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周易参同契(十九):文字郑重说,世人不孰思

聊聊周易参同契(十九):文字郑重说,世人不孰思

若夫至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结体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迭兴更御时。优劣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审分铢。有形易忖量,无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为世定诗书。素无前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寒帷帐,嗔目登高台。火记六百篇,所趣等不殊。文字郑重说,世人不孰思。寻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窃为贤者谈,曷敢轻为书?若遂结舌喑,绝道获罪诛。写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犹豫增叹息,俯仰缀斯愚。陶冶有法度,未可悉陈敷。略述其纲纪,枝条见扶疏。

如果说到至高的至人,那就要从伏羲说起,伏羲开始画了八卦,效法天地。而文王根据卦又演出来了爻辞。到了孔夫子的时候,又作了《十翼》来解易。

这里的翼是指的”辅助“的意思,《易纬·乾坤凿度》中记载说:孔子“五十究《易》,作十翼。”,而《十翼》便是指的是《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这十篇解易的文章。

这三个圣人都是应天时而生的,将易阐述得越来越详细,虽然阐述的深浅是不同的,但他们是一样的伟大。

因为有了易,所以丹道中的制作,便有了依据,能够不断地推验审度,计算也非常细微,细到了到了分与铢。

由于有形的东西是很好度量的,而无形的东西是很难理解的,所以为了能让人理解,有方法可以遵循,所以为世人定下了诗书。

常人知晓这些之前,对这一切是没有认识的,所以需要靠着师的传授才能够觉悟。火记有六百多篇文章,其中的内容各有不同,写下文字的时候也是非郑重的, 然而世人却不去深入体会其中的内容。

如果寻度其源流的话,幽与明其实本来是在一起的啊。

这些内容平时只能跟贤者们相谈,怎么敢轻易写成书呢?

如果完全什么也不说的话,又怕是让道绝了。但是将其写到竹帛之上,又怕泄露了天符。所以只好叹息犹豫,反复纠结不止。

丹道的陶治是有法度的,无法详细述说,这里说个纲要,学者们根据这些枝条便可以梳理了。


道家与儒家,有时候会让人困惑,为什么两家有时候看起来是那么得像,有时候看起来又那么得不像

在道教中除了有自己的神明体系之外,同样还有儒家的圣人,而儒家虽然没有道教后来的神明,然而也会有祭祀的仪式,也会有道家的东西在里面。

这个要说,就追溯到上古的时候,按古人的说法,曾经有一个很辉煌的文化,然后这个文化败落了,后来传入了形成了夏商周一脉直到传到了周。

而周末战乱,便是春秋时期,后来按《周本纪》记载:“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为什么要提及这个,因为古代周是宗法制度,他们知识文化精华,都只在宗室内流传,外人很难得到其中的精华。

这文中提到的三圣之一文王,即是周文王姬昌,是他将周易演成了六十四卦并结了爻辞,而姬昌的易学便在周王室中流传。

按记载,从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直到公元前五百多年前,从来没有人看到过真正的易书是长什么样的,后来是周王室衰微,公元前五百四年,晋国国君派使者借着国事的借口,得到阅览了《易象》一书。

当时的易分为两部,一部是《易象》一部是《周易》,而《周易》这本书连当时的周王室内部都是秘密相传。

三圣之一孔子,本来是鲁国人,因机缘巧合认识了周室藏书的管理者老子,也就是道家的祖师了,为免繁琐,以下暂不以祖师称之,心中恭敬便是。

老子既然掌握周室书籍,所以这些必然是阅读过的,而且有一定程度的深入造诣,不然也不会担任这个职务。

所以虽然整部《道德经》里虽然没有谈易,然而整个道家历史上却一直关注研究并周易,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记载老子这样说的:“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意思便是老子在世时,如果不是一百六十多岁,那么便是二百多岁。

这是因为老子出生于春秋时期,但到战国时期老子还在,所以至少要在百岁以上,现代人受到思维的局限,所以大多难以理解。

所以现代人大多怀疑当年对老子的描述,便是从年龄上下手,认为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即使是如今只要环境好,空气好,在世活到了一百三十岁仍然健在的老人全国数来也有不少位,并不足为怪。

如果又有修行,本就能延年益寿,照少了算活到一百六十多岁,也并非不可思议的事。古今历史上记载超过两百岁的人也有不少,只是资料太少,难以考证罢了。

更何况《黄帝内经》中有请问“上古之人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之说,也不是空穴来风之事。

话归正题,说到孔子后来终于得到了《周易》,至于怎么得到的,史上似乎并没有详细记载,如果按史推敲,应该是在周游列国时四处搜集而得,按司马迁的说法,孔子原来搜集有三千多篇,经过他精心挑选后,留下来了现今传世的诗经305篇。

总之他拿到以后,其时他已经五十余岁了,所以在晚年反复读易,并把自己的理解与心得教授给了门人弟子,还有一种说法,是《十翼》非孔子亲写,而是后来他的门人弟子后来汇编他的学说,而编成了《十翼》。无论哪种,孔子最大的贡献其实不在于解不解易上,而是将周易传播到了天下。
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归纳: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袓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己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寖衰。此辟儒之患。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法家者流,盖出於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生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譥者(喜欢攻击别人隐私的人)为之,则苟钩釽析乱(屈曲破碎、支离错杂)而己。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诸家者,不犹愈于野乎? 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诸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观万方之略矣。

按这个归纳,便知诸子百家学说,都是有脉络的,而能将它们统一起来的,便是易,而无论哪一家都是有自己独特一面,如果能全部融汇贯通,便能够真正产生一门大学。

而易中又云“一阴一阳谓之道”,而阴阳可以推一切事物,所以也就是道能够包含一切事物。

因为后世独尊儒术,其实上诸子百家,就开始汇入了儒家与道家之中,其中比较接近儒学的,归入儒家,剩余大多的又入了道家。

所以道家学说实际上是汇合诸子百说而来,虽然在概念上可以包容一切,像道家著作《太平经》之中, 广泛吸收儒、法、墨、 方技、阴阳等家的思想整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套修神与修形、治身与 治国、入世与出世有机结合的学说。

然后又转回来看《艺文志》中所说的道家:“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

这显然跟真正修道者,所知的道家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此道非彼道,这一归纳的道最多只能称为官之道。

因为《道德经》的中的柔弱是“柔弱胜刚强”,而并非是:“卑弱以自持”,而这种误解影响了后世。

而并非人真正所理解的道家的道,更非修道之人所修之道,所以这里的看起来系统,其实是夹杂了作者自己的想法。

这种影响,到汉代佛教进入中国时,开始便是以老氏之学的旁支的名义进行,以“其道贵虚无”在理法上成立,所以得以进入而受到关注。

当然,也有一说是秦朝时佛教僧人来过中国,其实那个是南北朝时期佛教人士伪造的史书《周书述异》上所说,该书造假水平颇高,不过年代记录仍然有所矛盾,其次因为断代的情况,所以南北朝的人其实也不知道秦朝是什么样的,所以里面描述的中国情况全是南北朝时期的情况,得益于近代考古,故发现其书伪造。

早年道教与佛教辩论时,佛教基本上靠此书辩论,在后世佛教大量佛经里也经常引用此书为自己添加光环。

不过既是伪书,自然不可信了。

如果只是宗教内部掺杂这些并不是问题,但是如果要寻求大道,必然还是要从中华的古文化去追索,求中华之正学。

毕竟中华古代文化与印度古代文化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中华的文化探讨的都是如何统治万民,而印度学说主旨的是作为一个民如何被统治。

而到了道的层面,中华的文化便是如何统御天地万物,从而达成天人合一,而印度的文化则是如何面对现实去回避。

明白了这个主旨,方能明白,虽然中国文化发展到现在,中国佛教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文化毕竟是文化,学习借鉴参考是可以的,但主体一定还是要把握住,必须要加以区分。

这种区分并非狭隘,而是一种提炼,正谓金不炼而不纯也,惟有真金而不惧火炼,修道之途,岂有别哉?

虽然历史上后世有一个道家思想发展的过程,然而这不并意味着道是在后世才形成的,早在上古,已然有人认识到了道的概念,这也是诸子百家已然在纷纷言道。

可以说诸子百家,其实都是在阐述自己对道的一种理解与实证,无论是儒家,法家,还是春秋时期的阴阳家。

但是独取一面,都有可能是片面的道,所以要四处借鉴并学习,方能认知到存在于天地之先的道。

周易本身不是道,但是它是对道的一种理解,在史上秘密相授,并作为一种体系保留了下来,但它并不是唯一的体系。

从郭店楚简(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3世纪初,战国中期)中便能看到这种痕迹: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凔热。凔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凔热之所生也。凔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缺简)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强,责於……(缺简)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以其字也清昏其名。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当。天不足於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於东南,其上……(缺简)不足於上者,有余於下。不足於下者,有余於上。

这里面就提出来很明确的“太一”的概念,并言“太一生水”,这实际上就是最早“天一生水”的详细描述。

而“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出自《尚书大传,五行传》

根据可以推敲,除了天一生水外,是否地二生火或其它的,其实也有相应的篇目描述。

《尚书》与此有关联,那么再看《尚书》的来历是什么样的。

中国的历史,得益于大量的文献资料,不像西方的历史那样拍脑袋,比如古希腊历史,很多一边挖岛一边胡乱造像,然后就跟历史扯起来,说是古希腊历史,其实牵强附会的成分很多。

《尚书》虽然归于儒家,其实主要是儒家所整理。因为它最早的名字叫《书》,是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流传的一部书,在《三坟五典》里可考,说明它是真实存在的过的。

但是它曾经被毁灭过,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颁布《焚书令》,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但是有一些东西在人的记忆下来的是毁不了的,这个就得益于古人学习的方式,一学习就会把整本书背下来。

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

有一个传说,是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

也就是说,它其实是包含了上古不少知识的集合,然而现代清华简的发现,让人发现《尚书》有一些篇目,可能是口口相传的知识加上先秦古籍整理在一起,伪造出来的。

不过这里的伪造并不重要,因为即使是伪造也是基于远比现在早得多的知识体系所构建的。

在现代清华简中发现的一些东西更有意思,比如包括了详细的古帝王传说与阴阳五行及诸神密切结合,系统而丰富,长篇中大都是这类内容,其中有的把五纪、五算、五时、五度、五正、五章等内容组织成一个缜密的系统,极其丰富。

也就是说在战国时期的五行学说,并不如今世所知晓的,五德相继只是个五行相生那么个简单的体系,而是有一套非常丰富的学说,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一套一点也没有公布。

目前公布的《筮法》《别卦》颇有意思,其中记载了一套看起来很系统,然而现代人非常扑朔迷离的筮法,里面虽然也用易卦,但是其占法全部是用的数字来进行,并附有不少的占例。

其中还包括一个算具表,大约是公元前305年左右的,利用这套《算表》,它的计数是十进制,通过竹简交叉构成21行、20列,分为乘数和被乘数个位、十位区,利用《算表》进行计算,不仅能够快速计算100以内的两个任意整数乘除,还能计算包含分数1/2的两位数乘法。

在《筮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凡乾,月夕吉,坤,月朝吉,坤,晦之日逆乾以长巽,入月五日舍巽,乾坤长艮,旬,乾坤乃各返其所”,实际上也是对月相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经有月相的观测,并已经开始用卦象来进行描述月相,所以说京房纳得自焦延寿,而焦延寿得自先秦古法,是成立的。

所以说在易卦中,从种种痕迹来看,其中必然有一套配合用于易数推算的数理逻辑,这也就是参同契里会说:”推度审分铢“的依据所在。

而这套数理逻辑,经过后世不断的研究加上一些隐秘的传承,基本上至今可以推定,其范围不离河洛五行加太玄数。

这些便是魏真人不敢轻说的部分,其中还包括火候之秘处,所以在后面的文中进行了斟酌,进行了隐约的透露,学者需要细思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秒处。

 

三符风云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