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玄先生玄纲论》:虚明合元章第十三

        道不欲有心,有心则真气不集。又不欲苦忘心,苦忘心则客邪来舍。在于平和恬澹,澄静精微,虚明合元,有感必应。应而勿取,真伪斯分。故我心不倾,则物无不正。动念有属,则物无不邪。邪正之来,在我而已。虽所尚虚漠,遗形能虑,非精感遐彻,则不能通玄致真。故上学之士,怠于存念者,阴尸之气胜也。忻于勤锐者,阳和之神胜也。一怠一勤者,其战未央也。决之者在于克节励操,务违懈慢之意,使精专无辍于斯须,久于其事者,则尸销而神王。神王者,谓之阳胜。阳胜者,道其邻乎。         解释:道不能有欲有之心,有心则真气不能聚集,但也不能拼命去忘心,忘记会导致外邪来压舍。关键要诀只在于“平和恬澹,澄静精微,虚明合元”,这样就会产生感应,而感而应之,应而不取,真伪便能分出来了。        所以说,只要我的心正,则物也正。凡动念也是有属的,所以物也不会有邪。无论是邪还是正的来,都在我而已。虽然所追求提虚寂漠漠,虽忘形而思犹在,但不是精感透彻,便不能通玄达真。        所以,如果学者不去存念,阴尸的之气便会旺盛,而勤于存念者,则阳气和谐而魂神能成为主导。一怠一勤,其战未尽,能下定决心者在于克制自己,勤奋修炼,而不要懒惰怠慢,这样使其精专,久久为之,自然尸气消除而神旺,神旺便是阳胜,阳胜者离得道已经不远了。         分析:尤其要注意,宗玄先生指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修炼虽然要消除杂念,求空明之心,但这个不同于坐枯禅,简单说不是完全什么也不想,而是要虽然忘形却念存,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在这里指出,如果忘形忘念,则会出现外邪来袭,喧宾夺主的事。         在很多修炼的实践,时常有人修着修着精神就不正常了,这类要么就是胡思乱想太多,导致杂气而阴盛,内邪始生,又或完全什么也不不想,把自己彻底放空,这样又导致外邪来入舍,看似自己通灵了,或是得到了各种特殊感应,但是这些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代表体内已经阴气又生了。        只有虽忘犹存,如此定下,方能终究使神气旺盛,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古人云,神满不思睡,如果修炼后感觉劳累,神气不足,或是犯困,这必然是方向出现了问题,必要自身努力检查,不可有丝毫错漏,如此才能真正找到修炼中以魂神变旺的分寸。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阳胜则仙章第十二

        阳与阴并,而人乃生,魂为阳神,魄为阴灵,结胎运气,育体构形,然势不俱全,全则各返其本。故阴胜则阳竭而死,阳胜则阴销而仙。柔和慈善贞清者,阳也。刚狠嫉恶淫浊者,阴也。心澹而虚则阳和袭意,躁而欲则阴气入明。此二者制之在我,阳胜阴伏,则长生之渐也。渐也者,陟道之始,不死之阶也。        解释:阴与阳相混,从而产生了人,魂是阳神,魄为阴灵。在人受胎之后,气周游全身,而形成了形体,但如此并不是俱全的,因为俱全了,就返归到先天了。所以如果阴气过旺则会阳竭而死,阳气旺则将阴气消而成仙。阳的性质是柔和、慈善,贞清的,而阴是刚狠、嫉恶、淫浊的。如果心思淡泊,则能阳各,如果焦躁而发泄欲望,则阴气会产生破坏作用。这二者的控制其实都在于我,阳胜则阴伏,便能慢慢长生了,此称为长生之渐,渐是修道的开始,也是不死的最初阶梯。       分析:这里需要区别的是,宗玄先生分的是阳神阴灵各自对应于魂魄,同时把柔和、慈善,贞清的气定为阳的,把刚狠、嫉恶、淫浊的气定为阴的,通过这样的阴阳区别,然后提出使阳胜阴销,从而能得到长生。其理由很简单,因为柔和、慈善,贞清是属于生气的范围,刚狠、嫉恶、淫浊的气是属于杀气的范围,人身中生气纳得越多,则生机越旺,杀气纳得越多,则消耗越加迅速。所以在这个阴阳背后还有一个积累的量,这个量的积累称为长生之渐。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学则有序章第十一

        道虽无方,学则有序。故始于正一,次于洞神,栖于灵宝,息于洞真。皆以至静为宗,精思为用,斋戒为务,慈惠为先。故非至静则神不凝,非精思则感不彻,非斋戒则真不应,非慈惠则功不成。神凝感彻、真应功成者,是谓陟初仙之阶矣。然后吐纳以炼藏,导引以和体,怡神以宝章,润骨以琼醴,皆承奉师诀,研味真奥,则气液通畅,形神合同,不必金丹玉芝,可俟云軿羽盖矣。若独以嘘吸为妙,屈伸为要,药饵为事,杂术为利者,可谓知养形不知宝神矣。不知宝神者,假使寿同龟鹤,终无冀于神仙矣。 解释:道虽然是没有固定的形态结构的,但是学道则是有顺序的。开始应该从正一,然后学洞神,再学灵宝,最后学洞真。凡学的过程中,皆是以静为宗旨,精诚存思为用,并必要配合斋戒,以仁爱的方式待众人。         因为不通过至静,神无法凝,不通过精思,则感应不彻底,而不通过斋戒则诸真不会回应,并且不以仁爱待人,则无功。只有神凝了,感应彻底了,诸真有应,施功有成,这才是初仙之阶。          然后以吐纳导引以使体太和,诵读宝章使神清气爽,再通过润骨,这些都是有师口诀传承,认真研究其奥妙之处,自然气液通畅,形与神合。          这样做了,不需要外服金丹玉芝,也可修炼有成。如果仅仅以嘘吸为用,肢体动作强身,药饵来培元固气,各种杂术而取有利,正可谓是,虽知道养形而不知神才是更宝贵的,即便是寿与龟鹤一样长久,也终究不能成就神仙之道。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神道设教章第十

原文 九玄之初,二象未 构,灵风集妙,空洞凝华,宝章结于混成,玉字标于独化,挺乎有无之际,焕乎玄黄之先,日月得之以照临,乾坤资之以覆载。于是无上虚皇命元始天王编之于金 简,次之于玉章,初秘上玄,末流下土,降鉴有道,乃锡斯文。故伏羲受图,轩辕受符,高辛受天经,大禹受洛书,神道设教兆于兹矣。又玄元愍俗,历为帝师。人 伦浇浮,则陈道德以示朴。鬼神杂扰,则演盟威以荡邪。爰及苏、茅、周、王、裴、魏、杨、许,莫不躬接玄圣,亲传宝经,故西台无隐于灵文,东华不秘于真诀, 是以龙章云篆,渐降人间,师资相承,经法弥广。然可以周览,难可以尽行,何者?以一人之心,兼累圣之道,神疲形倦,莫究其微。故周览以绝疑,约行以取妙, 则不亏于修习,无废于闲和。道在至精,靡求其博尔。 粗糙的解释 在九玄开始的时候,阴阳二象还没有形成,就已经有灵风奇妙地聚集在一起了,其空空洞洞而能凝出光华,宝章也就在此中混成,而玉字也在此成形了,这是在有 无相生的时候,也是在玄黄产生之前。日月受它的影响而能发光,乾坤因为它的影响而能够覆盖天地。所以有无上虚皇让元始天王编成了金简,然后做成了玉章。所 以伏羲得到了图,轩辕得到了符,高辛得到了天经,大禹得到了洛书,这就是设教化的过程。后来太上老君又为帝师,因为人伦不稳定,所以告诉道德以呈示纯朴。 尔后鬼神相杂干扰人间,所以演盟威之教以荡邪气。苏、茅、周、王、裴、魏、杨、许等祖师没有不是接引玄圣,亲自传下玄经的。所以西华不隐于灵文中,东华也 不秘诀与真诀中,所以龙章云篆,慢慢降临人间,又由人间师徒相随,经与法广传。经文可以多看,但是是看不完的。为什么这样?因为以一人的心念,去感悟至圣 之道,即使很精疲力尽得难以领悟微妙。所以可以多看以绝疑问,从中提炼学习其妙处,这样一来不会有亏于修习,也不会在闲时有所荒废。道在至精,并不是在其 广博。 修炼实指 这篇虽然是说神道设教的源流,但实际上主要是在说,道在于精而不在于博,即如同现在说的在专而不在于广。 道教的经文实在太多,很多也各有妙处,但如果总是追求读更多的经的话,即使是知识很广博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再广没有一样精专的,实际上没有修行是一回事。 但是宗玄先生不反对广读,只是认为广读要正确的态度,广读可以用来感悟决疑,这样可以把平时闲暇的时间也用起来。 但不能舍本逐末,只是拼命去往多了读,正如“百招会不如一招精”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 如雷法炼将之中,雷部众将,将将可招,每个雷将的法都各有特色,但是如果试图把每个将都召来的话,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即使是雷法的祖师也明确说的,要修炼,先专炼一将,一将炼精了,则其它的自然也就容易了。 功法也是一样,现代阻碍人的并不是没有功法,而是修炼功法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学者都迷茫了,不知道学习哪个好。 生恐修炼到一个不好的功法,而以后再要提升就困难了,又或会想,遇到更好的功法时再修,这样于是弹指之间,年华就过去了。 结果一瞬间几十年过去,发现自己还是什么也不会。 修道的关键还是在于实修,道法不同于气功或是武术,因为在道法之中哪怕一个小法,都是能通于道的,其成就能力只在于修炼感悟,而不在于法门高低。 每一个法门的传承都是经历了无数年的积累,如果小看了某一个法门,这只能说明自己的智力有限,不足以理解其深厚之处。 如罡步术中,九宫之罡,仅踏九宫而止,常人亦可学而踏之。然修炼至精者,其步法灵活,于技击之中敌不能沾,可起保身之用,法师踏罡练至此乎?更有深者,罡步一踏,步之所过,鸟沾之而不飞,被禁其中,行科法之士,练至此乎? 又如手诀,多有学者四处搜求各类诀法,敢问传统之诀掌握如何?常见法师笑称,自然是熟练之极,随手可结。然再问,一瞬可打几诀?拘邪拷附九诀复打之时,可在一瞬完成否?若是修之至深,可掌毙青牛,试问已然做到否? 又如采炼气之法,运罡吹饼,其色自变,投之入井,井水自沸,试问采炼已能沸井乎?既不能,便是门亦未入,岂敢言法之大小?…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明本末章第九

原文 夫仁义礼智者,帝王 政治之大纲也。而道家独云遗仁义,薄礼智者,何也?道之所尚存乎本,故至仁合天地之德,至义合天地之宜,至礼合天地之容,至智合天地之辩,皆自然所禀,非 企羡可及。矫而效之,斯为伪矣。伪则万诈萌生,法不能理也。所以贵淳古而贱浇季,内道德而外仁义,先素朴而后礼智,将敦其本,以固其末。犹根深则条茂,源 浚则流长,非弃仁义、薄礼智也。故道丧而犹有德,德衰而犹有仁,仁亏而犹有义,义缺而犹有礼,礼坏则继之以乱,而智适足以凭陵天下矣。故礼智者,制乱之大 防也。道德者,抚乱之宏纲也。然则道德为礼之本,礼智为道之末。执本者易而固,持末者难而危。故人主以道为心,以德为体,以仁义为 车服,以礼智为冠冕,则垂拱而天下化矣。若尚礼智而忘道德者,所为有容饰而无心灵,则虽朝乾夕惕,而天下敝矣。故三皇化之以道,五帝抚之以德,三王理之以 仁义,五伯率之以礼智。故三皇为至治,五伯邻至乱,故舍道德而专任礼智者,非南面之术。是以先明道德,道德明则礼智薄矣。老子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 首。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此谓礼亏则乱,智变则诈。故塞其乱源,而绝其诈根。而扬雄、班固之俦,咸以道家轻仁义、薄礼智,而专任清虚 者,盖世儒不达玄圣之深旨也。 粗糙的解释 仁义礼治,是帝王治国的大纲。但惟独道家说,不应该大谈仁义礼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道关心的是根本总是,至仁与天地的德是相合的,至义与天地的宜是相 合的,至礼与天地的容是相合的,至与天地的辩是相合的,这些都是自然所来的,并且是通过赞扬或是羡慕就可以有。如果是有意去模仿,那么这就成了伪了。既然 伪了就会欺骗也伴生,所以通过法也不能治理得了。所以更有价值的是淳古而非尧季。内有道德外就有仁义,有了素朴也就有了礼智。抓住根本,则末也自然稳固 了。这就如同树木的根如果深,枝叶就会茂密,河流的源头广大,则河流的长度就会更长。这并不是不要仁义礼智。 所以道如果没有了,还能有德,德如果衰落了,还有仁,仁如果也亏了还有义,义如果也缺了还有礼,礼如果也坏了,就会大乱了,但乱时,智如果足够也能够凭陵天下。 人主当应该以道为心,以德为体,以仁义为服饰,以礼智为冠帽,则天下自化了。如果只是尚礼智而忘记了道德,只有外在的表现而无内在的心灵,就算时时担忧 小心,一样也治理不了天下。所以,三皇治化用道,五帝抚民用德,三王明理用仁义,五伯率众则用礼智。故三皇五帝为至治,三王五伯则会大乱,这是因为舍了道 德而专用礼智,这不是统治天下的办法。 先明道德,道德明了自然礼智就不需要关心了。所以老子说:礼,是导致忠信变弱与混乱的根源。以才 智治国,只会害国,不以才智治国,才是国的福气。这说的就是,当礼亏之后就乱了,所以智就会变成了诈。所以要从根源上解决乱与诈。至于杨雄与班固他们说道 家轻仁义而薄礼智而什么也不管,是因为这些儒生并没有真正领悟圣人的玄旨。 修炼实指 所谓心为君,身为国,此篇是指治国之道,但也是指的治身之道,道家的思想是要绝仁弃义,关乎道德之源。 为什么要绝仁弃义?宗玄先生认为,因为仁义礼智并不是根本的东西,如果把注意力放在仁义礼智上,并试图通过仁义礼智来解决问题,是不行的。 因为仁义礼智是由道德化生出来,而它们并不能自己保证自己的秩序状态是能一直保持下去。 最好的例子时,当礼出现问题时,人与人之间没有礼节往来了,相处自然摩擦就多,摩擦一多自然就会乱了。 而这种混乱一产生,本来的智是用于正道上的,现在也就转变成诈了,一转变成诈了后,祸乱的根源也就真正的开始了。 现实中的例子比如搞研究的,心性正直的人,会将智用在正途上,研究怎么提高生产效率,怎么对大众有益。而心性歪邪的人,失去了仁义之心,会研究如何用地 沟油冒充好油,会研究如何以劣充好,会研究如何在别人面前伪装。这都是因为没有仁义的制约,而礼也坏了,所以智变成了诈。…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化时俗章第八

原文 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 也。而有今古浇淳之异,尧桀治乱之殊者,何也?夫道德无兴衰,人伦有否泰,古今无变易,性情有推移。故运将泰也,则至阳真精降而为主,贤良辅而奸邪伏矣。 时将否也,则太阴纯精升而为君,奸邪弼而贤良隐矣。天地之道,阴阳之数,故有治乱之殊也。所以古淳而今浇者,亦犹人幼愚而长慧也。婴儿未孩,则上古之含纯 粹也。渐有所辩,则中古之尚仁义也。成童可学,则下古之崇礼智也。壮齿多欲,则季世之竞浮伪也。变化之理,时俗之宜,故有浇淳之异也。窍其所以,源其所 由,子以习学而性移,人以随时而朴散。虽然,父不可不教于子,君不可不治于人,教子在乎义方,治人在乎道德。义方失则师友不可训,道德丧则礼乐不可理。虽 加以刑罚,益以鞭楚,难制于奸臣贼子矣。是以示童蒙以无诳,则保于忠信。化时俗而以纯素,则安于天和。故非执道德以抚人者,未闻其至理者也。 粗糙的解释   道 德是天地之祖,而万由天地所生,所以天地是万物之母。帝王则是三才之主。但是道德、天地、帝王本来应该是同一物。却现在与古代帝王有好有坏,这是为什么? 道德自身是没有兴衰的,但是人伦是有好坏的,古今从来没有变过,性情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当运好时,则至真之精降下为主,贤良就多,奸邪就少。而运差时, 则太阴成了主层,奸邪就举起,而贤良就隐了。天地之道,阴阳之数,所以有治乱的不同。所以古人淳厚而现在却不一样了,这是如同人小时候不聪明,长大就聪明 了的缘故。 婴儿还没有当孩子时,如同上古的人一样纯粹,而慢慢辨别事情,如同古尚于仁义。而长大些的孩子,可以学习了有了智力,就如中古崇尚礼智。等 长出来了牙后,想吃的东西多了,于是欲望也多了,则与季世相似了,开始会了说谎。变化的道理,跟世俗时代是有关的。所以古今是有变化的。知道其中的关键, 根据这些原因,可以让其学习而改变习性,让人随时而变化。父母不能不教子女,君王不能不治理百姓,但教子女要有方,治理百姓需要在乎道德。如果不会教子无 方的话就不行,如果没有道德,则礼乐也没有人在乎了。即使是不断加以刑罚,再什么狠狠鞭打,也是没有用的,解决不了奸臣贼子的问题。所以,要学习小孩的蒙 昧之状,则能保证忠信,把时代的习俗变得朴素,则与天相应相和。所以不以道德来教育或治理人,是因为不明白这个最高的道理。 修炼实指 这一段虽是讲治国与教育,实际上也是在借喻修炼。 修炼过程中,总是难免会遇到魔障的,各种慢慢修炼过程中不正确的认识的积累,往往会形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导致无法有所进益。 有些修炼的人,修炼不但没有解决身体问题,反而会病来的时候扛不住,落下了一身病,而这些病又很难解决。 这就如同有奸臣在国内捣乱一样,想收拾又收拾不了。 尤其是在结婴之后,当婴儿温养成阳神时,也会时常发生背逆于自己的情况,如有时发现还未长成阳神会试图脱离自己,暂时性的无法控制。 这些都是会必然发生的事情。 但是这些事情要解决,就要从源头上开始解决,因为情况比较复杂,每个修炼者遇到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要灵活解决。 灵活解决无非就是紧紧抓住道德教化这两点而来,不要一昧只想着,发现了什么问题,就不顾问题的源头去强行通过强制手段进行。 如还未长成的阳胎,要脱去时,也决不可用强力去镇制阳胎,而立即做一场大静,浑然无我,如同哄小孩一样处理,渐渐引导教化,一点一点慢慢来回牵引,牵引回来,如此方能解决问题。 正如一些丹法要诀中明确指出的,忽然一觉身外有身跳出,嫌肉身污秽,红尘浊世不肯回,这种时候一定要慢慢牵引回来,如果强制使力使意召回,只会导致阳胎的肉体间的联系断得更快。 如果不这样做,人就会突然坐化掉,这种坐化掉,往往还会有一些神奇的校验,世间不明者,见了或多会说修之有成,实际上修者却是一败涂地,身死道消。…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同有无章第七

原文 夫道包亿万之数,而不为大, 贯秋毫之末,而不为小,先虚无而不为始,后天地而不为终,升积阳而不为明,沦重阴而不为晦。本无神也,虚极而神自生。本无气也,神运而气自化。气本无质, 凝委而成形。形本无情,动用而亏性。形成性动,去道弥远。故溺于生死,迁于阴阳,不能自持,非道存而亡之也。故道能自无而生于有,岂不能使有同于无乎?有 同于无,则有不灭矣。故生我者道,灭我者情。苟忘其情,则全乎性,性全则形全,形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神全则道全,道全则神 王,神王则气灵,气灵则形超,形超则性彻,性彻则返覆流通,与道为一。可使有为无,可使虚为实。吾将与造物者为俦,奚死生之能累乎。 粗糙的解释 虽然道包括亿万之数,但是并不能说它大,而它细微到极致,也不能说它小。虚无未生时就有了它,但它不能称为开始,天地消逝后它仍然存在,而不能说它就是结束。阳气上升积累,不能称它为明,阴气下降而沉沦,也不能称它为晦。 本来是没有神的,是因为虚极了,所以产生了神,本来是没有气的,是因为神运而导致气自化。气没有形质,但它聚在一起可以成形。形是本来是无情的,但动用 则会亏性。形即成,性就动,这样就离道的太极模式越来越远了。所以会逃不了生死,被阴阳所掌握,而不能由自己作主,这是因为没有道存所以会有亡的出现。 所以,生我的是道,灭我的是情。如果能把情忘了,能性就能全了,性如果能全,形就自然能全了,形能全了,气就自然能全,气能全了,则神就自然能全,神能全了,则道就自然能全了,道能全了,则神自然就旺了,神旺了自然气就灵了。 这样我就与造物者是同一类了,生死怎么还能拖累得了。 修炼实解 可以很容易看出,宗玄先生描述的修炼模式中,修炼是一环扣一环的,大体要经历这样的变化: 性全-》形全-》气全—>神全-》道全-》神旺-》气灵 在这种模式中,情为最初的发端,只要放弃情欲,便能一环环最后越来越加的圆满。 而这些模式的根本,都是由前文的一步步推导出来的。 历史上修炼成就高的,大多古人修得好点,到了宋元就次之了,宋代理学虽然发达,但无论是修炼还是社会成就上,其实都比较不限,与汉唐有很大的差距,经历元朝大毁道经后,实际上道学一度不兴,在明清的丹法中更是简之又简,怎么简单怎么来,很难修炼到古人的境界。 至于到了民国出现的一些公开的丹法奇怪的操作更多,什么用夹子夹鼻子,用热毛巾烫背,都一起来了,这些已经离仙道甚远了,并不符合大道修炼。 所以追溯丹法,应该多从古经中进行挖掘,内丹之术自古而有之,宗玄先生的理论,对理解古代丹道原理很有帮助,需要细心研究。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第六章:超动静章

原文        夫道至无,而生天地。天动也,而北辰不移,含气不亏。地静也,而东流不辍,兴云不竭。故静者天地之心也,动者天地之气也。心静气动,所以覆载而不极。是故通乎道者,虽翱翔宇宙之外,而心常宁。虽休息毫厘之内,而气自运。故心不宁则无以同乎道,气不运则无以存乎形,形存道同,天地之德也。是以动而不知其动者, 超乎动者也。静而不知其静者,出乎静者也。故超乎动者,阳不可得而推。出乎静者,阴不可得而移。阴阳莫能变,而况于万物乎。故不为物之所诱者,谓之至静, 至静然后能契于至虚。虚极则明,明极则莹,莹极则彻。彻者,虽天地之广,万物之殷,而不能逃于方寸之鉴矣。 粗糙的解释       道是无的,所以生了天地。天是动的,但是北极星永远在空中不会改变位置。地是静的,但是自西向东流的水从来没有停过,并不断地蒸腾云气。所以,静就是天地之心,动就是天地之气。心静气动,所以能像天地一样运转不息。这就是通于道的啊,虽然翱翔于宇宙之外,但心是宁静的,虽然休息于毫厘之内,气却是在运动着的。心不宁就不能与道相同,气不运就不能存形。而形存同于道,这是天地的特点。所以虽动而不知其动,这样就超乎动了。静而不知其静,这就出乎静了。超出动的,阳不可得而推,超出静的,阴不可得而移。阴阳都不能变化它们,更何况于万物。所以不受物质的诱使,不产欲物之心,这就是静,要至虚,才能契合于至虚。而虚极则明,明后会生莹,莹后便会生彻。而到了彻的境界,虽然天地之广,万物之多,也不能逃出方寸之镜中。 修炼实解 直接的翻译总是很粗糙的,又要翻译出意思,又要表达出宗玄先生的深意,这基本上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道由无生了天地,这个前面几章已然说过,对于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的人来说,这个道家的宇宙生成图景并不然理解。 然而宗玄先生在这一篇中向我们提示了天地更深的意境。 深入研究过术数占卜的人,都知晓,阳者动也,阴者静也,而天属阳,地属阴,所以天动地静。 但世传的太极图中,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个表达是如何来的? 宗玄先生描述了一个让人恍然大悟的图景,很清晰的描述了:“天虽静,而北辰不移,地虽静,而东流不缀...” 天虽然是动的,但里面也有永远不动的部分,地虽然是静的,但也有在动的部分。 这就形成了一个太极图的完美表达。 现今的太极图,大多是宋代传出的,但是显然在唐代的宗玄先生这里,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这里已经表达出来了后世的太极图景。 北辰在天中,永恒不移,这个实际上是因为地球的地轴正好对着北极星,所以无论如何变化,它看起来都是不动的。 所以北辰即是天心,而天心不动,便是天心静的表现,而在地上,水的流动是一种气的体现,所以宗玄先生在这里明确指出:心虽静而气却动,这才是合于道的。 为什么合于道,因为它合乎天然自然本来的面目。 那为什么要合乎天地自然本来的面目,修道为什么要法天象地? 因为只有最本初没有受到七情六欲干扰的事物,才能更好的体现出纯朴的道,这不是说情欲中没有道了,只是七情六欲会让事物变得复杂,不利于去观悟道理,所以道家一般丹道的修行,即是以天地为师。 在明白了这种太极原理后,很容易就推出,静不知其静,便是真静,动不知其动,方是真动的道理。 正如相对论里指出的,动与不动,其实只是在于参照物的选择。 因为地球轴心与北极星在一条线上,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北辰不移",这个是把北辰选择成了参照点。 所以自古道家尚北,而北又为水,故道家也喜水,这是同样的道理。 如人站在地球上,地球虽然是动的,但是人没有动,人不知动,这个是真动。 但世间多是动的,很少有静的,这并不符合理性的太极模式,愈动得频繁,则越会加剧与太极模式之间的差距,故而,道家提倡让人清静,需要“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当人进入静的状态后,如丹道修炼之中,则会产生光,这个被称为性光或是慧光,这是入静后的自然校验。…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性情章第五

窃得五术不修道,受灾得祸皆自召 时时修之清静体,便知古仙皆参玄 性情章第五    夫生我者道,禀我者神,而寿夭去留,匪由于己,何也?以性动为情,情反于道,故为化机所运,不能自持也。将超迹于存亡之域,栖心于自得之乡,道可以为 师,神可以为友,何为其然乎?夫道与神,无为而气自化,无虑而物自成,入于品汇之中,出乎生死之表。故君子黜嗜欲,隳聪明,视无色,听无声,恬澹纯粹,体 和神清,虚夷忘身,乃合至精。此所谓返我之宗,复与道同。与道同,则造化莫能移,鬼神莫能知,而况于人乎。 粗糙的解释   既然是道生的我,禀受于我的是神,但是人的寿命,活多久什么时候去世并不由自己,这是为什么? 因为性动则成了情,情则返于道,这样就被“化机”所运了,所以不能由自己控制。 如果超出这些之外,栖心于自得之处,则道可以为师,神可以为友了,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道与神,什么也不做气便自己会化生,而不需要思考意念物就自己形成了,其超出于生死之外。所以君子应该放弃欲望,不要追求聪明,看到不见色,听之不见声,淡然纯粹,自然体安神清,如此再虚夷忘身,便能合于至精。 这样就称为返我之宗,而与道相同,与道只要相同,造化就不能改变,鬼神也无法知晓,更何况人。 修炼实解 道家有很多东西让人质疑。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放弃欲望,这真的对吗? 如果这样做,如何又能在现代的激烈竞争中出人头地,如果不能出人头地,又怎么改善自己的处境,如果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又如何给家人幸福? 当年,皇帝问宗玄先生,修炼之道。宗玄先生回答说:“此野人之事,当以岁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适意。” 这里表达得很清楚,修炼的事,并非是人主所适合做的,因为道家修炼讲究的是无欲无求。 皇帝不适合是因为天天需要管理国家大事,如果花费时间在修炼上,必然会荒废朝事,一举而天下皆动,影响的人太多,所以连基础的修炼也是不宜进行的。 也就是说,其实这个是个例,这也是当皇帝代价,并非针对于大众。 道家修炼,到一定的境界,就要生活中无处不处于修炼状态,非仅仅是打坐练功的时候。客观来说,道教的基础修炼,与世俗的生活是有冲突的。 但所幸运的是这是道教,所以为了针对世俗的问题,就有了道门五术,道门的五术就是专门为世人解决问题用的。 很多人说道教不究竟,但在说前,往往先要搬出来道教的一个法门,然后说这个法门很好,然后再来句不究竟。 通常说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理解道术,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往往还是停留在术的观察上,没有认识到道家的道的部分。 术是道的体现,道是术的根本。 而道术,不是说拎只鸡,扎个草人,挂在竹竿上,然后等鸡叫打卦能把魂召来,这就叫道术了。 这充其量只能叫术,非道亦可行之。 甚至有些宗教窃取术中部分后,用了效果不好或是受到外来的影响,导致不吉之事,于是就说道教之术不过如此。 更有自作聪明之人,偷学术中部分,自以拜神实是祭鬼,画符弄事,偶有灵验而欣喜不已,最后祸患加身,以致于悲惨,于是又言这是道所致。…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天禀章第四

不知太极不知先,方诸聚水岂虚言 明得承负分明理,感召至精现眼前 天禀章第四 夫道本无动静,而阴阳生焉。气本无清浊,而天地形焉。纯阳赫赫在乎上,九天之上无阴也。纯阴冥冥处乎下,九地之下无阳也。阴阳混蒸而生万有,生万有者,正 在天地之间矣。故气象变通,晦明有类,阳以明而正,其粹为真灵,阴以晦而邪,其精为魔魅。故禀阳灵生者为睿哲,资阴魅育者为顽凶。睿哲惠和,阳好生也。顽 凶悖戾,阴好杀也。或善或否,二气均合而生中人。三者各有所禀,而教安施乎。教之所施,为中人尔。何者?睿哲不教而自知,顽凶虽教而不移,此皆受阴阳之纯 气者也。亦犹火可灭,不能使之寒。冰可消,不能使之热。理固然矣。夫中人为善则和气应,为不善则害气集。故积善有余庆,积恶有余殃,有庆有殃,教于是立。 粗糙的解释 道本来是没有动静的,但阴阳发生了,气本来是没有清浊的,但是天地成形了。纯阳在上,所九天之上无阴,纯阴在下,所以九地之下无阳。阴阳混和,而生了世间的一切,所以阴阳正在天地之间。 所以气与象可以变通,晦与明而有类象,属阳的则明则正,其本质为真灵,属阴的为晦为邪,能成为魔魅。所以禀受阳灵而生的睿哲,受阴魅百生的则顽凶。睿哲 惠和,因为阳喜生,顽凶悖戾,因为阴好杀。所以有善有恶合一起,而成了人。三者都各有所禀,那么如何才能立教以化?教化的对象,是中间的人。为什么呢?因 为睿哲的人,不教自己就明白,顽凶的人教了也不会发生改变,这都是因为受阴阳的纯气的原因。 正如同火可以灭,而不能让它变冷,冰可以让它化,而不能让它变热,道理就是这样。只有中间的人,为善则与气相应,不善则与害气相集。所以,积善能够有余庆,积恶则有余殃,有庆有殃,于是才立了教。 修炼实指 气有阴阳的分别,阴气多害,阳气多生。而这个是站在对人的好坏的角度来上分论的。 阴阳是相对的,但无论哪种相对的分割,必然有一个原则,此处的原则就是:对人有益的称为阳,对人有害的称为阴。 但更需要注意的,无论哪种相对的分割办法来区别阴阳,在纯阳与纯阴时,它们的概念都是相通的。 因为纯阳与纯阴都是无极的,所以无论哪一种视角,在这种视角的边缘上的纯阳纯阴都是一回事,关于这个,可以在道门五术中细细体悟。 人生受气不同,本性难改,设教而教化众生,不是针对至阳之气或是至阴之气重人的来设的。 因为人类大部分还是阴阳相杂,属于善恶之间的变动。(在下推测应该或较符于正态分布。) 因为阳多的,不用教也是善的,阴重的,教了还是那个样子。 比如说,大家同是从小读书,从小就被教导要当好人,但即使是学习很好的孩子,也有后来当罪犯的,也有学习很好进去当官结果贪污腐败的,即使大量的教育、教化仍然无法解决。 明朝时期,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全国大力查杀贪官,举朝上下杀了不知多少人,结果还是杀不尽。 这个就是天禀,如果换作现代的说法来说,就是天生基因有缺陷,正如近年来科学上基因的研究,发现有一些基因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少数现象,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教化的,所以才有了教,行教化之道。 宗玄先生对于天禀做了一个很好的解释,正如同火一样,你只能灭了它,而没有办法让它变冷。 虽然有低温火焰,但那是一种发光现象,与宗玄先生这里说的火却不是一个道理了。 这里描述的火,是一种高温运动的东西,你可以让它的运动变慢,但一旦变慢,就不会发光了,火焰也就灭了。 所以这里称为天禀。 宗玄先生这里谈的天禀,是承认这种现象的存在,但是这章的意思是,虽然有天禀这回事,但不意味着就是不可教的,即使是有少数人不需要教或是教不了,但是还有更多人的是需要教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