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万物与Chaos系统

     现代科学界研究一种叫混沌系统的东西,有很多人将它与道家观念对应了起来,尤其是与《道德经》中“三生万物”的惊人巧合,令人非常吃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又说自混沌之中产生了万物,但实际上这个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混沌其实不是一回事,更准确的翻译应该称为“浑沦系统"。      汉班固《白虎通·天地》是这样描述混沌的:“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      宋代整理的道经《云笈七签》卷二:“《太始经》云:‘昔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濛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      在道家来说,混沌的概念是在天地之前的,但现代科学界所言的混沌系统却不是这个概念,这需要说一下现代混沌系统的来历。      在英文中,混沌系统更正确的翻译应该叫“混乱系统”,因为本来的词应该是“Chaos”,代表着“混乱,乱七八糟”意思,其原因是美国数学家约克写论文时,因为混乱的出现是因为达到某种临界条件时自然产生的,所以便给它命名成了“Chaos”,是为了表达在固定的规则性下可以自然产生无序,然后又在无序之中会自然产生有序,它本身是规则性与非规则性或有序性与无序性融为一体的现象。       正如其论文中指出的一样:如果一个系统出现了‘周期3’,那么就会出现任何正整数的周期,系统便一定会走向混沌。       如果不了解Chaos系统的对于“周期3”这个词会有点困惑,用通俗的说法其实很简单。       这取决于3的数学特性,这个要提及沙可夫斯基定理(sarkovskii)       3,5,7,9,11,13,15,17,……………       3×2,5×2,7×2,9×2,11×2……………       3×2^2,5×2^2,7×2^2,9×2^2,11×2^2……………      …

Read More

道德经注(十):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cī)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有载营魄抱一者,营魄,即魂魄之意,所谓载,即是承载,古代传言,如果能魂魄不离人身,虽人死后,亦能七魄营侍,三魂守宅,血肉尽可复生,然要行此法,必要魂魄永固方可,行载营魄抱一之道,可否一直存想,丝毫不离开,达到随意所行,永远不离吗?又有专炼气致柔者,专门练气的人,久炼能使皮肤变嫩,落齿复生,然而能真正做到变得像婴儿一样吗?又有以心为镜者,古时览字通于“鉴”字,鉴即镜也。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能照察事物,故谓之玄鉴。排除杂念,修至静洗炼之道,能修到毫无瑕疵不?又有行爱民治国之道者,能否治理到无需机谋权术,不靠智计而安?又有开阖天门者,虽然能做到开关天门,但能做到养育万物吗?又有明白四知者,指知识丰富,无所不知,但这样能做到知尽一切吗?像天地一样,对万物进行生养,然而又因为此,将其持己有,虽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却不以此为恃而要求什么,这叫“长而不宰”,为长者也不会要求自己去主管,这就称为玄德。   这一章实际上与第九章有相近的含义,在第九章中“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表明了是天之道,而在这段中用“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将天道与玄德联系了起来。   这种大德在于其圣意,如神话来说,盘古开天地,身化天地万物,又或是女娲用泥土造人,所以这是做到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故而会得到万民的崇敬,加以敬拜。再如老子写《道德经》(原是《德经》及《道经》),又如孔子学识渊博,教化大众,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在于其一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如果是为了好处而做,便又是错了。天道自运,要合于天道,首先便要做到这些,而只有做到了这些,方能无为而无所不为,但虽然能无为而无所不为,却又不能此以为目标,不然便是有所求。   所以虽名为得道,实无所得,虽无所得,却是得道,其中微妙,需仔细参详。        去追求部分的东西,积累再多,它也很难构成一个全面的整体,这里同时也是告诉我们对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如果试图通过一点一点的碎片的认识来积累,是很难构成一个整体的认识的,要认知事物,应该考虑直接从本源出发,勾勒出一个大体的框架,然后再在其中不断填充,如此方是正确的方式。   而在填充的时候,又必须要做得彻底,正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如果专门练气,就要做到能够真正反返老还童,像婴儿一样才是对的,如果做不到,就是方法有问题,或是在原本的认识,所以办不到。   思维方式对于解决问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现代人知道比例的概念,那么要测量两个相隔很远的事物的距离的时候,可以利用直线投影,然后把它们转化到一个小的区域范围进行计算,再依比例转换既可计算出来。但如果不知道这样的思维方式,就不得不直接去进行两地的测量,这样会变得极为困难。   而对于世间万物的思维方式,最贴近的办法就是去学习天地自然自己的演化,天地自然都是生之,畜之,而不居功,也不会认为是自己创造的就一切是属于自己的,人如果修行应该像天地万物一般,不是光是索取,而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付出。   这种付出对于天地自然付出,同时不应该抱有任何功利的目的,这样才能与天地合一。    

Read More

道德经注(九):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解释:端着满满的水,不如端着正好的,以免洒出来,把锐利的东西都揣在一起,总是会露出来的。金玉堆满了屋子,是守不住的。人一旦富贵就容易骄纵,从而为自己引来祸患。所以功成身退,才符合于天道。   做事必然要知分寸,而不可太过,这些都是因为阳极转阴,而不转阴,然而却向亢极发展所致,如果懂得阴阳转化的道理,当阳极之时,便抽身而出,如此才符合于天道。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云:“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一个人的功绩大到一定程度时,如果还要居功,那么祸事便会来的了,历史上有太多残酷的例子说明了这个道理。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说,将领们也很知趣,深明功成身退的道理,结果得以怡养天年。   但在如今之世,若是什么也不居功,该是自己的功劳也会被人抢了去,又该如何是好?   此段文字并非是教你事事不居功,而是碗里少装些水以免洒出来,而不是要你一点水也不装,两样的,锐利的东西也不是不能揣起来,而不是让你什么也不能做,此段的启示是,要随时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与时机,在合适的时机要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   圣人功盖天下,泽被万民,然而圣人却是不居功的,这正是圣人圣之所在,其法于万物,如第二章中所说的那样:“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正是因为不居功而有了大功,如此方可谓之圣。   古语有云:“施恩莫望报,望报莫施恩”,若是抱着功利的态度去施恩,那么便不是圣道。   正如行善助人,不要抱着任何功利的态度去进行,很多常言行善能够有功德,行善能有福报,行善有助于改运,此之类说虽非有误,但若是让是因为有功德福报助于气运,便是功利之行,既是功利之行,便与本性相违,因其相违,而遂不可见得本性,无益于修行。   

Read More

道德经注(八):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原文: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解释:   最好的行为便是善于治水。水善于周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这正是众人所不擅长的,所以接近于道了。   耕种的话要擅长选择用地,思考的话像深潭一样幽深,跟人相处合作要讲究仁,平时说话要言而有信,治政时要擅长于治理,做事时总能有所成就,遇到机会时又要擅长把握时机,不行争辩,所以没有什么可责备的。   在后世的《道德经》文中,改成了“上善若水",是因“治”之一字其义太高,故而改为“若”字。"治"字是高于"若"字的,因"治"不但领悟水之真义,还可以利用它们去进行改造,而"若"之一字,仅仅只是校仿,却是少了更高的含义。   此文常见之解释,将“善”认为是善良之“善”,此为大谬,《道德经》是一本揭示万物常理,描述万物背后统一的概念,并非是庸俗的劝善之书。   若此文仅仅是言"善良"之"善",一则此格局未必太低,二则在文中不免突兀,前后更无同意之处。   观《道德经》全文,诸处所用“善”字,皆应作“擅长”,“善于”而解,方为恰当,可一理而通。   了解道家的文化的都知道,道家很喜欢用水来比喻,但这是为什么?   从生物角度来说,无论植物还是动物,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运动大多要需要水作为运输的载体,包括吸收与排泄,均离不开水。         水是生命的第一要素,这些都无处不体现着道家的智慧。   那么还有更深的层面没有? 1993年在郭店一号楚墓的简牍中,可以看到关于水,有更深入的描述,有云:“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   它谈到一个天地万物形成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包括从自然气候来说,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夏天天气热,水会成为雨,于是夏天也有清凉,不会因为过于炎热而万物皆毁。冬天天气很冷,水会吸收寒气而凝结成冰,而温度提高后才开始融化,能减轻天寒地冷带来的负面作用。   正是因为水,所以对湿燥寒暑皆有影响。   太一生水的宇宙论,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为什么是水?   2010年,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们利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近日发现了颠覆性的现象:在宇宙刚刚诞生的时候,一团气温高达10万亿摄氏度的液体就立即形成。        同样的,由于万物是全息的,在地球产生的时候,必然也是先产生水的。但是一般科学界认为,地球原来是干燥的,水是由外来的星球带来的,但这个是真吗?       2014年10月31日的《科学》杂志,据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发现,地球以及内太阳系首次出现水的时间比人们之前想象得要早,地球早先极有可能是一颗被水完全覆盖的“潮湿”行星。这一研究表明,地球上水与岩石极有可能同时形成。地球成型的时候,是一个潮湿的行星,表层全是水。"       所以,太一生水,是没有错的,而且这里还可以作进一步几个未来会证明的科学预言:   1 水的出现比岩石还早。        2…

Read More

道德经注(七):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释:天地亘古而存,而其之所以可以存在,是因为它不自生,所以能够长生,所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在先,外其身,而身能存,难道不是因为其无私?所以才能成其私。   何谓自生?自然之道,自且然也,自生之道,自且生也,天地之长久者,在于其演化万物,以万物为生机,而非是为己求生,故而不求于自生,而万物生之,而万物生之,则天地亦能长久。圣人亦是如此,不求于私于己身,故又身先于天下,复又置身于之外,然如此却又让其身能存在,这一切正是因为无私而成就了其私。   这一段话指出了极高的宗旨,即如何做事不以功利为目的而能够成功的秘密。   现代有个东西,叫吸引力法则,很多人都去实践过,获取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其实早早就在《道德经》中指出来了。   直接引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吸引力法则是这样的:   它认为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够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运转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星球,都能相安无事的停留在各自的轨道上安分地运行,这样一种能量引导着宇宙中的每一样事物,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能量就是——吸引力。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总是倾向于跟自己的同类待在一起。这主要是由于人在心理上需要寻求一种归宿感,从而获得五大需求之一的安全感。而能把分散的人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群体的就是这个群体的灵魂人物。一般被这个灵魂人物召集到一起的分散的人身上总会有这个灵魂人物的一些影子,也就是说他们具有某种共性,正是由于这种共性,这个灵魂人物才能把人们吸引过来,从而形成一个团结的群体。   吸引力法则的使用方法,比如说,希望来年买个房子,那么就要让自己产生买房子的这个想法,并要从内心认为这一定是可以办到的。需要自己做一个明显的标志,时时不断的提醒自己。   大多数时候,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完成一件事,并不是因为愚蠢,而是因为懒惰与懈怠,而懒惰与懈怠又会导致人出现拖延症的现象,其结果表现就是,往往一件事迟迟不去做,而非要到了必须做的关头时,才会去做。比如平时周一的工作就往后不断拖延,总是要周末的时候拼命赶时间去完成,这其实是一种焦虑症的变相投射---即自己去寻找焦虑的感觉。   所以比较成功的实践是,自己写一个便签,或随意用张纸写下自己的目标,贴在显眼的地方,时时提醒自己。有很多年轻上进的青年,在充满激情的时候时常这样做,尔后取得了成功,但是在成功之后,又往往懈怠了,结果又进入了衰落期。   你会交往什么样的人,在于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交往了好的朋友,或是坏的朋友,都是因为你自己的缘故,如果你自己的气场不会吸引不良的人的话,就不会遇到这些问题。   时常在生活中,常听人抱怨,工作上总是遇到小人,总是在生活中各种不如意,但是否想过,这些不如意归根到底其实还是你自己的问题,因为你会吸引这样的人。改变这个的最好办法,自然是通过调整自身来解决,而不要指望别人对你的态度会在保持当前现状的情况下会有突然的改变,因为你自己的气场决定了这一切。   但是问题来了,有人天天做梦都想发财,为什么没有发财?这就是关键点了,制订的目标,要保证它能成够成立,不能时时刻刻去想着这个目标,不然注定不会成功的。   想发财这种想法,本身自己的目标就变成了“想发财”,然而自己的内心其实是在否定自己会获取到财富,同时这种想法是急功近利的,不断地这样去想,中间没有松驰的空间,于是在潜在的调整自身的行为的时候,便不会真正去做出那些能够让自己获取财富的行为。   所以这其中的秘诀就在于:“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要去总惦记着发财,而应该务实的有一个切实的目标,比如明年想买一套房子,那么就时时提醒自己,而提醒之后,就需要放开,让它自然地在自己的潜意识中流动,让它们自发的影响到你外在的行为,如此照做,往往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改善。   那么符咒意义在哪里?以招财符为例,符咒的作用并不是透支你未来的运气,而是通过法师进行处理之后,让人的气场更加适应招来财运,于是招财符便这样起效了。简单来说,它起的是一种加成的效果,法师的能力不同,这种加成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但如果能配合很好的心态,运用这些法则的话,这种效果将会得到更加地放大。   有一种说法,说人命里的财是有限的,固定的,这种认识其实是局限的,因为不懂得这世间还有“创造”。   因为人命理中的财只是一种资本,而这种资本只要运动起来是可以创造新的价值的,只是因为每个人命理的气场相对固定,所以运作的效率也是相对稳定的,导致了人命中的财富是固定的假象。   但这种效率是可以进行改变的,改变的核心秘密就在于利用阴阳之道。明白了这些后,再回过头来看吸引力法则,其实它描述的仍然只是阴阳之道中的一种。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你要学习新的东西,那么就需要像一杯水一样,把原来的水倒掉,才能装入新的水。   听起来多么道理。但如果是道家的人,断然不会如此做。   如果道家的人会如何做?   既然原来的杯子装不下,再拿一个新杯子来装水就好了,原来的杯子也不用倒掉,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找一个更大的杯子,把它们都容纳在一起。   这就是道的兼容并蓄的表现--其它思想往往会告诉你,必须倒掉原来的水,而道家则是告诉你,加个新的杯子或换个更大的杯子。   很多人不理解道教中,为什么有那么多杂乱的思想,各个流派说法不一,这是因为每个流派都是有自己很多很多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各自又用了不同的容器去装它们,于是大家从外看起来都不一样了,但是无论它们看起来多么不一样,里面装的东西还是一样的。   在修炼中也是一样的道理,道家的修炼中,明白了道的原理后,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自己悟出来相应的修炼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道,这才是道家思想的精妙之处。   作为人来说,肉体总是容易产生各种毛病的,因为它会生长,会衰老,而要让肉体越来越加健康,这个是不顺应自然规律的,因为人总是在消耗,虽然有各种方法解决消耗,但是这种一昧解决消耗并不是解决之道。   所以道家的修炼考虑出来了更有意思的办法,既然不能一昧解决的消耗,那么有办法补充就好了,只要能够补充得当,又控制得好消耗,这样便能达到长寿的目的,于是有了养生。…

Read More

道德经注(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蹱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 解释:   天地是没有仁这个概念,因为它对待万物是平等的,视之如同刍狗(祭祀之物)一般。而圣人也是不会有仁的,因为他对待百姓也是平等的,所以视百姓也如同刍狗一般。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巨大的橐龠(风箱)一样,虽然在排出风后,便虚了下去,但是并不会枯竭,不断的踩它,又会不断地出气。再多的言语也难以穷尽,不若守于其中。   而这样做,便没有了仁,什么是仁?   仁,亲也。——《说文》   仁字是一个人加一个二,而古代解释仁为人耦,即一起配合耕地劳作,代表的是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   对于常人来说,不仁之说,会导致常人的反感,因为常人所处的角度,与管理者所处的层次与视角是不一样的。   但是天地肩负的是万物,圣人肩负的是百姓,如何让整个运作得更好,才是他们的职责。   如一个人没有钱,去偷了另一个人的钱,如果另一个人有仁的话,他不会去怪偷钱的人,而是反而可能帮助没有钱的那个,让他以后不再偷钱,但是对于天地或是圣人,从治理的角度来说,便需要给偷窃者以惩罚。   从更大范围来说比如两个国家交战,而一个国家只需要牺牲几百人,便能换成整场战争的胜利,如果不牺牲他们,会带来更多的人死亡,如此应该怎么办?大多数国家会选择牺牲这几百人。   人身上有病变了,有一个器官感染了,必须要手术割掉,然而器官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割掉便是对它的不仁,但不割掉,整个身体都有可能损坏掉,所以人是会选择割掉的。   舍小而换大,所以天地不仁,圣人亦不会仁,因为天地与圣人所遵循的只有道与德,有了道与德便不需要有仁。   道家之说,之所以可以贯穿诸子百家,在这里可以看出,连法家的思想也包容进去了。   所以一个管理良好的国家,在于其国家的法律是否完善,在于其法律是否能彻底执行,于是这世上有了立法者,也有了执法者,这些皆是合乎天地万物自然的。   天地之间,犹如一个巨大的鼓风的袋子一般,不断的膨胀与收缩。   我们的宇宙便是这样,它会膨胀与收缩,而在道家的思想中,这些规则应该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天地有盈缩的概念便是这样来的,而细到人身边的事物,同样也有膨胀与收缩,只是这种膨胀与收缩通常称为“热胀冷缩”效应。   即使到了微观级别的世界,同样有这样的现象,曾经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原子理论便认为,凡是绕核运动的电子分布在不同能级的轨道上,当电子吸能(受热)后它会向外层跃迁,释能(放热)后会向内层进动。而这个原理可以用液体汽化制冷等现象加以证实,也可以用热胀冷缩现象加以描述。后来量子理论对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一幅比较真实的原子模型图,更是佐证了这一点。   但这种伸缩效应,它必然是有能量的循环才会实现的,而在这里,祖师将它比喻成:“虚而不淈,蹱而愈出”,这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能量不断循环进入并又出去的过程。   然而,多闻数穷,去尝试了解这种动态的过程将会是非常复杂的,不如就去直接关注它的正中好了。   这句话用古文翻译出来是非常古怪的,其实它说的是一个什么意思?   对于一个能量连续不断变化的系统来说,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这种动态的过程如果只抓住其中一个点来分析,就变成了静态的分析,好比对于一个变化的系统中突然拍了一个快照,然后便对这个快照进行分析,这样是分析不出来的。更好的办法,是对其动态的过程进行一个表达,然后针对这种间接的表达来进行处理。   然而,这种对动态变化的过程应该如何来表达?答案是“守于中”。现代新兴有一种数据分析的方法叫作小波分析,对于动态的过程,它是怎么做的?答案是搜集原始的变化数据,比如列出一个时间线,表达它的变化在这个时间线上是如何波动的。然后通过矩阵来表达,再对这些数据使用小波变换的方法进行加工,提取数据的特征,用来处理动态的过程。   这里简单说一下核心,小波的变换其实就是,不断计算平均数,找到中间的数值,然后把剩余的数表达为与平均值的差值,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最后能得到一个绝大部分为零或是数值极小,并与其它数值不同的矩阵,而这个矩阵便是事物过程的关键要素的表达。当然如果专业说的话,要达到良好的信号分离效果,这个还需要确定小波基等,但是总的来说,它不断求平均然后计算的过程,其实便是我们《道德经》中说的“守中”。换个说法来说“守中”是能够抓住事情的关键特征的,所以无论用什么方法,说得太多,都不及“守中”最为重要。   如果更感性一些的来比喻的话,可以用物体的重心来理解,很多人应该见过,一般所谓的叫“仙人扶梯”的法术(其实是魔术),把椅子,或是桌子,或是梯子,一只脚立起来,会带来一些视觉上的冲击。有人说那个是作弊了,用胶水了,下面有支架了,其实都是错的,因为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这个要亲手去尝试,把一张椅子,用一只脚作为支撑点,然后不断尝试立起来,当重心垂直于地板的时候,只要微微一点力量便足以破坏它的平衡,而相应的,如果只要有一点点摩擦力或是支撑,那么它便不会倒,能够立得起来。   同样的,这里是“守中”,但这种中它就是重心,而不是一个物体的正中,这个一点要明白,要彻底领悟这个,最好去亲手做,最初做的用一碗米里立最好,因为米有摩擦力与压力,虽然很小,但是重心稳定后,这点力量便足够了。   顺便吐槽一下:这本来是一些门派发明来让弟子领悟“守中”的,现在却沦为表演或是谎称灵异的工具,实令人扼腕兴叹。   万物皆是这样,它必然是有一个“中”的,而这个“中”,又称为“玄机”之所在,只要把握到了这个关键的地方,做任何事,都能轻而易举完成。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让人死活努力,收效却很差,但是有些人,轻而易举便能完成,关键在于是否把握到了“中”。   比如依占算八字而言,有一派认为,日元旺衰最为重要,以日元为中心,月令及其它元素定其旺衰,然后定吉凶,此法倒是无错,它同于找重点之法,然后看流年大运对于重点的推动,而判断吉凶之变化。然断生死之时,多有含糊之处,其实抓到了重心,看其失衡,并不难断。   如取一网络上案例,断一乾造之命,比如生于乙卯年辛巳月丙辰日辛卯时,行辛丑大运,观丙日属火,初见虽动荡而无害,然此重心偏重支撑于火,大忌于水动其位。火旺而辛为其财,主此人富,然富则富矣,转性成水则财多而害命。由辛巳、 庚辰大运中,弱冠而乙卯相值而火旺而不忌,后己卯…

Read More

道德经注(四):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释   这一段话是非常晦涩的,它描述了一种景象,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来把时间推到150亿年之前。   此时,无形也无象,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   然后微妙之中,出现了一个点,它其极小极小,其微而无内,此时还没有万物,所有的能量与物质皆包含在其中。   突然间,它突然爆炸而开,时间与空间也在此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带着数以无量之计的粒子,以光的速度,飞速扩张而开。【道冲】   但这种迅速扩张并没有太久,便变得缓慢下来了,形成了宇宙的空间。【用之或不盈】   有一些飞得更快非常快,有一些飞得要缓慢一些,于是它们便撞击在一起,纷纷乱乱,撞来撞去,又因为有万有引力,于是这些粒子开始分别吸引在了一起,不断无序而杂乱,而是开始凝结、积累,形成一个个星球。【挫其锐,解其纷】   众多的星球,密密麻麻的在星空里存在着,有些发着光与热【和其光】,还有些黯淡无光像尘土一样【同其尘】。   而星球之间的空间,看起来其清澈而清底,其中点缀有密密麻麻的星球,似是存在那里很久很了。【湛兮似或存】   那最早的一个点,是从哪里孕育出来的呢?【吾不知谁之子】,似乎是在天帝之前啊。【象帝之先】   祖师的描述是站在这个奇点的面前,然后把整个宇宙生成过程数笔勾勒了出来,这就是中国文字的特点,虽然只是几字而已,却描述出来了一个宏大炫丽的景象。   为什么会突然跳到了这里,道德在经历史上前后章节曾经被人改动后,所以前后并不是有一贯的逻辑,然而这却并不影响我们把它当作一篇散文来读。   古人对这一段的解释,大多是含糊其辞,是他们不懂?当然不是。   其实只要按传承正法修炼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过程,然而这个功境的证悟,却又是不传之秘,是功境的证述,怎么可以轻易写出来呢?   不过,还是有人写了出来了,那便是《玄纲论》的作者,只是他仍然使用了隐语,称其为"真精",而关于后面的神与气,完全一笔带过,因为中间的体验过程,每个人有自己的世界观,有自己道,并不需要过多描述,自然便能体会得到。   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中也尝试用易理进行了描述了这一点:“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没亡。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论结字,原理为证。”这也是显然的宇宙运动的描述。   既然这是修炼可证的,那么道家讲究,生活亦是道,这个在生活中又是如何的?   所谓道冲,即是它是自然而然来的,不是假使于人的意念,人的决定,人的思考而来,而是一种本能性的支配。而这种本能性的支配,在后面会讲到并用数理形式推论出,是积极有益的善的方面,而在做这些的时候,又不能做得过头,因为做得过头反而会导致反作用。   过犹不及如何理解?如果只是举些,少量吃糖是享受,大量吃糖就得补牙了,那么显然这种观察格局就太小了。   在博弈论中,举过一个例子,早年美国曾经对社会福利做过一个调查,如果提高当前失业者的社会福利,会不会更好。一般的想法上都是当然会更好,这样对于弱势群体是一种保障。然而在调查后,却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因为当提高失业者的社会福利后,有很多就业的也跑去失业了,因为失业也有良好的福利,为什么要好好累死累活地去工作呢?   当年这个调查是极早的,不过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至少欧洲国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早年北欧国家一直很高兴他们的高福利,结果导致生产率低下,近年来便不得不做出举措,适度改革,以适当降低社会福利。最典型的便是现在的希腊,希腊曾经以经济强国高福利而自喜,然而经济现在却越来越差,背负上大量的外债,政府不得不带头撒谎等。   这些的问题,其实归底到底便是那四个字“过犹不及”。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很多学者解释为做人要低调,道家是不喜欢哗众取宠这个不假,可是这个看成宇宙生成的图景的话,何来低调之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事情。   依在下看来,这里所教导的,却是让人明白“万物有自发的组织”原理,从而能够让人更好的掌握现实的规律。   历史上有个高人,叫诸葛亮,是典型智谋的象征,诸葛亮已经强得很厉害了,一手扶起了蜀国,但是诸葛亮之智,却是个人之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诸葛亮在管理上无疑是失败的,按记载诸葛亮做事,事必躬亲,最后鞠躬尽瘁而亡。这个是管理上的大忌,管理是必须要放权的,有时放权之后,让手下的人去做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现今社会来说,很多人自发的构建出来了团队,这也是自然的力量,会产生自发的进行组织,这也一种自然之道的体现。   这里,如果从修行上来说,其实解决了一个极大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Read More

道德经注(三):不尚贤,使民不争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   有人说,这是愚民?如果简单理解成愚民,思维层次太低了。   先解释一下“贤”,"贤"字在早年的含义,是指管理钱的人,所以此处的贤,是指的以财分人之义,并非常所谓贤能之人。   《庄子·徐无鬼》云:以财分人之谓贤。       所以这里是指,不要去崇尚有钱的人,从而使民不争,不要去寻求珍贵的财货,从而使民不去盗窃。不要让其见到可以产生欲望的东西,能够使民心不乱。所以圣人治理的办法,便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众无知而无欲,能使智者不敢乱来。一切为了无为而进行,则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又是什么意思?而智者,是指民智,此处之民智非指高智,而实指凡人之智,正如贾谊《治安策》所谓:“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故所弃者民之小智,所求者乃大智,而大智若愚,故要去智,其若愚而非愚也。      此段,反对的是唯利是图,正如后面的经文中将会指出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所谓利,并不仅仅是指钱财,还包括一切欲有所得的东西,如果人人都想有所得,那么便会产生欲望,而产生了欲望之后,便会为了欲望不择手段。       以当今的电子商务平台某宝为例,因为商品的销量高了,排名也就高,本来的目的是好的,认为销量好的就是大众认可的商品,然而现实却不一定,有很多商家为了排名,便会去刷销量,并会不断刷评价。 这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并不仅仅存在于淘宝,包括美团或是其它平台上,也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       对于商家来说,刚开的店,是没有人来买东西的,如果没有人去刷销量,店就无法做起来,在现实中的实体店也一样,刚开业的店,总是会招集一大群熟人来捧个场,显得热热闹闹的,然后便能积累客源,之后便会热热闹闹的。所以商家这种行为,虽然存在欺诈,但也是环境导致。       对于消费者来说,因为可挑选的东西太多,所以需要一个向导,而最好的辨认便是去看评价,通过评价能够看出该商品如何,通过销量能看出买的人有多少,购物者需要这样一种指引,并且通过评价也能够促使商家进行更好的服务,对于购物者来说,这也没有错。       如此说来,似乎大家都没有错,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商家与消费者,所对立的一面是,购物者欲看评价了解商品,商家欲提供评价来吸引购物者,这时有两个”欲“出现,这个"欲"是怎么产生的?     …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本文已做原创声明保护,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由"道家阴符文化"公众号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代的人,大多有一个毛病,想修道有所成就,却不肯读读道经,想修行有所进益,却只想着坐在那里天上掉烧饼。   若不认真研读道德经,便不能真正去领会古人的思想,而这个一旦错了,所有的修炼也会错了。   正如明清之后的丹道一样,已然是错误百出,有成就者日渐稀少,各种看似美好却实际已经走上歧路的丹法理论四处皆是,而后世修炼者,多以夭折为羽化,或以不当正寿而终,更有甚者,无病而终亦是不得,可谓憾矣。   道德经的翻译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前后文关联实在太多了,解释前面的章节,如果引用了太多后面的章节的内容,就会越加解释不清了。   而有很多深入的内容,在开始的章节中想说而无法述说,因为一旦说了,于是便又会产生混乱了。   所以,只能尽量去表达,有一些表达得是很困难,很吃力,这类看起来会有似乎离题的感觉,凡遇到此类,应该明白,不是在下写离题了,而是你没有进行更深入的领悟。   在下所译之道德经,只认实证,而所译之内容,也是如此,而非如一些人拍脑袋空想一般,或自己空想一套理论,或是说些激情昂扬的话,实际上毫无作用。   市井之心不能治天下   尘俗之见不能得道心   有些话,不一定是世人爱听,但它们是道理。   有些话,不一定符合传统价值观,但它们是道理。   有些话,不一定能给人有什么心灵安慰,但它们是道理 原文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解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世上的人,皆只知美是美的,但其实在这个的同时,已经产生了丑恶,又皆知善之为善,所以已经有了不善的认知了。   无论任何事情,它都有正面与反面,而很多时候,人往往只会注意其中的一面,而忽视了它另外的一面。   由于这种的忽视,便会带来偏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世界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再也看不到完整的事物。   有那么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有两个农夫去挑水,而挑着挑着,有一个人问,皇帝是用什么挑水啊?另一个人回答,当然是用金扁担。   这种认识哪怕是如今的小孩子看起来也会觉得是很荒谬的事情,但为什么这两个农夫会这样想呢?因为他们日复一日生活在固定的环境中,于是便会认为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然后基于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从而推出来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   这个也许显得太荒谬了,如果换一个问题呢?   曾经有人问在下,既然你们都会算卦,为什么不能给自己算?   其实这是与猜想皇帝用金扁担的一样性质的问题。   世人之命多可以测者,是因为没有进行修行,同样的,如果把人生作为一种修行,并进行实践,那么这样的人生也是无需预测的。   因为作为修道的人来说,关注的是如何去领悟并利用这个世界的规律,然后加诸于自身,以达到修行的目的。   修行本身便是要打破命运的束缚,自然是无需预测的,且修行之事,如也是能够测算的事,那何人能修行到什么地步,皆是定数,这世间何须还有修行?…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本文已做原创声明保护,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由"道家阴符文化"公众号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世上的经文也好,文学作品也好,或是其它文字表达的文章也好,统分为两类,一类叫可读性的,一类叫可写性的。   什么叫是可读性的?就是尝试把一切描述得清清楚楚,创造一种真实的假象,让阅读的人,可以深入体会这种假象。但是这种可读性的文字,会剥夺阅读者的一切创造力,扼杀阅读者的参与创作的权力。   那什么又叫可写性的?可写性的便是"不及物"的,这类文字它的目的是让阅读者能够作为一个参与者,切实地参与到阅读与创作的过程中去,更加强调的是阅读者的思考与领悟,并再在上面进行创作。   道德经便是这种可写性的经文,任何一个人,通过不断阅读领悟与思考道德经,然后便会产生更新的认识。   它从头到尾讲道理或列出一个场景,留下的是思考。它既不是劝善文,也不是心灵鸡汤,更不是铁板钉钉告诉你必须怎么做,只有根据自己的领悟,而不是要根据死板条文去照做,这个认识首先一定要正确,才能正确理解道德经。   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道可以去表达,但无法用寻常的方式去表达(古用"恒",此义相同),而对道的命名,并不能用寻常的方式去命名。后面的经文中会提到,"道"之一字,也是强名而来。   虽常言修道,修炼者又称为修道之人,然而修的是道吗?当然不是,只是强名而已。   但道德经的神妙之处,又不仅限简单的可写性,而在于当你产生了新的认识后,然后在这种更新的认识上,再去阅读时,又会发现并衍伸更高的认识。如此玄之又玄,便是众妙之门。   正如人的活动中,社会活动是人的阳性的一面,而背后的,人的活动却有一定的定律,受一定的规律支配,这个背后的一面,便可以称为有阴符的一面,而这一面,世人常会称之为"命运",但命运并不是恒定的,它只是由一个源头演化而来,但这种演化的过程中是可以人为去改变的。   然而天地如何而来?万物的源头是在哪里,世间的一切又是自哪里来的?   如果追溯这个问题,会发现,追寻到头,无法解释是从哪里来的,最初的状态,应该是无的,即没有任何东西。   所以无,名为天地之始。   那么"有"是什么?有,名万物之母,即因为“有",所以产生了万物。   常人在理解"有"之一字时,时未见其精妙之处,因为把"有"与已经存在的天地万物相混淆了。   道德经中开篇的"有",是自无至有,这一个瞬间出现的"有"的概念,方称之为"有"。   如果把"无"定义为不存在,则"有"就是存在,不存在的不会永远不存在,它可以由不存在变为存在,也可以由存在变为不存在。   这个如何来证明?当以有欲,与无欲来证明。  现代已经把"欲"字说成了"欲望",用欲望来理解的话会不准确。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如《论语·子路》里那样: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欲之一字,代指"期望""需要""寻求""念头"。   而欲可以是本来没有的,但产生了需求,这样就产生了欲。 正如本来是没有念头或思想的,当产生了后,这是从不存在中产生了存在,即从无中产生了有。   然而,多数的有生于无,是因为无前还有。  如人需要能量,所以需要吃饭,所以不吃就会饿,饿了就会有食欲,这就是无中生有,但在这个无之前,是因为人需要能量,所以又是因为有才有了无,因为无才有了有。 又如人的思想  所以,无欲之中,可以看出它的微妙之处,它是自有相对而来的,而有欲中之,又可以发现其特征之处,它是自无相对而来的。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容易去领悟的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