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术玄秘钩隐(七):隐沦之道

道教有隐沦之道,即俗谓隐身之法,其和而同俗者,有湘祖白鹤紫芝遁法,能化鹤变草,脱出灾难,其谓湘祖者,即韩湘子也。 又道中其不同于俗者,有上清隐地八术: 一为藏形匿影,修成之后,能使人所不见。 二为乘虚御空,修成之后,能乘虚驾空,使人视己如气。 三为隐沦飞霄,修成之后,能飞行霄汉,与气同行。 四为出有入无,修成之后,能使身为火光,出入无穷。 五为飞灵八方,修成之后,能使身为雾露,飞界八方。 六为解形遁变,修成之后,可纵横八方,随意为之,使人不见。 七为回神转玄,修成之后,可回转五星,出入无间, 八为隐景儛天,修成之后,可上登玉清,逃遁之时人所不见。 然此八术非常能修之,若未知五行反推之理,三五合一之道,九九合气之术,则不得其要也,另又必要知飞玉灵宝之秘讳,八景真名之十六字阴讳,方可得而修之。 故《黄庭经》有云: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可用隐地回八术,伏牛幽阙罗品列。 更有太上金锁连环隐遁之法,为七十二家遁法之首,以法祖气混和日精,行罡斗之道,可以修身六甲五遁。 五遁者,即金遁、水遁、木遁、火遁、土遁,五行之遁也。 五遁更生出八遁,分为人遁,禽遁,兽遁,虫遁,鱼遁,雾遁,云遁,风遁,故云十三遁也。 按《后汉书·方术传下·解奴辜》:“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又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汉时,解奴辜、张貂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此后世遁形之祖也。” 隐遁之道,为贫道之所未能也,尝未知理,亦疑其说,所谓隐遁之术,不过古人臆想之语。 后随师修法,有一小术,名曰五行遁脱术,其法乃人遇灾时,以代形之术,分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法脱遁,再施以虚魂之法,受术者皆如路边之石,虽人常见之而不在意,或本有意索求亦暂略之。 贫道尝以此法验之数例,有欠款只差一时可周转者,逢官事而将判者,风波已起而将损名者,皆可得验,至时而俱无事矣,外人皆似遗而忘之,虽后事兴,然其时以后,事已转圜,亦无追究,风平而浪尽。 反思其法,虽人至前,而仿若未见,其理亦通于隐遁之法也。 吾生性惫懒,修炼未勤,故如微末,自不足比古之法师,若以道行高深之师,施以此法,得获人在前而如未视之效,亦不足奇,然此岂非同于藏形匿影之法乎?故谓古人诚不欺也。 故尝问于师,师云:天下之法,不离命、时、物、功、神之用,得一者微技,用二者小术,须共三者,始有法天象地,若其全者方可称道,其中更有发三机之妙。 贫道闻之,甚有所悟,其不离三五之道矣。 然法乃演道为体,以资证道之用,故不可执于术而亡于道,若修得阳神,散之成气,聚之成形,随意变化,飞沦八方,何求于隐地八术也。 此之玄谈,聊备同道后学参证耳。

Read More

道教法术玄秘钩隐(六):分形散影

道家有分形散影之术,即俗间常言分身术,此法修持颇为有趣,后文详述。 先《抱朴子》中载: 师言欲长生,当勤服大药,欲得通神,当金水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而天灵地祇,皆可接见,山川之神,皆可使役也。 白话: 师说,如果想要长生,首先应该勤服大药,而想要通神,则应该金水分形,达到形分的境界,不但可以见到自身中的三魂七魄,而天灵地衹,也可以看得见,山川之神,也可以役使。 金水分形之法又如何修,此即玄一之道,其修行之法云: 玄一之道,亦要法也。无所不辟,与真一同功。吾内篇第一名之为畅玄者,正以此也。守玄一复易於守真一。真一有姓字长短服色,此玄一但此见之。初求之於日中,所谓知白守黑,欲死不得者也。然先当百日洁斋,乃可候求得之耳,亦不过三四日得之,得之守之,则不复去矣。守玄一,并思其身,分为三人,三人已见,又转益之,可至数十人,皆如己身,隐之显之,皆自有口诀,此所谓分形之道。 玄一之道,也是很重要的修法,与真一法有相同的作用,在内篇中第一章取名为畅玄,也就是依照的这个,先守玄一然后再守真一。 真一有姓名、长短,衣服颜色,如果要进行修炼,应该于日中时,行知白而守黑之诀。当然首先更应该进行的是百日洁斋,然后再进行修持,不过只需要三四天功夫便能开始有所校验,然后再守住,则不会消失掉。守玄一之法,须将己身分为三人,而三人能够见到了,又进行增加,这样就可以有数十人,都与自己一模一样,至于怎么让它们显现或是隐藏起来,这又是另外的各自口诀了。 《道枢》中载: 真一炼质分形。古先至人有分形散影之道,何以致之乎?夫日之中、水之中、镜之中皆能分形者欤。分形之日,元神六甲一日而出,当斯之时,其勿怖焉。夫识玄珠则知法矣,如冬至之闻雷法,当烹之则功成,行满达上清矣。 白话:真一炼质分形,古时候有至人有分形散影的方法,是怎么办到的?而且还能在太阳之中,水之中,或者镜子之中留下形影。分形的时候,元神六甲会出现,不要害怕与恐惧,如果明白什么是玄珠,那么这个也就明白了,这如同冬至听雷的方法,只要修到了自然就可以办到,而且也就能达到上清境了。 出入分形者,何道也?或以鼻之上垂丝,使升入天宫焉,或以地涌起物象,使神离於本位焉,俱可以分形者也。或以鹤出巢而冲天门,或以龙出水而入碧落,或以三级红楼,或以七层宝塔,或以花树,或以枯木,皆可以出壳者也。 夫人之始,即父母之精血而为肾。肾者,丹也。即吾之身阴阳而为丹者,真丹也。丹成则真气生矣,至於真气足而后始可以造化焉,升之炼形则腾举矣,留之炼气则弃壳矣。 若无内丹,止用肾气之升纳以求分形,则不过乎阴灵误出於天门,鬼仙之道也。保守肾气,取阴阳之粹,凝而为丹,丹成气足,随时炼气则元气朝而真神集矣。随方调神,神自成体,又何必调神之法,分形之像乎? 学者患址不立而求分形之诀,纵或能出天门,而往来不熟,出入有差,冥冥真灵不能再入其身,是谓之咎,亦可悲夫! 注:什么是出入分形?要么以鼻上垂丝,使其升入到天宫中,或者用地涌起物象,以自己魂魄离开肉身,这些都是分形之法。又或者以鹤出巢的方式,直接从天门冲出去,又或者是如同龙出水而上天那样,再或者以三级红楼,或者用七层宝塔,再或者用花树,或用枯木,都可以实现出壳。 但是人出生的时候,是因为父母的精血而成的肾,肾就是丹的关键,以自身阴阳而成丹的,才是真丹,而丹成真气就自然生了,而真气足了后,才可以行使造化的能力,此时以升之炼形的路子,则可以飞升,留之炼气的路子,则可以弃壳。 如果没有内丹,只是利用肾气的升纳来实现分形,不过是阴灵魂魄出于天门,这是鬼仙之道,只有保守肾气,取阴阳纯粹的部分,凝结为丹,丹成则气足,此时修炼则元气朝,真神集聚。再随处调神,而神自然成体,哪里还需要什么调法的方法,分形之象。 学习的人好好踏实修炼而去追求分形之诀,就算能够出天门往来,但一旦出了差错,真灵就无法回到其身中,这不是犯二么,真是可悲啊。 吾之身外有身,其如婴儿焉,始可以论分形之道矣。 据《三洞群仙录》中有载: 尹轨真人字公度,太原人也。绝粒行气,专修上道,能变化无常,或为道士,或为儒生,或为童孺,或为长老,或与韦真众仙验龙蚓凤,策空驾虚,云驰电迈,出有入无,分形散影,处处游集。 又《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张天师中说及: 成都记云:昔江峡阻塞,蜀为西海。其地胜多名物,因入阳平山阳平治在彭州九陇县。精思服炼,能飞行远听,得分形散影之妙,通神变化,坐在立亡。 相对记载更完整的修炼之法是《云笈七签》中的老君明照法,此法自然是托名所著,里面内容不可全信,但其法可供参备了解。 老君曰:金水内景,以阴发阳。能为此道,分身散形,以一为万,立成六军,千亿里外,呼吸往还,乘云履水,出入无间,天神地祗,邪鬼老皛,隐蔽之类,皆可见也。审其精思,逆见方来,子能守之,为仙王也。 老君曰:当得明镜九寸,无令面有偏缺、毁渍、疵瑕,务欲清明週正,不失人容色者善。昔我先师,以尺二寸镜,前后左右一焉,名曰四规。行此道者,甚难速成,易得惊败,惊则有大殃,少能成也。又容成皆以一尺镜一枚,正置其前,亦见以神,而不能长生也。商子云:以九寸镜各一枚,侠其左右,名曰日月,亦以延年矣。若欲分身散形,坐在立亡,上升黄庭,长生不死,役使百灵。入水、入火、入金、入石、入木、入土,飞行在意者,当用吾四规之道。若但欲逆知吉凶日月,即用此矣。 为避免误导,这里贫道需要多说几句,古代的分形散影之法,是指修为到了足够的境界之后,然后修炼者可以进行分身无数,一开始是分身为三个,然后可以不断越分越多,而且这种分身有趣的地方在于,有些分身能够留在一些器物中. 这种修法也被称为玄一之道,玄一之道正谓:夫玄一者,提我元命真人也,但坐而守之,守之极静,於至静之中,圆光之内,忽见我之真形者,是玄一,得之守之,则不复去矣。而《黄庭经》中又云:玄元上一魂魄炼,一之为物颇卒见,须得至真乃顾盼,至忌死气诸秽贱。…

Read More

道教法术玄秘钩隐(五):阴火烧六甲鬼及封尸

据《湖南省会同县金龙乡岩溪冲梅山虎匠科仪本汇编》载: 湖南省会同县金龙乡岩溪冲的正一道士,有两项法事,堪称绝招。 一为「冻丧封臭」,即盛夏酷暑时 ,若有人死去,道士作法,可在无任何冷冻设备的情 况下,十天半月,停于丧堂,不腐不臭; 一为「阴火烧六甲鬼」,即有妇人因难产而死,谓为不祥,其遗体必须用火焚化。先将死者入棺,在棺材内倒一斗二升黄豆,并将棺材密封。然后,在棺材的一端钻三个孔,插入三根点燃的神香,棺材内的尸体,便会燃烧,化为灰烬。 这两项绝招,村子里的老年人,许多都曾亲眼见过,现在却已经失传了。 三符注:第一法用雪山水或封臭法,多可完成,虽有现代科学不能尽解处,然亦属常见。倒是第二法,以神香为引,黄豆共尸体共燃烧而化为灰者,未晓其理。 关于封尸收臭,兹节录钟玉如先生的《辰州赶尸揭密》进行田野调查中的详细介绍,其法本属道法散入民间,故杂揉巫佛,然其关窍之处,仍是符法讳字,亦可返观: 封尸,又称封丧、封臭,是为了防止尸体腐烂发臭而采取的一种法术措施。封尸一般在四种情形下进行:一是逝者正值暑天,气温高,三日即可发臭。但处理丧事一般需要三五日,有的甚至至八九日,有的时间还要长一些。为此,必须法师封丧;二是死者的日子不好,犯“重丧日”,必避开一些时日,这叫“屯丧选日下葬”,亦得封丧;三是孝子在外,需得待孝子归家后再葬,也需要封丧;四是客死他乡须赶尸回家的更需要封丧,赶尸看路程远近,每日以行20华里计,远的需月余才能回家。假若腐烂了、发臭了还能行走吗? 封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冰封,使尸体呈冰冻状态;另一叫火封,将尸体用雷火烘干,形成干燥状态。 目前一般使用的都属冰封。 封尸是一门绝活,按农村的话说是“硬本事”,是绝对不能作假的,坦率地说,在这里假货是没有市场的。封尸的过程是很复杂的。首先设案,陈列三牲、供果、茶酒、香烛、纸钱等物,然后巫师念经“请圣”,从“南无喝啰恒那哆啰夜耶”念起,奉请各路神仙,然后奉请历代祖师。“再运真香,一心礼请:浩浩天京上相(经文保持原文原貌不变.以下同),冥冥地府王官,滔滔水国龙宫,烈烈阳元真宰,三界四府,白亿万临,请圣来临,证盟功德。” “上伸拔请,以沐光临,孝士无以勤献,特备香烛斋酒,开壶奠献,酒斟一二三奠,礼不重斟,今有口意,对灵通白。” 这里以“停丧选日下葬”封尸为例,由巫师先“请神”: “今据湖南省沅陵县某乡某土地祠下居住,奉佛,送终报恩,植福化财,孝男(姓名),孝媳(姓名),合家眷等,即日衷干。西归恩深显考(姓名),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身故,开通冥路,窃因山向不便,弟子封殓停柩在堂,前传后教,诸位宗师,扶兵做力,借马用兵,今有钱财,用凭火化,凭荤领荤,凭净领净,干领在前,保交在后,化财土地,神知最临(灵),通天答(达)地,出入游文,谓(为)吾传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文书上请。” 之后,问卜,如果卦象符合孝家所求之意,那就是允准了。便可进行“化财”,在香案上添茶斟酒,烧香、化纸钱以酬劳神灵与历代祖师。然后造“圣水”,“法水”。又称“净水”,即右手三指顶着水碗,在案上正燃烧着的香烟上画符挽诀,先挽“大都关诀”,念“大悲咒”,又称“雪山咒”,再挽“二祖师诀”。诀有120多种、各自功用不一。 按时辰向东南西北中五方取雪气,各七口吹入水中。又念道:“弟子举目望五山,五阴山背雪门开,雪山圣母大世尊,雪山童子下山来,童子来时身带雪,十腊龙宫下凡来,左手擎得千年雪,右手擎得万年霜,霜上又加雪,雪上又加霜。霜又寒,雪也寒,四山雪霜落忙忙(茫)。乌风彻地起,黑风彻地吹,一阵强风来变雪,鹅毛雪子落霏霏,谨请雪山圣母、雪山童子降下乌风泡雪,入吾法水之中,永冷亡人身尸,硬如针铁,邪魔秽气,息(悉)皆消灭。”子文已风北气七口吹水,又念经文。读经毕,起手成诀,动步成罡,子嘘已风北气三口吹下水。又念道:“雪山圣者雪门开,万里腾云驾雪来,降下千年陈霜雪,降下万年陈雪霜,冲头冲尾落冷雪,冲尾冲头落冷霜, 六月初一 下大雪, 七月初一下大霜。霜上更加雪,雪上加霜,吾今霜雪霏霏落,管教六月不回阳……”, 然后,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列成四方,四方框内画24道字符,对亡者尸体作法,将尸体内脏所藏之秽气排出,输进新鲜气体。这叫“吐故纳新”,再将死者口内衔银,对脚掌手掌和眼、耳、鼻、口、作法画符,喷洒法水,封住七孔,水碗加符(俗称字号),念《雪山咒》,并多次执诀、画符念咒。黙念历代祖师口传秘诀,在水碗上用“金龟下海诀”“大都关”“小都关”“黑诀”“山川独龙诀”等。巫师手捧水碗在香炉上呼元辰青气入水中,手执剑诀,祖师诀:“拜请祖师,法水来到,天无忌、地无忌、年无忌、月无忌、日无忌、时无忌、四时无忌、百无禁忌、年月不利、普庵大利,日时不利,普庵大利……”然后向棺材画符,念咒,作法,棺材头面贴符。再将蚊字苍蝇寄住在一个避静的角落里,不让它们骚扰尸体。 封尸的同时,令屠户砍一块整齐的新鲜猪肉挂在尸体的上方,巫师将他的祖传大油纸扇拿在手里,在扇子上画符念咒,然后从尸体头部一直到脚部,用油纸扇三大扇一扇。再将那碗已画符作法的神水压在神龛上,水碗上盖油纸扇,扇上压竹筊一副,这叫“压水碗”。神龛上的水碗、挂在尸体前的“神腐肉”和尸体均不准任何人捞动分毫,这就是“封尸”(封臭)。大暑天尸体可以封10天20天甚至更长时间不腐、不臭、无苍蝇骚扰。但巫师必需二三天再卜问一次,按照祖师的神嘱或加符或加咒语,其他无事,待停丧选日已定,在出丧的先一日下午,可将尸体移入棺内,但必须先由巫师请神作法,在巫师的指导下从柳床移入棺内,但不加盖,上山入土前棺材才于盖严加钉。 大窝坪乡泥塘坡雷坛,掌坛法师杨长连,法号显妙,2004年农历7月,气温高达39度,在沅陵县城某局一位姓李的干部父亲去世,尸体停放在临时搭建的油布帐蓬内,像蒸馒头似的,高温天封尸七天,尸不臭,像在冰箱取出一个样。 2005年农历6月月27日,大窝坪乡曹家坪村68岁的曹利甲因病去世,封尸七天不臭:同村的医生曹发生(58岁),6月20日因病去逝,也封尸七天,尸体不腐,不臭,都是泥塘坡雷坛法师处理的。 凡属封尸的原理基本相同,赶尸前的封尸亦属如此。待死者遗体入土后,法师在孝家送走众神和祖师,安了家神之后,先将封尸时所寄住之蚊子苍蝇放走,再从神龛上取下水碗,作法念咒,将水碗神水浇洒四方,洒出户外,这叫“散水碗”,这时一切法力都消失了。

Read More

道教法术玄秘钩隐(四):拔鬼筋法

《夷坚志》 宣和七年正月望夜、京师太一宫张灯。观者塞道。二人坠于池,宫卒急拯之,不肯上。肆言如狂。道众施符敕百端,皆弗效。事闻禁中。诏宝箓宫主者往治。主者惧不胜。躬诣道堂。遍揖曰吾党有高术者。愿相与出力。不然将为教门之累。堂中数百人。皆不敢答。 某道士从河北来。独奋身起。诮之曰、平时不肯力学。缓急乃殢人。即仗剑以往。至池畔。二溺人皆拱手。某道士语众曰:此强鬼也,非先拔其骨不可。众固不晓为何法。某道士绕池禹步。诵咒良久。遣健卒入水掖溺者。已身软如纸。洎至岸。则凝然块肉也。叱问所自来,同辞对曰、某等亦道士也。生时善法箓。坐罪受谴。虽幽明殊涂。而平生所习固在。度非都下同侪所能敌。不意神师一临。茫无所措。今过恶昭著。执而囚诸无间狱。亦唯命。以为敕韭粉。亦唯命。傥慈悲不杀。导以生路。使得免于下鬼。师之惠也。许之。复默存食顷。悉起立如常。其家人扶以去。两观黄冠。合词喜谢。扣其故曰、此鬼不易制。若与之角力。虽千人不能胜。吾尝学拔鬼筋法。故一施之。筋骨既尽。无能为矣。皆叹曰、非所及也。 白话: 宣和七年正月望夜,京师太一宫张灯,很多人来观看,有两个人掉到池里,宫里赶紧派人救,然而两人在水里竟被附体了,不但不肯上来,还在水中肆言乱语。 道众们都纷纷施符,结果毫无作用。然后这事件传到了紫禁城里,于是下诏让宝箓宫主去治,然而宫主害怕不敢去,去了道堂里跟大家说:“我们这里如果有人有能力的话,请出来帮助一下,不然这件事会给教门带来负面作用,然而堂中数百人,没有一人敢应答。 有个河北来的道士,突然站了出来,训斥大家说:”平时都不肯好好学,现在遇到急事就没办法了。”然后带着剑便前去了。 到了池畔,二个淹在水中的人,拱手施礼,这道士跟大家说:“这是强鬼啊,必须要拔其骨才行啊。”,然而大家都不知道这说的是什么法。 这个道士绕着池子作禹步,诵咒很久后,然后派强壮的兵卒去水里去捞,两具尸体已经完全身软如纸,而拖到岸上,却又凝固起来像肉一样了。 然后拷问两人身上的附体鬼魂,是从哪里来,鬼魂回答说,他们也是道士,在生前也擅使法箓,后来因为连坐遭罪被谴,虽然幽明殊涂,但是他们平生所学习的能力仍然还在,自然是其它道士所不能敌的,只是没想到神师一来,就没有办法了。既然过去恶行昭著,现在是囚入无间狱也好,是化为粉碎也好, 都认命了。只是如果能不杀他们,放他们一条生路,这就是神师的恩惠了。 于是道士允许,然后过了一会儿,两个人站起来,跟平日一样,他们的家人扶着回去了。 两个观的道士们都非常高兴,向他表示感谢,询问这是怎么办到的,他说:“这个鬼确实不好制,如果与其比力气,千人也不能胜,我曾经学过拔鬼筋法,所以在这里施用了一下,既然筋骨被抽掉了,它们自然无能为力了。” 三符注:上清宝箓宫,本由雷法宗师林灵素所主持,宣和元年,林灵素上疏言,国难将至,请迁都避之,而被蔡京弹劾,故林灵素离京,后宝箓宫俱由蔡京掌控。

Read More

道教法术玄秘钩隐(三):天心法

道法之中,有一法叫天心正法,此法在世间多有神奇事迹,然而今世虽其法犹存,然其事迹已多不传之,故搜罗天心法相关故事,以窥其貌。 《南唐列传》 谭紫霄,泉州人,幼为道士。初有陈守元者,亦道士,尝锄地得木札数十,贮铜盎中,皆张道陵符篆,朱墨如新藏。去而不能用,以授紫霄。紫霄尽能通之,遂自言得道陵天心正法,窍鬼魅、治产病多效。闽王孟叔尊重之号金门羽客、正一先生。闽亡,迟居庐山柄隐洞,学者百余人。后主闻其名,召见,赐官皆僻不受。俄而疾卒,年百余岁。今言天心正法者,皆祖於紫霄。 《苏轼集》 记天心正法咒 王君善书符,行天心正法,为里人疗疾驱邪。仆尝传此咒法,当以传王君。其辞曰:“汝是已死我,我是未死汝。汝若不吾祟,吾亦不汝苦。” 《水浒传注略》载 道家多诩五雷天心正法,而未详其说,今所传者,惟萨真人神霄青符五雷秘法,及斗母、月孛、争魂、炼度、擒邪、伐庙之诀。其说曰,气清则符灵,派清则法灵,若传法而不传派,其犹未也。故必筮日立坛,昭告于萨祖,立为二十几代嗣法嫡孙,歃血书盟,以度世宏济为誓,凡有章醮,得自拜家书,刺指血为符,以上萨祖。称家书者,犹人间子孙,申白其祖父之云也。 《虚静冲和先生徐神翁语录》载 吴敞绍圣甲戌求字,得三三闭字。时吴未仕,而素有符箓之志。丙子岁,侍其父官於江淮,於延昌观麻姑山王法师处授天心正法。王曰:吾适悟公所得字,乃经中有上闻三十二天心,拜三十二过,闭目静思之语。公於此三句中隐天心秘,三字谓天心秘法也,闭则秘也。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 画师处处皆有,须分贵贱雅俗。不读书写字之师,即是工匠。其胸次识见平庸,惟守旧稿,心橅手追,老于牖下,有毕生不出乡里者。目未见名山大川,耳未闻历朝掌故,此等人断不可师法者也。吾辈虽然作画,原系文人翰墨自娱,能登大雅之堂,能入赏鉴之目,所以为人所重。嗟乎!无论何事,师道最难。尝见少通六法,遽尔自满不谦。门下士有所求教,拏腔作势,机密难言,正似传授五雷天心正法,或畏神谴,或防鬼夺。请问再三,不过说出几句淡话,以为汝辈初学,不能即传上乘秘法。其实画师仅仅识得眼前五花八门而已。书画之道,纵由师授,全赖自己用心研求。譬如教人音律,亦只说明工尺字,分清竹孔部位,丝弦音节而已。令学者自吹自弹,焉能再烦教师代弹代吹之理?使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也。愚谓作书画只有日日动笔不倦,久久自有佳境。再经为师指点,当下便悟。 《山西通志》 孙浩远,字云际,自号乐阳子,永宁州人得五雷天心正法.祷雨立应.以符药济人.疫疠多解.后羽化 《夷坚志》之德清树妖 宋安国、为浙西都监。驻湖州。其行天心法犹不废。德清民家为祟扰。邀宋至其居。治不效。更为鬼挫辱。宋忿怒。诣近村道观。斋戒七日。书符诵咒。极其精专。乃仗剑被发。入民居后大树下。禹步旋绕。忽震雷从空起。树高数丈。大十围。从顶至根析为两。又震数声。枝干无巨细。皆劈裂如算筹。堆积蔽地。怪遂扫迹。 白话: 宋安国,为浙西都监,驻在湖州,修行天心法非常勤奋,德清有百姓家里被祟所扰,邀请宋安国去治,结果不但不起作用,还被鬼所挫辱。于是宋安国极为愤怒,到了村边近处的道观,连续斋戒了七日,书符诵咒极其精专,然后仗剑披发,到这个民居后大树下,以禹步相旋绕,突然间,空中降下巨雷,高有数丈,大有十围的树,从顶至根部被劈开成两半,然后又连震几声雷,树干树枝无论巨细,均纷纷被劈,碎裂成像算筹一样的小木棍样般的大小,从此这个民居不在有怪事了。 《孙公谈圃》 何殿直,黥卒也,善行天心正法,子由妇遇祟二年。何治之,初见四鬼环守,后止见一,何更造天狱,筑坛追捕,鞭笞之声闻于外。是夜妇如醉而醒者,家人询二年之病,皆不记,但如梦中耳。公先娶抚州吴氏,因言:“吴氏有女,为祟所苦,得洪州道士治之而愈。道士埋符庙下,一夕,庙屋尽圮,至今修而复坏者数四。其术秘不传世。” 白话: 何殿直,是个黥卒,擅长天心正法,子由的妻子遇祟两年,是由何来治的,开始看到有四个鬼环守,后来只剩一个,再后来造天狱,筑坛来追捕,可以听到鞭笞之声传到外面来,当晚妇人的病便好了,而家里人问她这两年发生的事,都记不太清楚,如同做梦一样。公先娶的抚州吴氏,曾经说过:“吴家有一个女子,被祟所缠上了,后来得到洪州道士治好。该道士将一个符埋在庙下,一晚后,该庙屋尽毁,至今修了四次都又坏掉了。其术非常神秘,不传于世。 《夷坚志》之秦奴花精 刘縡。字穆仲。予外姑之弟也。少年时。从道士学法箓。后随外舅守姑苏。与家人俱游灵岩寺。夜宿僧舍。遥闻山中呼刘二官人。久之声渐近。舍中人亦睡觉。縡问曰。闻此声否。皆笑曰。蒙天心正法力。宜如是。明日。縡为牒责土地神曰。吾至诚行法。未尝有破戒犯禁事。山鬼安得辄侮我。是夕。梦神告曰。已戒从吏搜索。乃花精所为。非鬼也。行且治之矣。縡还家。梦其故妾秦奴者。来曰。寺后呼君者。盖我耳。君若不相忘。无令伽蓝神急我。縡又为牒。如世间缴状。遣人投于祠。数日。又梦妾来别曰。君已投状。我不敢复留。泣而去。秦奴者。京师人。死于临安。至是时巳六年矣。 《情史》之唐四娘庙 有从政郎杨仲弓,习行天心法,能察人颜色。乾道中,为道州录事参军。受代未去,因出行市里。逢小胥,呼问之,曰:“汝必为邪鬼所惑,不治将丧身。”胥谢无有。连日三遇之,皆不肯言。杨曰:“汝不畏死耶?言之何害?此祟,非我不能治也。“胥始悚惧,曰:”实与邻女有私,往来已久。虽不识其家,但举措嗜好,一切不与人殊,无复可疑。官所云若此,岂其物乎?“杨曰:”是矣,汝秘之,勿泄。宜预备长采线,串以针。今夕来时,密缝其衣裾,仍匿彼冠履一二种。正使是人,固足为戏笑;不然,便可推验矣。“胥敬奉戒。女至,悉如之。鸡鸣女起,而失翠冠及一履。意状荒扰,寻索弗得。胥但佯寐,阴察其所为。天且明,怫然而去。胥视二者,乃捏泥所制。即携示杨,杨行法考讯,遣吏遍访群祠,盖城北唐四娘庙侍女也。胥往验之,真所偶者。头上无一冠,一足只著袜,采线出于像背。杨诵咒,举火焚厥躯,胥得无恙。唐四娘者,淫祀也。杨终于郴州里掾。营道尉史何信,九疑道士李道登,皆见其事。 白话: 有从政郎杨仲弓,修习天心法,通常观察人的气色判断吉凶。乾道中,为道州的录事参军,但被人代替了所以没去。 一次有事,遇到小胥,便叫对方停下,对他说:“你肯定被邪鬼所惑了,如果不治恐怕会死的。”而小胥只是应付着说了谢谢。 然后连续三次遇到了小胥,都不肯多说什么,于是杨便问他:“你是不怕死么?说说怎么了。这个祟,只有我能治。”…

Read More

道教法术玄秘钩隐(二):宝镜

1、始皇照骨镜 《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得始皇方镜,广四尺,高五尺,表里有明,照之则影倒见,以手捧心,可见肠胃五脏,人疾病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 《酉阳杂俎》记载;“无劳县舞溪石窟有方镜,径丈,照人五脏,云是始皇照骨镜。” 道内有明灯内观修法,可借灯光而观达内脏,其载于《帝君明灯内观求仙上法》 2、无疾镜 《樵枚闲谈》载:“孟昶时,张敌得一古镜径尺余,光照寝室如烛,举家无疾,号‘无疾镜’。“ 《太平广记》引《原化记》载: 一渔民在苏州太湖,捞得一面七八寸古镜,照镜者即刻昏厥呕吐,不省人事,然事后顽疾不治而愈。 3、六鼻镜 《云仙杂记》云:“黄巢陷京城南,唐王氏有镜,六鼻常生云烟,照之,则左右前三方事皆见。王氏向京城照之,巢寇兵甲如在目前。上平都邑,以映曰纱囊取入禁中。” 与六鼻镜相仿,亦有修炼而成可达此者,如《历代神仙通鉴》载:“张如珍真人,居衡岳九真观,遇神人下降,专明镜洞鉴之道,修之九年,能彻视千里,无物可隐。” 4、上清含象剑鉴 大唐国师司马承祯所造,浙江天台山灵墟期间,于院中建大丹炉铸造镜剑,后将此鉴并景震剑赠于唐玄宗。唐玄宗为此作诗云:“宝照含天地,神剑合阴阳。日月丽光景,星斗裁文章。写鉴表容质,佩服为身防。从兹一赏玩,永德保龄长。”,司马承祯解说此镜云: 此鉴所以外圆内方,取象天地也。中列爻卦,备着阴阳也。太阳之精,离为日也;太阴之精,坎为月也;星纬五行,通七曜也;雷电在卯,震为雷也;天渊在酉,兑为泽也;云分八卦,节运四时也,此表天之文矣。其方周流为水,以泻四瞑,内置连山,以旌五岳,山泽通气,品物存焉,此立地之文也。词铭四句,理应三才,类而长之,可以意得,此寄言以明人之文也。故曰含象鉴,盖其总义焉。勒书于匣,详观制器之象矣。 5、天师照妖镜 此镜出于《子不语》载,其中所言小天师者,或是张宇初天师: 鄱阳湖有黑鱼精作祟。有许客舟过,忽黑风一阵,水立数丈,上有鱼口,如臼大,向天吐浪,许客死焉。 其子某誓杀鱼以报父仇。贸易数年,资颇丰,诣龙虎山,具盛礼请于天师。时天师老矣,谓许曰:“凡除怪斩妖,全仗纯气真煞。我老病且死,不能为汝用,然感汝孝心,我虽死,嘱吾子代治之。”已而,天师果死。 小天师传位一年,许又往请。小天师曰:“诚然,父有遗命,我不敢忘。然此妖者,黑鱼也,据鄱阳湖五百年,神通甚大;我虽有符咒法术,亦必须有根气仙官助我,方能成事。”箧中出小铜镜;付许曰:“汝持此照人,凡一人而有三影者,速来告我。”许如其言,遍照江 西,皆一人一影。密搜月余,忽照乡村杨家童子有三影,告天师。天师遣人至乡,厚赠其父母,诡言慕神童名,请到府中试其所学。童故贫家,欣然而来。 天师供养数日,随携许及童子同往鄱阳湖,建坛诵咒。一日者,衣童子衮袍,剑缚背上,出其不意,直投湖中,众人大骇。其父母号哭,向天师索命。天师笑曰:“无妨也。”俄而霹雳一声,童子手提大黑鱼头,立高浪之上。天师遣人抱至舟中,衣不沾湿。湖中水,十里内皆成血色。 童子归,人争问所见。童子曰:“我酣睡片时,并无所苦,但见金甲将军提鱼头放我手中,抱我立水上而已,其他我不知。”自此,鄱阳湖无黑鱼之患。或云:童子者,即总漕杨清恪公也。 6、透光镜 唐时王度《古镜记》自述云其得一镜:“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后用其镜灭妖无数,后因宝镜自失,感慨之际,故记之。更其中有言,黄帝曾造镜十五,其所得者乃第八。其说多被世人视为虚妄,因《古镜记》所载如镜可透光此类之语,似为荒谬不经,故常视作小说。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中云:“承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今时墓葬出土之汉代铜镜,俱可透光,藏世有铭草叶镜、日光铭花瓣草叶连弧镜、日光铭圈带镜。

Read More

道教法术玄秘钩隐(一):掌心雷

《坚瓠集》记天坛道士一节: 天坛某道士。善捉狐。一日有白衣人叩门云。家多妖。请公往治。时某微醉。觅轿舁行。行甚速。某少醒。搴帘观之。已在西山。见狐狸无数。拥某跳跃。不能脱身。頋诸狐云。某至此。安能他往。若能启我手。则任若为。无恨也。初惟一狐启。不能动。继而三四狐同启。亦不能动。于是众狐争来启。某手掐一掌心雷诀。撒手启掌。雷声轰震。羣狐惊窜。某乃得归。 掌心雷之法,不知名兴起何时,于明清小说中大量出现,极负盛名,然小说不过多是作者想象之语,不如各地通志杂记等更为可信。 《江西通志》中载: 夏主信新呉浮云宫道士能运掌心雷治石精,至今丫口石尚存,凡祈晴祷雨輙应。 《湖广通志》中载: 明岩元元,华容人,为文昌宫道士,与邑人王某从张三丰游,数载无所获,拟辞去,三丰饯之痛饮,醉卧呕吐满地,二人不及辞,明早入揖三丰曰,汝果弃吾耶?餂吾唾道在是矣,王某不肯餂,元元餂之遂悟。三丰术能运掌心雷,尝以雷神随后,客至亦呼雷,其书存石首民家,嘉靖中诏取数册去。 《檐醉杂记》中载:张道陵后裔封正一真人,向袭一品,其配则封为玄君。乾隆三十一年,左都御史梅成请加裁抑,经阁部会议,拟降为五品。奉谕加恩视三品秩,永为例。真人世居江西贵溪龙虎山,先伯爱杉公于光绪己丑年摄贵溪县事,尝与往还,曾观其作掌心雷,降伏远道妖魔,置于瓶瓮间累累也。 《春冰室野乘》记李申耆遗事云: 李申耆先生之令凤台也,凤台地瘠而民悍,多豪猾,为逋逃薮者相望。先生常骑健马,率乡勇巡行闾里。每出不意得盗魁,察其中有重气节、矜然诺者抚用之,盗以敛戢。嘉庆辛未,百文敏龄总制两江,适仪征有劫杀巨案,戕一家三命。文敏侦得盗魁为蒙城人,而匿于凤台。严檄两邑,限一月捕送。先生侦知容隐盗首之巨猾不受捕,乃召所抚用某役至内室,置酒饮之。酒半,怆然曰:「吾行解组归里矣,故召若来一痛饮耳。」某役怪其语不伦,请其故。先生出督檄示之。某曰:「此人匿某巨猾家,役故知之,惜力不能取耳。」先生曰:「若能取者,吾早以捕事属若矣。吾即去此,若亦不能终作好人,故与若作别耳。」语毕,潸然久之,某亦悲不自胜。良久,始曰:「有一策,姑试为之。公收役家属置之狱,而发朱签谕役往。三日不归,则役必死。役之妻若子,幸终身俾司应夫人、公子。俾得延宗祀,于愿足矣。」先生诺之。猾家距城二十五里,某即日至。猾款之曰:「云泥路隔已三载,何幸辱临,得无为仪征案乎?」某慨然示之朱签。猾曰:「其人诚在此,试招与共饮,商榷之。」盗魁出,则曰:「我君之新友,彼则旧友也。且我让一身,而彼一家。顾为新友一身,陷旧友一家乎?明日从入城矣。」次早,猾遣力士二十人,持长矛护送,至城门而返。盖盗魁至骁勍,猾知某役之非敌也。先生方遣某去。即召匠制坚槛,集舁者护者百余人以待。某役俄引盗至,先生略诘姓名,即槛解蒙城,而躬自护送之。凤去蒙七十里,中道有镇,为两邑分界所。槛车入旅店,而先生降舆,当门坐。乡民闻官获大盗,争来观,环店外如堵。先生怡然谓之曰:「此大盗,千万官军所不能捕者,而我竟得之。他日当膺上赏,父老知我喜否?当置酒为我贺。」乃命取酒来,遍酌父老,且语之曰:「此贼精妖术,非我孰敌之者。彼与我战。力不敌,乃幻形为狐狸,思窜去,吾亦变虎追之。彼又变隼,欲高飞,吾又变大鹏追之。彼窘,将走投海,吾乃檄天将合捕之。又击以掌心雷,始因而就缚。」观者奇其语,皆环听不他瞬。久之,先生亦大醉,始升舆去。是时,猾已遣健者数十人来劫。见先生方坐店门剧饮,遂出镇外俟。良久,先生舆始过。问槛犯何尚不来。从者答以在后徐行。猾党返至店,则先生方剧饮时,已排店后墙,舁槛车由间道急行,计且抵蒙矣,猾党乃废然返。先生即改乘快马,追槛车与俱,疾驰至蒙会。蒙令联衔通详,声明凤台捕得,遵檄交蒙令转解归案。禀既发,先生始还凤。其次日,闻盗已越蒙狱去矣。蒙令先以亏帑事,奉督檄严诘;事未竟,又失盗,遂缢。先生尝语人曰:「凤、颖、泗三郡,简壮者五千人,可方行天下,然唯其豪能用之。官用之,必帅至千里外。或客兵势盛,足相钤制,乃可。否则骄蹇难制,且为大患。」后数十年,捻匪乱起,人始思先生言。 按学者刘仲宇整理之说: 掌心雷者,指在法师掌心发出雷霆,据称发时呼轰有声,能够用以震开云障,击杀鬼魅。《温州府志》:“明顾太真,遇麻衣道人,授掌心雷法,能指挥雨畅,叱咤风雷。”其法隐秘。大致以咒、诀、存想配合外炁发放形成。《道法会元》卷八五载有一法,大要先静默调息,直至耳不闻呼吸之声,惟一口气顺逆默念《天母心咒》(指斗母摩利支大圣心咒,载《道法会元》卷八三)各一遍,发“{左牟右含}(含)”字音逼炁,念咒《一秤金》九遍,左手握雷局,当胸一拍,以发音,提起内炁,发“{外口内力}”音,取出于左掌心,右手掐剑诀虚书一“{左牟右含}”宇。存想雷霆张使者见字“{左马右平}{左马右及}”一声,此时再念咒,敕使者速发声,以右手急擦掌心,念《运雷咒》三十六遍,向震宫取金炁冲动。复念咒后提炁于掌心,书符字“{左食右黄}”,使者见则“{左马右平}{左马右皮}”发声。再念咒敕使者速发声,右手握雷局擦左手掌心,念《运雷咒》四十九遍,存想将之归入震宫,取魂炁魁发,云如此定能震动。法中实以咒语,符音及手诀带动内炁运行至掌中发出。但因其咒、符音及存想隐秘繁复,不易掌握。道门相传,内功深的法师可以手挟风雷之声。但一般在行持时只口中喝声以助内炁运行。在运掌心雷击祟或震开障碍时,要将双手雷局急速放开并“抛”向预定方向。 此法实则不全,尚有一字(三符注)隐秘而未书之,故原本云:下一字口受。 更另有一掌心雷法,即以五咒在斩勘中画五名于炁符中,却加东奴子名,木郎咒,运书于左手擦。才觉天色动,拍一拍,喝起。以袖书香炉前,以令击发尤妙。 坊间亦时见有云五雷掌者,并有阴五雷、阳五雷之说,然其法甚鄙,并多夸大其辞,虽于治病治邪稍有校验,然俱属小法,非玄妙之大道也。 何谓大道者,自当掌中起风雷,指其方位,雷火相击,诛符伐庙,天雷如箭,只在顷刻之间而应。

Read More

1857年七年战争中普鲁士的运气

路易十五期间,法国在1857年进行了七年战争,同俄国、奥地利结盟对抗英国和普鲁士,然而于1763年以失败告终,签定了《巴黎和约》。 七年战争的问题很复杂,并非是单纯仅法国一国的自身情况能解释的,其中涉及到了各国的斗争。 ​实际上初期法国与奥地利是优势方,然而普鲁士帝国当时表现出来了非常强大的气运,直接导致了七年战争的胜利。 腓力特二世,在1758年,军队实力不足,又遇到强将道恩,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打算自杀,然后忽然下大雪了,于是战争暂时中止了,然后他决定先不死了。 开春后,又被打得四处跑,后来俄国的军队来了,他觉得自己死定了,于是又想到了死,不过这次选择的是跑去冲锋打算死战场上,然后座骑被击毙三次,来了枚子弹终于击中了他,从马上掉下来,结果他发现自己没死,只是子弹打在他在金属盒上把他震晕了,后来在士兵们的要求下终于撤离了战场。 可能成了一种习惯,逃跑后,他数了下军队只剩三千人,于是他又决定要自杀了,于是给自己弟弟写了封信,决定移交指挥权,就去睡了,结果第二天醒来,发现有2万逃兵归队了。他大为意外,然后陆陆续续又来人,结果竟然凑出来一支3万多人的队伍,于是他又决定不死了,带着这3万多人打算埋伏俄国。 事实上如果当时带着这些残兵败将真遇到了俄国,他会死得很惨,然而俄国人虽然战斗力强,饭量也很大,后续补给供不上,于是便忙着去四处找食物,所以没空来找他,并且俄国人觉得自己跑那么远了,剩下的事应该由奥地利去负责了。 于是奥地利人跑去了德累斯顿城,直接开炮,守城的将领觉得大势已去,干脆投降了。腓力特二世一路向德累斯顿城进军,陆陆续续凑足了6万人,暂居弗赖堡冬营地与道恩对峙。 然后冬天又来了,于是战争又中止了,在这个冬天中,腓力特二世过得很惨,派去找食物的军队前后共被杀了两万多人。 春天又来了,英王去世,继位者觉得打下去太耗钱,于是退出了战争,而奥地利派出7万人与俄军会合,剩下腓力特二世自己需要对抗所有的敌人。 腓力特二世这次觉得自己真的要完了,此时突然俄国女沙皇去世,然后新上任的沙皇彼得三世,自称是腓力特二世的粉丝,并把占领的土地都还给了普鲁士。 于是瞬间从普鲁士的敌国变成了普鲁士的盟国,并且彼得三世还穿着普鲁士军装冲到战场,后来彼得三世的妻子忍无可忍,很干脆地发动了政变宰了彼得三世,然后决定搬兵回国。 腓力特二世让俄国总司令拖延了女王的命令三天,在这三天中和俄国人一起与奥军开了一战,道恩觉得这太不靠谱了,于是很小心地打了一场,然后回国了。 英国人则得到了加拿大、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大部及几乎整个印度,为了稳固战争结果,英国人跑来一力推动结束战争,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雷西亚为情势所迫,也签定了和和约。 七年战争于是结束了,腓力特二世被称为军事天才,普鲁士成为了欧洲五巨头之一,不过实际上是很糟糕的,普鲁士境内成了一片焦土。 1763这场战争结束,英国人最为得益,为后来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基础。法国则失去了几个殖民地,海上贸易也停顿,国内经济受到巨大损害。

Read More

宋南法之略集

宋代《岭外代答》云:祝融之墟,威灵所萃,其间异法,亦天地造化之流也。巫以荆得名,岂无自而然哉?尝闻巫觋以禹步咒诀,鞭笞鬼神,破庙殒灶。余尝察之,南方则果有源流。盖南方之生物也,自然禀禁忌之性,在物且然,况于人乎?邕州溪峒有禽曰灵鹘,善禹步以去窒塞。又有鸩鸟亦善禹步以破山石。有曰十二时,能含毒射人影以致病。以是观之,南人之有法,气类实然。然今巫者画符,必为鸩顶之形,亦可见其源流矣。是故愈西南愈多诡异,茫茫天地,法各有本,必有精于法者,亦云自然而然,非人所能为也。 三符风云涌注:此中有含沙射影之说已涉奇诡,然牵强于灵鹘则显于无稽。 清时《宋稗类钞》云:大溪山在广州境。山旧有一洞。其处所人不常识每岁五月五日洞开。则见之。土人预备墨纸刷帚至期入其中。以手摸石壁。觉有凹隙若镌刻者。急以墨刷其上覆纸印摸而出。洞亦随闭。持所印纸视之。或咒语。或药方。所得皆不同。亦有不成字。无所得者。咒术药方。应用无不验。盖南法之所出也。 三符风云涌注:此以开洞云得其字,后世无所凭更无记载,殊为有疑,故言南法之所出者,不可信也。 《庚巳编》云:楚俗好鬼,最多妖巫,变幻不一,人称曰「师公」,敬畏之甚。武冈州有姜聪者尤黠,为城隍庙祝,庙与南渭王府近。王一日脱足缠,为风吹至庙。聪得之,谓其妻曰:「衣食至矣。」杀鸭取其首,裹以足缠,铁钉钉之,置神座下,禁咒之。王登时足痛至废寝食,延羣巫日夜祷祠,终不止。他日,聪托献,亲往问疾,自言能治。一内竖出私财,具牲牢,请聪为王作福,而去其钉足,痛顿瘳,获谢物不赀。又旬余,复依前钉之,王疾如故,又召聪祷而止。自三月至岁且尽,疾时一发,必命聪祷,祷罢辄愈。王心疑之,乃谓聪:「来年将大祭城隍,必厚劳汝。」及是,王故过期不祭,痛辄大作,使人约当以某日祭,则复洒然矣。王烛其奸,召至留之。使校设诱其妻,得三物以献。王亲鞫聪,始犹抵拒,出其物示之,乃具服,狱成,驰驿奏闻,有旨囚妖人送京,至临清毙焉。于时诸巫大抵皆恣横,人家有少酒食,巫经其门,必留享之。或不肯往,便持送其家,不然辄得祸。如出而求利,遇巫于道,恳乞一善言,所获必丰,否则多亏败。反唇举目间,皆能为祸福。其党类亦自多疾,互以术相轧。新死卒未能棺殓,则延巫作法,以衣裾承尸气野外散之,经月不秽腐,谓之「寄臭」。来破其法者,径入视,尸臭便作矣。有知者谓:其教中以尸化作一物,如化鲤鱼,置崖间以冰覆之。破法者直用火销却冰,尸自坏臭。唯化作沉香,则诸物莫可害,然火亦能■〈艹执火,上中下〉之。岷王府出丧,柩重不举,益数十夫犹然。呼师公解禳,逡巡即行。巫云:「某巫以宿憾,移一山置棺上,适已为扶去矣。」其诡诞可恶如此。自姜聪之败,此辈始为稍稍敛戢云。乡人吴用侍其父教授岷府,数目击其事。时府校有李武者,亦多变幻。用尝试其术,见鹊止屋上,令取之。武默诵咒,鹊旋至其前,徒手得之。武云:「是须邂逅用之则可,若豫畜获禽之念,则终日不能一二也。他物皆类此。」又云:「其术过洞庭湖,则不能大验,亦非乐为是。大抵如闽广所用南法及梓匠厌胜术,以先世传习,故不免为之尔。」吴用者颇善谈怪,后四事并是渠说。 三符风云涌注:钉足法,使棺难抬法,寄臭法,今亦有传,但多出于闾茆之中,却非宋之杀人祭鬼南法之说。 《独醒杂志》云:祥符中,汀人王捷有烧金之术,因曾绘以见刘承珪,承珪荐之王冀公,遂得召见,时人谓之王烧金。捷能使人随所思想,一一有见,人故惑之。大抵皆南法,以野狐涎与人食而如此。其法,以肉置小口罂中,埋之野外,狐见而欲食,喙不得入,馋涎流堕罂内,渍入肉中。乃取其肉曝为脯末,而置人饮食间。又闻以狐涎和水颒面,即照见头目,变为异形。今江乡吃菜事魔者多有此术。尝有一人往从之,以水令颒面,其人但颒其半,颒处变为异,未颒处乃如初,因知水中有异也。 《录异记》云:邵州城下,大江南面潭中,昔开元年,天师申元之藏道士之书三石函於潭底。元之善三五禁呎之法,至今邵州犹多能此卫者,为南法焉。 三符风云涌注:此当言赵侯南法,然赵侯法中亦无杀人祭鬼之说,故非宋南法之说。 《宋会要辑稿》云:“...十九日,中书门下省言:「访闻临安府并诸路州县,多有邪伪人于通衢要闹处割截支体,刳剔肠胃,作场惑众,俗谓南法,递相传习。若不禁止,为害不细。....“ 三符风云涌注:"割截支体,刳剔肠胃,作场惑众,俗谓南法",此杀人祭鬼之事,俗查此据,当依此。 《苕溪渔隐丛话》云:苕溪渔隐曰:“‘家家养乌鬼’之句,余观诸公诗话,其说盖有四焉。《漫叟诗话》以猪为乌鬼,蔡宽夫《诗话》以乌野神为乌鬼,《冷斋夜话》以乌蛮鬼为乌鬼,沈存中《笔谈》、《缃素杂记》以鸬鹚为乌鬼,今具载其说焉。《漫叟诗话》云:‘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世以乌鬼为鸬鹚,言川人养此取鱼。予崇宁间往兴国军,太守杨鼎臣字汉杰,一日约饭乡味,作蒸猪头肉,因谓予曰:川人嗜此肉,家家养猪,杜诗所谓家家养乌鬼是也。每呼猪则作乌鬼声,故号猪为乌鬼。’蔡宽夫《诗话》云:‘或言老杜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乌鬼乃鸬鹚,谓养之以捕鱼。予少时至巴中,虽见有以鸬鹚捕鱼者,不闻以为乌鬼也,不知《夔州图经》何以得之。然元微之《江陵诗》云:病赛乌称鬼,巫占瓦代龟。注云:南人染病则赛乌鬼。则乌鬼之名,自见于此。巴楚间尝有捕得杀人祭鬼者,问其神明,曰乌野七头神。则乌鬼乃所事神名尔。或云养字乃赛字之讹,理亦当然。盖为其杀人而祭之,故诗首言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若养鸬鹚捕鱼而食,有何吁怪不可并居之理。则鸬鹚决非乌鬼,宜当从元注也。’《冷斋夜话》云:‘川峡路民多供事乌蛮鬼,以临江,故顿顿食黄鱼耳。俗人不解,便作养畜字读,遂使沈存中白差乌鬼为鸬鹚也。’沈存中《笔谈》云:‘士人刘克博观异书,杜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世之说者,皆谓夔、峡间至今有鬼户,乃夷人也,其主谓之鬼。然不闻有乌鬼之说。又鬼户者,夷人所称,又非人家所养。克乃按《夔州图经》,称峡中人以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予在蜀中见人家养鸬鹚,使捕鱼,信然。但不知谓之乌鬼耳。’《缃素杂记》云:‘《笔谈》尝论杜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峡中人谓鸬鹚为乌鬼,养之以取鱼也。’又按《东斋记事》云:‘蜀之鱼家养鸬鹚十数者,日得鱼可数十斤,以绳约其吭,才通小鱼,大鱼则不可食,时呼而取出之,乃复遣去。甚驯狎,指顾如人意,有得鱼而不以归者,则押群者啄而使归。比之放鹰鹘,无驰走之劳,得利又差厚。’所载止此而已。然范蜀公亦不知鸬鹚乃杜诗所谓乌鬼也。按《夷貊传》云:‘倭国水多陆少,以小环挂鸬鹚项,令入水捕鱼,日得百余头。’则此事信然。余尝细考四说,谓鸬鹚为乌鬼是也,其谓猪与乌野神、乌蛮鬼为乌鬼者,非也。余官建安,因事至北苑焙茶,扁舟而归,中途见数渔舟,每舟用鸬鹚五六,以绳系其足,放入水底捕鱼,徐引出,取其鱼。目睹其事,益可验矣。”  

Read More

历史上一些关于龙的记载

●(后汉书。五行志〕:龙降温明殿,此句在清代〔洛阳县志,仟异志〕中引作黑如车盖隆起,奋迅五色,敕〔后汉书〕更明确。 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迅,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 ●〔元史。五行志〕云:至元二十七年七月,益都临胸县有龙见于龙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黄龙出现在武阳赤水,逗留九天后离去,当时曾为此建庙立碑。 ●东晋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两条龙,出现在龙山。燕王亲率朝臣,在距离龙200多步的地方,举行了祭祀活动。 ●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中,还不时发现有关龙的记录。据《临安府志》记载,崇祯四年(西元1631年)云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中发现巨龙,「须爪鳞甲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龙山和异龙湖中出现龙,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会有「龙山」和「异龙湖」之称 !  ●《唐年补录》记载,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因喉部有伤,当场死去。龙全长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呈扁平状。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两丈,腹下有足,足上有红膜。 ●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明代成化末年,广东新会县海滩上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死。此龙约一人高,身长数十丈,酷似画中龙,只有腹部呈红色。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边发现一条龙,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双角,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自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沟。 ●《永平府志》记载,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蚋遍体。当地群众为它搭棚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场大雷雨中,龙离开了原地。 ●西元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县陈家围子村后,数百人围观一条趴在沙滩上的黑龙。据仍然健在的目击者任殿元说,该龙长约20多公尺。这个动物外形像四脚蛇,脸形和画上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长须,身子的前半部份直径约一公尺多。四个爪子深深扎进沙滩里。它全身都是鳞片,形状像鳄鱼鳞。任殿元至今仍满腹疑团,那条巨型动物为什么长得那么像画上的龙? ●1953年夏天,豫东某地降落一条不明动物,不少好事者徒步数里前往观看。据目击者所描述的形状,这东西像一条巨大的鲨鱼。它的腥味招来很多苍蝇。这鱼应是生活在深海的稀有鱼类,至于为什么会由天而降,似乎可以和龙坠落的原因产生关联 ●1934年的夏天,营口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辽河水暴涨,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汪洋,鱼虾漂浮在水面上,空气中飘散着一股强烈的腥臭味道。大雨过后,当时生活在辽河北岸的人们都能闻到苇塘内的腐臭气味,但却始终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一天,一个看管苇塘的人顺着味道走去,在他扒开芦苇时,惊奇地发现在芦苇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尸骸。看苇塘人惶恐不安,慌慌慌张张地拔腿就往回家跑,据说到家后他一头扎到炕上,从此一病不起。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说,这个怪物曾经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 其它记载: 唐玄宗在未登基时,曾经在兴庆宫的池中放养了一条龙。等到他即位时,兴庆宫池中有一条小龙游到宫外的御沟水中,它奇状蜿蜒,负腾逸之状。宫中的男男女女,没有不出来看的。 后来唐玄宗幸游西蜀,出发前夕,那条龙从池中跃然升空,驾着白云,横亘千里,朝西南方向飞去。周围的文臣武士,都看到了这壮观的景象。等到玄宗行至嘉陵江,登上船要过江时,看见那条小龙紧贴在船的一侧前进,侍臣们全都目睹了这一幕。 玄宗感动得热泪盈眶,对左右的侍臣们说:“这是我兴庆池里的那条龙啊!”于是玄宗命人把酒洒到江中,亲自祷告,龙才从水中奋鳞振鬣而去。 (出《宣室志》) 蜀庚午年,金州刺史王宗郎奏报,洵阳县洵水畔有一座青烟庙,一连几天,庙上烟云昏暗,奏乐音昼夜不停。 忽然有一天早晨,水波翻腾跳跃,有一群龙出现在水面上,向汉江行进。大的龙几丈长,小的一丈多长,什么颜色的都有,样子有如牛马驴羊,大的小的各占一半,挤挤撞撞地涌入汉江,经过寺庙。它们往往复复,徘徊数里,或隐或现。三天之后才不见它们的踪影。 (出《录异记》) 唐玄宗在东都洛阳,白天在殿中休息,梦见一个女子跪拜于床下。那女子容色浓艳,头梳交心髻,身披大帔广裳。 玄宗问她:“你是何人?”她说:“我是陛下凌波池中的龙女,保卫皇宫,护圣驾,我实在是有功的。现在陛下洞晓天上的音乐,请陛下赐我一曲,以光耀我的族类。” 皇上在梦中拉起胡琴,为她奏了一曲《凌波曲》。龙女向玄宗拜了两拜而去。 等到醒来,皇上还记得曲子,就命令宫中当日禁乐。皇上亲执琵琶反复演练推敲,以熟悉曲子。并在凌波宫宴请百官,临池演奏新曲。 池中的波涛涌起而又平定,有一位神女出现在水面上,正是皇上昨天梦中所见到的女子。那女子在水面上听了很久才消失。于是皇上令人在凌波池上修庙,每年都祭司她。 (出《逸史》) 汾水横贯太原而向南流。水上有两座桥。那南边的桥下曾经有龙出现,因此在桥下盖了龙庙。 以前相国令狐楚居守北都的时候,有一条龙从庙中飞出来,全城的男男女女都尽情观看,将近一顿饭的工夫,它才腾跃振奋地离去。立刻就有震雷暴雨。那时是唐朝太和年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