此时当需要入室静坐,存一握固,将阴气激散,等候神清气爽,尔后自思省己悔过,反思自己的行为,则能转合虚静之途,这称为洗心之术。        分析:需要注意,高兴的时候要懂得让自己不要太兴奋,导致阳气散掉,无名烦闷的时候要自己注意驱散,同时如果遇到的是烦闷,必须要配合自思自省,才能真正达到洗心的目的,这两者操作是有不同的,需要注意。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形动心静章第十五

        夫形动而心静、神凝而迹移者,无为也。 闲居而神扰、恭默而心驰者,有为也。无为则理,有为则乱。虽无为至易,非至明者,不可致也。夫天地昼亦无为,夜亦无为,无为则一,而理乱有殊者,何哉。昼无为以明,故众阳见而群阴伏。夜无为以晦,故群阴行而众阳息。是以主明而无为者,则忠良进,奸佞匿;而天下治也。主闇而无为者,则忠良隐,奸佞职,而天下乱也。故达者之无为以慧,蔽者之无为以昏。慧则通乎道,昏则同乎物。道与物俱无为也,奚可以一致焉。故至人虽贵乎无为,而不可不察也。察而无为者,真可谓无为也。        解释:形体虽然动但心是静的,神是凝的但人是运动的,这就是无为。如果闲居但神纷纷扰扰,静默却心神外驰,这是有为。无为则一些会变得有条理,自动有序化,有为则会一切都乱起来。虽然无为是很容易的事,但是没有完全明白的人,是做不到的。天与地,白天与黑夜,都是无为的,无为则是统一的。但有理乱特殊的存在,这是为什么?因为昼是无为所以明亮,众阳见群关则伏,夜以无为而晦暗,则群阴行而众阳息。所以明为无为的,则忠良多,奸佞少,天下得治。则以阴暗而无为的,则忠良不出现,奸佞多,天下乱了。所以真正明白了,要以无为为慧,避免出现无为而昏的情况。慧则通于道,昏则同于物了。道与物都是无为的,但怎么可能认为是一样的呢。所以至人虽然认为无为非常重要,但是不能不察,要能察而无为,才是真正的无为。       分析:这里重点分析了无为的不同,有无为而阳,有无为而阴的,虽然尚于无为,但要求的是无为而阳,这样才能一切顺利,不至于一切混乱。如何无为而阳呢,便是要用慧,慧就是清明清理有理智的表现,而不是昏乱不知其所以,迷信外物而不能自主。所以必定要是察而无为,才能达到真正的无为。       在修炼中同样如此,修炼之时,虽然虚心忘我,但不可没有自察之意识,必要对自己做好防护,凡有怪异之现象,或有自动而不能控者,皆要心神清醒应对,如此才是真的无为之道。        如一些修炼中,有练一练出现形体四肢自发运动,虽然修练者无心无念,但如此同样不是正途,因为这样身不由己控,看似合于形动心静,但其实这是阴之无为,众阳退而阴气盛,所以会出现乱象,故而身体会莫名运动起来。如是在法术修行中,降乩也好,打神拳之类,虽可资于法用,但如此久久体内积阴,长久则是不良,故时见有当了数十年乩童的,最后还是要走上正统修行的路子,但是此时多比一般人困难多了。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以阳炼阴章第十四

       阳火也,阴水也,冰炭不同器,胜负各有所归。道俗反其情,人各有所炼,众人则以阴炼阳,道者则以阳炼阴。阴炼阳者,自壮而得老,自老而得衰,自衰而得耄,自耄而得疾,自疾而得死。阳炼阴者,自老而反婴,自浊 而反清,自衰而反盛,自庞而反精,自疾而反和,自夭而反寿,渐合真道而得仙矣。是以有纤毫之阳不尽者,则未至于死。有锱铢之阴不灭者,则未及于仙。仙者超至阳而契真,死者沦太阴而为鬼,是谓各从其类。所以含元和、抱淳一,吐故纳新,屈伸导引,精思静默,潇洒无欲者,务以阳灵炼革阴滞之气,使表里虚白,洞合 至真。久于其事者,仙岂远乎哉。        解释:阳火或是阴水,冰与炭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环境下,胜负各有不同。而修道与世俗之情相反,不同的人各有自己的修法,常人以阴来炼阳,而道者以阳来炼阴。阴炼阳,从小长到大然后衰老然后得病,然后死亡。而以阳炼阴,则是从返老还童,从浊返清,自衰而返盛,自庞杂而返精,自疾病而返为健康,自夭折而返长寿,渐合真道,而成仙。所以有纤毫的阳未尽,人不至于死,同样有锱铢的阴气未消除,人也不能成仙。仙是超出至阳而契真的,死者是沦入太阴而会鬼的,这是各从其类。所以含元和,抱淳一,吐故纳新,屈伸导引,精思静默,潇洒无欲,务必要以阳来灵炼革除阴滞之气,使得内外虚白,洞合至真。久久为之,成仙怎么还会远呢?        分析:此段主提出阳炼阴与常人阴炼阳的不同,所谓“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通于此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