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16 年 2 月 28 日

清代名医徐大椿《洄溪医案》失魂证医案两例

徐大椿,字灵胎,是清代名医,然而他不止是名医,按袁枚的说法:先生生有异禀,聪强过人。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以至舞刀夺槊、勾卒、嬴越之法,靡不宣究,而尤长於医。 他年少的时候,得到了《天星图》《天文志》《鬼料窍》,精通天文星宿的推算;年轻的时候,读《道德经》与诸子百家,并写了注释,然后他的注释被收录入四库全书;二十岁时,他父亲让他写本水利方面的书,然后他写了《江南水利书》,非常精通水利。然而因为从小体弱,所以从二十岁开始学武,结果学习有成,能举起三百斤重的石头,而且枪法棍法都很熟悉;后来因为他弟弟得病看不好,于是他就自学中医,结果成了名医,留下大量经典著作,雍正曾两次召他去看病;平时没事他就写写诗,于是有了一本诗集《洄溪道情》。他的母亲年老眼瞎了,于是找戏曲班子来唱戏,他觉得唱得不够好,于是自己研究,写了本《乐府传声》至今是中国传统曲艺的重要资料之一,其中在唱法及声乐方面很有价值。 总之,是一个天才人物,而且治学非常严谨,在徐大椿的医案中往往会有一些经验总结,这些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一、平湖张振西,壁邻失火受惊,越数日而病发,无大寒热,烦闷不食,昏倦不寐。余视之,颇作寒喧语,而神不接。余曰:此失魂之证,不但风寒深人,而神志 亦伤,不能速愈,亦不可用重剂,以煎方祛邪,以丸散安神,乃可渐复。时正岁除,酌与半月之药而归。至新正元宵,始知身在卧室间,问前所为,俱不知也。至二 月身已健,同其弟元若来谢,候余山中。且曰:我昨晚脑后起一瘰,微痛。余视之,惊曰:此玉枕疽也。大险之证,此地乏药,急同之归,外提内托,诸法并用。其 弟不能久留先归。明晨我子大惊呼余曰:张君危矣。余起视之,头大如斗,唇厚寸余,目止细缝,自顶及肩,脓泡数千,惟神不昏愤,毒未攻心,尚可施救。急遣舟 招其弟。余先以护心药灌之,毋令毒气攻内,乃用煎剂从内托出,外用软坚消肿解毒提脓之药敷之,一日而出毒水斗余。至晚肿渐消,皮皱。明日口舌转动能食,竟不成疽,疮口仅如钱大,数日结痂。其弟闻信而至,已愈八九矣。凡病有留邪而无出路,必发肿毒,患者甚多,而医者则鲜能治之也。 译:平湖有个叫张振西的,因为隔壁邻居家里失火,结果被惊吓到了,然后过了几天,病发了出来,没有大的寒热的表现,但是烦闷没有食欲,总是觉得没有精神,喜欢昏睡。而我去看时,与他寒喧了几句,但对方没有理我,看起来没有精神。我说,这是失魂证,不但是因为风寒深入,还因神志也被伤到了。那时候正在是除夕,于是我就给了半月的药就走了。后来到了元宵节的时候,这病人才开始知道自己在卧室里,而之问他之前的事,他完全不记得。到了二月,他的身体已经好了。 我去看时,大惊,说这是玉枕疽。玉枕疽是极其危险的病,这个地方没有药,于是我就跟他回去,内外各种方法一起用,他的弟弟不能久留,所以先走了。到了第二天早上,我的孩子跟我大喊说,这人快死了。我起床后,就去看了下,发现他的头变大了很多,嘴唇也变得一寸多厚,眼睛只有一条缝微微睁开,从头上到肩上,有大量的脓泡,唯独是神志还不昏,说明毒气还没攻心,尚且有救。于是赶紧叫人坐船叫他弟弟过来。 我先给他灌了些护心药,让毒气不至于攻到里面,然后用煎剂从里面外托出,外面再用了一些外用的药物,用来软坚、消肿、解毒、提脓。一天之中,流出来了大量的毒水约近一半多。到了晚上,肿开始消了,皮肤发皱。到了第二天,舌头能转,嘴也能动,能吃东西了,竟然没有成疽,而疮口仅仅只有铜钱那么大,过了几天便结痂了。他的弟弟闻信而来的时候,已经好了八九成了。 所以,凡是邪没有留下出路的话,必然就会发成肿毒,所以患者很多,而医生则很少能治。 二、扬州吴运台夫人,患消证,昼夜食粥数十碗,气逆火炎,通夕不寐。余诊之,六脉细数不伦,神不清爽。余曰:此似祟脉,必有他故。其家未信,忽一日仆妇 晨起入候,见床上一女盛妆危坐,以为夫人也,谛视则无有,因以告。夫人曰:此女常卧我床内,以此不能成寐,而烦渴欲饮耳。服余药未甚效。一夕夜将半,病者大呼曰:速请三舅爷来,切不可启门,启门则我魂必走出。三舅爷者,即其弟唐君悔生也。卧室辽隔,呼之不能闻,女仆私启门邀之,魂即随出,遍历厅堂廊庑,及平昔足未经行者,遇唐君趋至,魂坚执其辫,仍返房,见己身卧床上,唐君抚之,魂遂归附于身。问所寓目皆不爽,细考所见之女,乃运台聘室也,未成婚而卒,卒之时,嘱其父母,谓吴郎必显贵,我死须恳其血食我,而葬我于祖墓。运台服官后,未暇办,故为祟。运台谓余曰:君言有为祟者,考果验,真神人也。将何以慰 之?余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公当迎柩厝墓,立位而祀之可也。运台依余言以行,然后服药有功,而病根永除矣。 译:扬州吴运台的夫人,患了上消证,多食易饥,早晚吃粥数十碗,而气逆上火,通宵不能睡。我对她进行诊断,发现六脉都不太正常,而神志不太清楚。我说:这个很像祟脉,必然有其它原因。他家里人不信。 忽然有一天,有女仆人早上起来去,去等待台夫人命令的时候,看到一个穿着漂亮衣服的女的端坐在那里,以为是夫人,然而再仔细一看则不见了,于是就告诉了夫人。而吴夫人却说,这个女的经常睡在我的床上,所以我不能睡,所以心烦口渴想喝水。 (中间略过一段,应时主家见到这样的情况,于是又找徐大椿开药了。) 吃了我药没有看到什么明显效果。有一天晚上,病者突然大喊:赶紧请三舅爷来,千万不能开门,开门我的魂必然就跑了。(三舅爷就是她的弟弟唐悔生。) 因为卧室比较大,所以喊了听不清,所以女仆人就自己打开了门,结果台夫人的魂就出去了,走遍了厅堂走廊等地方,还有平时不常去的地方。后来遇到唐悔生来了,于是就抓住他的辫子不放,回到了房间时,看到自己睡在床上,而他的三舅爷摸了她一下,她的魂才回到身体里。 后来问吴夫人所看到的东西,皆是一一能对上号的。于是仔细考察此事,发现是吴运台下过聘礼要娶的女子,只是还没有来得及成亲就去世了。这女子在去世之前,跟父母说,吴运台以后是必定会当官的,如果我死了请一定要祭祀我,而且把我葬到祖墓中去。 而吴运台当官后一直忙,没有时间处理此事,所以成了祟。 吴运台对我说:你说是有作祟的,竟然是应验了,真是神人啊。我回答说:因为人去世后,有后人祭祀,则鬼有所归,不会成为厉,你应该办置棺木做个墓,给她立个位进行祭祀。 吴运台照我的话去做了,然后其夫人吃药就产生了效果,病根彻底除了。  

Read More

随笔小谈闾山及茆山(民间茅山)

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关于道教的知识,很多人会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大多来源于小说中是一些小年轻的青春幻想,比如很多网上的文章或是一些研究探索灵异的群体,这类的特点是看似有道理,然而青涩之处甚多,矛盾重重,大多说法只是显得新奇,却不能自圆其说。 还有一些是因为历史衍变导致的关系混乱,以至于让人混乱不清。 例如一种说法,说茅山有三茅,分为上茅中茅下茅,所以共叫三茅,张法旺得上茅,朱法旺得中茅,胡法旺得下茅,这完全是子虚无有的事,又说茅分为上下两茅的,亦同此说。 按源流茅山是上清派的茅山,自然是上清派的道法体系为主,而上清道法又是以存神内炼为主,大多堂堂正正,是没有现今所谓茅山的这些东西的。 民间所言茅山法中充斥着大量的巫术内容,比如收蜂放蜂咬人,让女人脱衣服,让人棺材变重抬不起,让女人头发打结打不开,让人大小便失禁出丑,让人饭煮不熟,飞针害人等等,有些像是充满恶作剧的玩笑,有些是实打实的害人之法。 与上清法是非常不一致的。 如果留心细节,会发现不少民间的茅山上有闾山法的影响,而且有很多法是相同的,实际上,这是因为它们本来就有渊源的。 现今的民间的茅山,实际上说的是茆山,茆山与横山是共同属于闾山的,亦称为闾山仙宗,称之为“闾茆横三山” 另外闾山本也叫黎山,因为在福建方言中闾山与黎山是同音字,而更古的时候,黎山称为在当地称为“庐山”,后来因为与九江庐山重名,所以称为“黎山”,然而也称为小庐山. 闾山=黎山=庐山 在民间学法的,往往会听到某些祖师,是黎山学法的,是闾山学法的,是庐山学法的,其实都是指的同一个地方. 茆山的源流是很早的,公共的资料中,最早提及茆山的,是在北宋年间的资料上。茆山的祖师称为茆山洞主,而茆山洞主并不是三茅真君三人,而是李三郎,故言而茆山的祖师为姓李。民间有一些混淆的,认为姓李,认为是指太上老君了,其实是两回事。           如在台湾流传的“茅山”法中,有些流派认识还保留较为清晰,知道祖师是姓李的,然而常与三茅真君又混淆了,说三茅真君姓李,然三茅真君实际上是三人,这个混乱就是这样来的。           茆山是被公认的邪法,一般行科多称“闾茆二洞”,该派法师认为,如果是厉害的邪神妖鬼,用正法太过温柔了,所以就得用邪法来治,又如一些法如和合法,迷魂法,在正法里是不具备的,这些都依赖于邪法来完成的,总的来说,大体还是以邪法正用为多。          当然说茆山法更厉害,并不是所有法师赞同的,如在传世的小说里,就言有学茆山法的世家去收蛇妖结果不敌,最终还是靠着临水夫人陈靖姑学了闾山法消灭了蛇妖。         明白了上面的内容,就明白了,为什么闾山法、黎山法,庐山、茆山法,横山法,会那么的近似,不少法中都有调魂或是用小纸人的内容,那是因为本来它们在历史上来自几乎相同的地方。 那么茆山在哪里呢?这个说不清楚,正如闾山也说不清它在哪里。为什么呢?因为闾山如果按现代来说,它不是在我们这个世界的,理解为仙界也好,其它界也好,亦或平行空间中的一个也行。 因为按传说有几个版本,一种是说闾山的山门是本来是有缘则开的,有缘者则可进入,然而后来降法旨的说固定三十年一开的时候,被长坑鬼(是够坑的)给添了一笔变成三千年一开了,于是结果就开不了。一种版本是说,当年许天师不小心把闾山山门砸坏了,结果就开不了,此说理由不太充分。 另外按现今闾山的老辈人的说法,于上述又略有不同,然更有精彩之处,有一祖上去过闾山学法的现世传承老道说,闾山每逢甲子便有一开,每次开都在五行之中,比如海中,比如森林中,比如灶中,比如石头中,一旦遇到了就能进入到闾山,然后便可以学法了。 虽有不同,然上所言,闾山并不是在这个世界之中的。 今人见之其说颇有玄幻,然在当地传说中颇有痕迹,如言有在海上忽然见到出现大旋涡,里面有似有宫殿,于是就有人跳了进去,过了几年后学法就归来了。还有言有五人失踪了,后来几年后很远的地方,施法用伞变成了船,划着回来的,神通广大,在去世后,当地给修了庙,至今庙还是存在的。另外还有一说入了闾山学法的,其师告知家中有事,于是就叫赶紧回去,结果他老婆做饭的时候,这人家里的灶头里爬出来了,后来也是留下了法脉。另外有一说闾山是过了沉毛江便能找到,还有一说闾山实际上是藏在沉毛江下面,不过此说并不广泛。 在小说《西游记》的渡海学法,便有这种传说的影子在里面,而猴精学法之说,大体因按《三山志》所言:唐代有隐士在福州乌石山洞养猿,遂有宿猿洞之称。后来隐士身殁,猿猴却奉为神灵。 所以日本有学者考评,西游记猴子的原型应该是福建当地的猴神信仰,印度哈努曼之说或有影响,然却不是根源,此是有道理的。当然因为《西游记》的影响,反影响到福建的猴神演变,各处纷纷建立起来了齐天大圣的庙,所以影响到东南亚,这又是一说了。

Read More

析《真仙秘传火候法》

         夫火候之法,非意中存想之虚炁,亦非呼吸腰上之真炁,其传之有三:心为之君火而曰上昧,肾为之臣火而曰中昧,膀胱为之民火而日下昧。三炁聚而为火,散而为炁,故曰三昧真火也。升降循环如天之道,一十五两三百六十铢而有周天之度,天炁五日一加,炁候也。人之修炼,五数进退火。吕公日:一轮火内养黄婆。海蟾 日:烧丹无使火龙飞。戌亥时下手,子时止,幽室静坐,频去思虑,微微凭几,轻轻胁腹,鼻息绵绵,用之不勤,默想丹田,如火轮转不倦。胁下不动,如困暂歇, 再胁者,聚聚散之炁,想火轮以制下心火,炁入黄庭宫,始觉腹微痛,次觉渐热。若止行此法,自可补虚益炁,稳而安乐延年。以前龙虎交媾,并行百日,下火五 两。自戌至子,炼成津汞而药力余二百日,下火十两。自酉至子炼砂成金珠而圣胎圆.三百日下火十五两。自申至子炼砂成金,纯阳炁生,计日三百,计火三十两, 故号曰功满三千是也。(以金砂一斤八,凝息计数,二足方号,铢二十四为之一两,用肘后飞金晶像,肘后金晶火象也。) 注:火候并不是用的存想中的虚气,也不是使用的呼吸腰上真气。它大体有三种:心之君火,肾之臣火,膀胱之民火。 君火为上昧,臣火为中昧,民火为下昧,故称为三昧真火,三昧真火是由炁聚而来,散的时候为炁,聚的时候为火。 而火的循环,是行的周天之道,分为十五两三百六十铢,而天炁是五日一加,正如五日一候。所以修炼是以五数来进退火的。 吕公说:一轮火内养黄婆。海蟾则说:烧丹无使火龙飞。 行火候周天,应该在戌时或亥时之中进行,因为戌亥应于乾卦,也是道家天门所在,而到了子时就应该停火不再进行了。 在静室之中,绝思去虑,然后身正体直,让呼吸:“绵绵不绝,用之不勤”,调息到位后,再默想丹田之中,如同火轮一样旋转不已,然后让它进行收缩,如同累了暂时休息,然而再进行收缩,将散出的炁聚一下,再想着火轮制住心火,合着炁入到黄庭宫中。开始会觉得有些微微腹痛,然后慢慢感觉变热。 如果只是修炼这个法到这一步,可以补虚炁,达到延年寿的目的。 如果要更进一步,可以再进行龙虎交媾,修炼过上百日,下火五两。然后从戌到子时,修炼两百日,下火十两。再以酉到子时,炼成金珠而圣胎圆,修炼三百日,下火十五两。最后再由申至子时,炼砂成金,产生纯阳炁,前面下火总共是三十两,所以称为功满三千。 论曰:凡炼金丹,起火十一月,甲子日起一阳生。战五阴,谓之地雷。复卦何者,坤为震母,坤一爻变成震,是木木为阳。坤为阴宫,五土能养一阳。一阳,水银也。象铅之有银,故《参同契》之因立基兆者,从坤而变成阳u故 起复卦者,上坤下震,此明黄芽初养蒙之义,变化之渐也。起为日,后一月子时至五日六十时为一候,三候一炁运火。若运火时,须鼻引闭气,端运心火上行,须发 顶火下至丹田,昼夜行八百一十丈。故尺分为寸,若人知寸后守分两合百刻,故观天之道,在乎掌,凡人呼吸,脉行六寸一息四至二尺四寸为一刀,二丈四尺为圭, 二百四十尺为铢,二干四百尺为两,且一斤十六两都总三百八十四铢,何异阴阳紧数,以应一年三百六十日、二十四炁矣。又半故在易合策数,在人合息数,如修 药,逐节换鼎,便火加至九节,即不加也。渐渐随火添黄芽白雪之炁,旋入鼎中炼为金丹,其丹炼至九个月换鼎,谓之九转金丹也。 时中火候 铅汞虽得凝结,未能便伏,须凭火力炼元,自守立作命基也。《真山会真记》中子后午前行火法,令肾气上升,心液下降,服丹之日,便当火在子午寅申之时,子武火 一百六十一,参抽添寅文火一百八十息,戊己火六十四,甲丙火七十二,平偷卯酉,用在寅申。男生于丙寅,女生于壬申,饵丹罗,行己火,存神端坐,正抱外肾, 澄绝思虑,抱元守一,然后定息七十二数,自此不得喜怒急躁,恐或奔逸,不为小事。  行水 用鼎在怀,神不与交,闭息七十二数。情狂兴落,切在把捉,无令失措。谨蓄兵威,阵而不战,炼合之时,须行子午。(《九鼎五字诀》:存、缩、吸、闭、呵。又名五固法。) 万便真人露火机 吾于人道之初,便闻仙诀云:神仙秘易不秘难,圣人传药不传火之语。药可知而火不可得而闻也。自后术师访友,识得南离北坎,东木西金,龙虎升降,日月魂魄。至于鼎器药物,三关无碍,顺死逆生之理。惟火候未明,丹莫能结,阅尽千经万论,究其渊源,则智莫能测,无非自悟。况真仙火候,说到妙处,皆云须遇至人口传心…

Read More

八字大运的术算映射

八字中起大运是比较有特点的一个术算方式,它是根据男女阴阳年不同出生,来分别顺逆,然后顺数或逆数到节气点,数及总共的日数,并以三日为一年来起运。 因为节气之间前后为十五日,所以无论是顺数还是逆数,总共只是三十日,而三日为一年,所以总计也就是十年。 从大运上可以看出,实际上大运就是按月进行变化的,如果是逆数,那么就将逆数的月数按十年一运逐个安上,反之亦然。 通常无论顺数还是逆数,多不超出一个年,所以通常一般大运也就是起十二个月,也就是一百二十年(实际上是可以继续演算) 这里产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映射,实际上是由起始的干支,顺或逆转了一圈映身出来的一百二十年的。 这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运实际上还是由年来决定的,而人出生于哪一年的哪一月,前后的大运趋势就已经固定了下来 换句话说,一个人一生的缩影,实际上体现在出生的年上,然而一般的命理中,又常以日柱论其旺衰,所变化的是大运。这个思路其实是恰好反了过来的。 八字还有起小运的方法,是根据出生日,然后将时辰根据顺逆来进行挨排,其模式是一样的,但是一个小运管一岁。 根据大运的模型来看,大运中用月是映射的十年,这个比例是按三日一年来的,为什么要三日管上一年?因为太乙三日游一宫,三日又正好是三十六个时辰,正好是三百六十周期的十分之一的比例,所以可以一月管上十年。 如果用日来映射年,同样应该按比例来进行缩放,这样才能达到归一化的目的,那么一日是12个时辰,要把它转换为360,即每个时辰需要乘以30,所以可以得到: 太乙三日游一宫,可以代表一年,这个首先确定了,而一日为一年的三百六十分之一,三日就是一百二十分之一。 按比例的话,那么一日的一百二十分之一,可以代表一年,而一日中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可以分十刻,所以应该是用一刻代表一年,而不是一个时辰代表一年。 但这样就与大运所冲突了,每个大运有十个干支,显然不是我们需要的,所以这个得改,如何改? 前面知道三日为一年为三十个时辰,那么可以把这个三十六个时辰每按每个时辰十刻算,变成了三百六十刻。 而三百六十刻中又以三刻为一年,那么每三十刻便为十年,十年为一百二十个月,十刻可以代表四十个月,故一个时辰可以代表四十个月,即三年零四个月。这个可以作为八字的中运使用,因为有月份上的落差,故而可以起到前后准确定位的作用。 以上只是理论,暂未实证,不可当真。  

Read More

答知乎问:五行为什么是五个?

为什么是五个?这里删减复杂的数学证明的过程,以免让人不敢看下去,有兴趣者可自行推演。 现在设有个集合G: 如果对其中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我们要建立一个模型来表达它们的差异关系,会发生什么情况? 事物要进行比较,两两比较必然是有差异的,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规则: A与B不同,A与B相同,要表达这个集合的特点,会出现什么问题? 凡与a相同的,归为一类,凡与a不同的,归为一类,如果将相同认为是1,不同认为0,则会构成类似这样的样例集合。 T = {0,1,1,0,0,1,1,....} 但如果这样,设a=1,b=2,c=3,则以a与abc比较,b与abc比较,c与abc比较: 可得: 显然,对于来说,b与c是相同的,这个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中并不认同b与c是相同的。 那么现在来改变一下规则:如果B大于A为0,否则为1,来表达集合特点,仍用原例: 描述成一个矩阵,即: 那么这样就完全可以表达了,即使是无穷多个元素也是可以表达得出。 然而,这里面虽然用的是二分法,但是隐含了一个相等的表达,而相等在这里面是没有表达出来的。所以如果采用三个分类,如果设A与B,相等为0,大于为1,小于为-1,形成的实际上像这样的矩阵: 通常在描述阴阳时,可以看到描述通常是基于阳或其于阴来进行,以便于表达阴阳的不同时刻的状态。比如:冬至一阳生,而阳气渐升,升至夏至,而一阴生,阴气渐长,而阳气渐退,从十二辟卦中这种比较明显,要看明白它的关系,你的注意力得放到阳或阴上,于是便出现了参照点。 这个是一个静态的模型,然而我们知道自然界实际上并不是静态的,是相互转化与变化的,一个事物可以作用到另一个事物来影响另一个事物。 这种关系如果不进行表达的,仅仅使用阴阳便足够了,但是如果要表达这种关系,显然只是用静态的阴阳的理念是不行的,这个关系表达必须要进行扩展。 假设其中的元素相互间是有互动关系的,而作用关系的结果,可以用函数来表达,前面的教训我们知道,仅仅设定为A能影响B或是A不能影响B,是会产生逻辑矛盾的,必然需要更具体的描述才可以。 首先我们知道要模拟现实世界是:X与Y的影响,那么可以写作. X,Y,为所代入的变量。 当F(x,y)>0时,我们认为Y能生X。 当F(x,y)<0时,我们认为X能生Y。 当F(x,y)=1时,我们认为X等于Y。 如果直接是用乘法的话,它是满足交换律的,然而现实世界描述事物,是有先后顺序的,因为我给你一拳,并不代表你给我一拳,所以这样的表达式是不对的,因为它不能反映与主作与被动的动态关系。 嗯,不对为什么还列公式,因为好看啊,知乎上的答案不都是乱列公式乱贴图,于是才有人看么? 那么A作用于B与B作用于A是不相同的,所以这里元素之间两两之间,如果以A为关注点,A的变化有五类被影响的方式: A使B增长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