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15 年 7 月 22 日

道德经注(七):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释:天地亘古而存,而其之所以可以存在,是因为它不自生,所以能够长生,所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在先,外其身,而身能存,难道不是因为其无私?所以才能成其私。   何谓自生?自然之道,自且然也,自生之道,自且生也,天地之长久者,在于其演化万物,以万物为生机,而非是为己求生,故而不求于自生,而万物生之,而万物生之,则天地亦能长久。圣人亦是如此,不求于私于己身,故又身先于天下,复又置身于之外,然如此却又让其身能存在,这一切正是因为无私而成就了其私。   这一段话指出了极高的宗旨,即如何做事不以功利为目的而能够成功的秘密。   现代有个东西,叫吸引力法则,很多人都去实践过,获取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其实早早就在《道德经》中指出来了。   直接引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吸引力法则是这样的:   它认为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够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运转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星球,都能相安无事的停留在各自的轨道上安分地运行,这样一种能量引导着宇宙中的每一样事物,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能量就是——吸引力。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总是倾向于跟自己的同类待在一起。这主要是由于人在心理上需要寻求一种归宿感,从而获得五大需求之一的安全感。而能把分散的人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群体的就是这个群体的灵魂人物。一般被这个灵魂人物召集到一起的分散的人身上总会有这个灵魂人物的一些影子,也就是说他们具有某种共性,正是由于这种共性,这个灵魂人物才能把人们吸引过来,从而形成一个团结的群体。   吸引力法则的使用方法,比如说,希望来年买个房子,那么就要让自己产生买房子的这个想法,并要从内心认为这一定是可以办到的。需要自己做一个明显的标志,时时不断的提醒自己。   大多数时候,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完成一件事,并不是因为愚蠢,而是因为懒惰与懈怠,而懒惰与懈怠又会导致人出现拖延症的现象,其结果表现就是,往往一件事迟迟不去做,而非要到了必须做的关头时,才会去做。比如平时周一的工作就往后不断拖延,总是要周末的时候拼命赶时间去完成,这其实是一种焦虑症的变相投射---即自己去寻找焦虑的感觉。   所以比较成功的实践是,自己写一个便签,或随意用张纸写下自己的目标,贴在显眼的地方,时时提醒自己。有很多年轻上进的青年,在充满激情的时候时常这样做,尔后取得了成功,但是在成功之后,又往往懈怠了,结果又进入了衰落期。   你会交往什么样的人,在于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交往了好的朋友,或是坏的朋友,都是因为你自己的缘故,如果你自己的气场不会吸引不良的人的话,就不会遇到这些问题。   时常在生活中,常听人抱怨,工作上总是遇到小人,总是在生活中各种不如意,但是否想过,这些不如意归根到底其实还是你自己的问题,因为你会吸引这样的人。改变这个的最好办法,自然是通过调整自身来解决,而不要指望别人对你的态度会在保持当前现状的情况下会有突然的改变,因为你自己的气场决定了这一切。   但是问题来了,有人天天做梦都想发财,为什么没有发财?这就是关键点了,制订的目标,要保证它能成够成立,不能时时刻刻去想着这个目标,不然注定不会成功的。   想发财这种想法,本身自己的目标就变成了“想发财”,然而自己的内心其实是在否定自己会获取到财富,同时这种想法是急功近利的,不断地这样去想,中间没有松驰的空间,于是在潜在的调整自身的行为的时候,便不会真正去做出那些能够让自己获取财富的行为。   所以这其中的秘诀就在于:“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要去总惦记着发财,而应该务实的有一个切实的目标,比如明年想买一套房子,那么就时时提醒自己,而提醒之后,就需要放开,让它自然地在自己的潜意识中流动,让它们自发的影响到你外在的行为,如此照做,往往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改善。   那么符咒意义在哪里?以招财符为例,符咒的作用并不是透支你未来的运气,而是通过法师进行处理之后,让人的气场更加适应招来财运,于是招财符便这样起效了。简单来说,它起的是一种加成的效果,法师的能力不同,这种加成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但如果能配合很好的心态,运用这些法则的话,这种效果将会得到更加地放大。   有一种说法,说人命里的财是有限的,固定的,这种认识其实是局限的,因为不懂得这世间还有“创造”。   因为人命理中的财只是一种资本,而这种资本只要运动起来是可以创造新的价值的,只是因为每个人命理的气场相对固定,所以运作的效率也是相对稳定的,导致了人命中的财富是固定的假象。   但这种效率是可以进行改变的,改变的核心秘密就在于利用阴阳之道。明白了这些后,再回过头来看吸引力法则,其实它描述的仍然只是阴阳之道中的一种。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你要学习新的东西,那么就需要像一杯水一样,把原来的水倒掉,才能装入新的水。   听起来多么道理。但如果是道家的人,断然不会如此做。   如果道家的人会如何做?   既然原来的杯子装不下,再拿一个新杯子来装水就好了,原来的杯子也不用倒掉,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找一个更大的杯子,把它们都容纳在一起。   这就是道的兼容并蓄的表现--其它思想往往会告诉你,必须倒掉原来的水,而道家则是告诉你,加个新的杯子或换个更大的杯子。   很多人不理解道教中,为什么有那么多杂乱的思想,各个流派说法不一,这是因为每个流派都是有自己很多很多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各自又用了不同的容器去装它们,于是大家从外看起来都不一样了,但是无论它们看起来多么不一样,里面装的东西还是一样的。   在修炼中也是一样的道理,道家的修炼中,明白了道的原理后,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自己悟出来相应的修炼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道,这才是道家思想的精妙之处。   作为人来说,肉体总是容易产生各种毛病的,因为它会生长,会衰老,而要让肉体越来越加健康,这个是不顺应自然规律的,因为人总是在消耗,虽然有各种方法解决消耗,但是这种一昧解决消耗并不是解决之道。   所以道家的修炼考虑出来了更有意思的办法,既然不能一昧解决的消耗,那么有办法补充就好了,只要能够补充得当,又控制得好消耗,这样便能达到长寿的目的,于是有了养生。…

Read More

评陈凯歌的《道士下山》毁于功利

  胡歌当年原创了一个作品叫《一个馒头引起的备案》,颇有影射《无极》,而陈凯歌立即勃然大怒,要求胡歌给其道歉。   由于都是娱乐圈中人,胡歌也不好得罪陈凯歌,所以也就做了道歉,但是坚决不承认侵权。   时至今日,陈凯歌一部《道士下山》引起了剧烈的争议,中国道教权益保护协会的孟道长对陈凯歌做出谴责,并要求道歉,同样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很多人抱着不理解的态度,认为这样是小题大作了。   孟道长发的文里的很多谴责内容,同样是没有道理的,实在也是让人很难支持的。   一是谴责的内容没有说到要害之处,二是太小看观众的智商了。     不能因为一个厨师错把盐放成了糖,就认为盐应该抗议,看看豆瓣上的评论就知道了,实际上大众很明确的知道,这是厨师的水平有问题。     抛开这些来说,倒是有个问题值得深思。   网上多有批评道教人士要求陈凯歌道歉,但是陈凯歌能要求胡歌道歉,道教人士为什么不能要求陈凯歌道歉?   有人说陈凯歌只是走娱乐路线,这不过又一是部一只烧鸡引起的血案,其实并不是有意扭曲道教形象。   个人而言,相信陈凯歌并不是针对道教来扭曲,但是陈凯歌却是因为票房的缘故,故意这样安排。   当年《无极》的失败,让陈凯歌很是恼怒,他放言说:自己绝不会为了票房而拍电影。   但是真是这样?可以看到《道士下山》的英文名是:"Monk Comes Down The Mountain(2015)"。   用的是"Monk",这个单词代表的是:"修道士,僧侣",而并不是道士的专用英文词"Taoist"。   这说明什么,说明陈凯歌在海外还是有顾忌的,不敢用"道士"这个词,一旦用了,必然会引起海外道士的抗议,惹上很多麻烦。   也只有在国内这种现状下,才让陈凯歌敢于公然这样做,目的是什么?票房。   因为在中国有一种现象,越是争议搞怪,越容易吸引票房。   陈凯歌一直在计划拍摄一部佛教主题的电影《沙门空海》,并且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他是尊崇佛教的,所以对原著进行了改动。   在原著中,有寺庙中其实有地道的,而过去求子的女子,实际上皆是寺庙中的僧人偷偷爬过地道去与女子相会,然后使女子怀孕。   如松长老在守寺庙时,封闭了地道,但是后来又困惑了,这样到底是不是慈悲,因为那些女子如果没有怀上小孩,回去后是很凄惨的。于是他又打开了地道,放了何安下过去与女子相会。   这样一个剧情,按照陈凯歌的念头,于是便删除掉了,因为这样不但不能显示出如松长老的高大上来,引入如松的困惑会影响他想塑造的形象。   问题来了,既然对于如松长老的形象都知道维护,说明陈凯歌懂得信仰这个概念的,但为何又对于道士的形象就任意扭曲?   如果谈及扭曲的情节,何安下被安排去拜佛的情节已经是让人吐槽了。   而原著中,何安下是在岳王庙(周西宇在的高)门口打坐入定了十天,然后如松长老觉得这样他太招摇了于是请去了佛寺里。   这个情节被有意识的删除掉了,但这个还是其次了。…

Read More

道德经注(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解释:似水流出于溪谷,引之能出万物,永不消亡,就如化育万物的母性一样,而这个门径,正为天地之根源所在,其悠扬而连绵不断,久久持续而不会断绝。   何为玄牝?即是玄关。所谓:“虚无一窍号玄关 , 正在人 身天地间”,亦有称它为“虚无窟子”。薛道光祖师云:“惟先天混元真一之气,乃产于二物之内。”一玄一牝号之为二物,玄者不离,窍者为关,称之关者,盖因有开阖也。   或有云:凝神入气穴。   若玄关未得,不知其所在,凝神而去何处?此语非指下手功夫,切不可混淆。   或有云:肾上心下,中空一处。   身中为后天之所化,先天之所藏于何处?肾间之动,不过内一点元阳,此点元阳强身足矣,然不得玄关,终无先天之气,元阳消磨,而人寿终穷,天赋高绝之士,凭些许资财,自可修之有成,然世间多非,如何凭之有成?   或有云:此在两眼之间。   心者之舍,虽言眼为日月,阴阳参合,置心于何处?   或有云:脑中一窍。   《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脑本已然后天之物,生其之精,亦是后天之物,此物可称玄关乎?   阴符经云:“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若不得三要,如何可以动静,即不能动静,上有九星,下有九窍,如何凭借?   故欲明玄关,当先明“玄”,前数章中已言“玄”之义,然在人之修炼,此始终而不变者,为何?   “盖虚极静笃,无复我身,但觉杳杳冥冥,与天地合一,而神气酝酿于中,乃修炼之最妙处,故谓之玄关一窍。”   《中和集》云:“夫玄关一窍者,……上自顶门,下至脚跟,四大一身,才着一处便不是也,亦不可离了此身向外寻之。”   上章有云“不若守于中”,然此中在何处,是神气酝酿之处,然此处不在己身之上,于己身又有何联系?   虽非己身,然己能所感,此为系于先天之故,故而虽及吾无身,亦可得之虚无之中一窍。   见得此窍,当有效验,所谓“山南山北一声雷”,此同于“道冲用之或不盈”之语。   此窍一得,一得永得,其息绵绵而若存,用之不勤而不惰,先天之气自中缓缓而出,化成万物,氤氲飘渺,如温泉之热气,凫凫而升,径达三天,然三天者,亦不过昆仑,亦是一乾象。   世间何有烧香者,此不过以香代气,以烟之所升,仿于此气。故古时祭礼,常香料为柴,冲天之烟,烧之而仿乎象矣。然此法所成,亦不过后天,故有香火之幻化,以成法界。   若是开窍,便有证验。   如何证验?内炼为丹,外用成法。此先天之一气,能化万物,当以法施之,若能化者便是,不能化者便非,其可分判阴阳,化作四象,而成八卦,统于五行,周游全身,遍随雷门所指。   又有证验,唯有此窍为六根不着地,五行不到处,若藏神入窍,则百煞不忌,万邪而不侵,占之不可得,推之而不得知,虽命逢为灾劫而可避,有欺天之验。   更有证验,得此窍者,运之而呵之为生气,呼之为煞气,一生一煞,生煞万物,施之于人,而百病皆退,借之于符,则无符不验。盖不必借助灵异鬼神之说,不用香火兵马之行,而天下万灵,吾云其有,其必虽无而亦有,莫不争相呼应,又故名之曰“元始号令”是也。   细论此窍,虽可一得而永得,其有又有开阖之分,有开之者,有阖之者,更有半开半阖之,但平日行卧住行之间,以绵绵不绝为之开,时断时续为之半开,非入静修持而不来为之阖。   唯有常开,绵绵而不绝者,方能不练而自练,不修而自修,如此方谓“不施而自化”。   故虽得亦有功行深浅之分,知此可明矣。…

Read More

道德经注(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蹱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 解释:   天地是没有仁这个概念,因为它对待万物是平等的,视之如同刍狗(祭祀之物)一般。而圣人也是不会有仁的,因为他对待百姓也是平等的,所以视百姓也如同刍狗一般。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巨大的橐龠(风箱)一样,虽然在排出风后,便虚了下去,但是并不会枯竭,不断的踩它,又会不断地出气。再多的言语也难以穷尽,不若守于其中。   而这样做,便没有了仁,什么是仁?   仁,亲也。——《说文》   仁字是一个人加一个二,而古代解释仁为人耦,即一起配合耕地劳作,代表的是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   对于常人来说,不仁之说,会导致常人的反感,因为常人所处的角度,与管理者所处的层次与视角是不一样的。   但是天地肩负的是万物,圣人肩负的是百姓,如何让整个运作得更好,才是他们的职责。   如一个人没有钱,去偷了另一个人的钱,如果另一个人有仁的话,他不会去怪偷钱的人,而是反而可能帮助没有钱的那个,让他以后不再偷钱,但是对于天地或是圣人,从治理的角度来说,便需要给偷窃者以惩罚。   从更大范围来说比如两个国家交战,而一个国家只需要牺牲几百人,便能换成整场战争的胜利,如果不牺牲他们,会带来更多的人死亡,如此应该怎么办?大多数国家会选择牺牲这几百人。   人身上有病变了,有一个器官感染了,必须要手术割掉,然而器官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割掉便是对它的不仁,但不割掉,整个身体都有可能损坏掉,所以人是会选择割掉的。   舍小而换大,所以天地不仁,圣人亦不会仁,因为天地与圣人所遵循的只有道与德,有了道与德便不需要有仁。   道家之说,之所以可以贯穿诸子百家,在这里可以看出,连法家的思想也包容进去了。   所以一个管理良好的国家,在于其国家的法律是否完善,在于其法律是否能彻底执行,于是这世上有了立法者,也有了执法者,这些皆是合乎天地万物自然的。   天地之间,犹如一个巨大的鼓风的袋子一般,不断的膨胀与收缩。   我们的宇宙便是这样,它会膨胀与收缩,而在道家的思想中,这些规则应该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天地有盈缩的概念便是这样来的,而细到人身边的事物,同样也有膨胀与收缩,只是这种膨胀与收缩通常称为“热胀冷缩”效应。   即使到了微观级别的世界,同样有这样的现象,曾经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原子理论便认为,凡是绕核运动的电子分布在不同能级的轨道上,当电子吸能(受热)后它会向外层跃迁,释能(放热)后会向内层进动。而这个原理可以用液体汽化制冷等现象加以证实,也可以用热胀冷缩现象加以描述。后来量子理论对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一幅比较真实的原子模型图,更是佐证了这一点。   但这种伸缩效应,它必然是有能量的循环才会实现的,而在这里,祖师将它比喻成:“虚而不淈,蹱而愈出”,这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能量不断循环进入并又出去的过程。   然而,多闻数穷,去尝试了解这种动态的过程将会是非常复杂的,不如就去直接关注它的正中好了。   这句话用古文翻译出来是非常古怪的,其实它说的是一个什么意思?   对于一个能量连续不断变化的系统来说,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这种动态的过程如果只抓住其中一个点来分析,就变成了静态的分析,好比对于一个变化的系统中突然拍了一个快照,然后便对这个快照进行分析,这样是分析不出来的。更好的办法,是对其动态的过程进行一个表达,然后针对这种间接的表达来进行处理。   然而,这种对动态变化的过程应该如何来表达?答案是“守于中”。现代新兴有一种数据分析的方法叫作小波分析,对于动态的过程,它是怎么做的?答案是搜集原始的变化数据,比如列出一个时间线,表达它的变化在这个时间线上是如何波动的。然后通过矩阵来表达,再对这些数据使用小波变换的方法进行加工,提取数据的特征,用来处理动态的过程。   这里简单说一下核心,小波的变换其实就是,不断计算平均数,找到中间的数值,然后把剩余的数表达为与平均值的差值,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最后能得到一个绝大部分为零或是数值极小,并与其它数值不同的矩阵,而这个矩阵便是事物过程的关键要素的表达。当然如果专业说的话,要达到良好的信号分离效果,这个还需要确定小波基等,但是总的来说,它不断求平均然后计算的过程,其实便是我们《道德经》中说的“守中”。换个说法来说“守中”是能够抓住事情的关键特征的,所以无论用什么方法,说得太多,都不及“守中”最为重要。   如果更感性一些的来比喻的话,可以用物体的重心来理解,很多人应该见过,一般所谓的叫“仙人扶梯”的法术(其实是魔术),把椅子,或是桌子,或是梯子,一只脚立起来,会带来一些视觉上的冲击。有人说那个是作弊了,用胶水了,下面有支架了,其实都是错的,因为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这个要亲手去尝试,把一张椅子,用一只脚作为支撑点,然后不断尝试立起来,当重心垂直于地板的时候,只要微微一点力量便足以破坏它的平衡,而相应的,如果只要有一点点摩擦力或是支撑,那么它便不会倒,能够立得起来。   同样的,这里是“守中”,但这种中它就是重心,而不是一个物体的正中,这个一点要明白,要彻底领悟这个,最好去亲手做,最初做的用一碗米里立最好,因为米有摩擦力与压力,虽然很小,但是重心稳定后,这点力量便足够了。   顺便吐槽一下:这本来是一些门派发明来让弟子领悟“守中”的,现在却沦为表演或是谎称灵异的工具,实令人扼腕兴叹。   万物皆是这样,它必然是有一个“中”的,而这个“中”,又称为“玄机”之所在,只要把握到了这个关键的地方,做任何事,都能轻而易举完成。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让人死活努力,收效却很差,但是有些人,轻而易举便能完成,关键在于是否把握到了“中”。   比如依占算八字而言,有一派认为,日元旺衰最为重要,以日元为中心,月令及其它元素定其旺衰,然后定吉凶,此法倒是无错,它同于找重点之法,然后看流年大运对于重点的推动,而判断吉凶之变化。然断生死之时,多有含糊之处,其实抓到了重心,看其失衡,并不难断。   如取一网络上案例,断一乾造之命,比如生于乙卯年辛巳月丙辰日辛卯时,行辛丑大运,观丙日属火,初见虽动荡而无害,然此重心偏重支撑于火,大忌于水动其位。火旺而辛为其财,主此人富,然富则富矣,转性成水则财多而害命。由辛巳、 庚辰大运中,弱冠而乙卯相值而火旺而不忌,后己卯…

Read More

道德经注(四):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释   这一段话是非常晦涩的,它描述了一种景象,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来把时间推到150亿年之前。   此时,无形也无象,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   然后微妙之中,出现了一个点,它其极小极小,其微而无内,此时还没有万物,所有的能量与物质皆包含在其中。   突然间,它突然爆炸而开,时间与空间也在此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带着数以无量之计的粒子,以光的速度,飞速扩张而开。【道冲】   但这种迅速扩张并没有太久,便变得缓慢下来了,形成了宇宙的空间。【用之或不盈】   有一些飞得更快非常快,有一些飞得要缓慢一些,于是它们便撞击在一起,纷纷乱乱,撞来撞去,又因为有万有引力,于是这些粒子开始分别吸引在了一起,不断无序而杂乱,而是开始凝结、积累,形成一个个星球。【挫其锐,解其纷】   众多的星球,密密麻麻的在星空里存在着,有些发着光与热【和其光】,还有些黯淡无光像尘土一样【同其尘】。   而星球之间的空间,看起来其清澈而清底,其中点缀有密密麻麻的星球,似是存在那里很久很了。【湛兮似或存】   那最早的一个点,是从哪里孕育出来的呢?【吾不知谁之子】,似乎是在天帝之前啊。【象帝之先】   祖师的描述是站在这个奇点的面前,然后把整个宇宙生成过程数笔勾勒了出来,这就是中国文字的特点,虽然只是几字而已,却描述出来了一个宏大炫丽的景象。   为什么会突然跳到了这里,道德在经历史上前后章节曾经被人改动后,所以前后并不是有一贯的逻辑,然而这却并不影响我们把它当作一篇散文来读。   古人对这一段的解释,大多是含糊其辞,是他们不懂?当然不是。   其实只要按传承正法修炼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过程,然而这个功境的证悟,却又是不传之秘,是功境的证述,怎么可以轻易写出来呢?   不过,还是有人写了出来了,那便是《玄纲论》的作者,只是他仍然使用了隐语,称其为"真精",而关于后面的神与气,完全一笔带过,因为中间的体验过程,每个人有自己的世界观,有自己道,并不需要过多描述,自然便能体会得到。   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中也尝试用易理进行了描述了这一点:“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没亡。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论结字,原理为证。”这也是显然的宇宙运动的描述。   既然这是修炼可证的,那么道家讲究,生活亦是道,这个在生活中又是如何的?   所谓道冲,即是它是自然而然来的,不是假使于人的意念,人的决定,人的思考而来,而是一种本能性的支配。而这种本能性的支配,在后面会讲到并用数理形式推论出,是积极有益的善的方面,而在做这些的时候,又不能做得过头,因为做得过头反而会导致反作用。   过犹不及如何理解?如果只是举些,少量吃糖是享受,大量吃糖就得补牙了,那么显然这种观察格局就太小了。   在博弈论中,举过一个例子,早年美国曾经对社会福利做过一个调查,如果提高当前失业者的社会福利,会不会更好。一般的想法上都是当然会更好,这样对于弱势群体是一种保障。然而在调查后,却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因为当提高失业者的社会福利后,有很多就业的也跑去失业了,因为失业也有良好的福利,为什么要好好累死累活地去工作呢?   当年这个调查是极早的,不过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至少欧洲国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早年北欧国家一直很高兴他们的高福利,结果导致生产率低下,近年来便不得不做出举措,适度改革,以适当降低社会福利。最典型的便是现在的希腊,希腊曾经以经济强国高福利而自喜,然而经济现在却越来越差,背负上大量的外债,政府不得不带头撒谎等。   这些的问题,其实归底到底便是那四个字“过犹不及”。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很多学者解释为做人要低调,道家是不喜欢哗众取宠这个不假,可是这个看成宇宙生成的图景的话,何来低调之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事情。   依在下看来,这里所教导的,却是让人明白“万物有自发的组织”原理,从而能够让人更好的掌握现实的规律。   历史上有个高人,叫诸葛亮,是典型智谋的象征,诸葛亮已经强得很厉害了,一手扶起了蜀国,但是诸葛亮之智,却是个人之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诸葛亮在管理上无疑是失败的,按记载诸葛亮做事,事必躬亲,最后鞠躬尽瘁而亡。这个是管理上的大忌,管理是必须要放权的,有时放权之后,让手下的人去做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现今社会来说,很多人自发的构建出来了团队,这也是自然的力量,会产生自发的进行组织,这也一种自然之道的体现。   这里,如果从修行上来说,其实解决了一个极大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Read More

道德经注(三):不尚贤,使民不争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   有人说,这是愚民?如果简单理解成愚民,思维层次太低了。   先解释一下“贤”,"贤"字在早年的含义,是指管理钱的人,所以此处的贤,是指的以财分人之义,并非常所谓贤能之人。   《庄子·徐无鬼》云:以财分人之谓贤。       所以这里是指,不要去崇尚有钱的人,从而使民不争,不要去寻求珍贵的财货,从而使民不去盗窃。不要让其见到可以产生欲望的东西,能够使民心不乱。所以圣人治理的办法,便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众无知而无欲,能使智者不敢乱来。一切为了无为而进行,则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又是什么意思?而智者,是指民智,此处之民智非指高智,而实指凡人之智,正如贾谊《治安策》所谓:“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故所弃者民之小智,所求者乃大智,而大智若愚,故要去智,其若愚而非愚也。      此段,反对的是唯利是图,正如后面的经文中将会指出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所谓利,并不仅仅是指钱财,还包括一切欲有所得的东西,如果人人都想有所得,那么便会产生欲望,而产生了欲望之后,便会为了欲望不择手段。       以当今的电子商务平台某宝为例,因为商品的销量高了,排名也就高,本来的目的是好的,认为销量好的就是大众认可的商品,然而现实却不一定,有很多商家为了排名,便会去刷销量,并会不断刷评价。 这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并不仅仅存在于淘宝,包括美团或是其它平台上,也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       对于商家来说,刚开的店,是没有人来买东西的,如果没有人去刷销量,店就无法做起来,在现实中的实体店也一样,刚开业的店,总是会招集一大群熟人来捧个场,显得热热闹闹的,然后便能积累客源,之后便会热热闹闹的。所以商家这种行为,虽然存在欺诈,但也是环境导致。       对于消费者来说,因为可挑选的东西太多,所以需要一个向导,而最好的辨认便是去看评价,通过评价能够看出该商品如何,通过销量能看出买的人有多少,购物者需要这样一种指引,并且通过评价也能够促使商家进行更好的服务,对于购物者来说,这也没有错。       如此说来,似乎大家都没有错,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商家与消费者,所对立的一面是,购物者欲看评价了解商品,商家欲提供评价来吸引购物者,这时有两个”欲“出现,这个"欲"是怎么产生的?     …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本文已做原创声明保护,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由"道家阴符文化"公众号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代的人,大多有一个毛病,想修道有所成就,却不肯读读道经,想修行有所进益,却只想着坐在那里天上掉烧饼。   若不认真研读道德经,便不能真正去领会古人的思想,而这个一旦错了,所有的修炼也会错了。   正如明清之后的丹道一样,已然是错误百出,有成就者日渐稀少,各种看似美好却实际已经走上歧路的丹法理论四处皆是,而后世修炼者,多以夭折为羽化,或以不当正寿而终,更有甚者,无病而终亦是不得,可谓憾矣。   道德经的翻译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前后文关联实在太多了,解释前面的章节,如果引用了太多后面的章节的内容,就会越加解释不清了。   而有很多深入的内容,在开始的章节中想说而无法述说,因为一旦说了,于是便又会产生混乱了。   所以,只能尽量去表达,有一些表达得是很困难,很吃力,这类看起来会有似乎离题的感觉,凡遇到此类,应该明白,不是在下写离题了,而是你没有进行更深入的领悟。   在下所译之道德经,只认实证,而所译之内容,也是如此,而非如一些人拍脑袋空想一般,或自己空想一套理论,或是说些激情昂扬的话,实际上毫无作用。   市井之心不能治天下   尘俗之见不能得道心   有些话,不一定是世人爱听,但它们是道理。   有些话,不一定符合传统价值观,但它们是道理。   有些话,不一定能给人有什么心灵安慰,但它们是道理 原文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解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世上的人,皆只知美是美的,但其实在这个的同时,已经产生了丑恶,又皆知善之为善,所以已经有了不善的认知了。   无论任何事情,它都有正面与反面,而很多时候,人往往只会注意其中的一面,而忽视了它另外的一面。   由于这种的忽视,便会带来偏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世界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再也看不到完整的事物。   有那么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有两个农夫去挑水,而挑着挑着,有一个人问,皇帝是用什么挑水啊?另一个人回答,当然是用金扁担。   这种认识哪怕是如今的小孩子看起来也会觉得是很荒谬的事情,但为什么这两个农夫会这样想呢?因为他们日复一日生活在固定的环境中,于是便会认为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然后基于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从而推出来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   这个也许显得太荒谬了,如果换一个问题呢?   曾经有人问在下,既然你们都会算卦,为什么不能给自己算?   其实这是与猜想皇帝用金扁担的一样性质的问题。   世人之命多可以测者,是因为没有进行修行,同样的,如果把人生作为一种修行,并进行实践,那么这样的人生也是无需预测的。   因为作为修道的人来说,关注的是如何去领悟并利用这个世界的规律,然后加诸于自身,以达到修行的目的。   修行本身便是要打破命运的束缚,自然是无需预测的,且修行之事,如也是能够测算的事,那何人能修行到什么地步,皆是定数,这世间何须还有修行?…

Read More

道德经注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本文已做原创声明保护,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由"道家阴符文化"公众号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世上的经文也好,文学作品也好,或是其它文字表达的文章也好,统分为两类,一类叫可读性的,一类叫可写性的。   什么叫是可读性的?就是尝试把一切描述得清清楚楚,创造一种真实的假象,让阅读的人,可以深入体会这种假象。但是这种可读性的文字,会剥夺阅读者的一切创造力,扼杀阅读者的参与创作的权力。   那什么又叫可写性的?可写性的便是"不及物"的,这类文字它的目的是让阅读者能够作为一个参与者,切实地参与到阅读与创作的过程中去,更加强调的是阅读者的思考与领悟,并再在上面进行创作。   道德经便是这种可写性的经文,任何一个人,通过不断阅读领悟与思考道德经,然后便会产生更新的认识。   它从头到尾讲道理或列出一个场景,留下的是思考。它既不是劝善文,也不是心灵鸡汤,更不是铁板钉钉告诉你必须怎么做,只有根据自己的领悟,而不是要根据死板条文去照做,这个认识首先一定要正确,才能正确理解道德经。   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道可以去表达,但无法用寻常的方式去表达(古用"恒",此义相同),而对道的命名,并不能用寻常的方式去命名。后面的经文中会提到,"道"之一字,也是强名而来。   虽常言修道,修炼者又称为修道之人,然而修的是道吗?当然不是,只是强名而已。   但道德经的神妙之处,又不仅限简单的可写性,而在于当你产生了新的认识后,然后在这种更新的认识上,再去阅读时,又会发现并衍伸更高的认识。如此玄之又玄,便是众妙之门。   正如人的活动中,社会活动是人的阳性的一面,而背后的,人的活动却有一定的定律,受一定的规律支配,这个背后的一面,便可以称为有阴符的一面,而这一面,世人常会称之为"命运",但命运并不是恒定的,它只是由一个源头演化而来,但这种演化的过程中是可以人为去改变的。   然而天地如何而来?万物的源头是在哪里,世间的一切又是自哪里来的?   如果追溯这个问题,会发现,追寻到头,无法解释是从哪里来的,最初的状态,应该是无的,即没有任何东西。   所以无,名为天地之始。   那么"有"是什么?有,名万物之母,即因为“有",所以产生了万物。   常人在理解"有"之一字时,时未见其精妙之处,因为把"有"与已经存在的天地万物相混淆了。   道德经中开篇的"有",是自无至有,这一个瞬间出现的"有"的概念,方称之为"有"。   如果把"无"定义为不存在,则"有"就是存在,不存在的不会永远不存在,它可以由不存在变为存在,也可以由存在变为不存在。   这个如何来证明?当以有欲,与无欲来证明。  现代已经把"欲"字说成了"欲望",用欲望来理解的话会不准确。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如《论语·子路》里那样: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欲之一字,代指"期望""需要""寻求""念头"。   而欲可以是本来没有的,但产生了需求,这样就产生了欲。 正如本来是没有念头或思想的,当产生了后,这是从不存在中产生了存在,即从无中产生了有。   然而,多数的有生于无,是因为无前还有。  如人需要能量,所以需要吃饭,所以不吃就会饿,饿了就会有食欲,这就是无中生有,但在这个无之前,是因为人需要能量,所以又是因为有才有了无,因为无才有了有。 又如人的思想  所以,无欲之中,可以看出它的微妙之处,它是自有相对而来的,而有欲中之,又可以发现其特征之处,它是自无相对而来的。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容易去领悟的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