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玄先生玄纲论》真精章第三

祖师不言千古秘,吾今却来分明语 惟愿后学明妙旨,道不虚行只在人 真精章第三 天地不能自有,有天地者太极。太极不能自运,运太极者真精。真精自然,惟神惟明,寔曰虚皇,高居九清,乃司玄化,总御万灵,乾以之动,坤以之宁,寂默无 为,群方用成。空洞之前,至虚靡测,元和澄正。自此而植,神真独化,匪惟巨亿,仰隶至尊,咸有所职。丹台瑶林,以游以息,云浆霞僎,以饮以食,其动非心, 其翔非翼。 听不以耳,闻乎无穷。视不以目,察乎无极。此皆无祖无宗,不始不终,含和蕴慈,愍俗哀蒙,清浊体异,真凡莫同。降气分光,聿生人中,贤明博达,周济为功, 为君为长,俾物咸通。爰历世纪,玄勋允充,德掞天壤,名书帝宫。于是运绝北都,命标南府,元真乃降,是为形主。阴气既落,世尘自阻,炼胎易质,革秽除腐, 神形合契,白日轻举。所谓反我乡,归我常,与道无疆,而孰知其方。 粗糙的解释 天地不是本来就有的,是太极演化出来的天地,太极不是自己就会演化的,演化太极的是真精。真精就是自然之物,其神而明之,主一切之运化,所以说虚皇高居九清,主管玄化,总御万灵,乾性健而动之,坤性顺而宁之,寂默无为,而万物皆成。 在空洞之前,其至虚之极而难以认识,本来和顺澄清并为中正,以此而发生演变,神真独化,其数之众而不可计量。万物都尊从于它,被其排着自己的角色。丹台 瑶林之中,以其为流以其为息,云霞像浆水一样饮用,其之运动非是因心而变动,其飞行变化更非有通过翅膀来进行。听声音不用耳,却能听到一切。不用眼看,却 能知晓事物的最细微之处。 它们都没有源头,也没有开始结束,其含于太和蕴着慈悲,痛苦于凡俗哀伤于众生蒙昧,其清浊有分,真凡而不同。 气自运而降气并分光于人,则人贤明博达,喜于周济与人,如果是为君或为长者,则能为人指点迷津,什么事物都明白。所以其自北都所运,命标于南府,元真于是 降下,成为万物之形的主导。 阴气落下,尘世之中便会己阻碍自己,所以需要炼胎,消除其阴质,革除其腐秽,这样神与形才能两相契合,一旦如此,白日就能轻易飞升。此称为返我乡,归我常,与道之间没有分别。 修炼实解 道家重修炼一途,但修炼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千古人来大多不愿说破根本的道理,即使是有丹经,也是多以象言事,其中的根本道理是不说清楚的。 宗玄先生的论述,是极为紧要的,因为后世丹道内炼的理论基础受其影响很大。 天地是如何而来?道家认为是由太极分阴阳而演化了天地。但是太极为什么会分阴阳呢? 这背后必然是有一种力量的,这种力量可以视为宇宙大爆炸的第一原动力,又或认为是宇宙万物自无而生有的那一瞬间变化背后的驱使力量。 虽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自然而然,自且然也,也就是说,“它自己就是那个样子了。” 举个更细致的例子来理解: 火为什么是热的?因为它有极高的能量,所以物质飞速运动着,而这种快速的运动能将能量传播给其它物质。 但物质为什么会运动?按相对论来说,世间的万物都在运动着,因为运动是一种相对的现象。 因为运动这个概念有一个颇有意思的地方,即如果你觉得动了就是动了,觉得没有动就是没有动。 如坐在椅子上,人没有动,人相对地球没有动,但是地球还是在旋转的,人相对太阳或其它星体来说,仍然还在运动着的。 所谓动与不动,在于你选择的是参照物是什么,如果选择地球为参照物,你坐着不动便是不动,如果选择太阳为参照物,你要每秒三千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逆转的方向奔跑,才是相对于太阳不动。…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元气章第二

  原文 太虚之先,寂寥何有。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真一运神,而元气自化。元气者,无中之有,有中之无,旷不可量,微不可察,氤氲渐着,混茫无倪,万象之端, 兆朕于此。于是清通澄朗之气浮而为天,浊滞烦昧之气积而为地,平和柔顺之气结而为人伦,错谬刚戾之气散而为杂类。自一气之所育,播万殊而种分,既涉化机, 迁变罔穷。然则生天地人物之形者,元气也。授天地人物之灵者,神明也。故乾坤统天地,精魂御人物。气有阴阳之革,神无寒暑之变。虽群动纠纷,不可胜纪,灭 而复生,终而复始。道德之体,神明之心,应感不穷,未尝疲于动用之境矣。 粗糙的解释 在太虚之前,是什么也没有的,这个描述,即是在指,没有宇宙之前,有什么? 在宗玄先生的认识里,真空之中,却是有真精存在的,称为至精,至精相感互激,导致了真一的产生。而真一运神,元气便化了出来。 从丹道的修炼上来说,至空之寂之中,才能有真精出现,而这个真精出现之后,便能化出来一。 圣人守一而为天下式。守一之后,便能有神出现,神出现气也就自然感召了出来。 所以是至精交感而一,一生神,一运神,气自化生。故修炼下手,总不离守一。 此一,即为玄关。 元气的性质是其为无中之有,因为从无中而生出,但又不附在有上,即使是生出来了仍然是有中之无。 其旷而难以描述,其细微时又无法感受,似有似无,但却氤氲渐着,混茫无倪,万物之象所化生,皆自元气所来。 元气显象之后,其清的一部分,化升为天,其浊的部分结为地,中间还有平和之气,结为人,而其中平和之气中杂气较的,则变成了其它事物。 所以万物由一气所化。但一气只是化成万物,人有灵智,此是由神明所化而来。而神明,是在真一之后而生,其非元气,元气自化却因神而来。 何为神?使一气为化而为神。由真一运神而使而元气化生万物之形,而灵智亦自神中而来,所以称为“乾坤统天地,精魂御人物”。 气分阴阳变化,而神明不分,所以万物纷纷运动,周而复始,但道德在其之先,神明于中而不变,其不受天地万物之制约。 修炼实解 丹道之中,有流派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说,但为什么要有这三步? 因人受七情六欲之沾染,真神已昧,欲要让真神显化,需要通过修性“见得本来面目”。 如禅法中修行真性,而忽顿悟,见得真神出,于是自顶门跳出而寄于虚空,作为成就法门。 丹道之中,认为人之气阴阳相杂,而气之阴阳是由自身神明以气自转而来,如果神明不够纯净则会不断产生阴阳之气,故而成人。 其所出之神也难免带有阴气,故出阴神,而此阴气重浊相坠,必不能真入虚空,故难免再坠。 客观说,佛家修炼与鬼仙还是有不同的,鬼仙是一身纯阴,而佛家修炼而成,实是神带阴气。 正因为如此,佛家修行,终不离因果,即使是修炼成佛,也只能不昧因果,所谓不昧因果,就是明了因果,所以不去沾因果。 佛家之所以也能成,主要是通过炼性将阴气压着,使其没有散发的条件,而这种镇压必须要通过强烈的信仰才可能实现。 在佛家修炼禅定时非常讲究“定”,一定要进入定在境中不掉出来,如果能够永定,则说明修炼很深,这种定也是压伏阴气的一种方法。 佛家重视降魔一说,并非常重视信仰也是这个道理,不过显然也有降不住的时候,于是有了十地菩萨转为大魔王的说法。…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道德章第一

原文   道者何也?虚无之 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 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 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然则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 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 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粗糙的解释 道德分为道与德两个概念。 道,是指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有代表空无的一面,出有内含阴阳代表有的一面,还有无无既无,真然常寂的一面。 空无的一面表现在,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而内含阴阳的有的一面,表现在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 无论是先天未生还是后天已成,其中生生成成,无处不离道,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无时无处都在体现着一种完美的统一,从来不曾改变这,这个便是道。 德,是指天地禀性,受阴阳变化,再以五行四时影响,从而成为处处存在的规则,群生百姓生活在其中却不知。 所以,生之谓之道,畜而成之谓之德。 道即是从根源到演化中贯穿一切的东西,它不是规则,但它演化出来了规则,而规则又制约与促进着天地万物的变化,造成了万物的不同,这就是德。 没有道,万物不可能生,没有德,万物也无法化现。而生不见其始,成不见其终。去探索其隐奥,却无法追究到其宗本,所以入有之末,出无之先,不求其兆,而自然而然。 自然,指自且然也,其义指本来便是如此,在哲学上称为自指,这便是天地的关键。 如果用现代的系统论的观点来理解就是: 道是贯穿于始终造成一切开始与结束的根源,因为道法自然,所谓自然即是指的自指性。 而德代表的就是道所产生的规则及规则的迭代,通过自指与迭代,万物发生了化生与演变。 模拟的实验观察 可以用一台摄像头与一个显示器来简单模拟一下这种系统,将摄像头的镜头对着显示器。 摄像头上拍到的是显示器上的图像,然后又会转入到显示器中,再不断地被摄像头拍摄。 如此便能完成一个自指迭代模拟。 当显示器上出现图案后,对该图案进行放大或缩小。 会惊奇地发现,图案中会呈现岛屿、星系、星球等,均似自然界之自然造物情状。 现代科技中的一些发现 如果说现代科技中的一些发现,莫过于说分形了。分形基于一个最简单的说法:所有复杂的东西其实只是最简单的东西无数次的迭代。 一个简单的公式通过迭代而成了奇妙的螺壳。 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的多次迭代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花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