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画作中的水中的倒影显得很是自然,虽然水墨绘制的建筑或是石礁的位置不同,但依旧很好的进行了描述。 如果这是经验丰富的画家所作,自然没有的什么,然而事实上面这三张面画,是贫道在下载了谷歌的开源的人工智能生成画项目后,在台式机上运行所生成的。 Disco Diffusion的数学原理非常复杂,但如果改用非数学语言来说,它被称为扩散模型,通过学习了大量的画作,对于每幅画看作一个整体,然后通过一连串的关联运算,让它变成像电视的雪花信号一样的东西,然而搭建了随机数与这样的信号之间的桥梁,然后再将这样的信号进行重建,于是便可以通过随机数生成画作。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过程,因为这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的道家宇宙图景中描述中的天一生水。 在易经中的简单描述是“天一生水”,而道家相对更完整的版本描述中是:”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 这显然是一个太一与天地万物四时寒暑反复迭代的过程,过去如果无法理解为什么通过太一可以反复迭代而产生整个宇宙,到了这里就能得到非常清楚的理解。 明白了太一就是产生这个宇宙模型中,最重要的那个因素,也就能欣然理解:”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釐,侌昜之所不能成。” Disco Diffusion一开始初始化的图画,几乎是一片混沌的噪音图案。 随着不断的演示,便会形成文章开头的画作。 这里有一个更加有趣的是,Disco Diffusion生成图画,是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的,比如上面的画作,描述就类似于:“请绘制一幅有月亮,有很多山,有河流的水墨画作”。 然后计算机便会执行这样的指令,并且每次因为随机数不同,因此生成的画作也会不一样的。 在世界各国的大多数创世的神话中,宇宙都自混沌中创生而来,然而针对这种描述了一个文本就能创造的场景,很容易联想到《创世纪》中的描述,”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创世纪》英文的描述是这样的:"起初神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转换一下思路,可以将它描述成这样:…
太一:创造宇宙的终极模型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