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生无量天尊“之考证

原创文载于“道家阴符文化”公众号之文《”福生无量天尊“之考证》 “福生无量天尊”,在道经中出现非常之多,如下列举一部分: 《雷霆玉枢宥罪法忏》中有:“稽首称念三清三境天尊,雷声普化天尊,玄恩赦罪天尊,福生无量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道法会元》中的神霄遣瘟治病诀法:“适伸启白福神,一切神祇,本部雷神官众,和送瘟司、退散病源,驱除邪怪剿戮妖魔,安舒土府,解释愆非,俾令见患即安,家门清吉,人眷和平。凡在光中,全叨默佑。稽首皈依,志心称念:福生无量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北斗本命延寿灯仪》中,并及:“稽首归依,虔诚赞咏:福生无量天尊” 《金箓延寿设醮仪》中,有:“....太平护国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大罗诸天天尊、诸后元君....”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北斗灯仪中,最后有"...和:愿得长生。福生无量天尊。众诵大咒旋绕..."。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南斗灯仪中,最后有"...终始流恩。福生无量天尊。向来关祝南斗星灯,功德周圆..."。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九幽灯仪中,提及有"福生无量天尊"一语,其用法是: ”福生无量天尊,引至东方,九幽之东,日风雷狱。众生心亏震德..." "福生无量天尊,引至南方,九幽之南,曰火翳狱。众生心亏离德..." “福生无量天尊,引至西方,九幽之西,曰金刚狱。众生心亏兑德..." “福生无量天尊,引至北方,九幽之北,曰溟泠狱。众生心亏坎德..." "福生无量天尊,引至北方,九幽东北,曰镬汤狱。众生心亏艮德..." "福生无量天尊,引至东南,九幽东南,曰铜柱狱。众生心亏巽德..." "福生无量天尊,引至西南,九幽西南,曰屠割狱。众生心亏坤德..." "福生无量天尊,引至西北,九幽西北,曰火车狱。众生心亏乾德..." "福生无量天尊,引至中央,九幽中央,日普掠狱。众生心亏厚德..."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关祝神灯仪中,多处使用:“.....福生无量天尊,臣等志心皈命...”。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祈禄用的晚朝行道仪中,在称法位时,上启时提及:"...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长生保命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十方灵宝天尊, 十方已得道大圣众,至真诸君丈人..."。 其它的,在午朝、三官醮仪中也有提及。 《玉音法事》中,在献粥献贡文后,会念“香厨妙供,上献天尊,中献真圣,下及一切先生,普同供养。”,然后在斋毕,要求念“福生无量天尊”。 在《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法》中有:“念三清无上天尊,太平护国天尊,福生无量天尊,长生保命天尊,消灾度厄天尊,紫清赐福天尊,太一救苦天尊,十方灵宝天尊,宝华圆满天尊,无量不可思议功德。” 《金箓放生仪》中,有:“念玄都万寿天尊、太平护国天尊、好生度命天尊、福生无量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东岳大生宝忏》中,有“念东方灵宝天尊,青灵始老天尊,东华上相天尊,福生无量天尊。” 《金箓祈祷早朝仪》《金箓祈祷午朝仪》《金箓祈祷晚朝仪》这三朝仪中,有:“...太平护国天尊,福生无量天尊,都玉京七宝层台紫微上宫灵宝至真诸君丈人,金阙诸天弥罗众圣...” 《金箓十回度人午朝开收仪》中:“...径用回向西南方无极太上灵宝天尊、西南方福生无量天尊、西南方始素天梵炁天君、天垣帝座星君...” 《道门通教必用集》第七时:“以今第七遍,奉为斋主某家解灾度厄,祈福延生。凭合坛道众,持念天尊圣号,转诵《南北二斗延生真经》...长生保命天尊、福生无量天尊、消灾解厄天尊...” 《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中,则说:“稽首皈依,志心称念。福生无量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Read More

一张老照片

       这是一张一九九五年的照片,一个道士坐在棺材上,看似民俗活动里的正常习俗,没什么奇怪的。其实奇怪之处在于,一般尸体加棺材有四百来斤重,但道士念了咒,坐上去后,不但感觉没有变得更重,反而轻了不少。

Read More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讲解(九):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注释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 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悟,昧者难行。 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 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零。 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自然身轻,太和充溢,骨散寒琼。 得丹则灵,不得则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诵持万遍,妙理自明。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修炼内丹之法,其是模仿外丹而来,只是不从外界采取药物,而是进行自身内部的锻炼,炼丹需要用到药材,而人体内的药材,便是精气神。所以说,上药有三品,一是精,一是气,一是神,这三者指的是先天之精,先天之神,先天之气,而并非是后天的精气神,能合得先天的时候,便是进入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的状态。正如崔公《入药镜》中说的:“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来的,是生命的根本,同时精又是化形的根本,在《淮南子》中最早又以“形气神”称之,但此形非指身体,而古指“炼形”之术,其实就是炼先天之精,而非指修炼肉体,不可混淆。如上清派修内雾之法,常以咒持“大雾发辉,灵雾四迁,结气宛屈,五色洞天,神烟合启,金石华真,蔼郁紫空,炼形保全,出景藏幽,五灵化分,合明扇虚,时乘六云,和摄我身,上升九天。”然后叩齿七次,七咽而下,其实这是在调摄身中氤氲之气来炼形的办法,故又称合气之术。 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   修炼之法,虽然是如鸡抱卵常为之,但修成其实只在瞬间,道家的功法只要按法修持,一通则通,一得永得,而其入要之口诀便是存无守有,故而能顷刻而成。“存无守有”四字极为精妙,似有似无,若存若亡,顷刻而成。“回风混合”,指用的内息进行混合,这样在百日之内,便能功灵。   此又同于《入药镜》中:“起巽风,运坤火,入黄房,成至宝。” 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悟,昧者难行。   默朝上帝,此处上帝指的是高上玉皇,默朝是按道门心法中的秘窍,掌握默朝之法,行法只在一心之间,无须符咒符图亦可施法,正如虚靖天师所说:“元神直捧一封书,一道寒光射太虚,径达玉京金阙去,玄恩星火下天衢。金光灿烁照云城,百万雷兵禀令行,不用符图并咒诀,旱天能雨雨能晴。”,常使默朝之法,积累功德,勤而行之,只需要一纪即十二年便可飞升。这个道理与方法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但是有智的人很容易领悟,而昧而不明的便会非常困难。   《道枢》卷一○《华阳篇》:“内观者何也?观己不观物,观内不观外者也。吾有观心之法,一念不生,如持盘水湛然常清焉。吾有观天之法,终日静坐,默朝上帝焉。吾有观鼻之法,常如垂丝鼻上,升而复入,降而复升焉。内观之至也,则气入泥丸,神超内院矣。彼沙门入定,久而昏寂,止于阴神出壳而已。道家坐忘,久而顽着,神气岂能成就哉。故内观之法,以 净心为本,以绝想为用,下心之火于丹田,不计功程。如达磨所谓‘一念不漏,自然内定而结元神焉。’夫气胎息易行难就者,何也?为有妄识心者也。真胎息难行 而易成者,何也?为有清静性者也。胎息之诀,闭其所入之气,留其所传之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可也。” 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绵绵不绝,固蒂深根。   履践天光,何为天光?日月星三光是也,又何为履践?星辰为罡斗,即踏罡布斗。高明之士行走之间,默然契道,自然脚踏星辰足履三光。呼吸育清,重在一个育字,所谓清者,为天清之义,出于玄而入牝,玄牝便是乾坤窍,所谓“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是最好的解释。“绵绵不绝”,常有人将此处之绵绵不绝,解释为外呼吸,其实这是不对的。绵绵不绝者,非外在之呼吸,而是身内之息,唯此一息可沟通先天,息息归根,日益深之,故可深入先天之中,又由此故而能固蒂根深。   从陈抟祖师的三十二字口诀中:“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上卧,世无知音。”,可进行参证。   又可参证《道枢》卷二七《太白还丹篇》:“胎息之法,静意守志,去其嚣烦,专一而不乱。于是安坐,如前吞日月之法,然后想脾之上有地,地有金鼎,鼎有婴儿,如吾之形,在鼎而跪。以左右手附肩,仰面开口,乃明日华月华之精,金液玉液之体,如前数吞之。夜或无月华,则以金液玉液三十六咽也。日月俱得其时,则…

Read More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讲解(九):《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

  《清静经》是道教重要著作,《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简称《清静经》或《常清静经》,今《道藏》中有白文本及各家注本共七种。本经文字共三百九十一字,经后有仙人葛仙翁、左玄真人、 正一真人三篇赞语。关于此经的成立时代,根据考证应为唐代。   (一)《清静经》七种注本中,属杜光庭注本为最早,杜光庭是唐末五代人,因此《清静经》应系晚唐以前的作品。   (二)「洞神部 玉诀类 是字号」的无名氏注本,载有太极真人向唐同昌公主传授五戒、十善、六斋、三会、五腊、五忌之法,并诫其当奉持《清静经》之事。注中亦记唐时灵验故事,以宣扬此经的神应。可见此经在唐时已普遍流传。   另从此经文字用例来看,如三毒、六欲等词汇并不常见于六朝以前的古籍,故应为六朝后的作品而非葛洪所作,疑为后世道流所依托,作者不详。   不过虽是后世所托,想必也是高人所作,只是采取了这种传播形式,以至于在后世道经毁灭之难中,依然得以留存。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因道者,在天地之先,故为先天,此时无形无象,天地因道演化,故称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日月之所有所循者,盖因道故,此道不以人之意志为转移,故称大道无情。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万物之长,皆因道成,无道而无以化生万物,虽其化之,却镇以无名之朴,而为大道无名。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因道无形,无情,无名,然无名则不可述,故而非常之道,虽不知其名,强之为名。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夫道者,有清有浊:所谓道者,一气而分阴阳,故有清浊,有动静。   天清地浊:日月星辰朗耀于天,分分明明,土中之物,混杂相处,盖因清气轻之,故升之为天,浊气重之,故浊而沉地,由此而来。   天动地静:人观于天,斗转星移,己虽静而天恒动,而地不变之。   男清女浊:男多理性,故处事事重于理性,故称为清,女多感性,故处事多以感性而为,故称为浊。   男动女静:男以力强外行,故为动,女以技巧而内慧,故为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本者,根本也,末者,枝节也,阴阳填于本末,而生万物也。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清者浊之源:浊者本清,清中成浊,取天清也。   动者静之基:动者逢动,则相为静,取地静也。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若人神能清,自合于天,人神能静,自合于地,故可天地悉皆师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心扰则神浊,心扰则因心动。心动又由欲牵,总因欲也,故人不得清静,不得清静,则天地不归。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遣者,遣散也,常使欲散,则心自静,心静便可神清。…

Read More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讲解(八):开经偈秘咒

开经偈 寂寂至无踪,虚峙劫仞阿。豁落洞玄文,谁测此幽遐。 一入大乘路,孰计年劫多。不生亦不灭,欲生因莲花。 超凌三界途,慈心解世罗。真人无上德,世世为仙家。   唐代及以前它是念灵宝派的开经秘咒,其有配合存想的要求,如《太上黄箓斋仪卷之五十二》载:“在若转灵宝众经,法师当思身坐青黄白三色云气之中。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日月五星,照映左右。侍经仙官,罗列坛内。已有圆光,如日之象。毕,咽液三过,叩齿三通”,然后便是念此咒。   灵宝派以仙道最高为基础,认为佛教是元始天尊教法的一个分支,所以试图将佛教也纳入到流派中,同时也吸收了大量婆罗门教的文化(诸如大量的梵咒),这种思想与汉朝流传的“老子化胡说”的演变有关,亦与早期上清派有关,所以并不避讳使用一些外教用辞。只是南北朝及后世元代佛教徒,怂恿元朝统治者烧毁《道藏》,故而灵宝派的经典大多被删改殆尽,今已难窥全貌。   寂寂至无踪,虚峙劫仞阿   寂寂指寂无所寂,而至于了无踪迹,如《清静经》中去“湛然常寂,寂无所寂”,而劫仞是指的“劫仞台”,即玉京山,亦称玄都山、玉山、萧台、玉山上京、郁罗萧台。宋·陈景元《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少微注引《真一自然经》云:“玉山,一名劫仞台,言以仞量之,如彼劫数,故曰劫仞。”当年闵道长的注释中版本中,误将“仞阿”以为是一组词,此处应当注意。   这句简单理解便是,寂无所寂,潜身退藏,在高空中面对着玉京山。 豁落洞玄文,谁测此幽遐   “豁落”与“洞玄”是道教专用语,“豁落”的一种解释是指“豁落宫”,如《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中就有“溟涬豁落宫,诵泄浩无崖”之说,更如《太上三洞神咒》有“吾身藏於豁落九真之内”一句。“洞玄”是洞察玄妙的意思,而这里代指道家中的“洞神”“洞玄”“洞真”三洞经箓中的“洞玄”。 一入大乘路,孰计年劫多。   “大乘”是指上乘之道,如《本际经》中云:“以无常苦,通治诸病,常念正道,等疗众病,是名成熟众生之相。既成熟已,堪任为说重玄兼忘平等正法,入真实际,是名大乘教化之术。”   这句是指,一旦进入了修行,便不知年岁了。 不生亦不灭,欲生因莲花。   不会生也不会灭,而欲望的出现是因为莲花,这里的莲花是隐喻。 超凌三界途,慈心解世罗。   虽然超出三界之后,但仍有慈悲之心以解决世间的事。 真人无上德,世世为仙家。   真人无上之德,让世世代代都能够成仙,因为道教并不要求一定要出家,所以这里的世世指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世,修道有要求超度九玄七祖,七祖即是:父、祖、曾、高、太、玄、显。而九玄则是:子、孙、曾、玄、来、昆、仍、云、耳。  

Read More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讲解(7):金光咒

金光咒 天地玄宗,万气本根。 广修浩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 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受持万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 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 洞慧交彻,五炁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吾身。   金光咒是已经非常泛滥的咒语了,基本上是必修的咒之一,这个咒的修炼方法,一直是属于守秘状态,而最早将这个咒公开透露出来的是台湾人士,近年来国内道教开始受到关注,各类遗留的道教古籍也开始纷纷公开出现,故而见得更多了。   金光在道法中使用极其频繁,几乎处处皆会用到,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咒法,一般常见修持办法配合有手诀及观想,具体修炼办法,网上很多有公开了,这里就不细说了,这里只点一些特别的关窍之处,如果看得懂,则是缘份,看不懂,说明还需要继续修持。         先要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是金光,不是红光蓝光绿光?而一定要是金光?如果问一般的人,是未必知道的这个道理的。         金光的概念其实是来自于黄金的色泽,一提黄金,有人就觉得俗气了,实际上在世界上各处,无论是宗教还是非宗教的人士,都不可否认黄金的价值,一是它的稀少,二是它的金光闪闪的色泽无可替代。         而根据现代研究认为,地球上所有的黄金均来自几十亿年前一次猛烈的中子星碰撞。科学家估计发生碰撞的中子星距地球39亿光年,碰撞所产生黄金的质量是月球的十倍。黄金并不稀少(有研究称地核中含有大量黄金),只因人类难以获得而变得昂贵。         黄金的产生是需要严苛的条件,如地球上的黄金,需要中子星撞击,而中子星是没有达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恒星,在寿命终结时塌缩形成的一种介于白矮星和黑洞之间的星体,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质密度大相当多倍,这种撞击的力量是极其猛烈的。         另一种研究则认为,黄金的形成源自于超新星的爆发,而超新星就是恒星大爆炸了,同样具有强大的力量。         而黄金可以理解为就是这些力量的见证,所以也就显得重要了,但需要注意,黄金的金光只是一种借喻,而非指黄金之光,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金光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   “天地玄宗 万气本根。”,这是指的金光是万气的根源,在网上及《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皆写为炁是不对的,因为炁已经是先天一气了,它没有“万炁”之说,金光介于先天一气与后天有形之间,并非先天一气,所以一般的法师也可以借用,如果是先天一气就需要有很强的内炼功夫才可以使用了。       …

Read More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讲解(6):净天地咒

净天地咒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 乾罗怛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杀鬼万千。 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却病延年。 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手,侍卫我轩。 凶秽消散,道炁常存。   此咒在《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中的描述是这样的:“又更誦此後咒三遍或七遍,即行寢外無妨,名淨天地咒。所居穢惡,常念解穢辟屍咒:按經云所叩齒,使內外虛徹,纔似耳聞也。 ”    可以看出,单独使用的时候,念诵的要求是三遍或七遍,而不是草草的一遍了事。   净天地神咒的作用是在于解秽气,并能辟除尸气,这里的秽气是泛指不干净的物品或是环境,这个咒语用处很多,实用角度来说,典型一种用法,如果见某 地或有怪味不佳,通过念净天地神咒敕水之后,再四处洒上一些,会立即有所改善,效果极其显著,与没有念咒直接洒水相比较,会有很大的差别。   在道教超度中有一种收臭秘术,因为古时交通不便,又要讲究落叶归根,尸体会运回家,但路如果太远,在炎热的夏季会尸体能够会发臭,而道教有一种秘术,如果收过臭后,过上许久也不会发臭,这个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也有介绍过,其实这个操作非常简单,其实就是科仪中处理用净天地神咒的水洒上尸体,将秽气破除即可保持在一段时间内尸体不会发臭,如果专做超度,功力强的法师还可以做到尸体暂时不腐。        在不同的场合下,这个咒语使用配合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如在一些流派超度的时候,在诵这个咒时,会配合画金光令,并念咒“开天门闭地户留人门塞鬼路穿鬼心破鬼肚,金光 万丈照破邪精。”而又在一些流派开坛的时候,诵这个咒时,会另外使用九秽破秽的法来进行敕水。在阴符派中开坛中一般做法,通常大体是建九星法坛,取五雷 号令下令,并用七星剑斩月厌,在敕化五方神龙净水后,诵净天地神咒,并加九凤破秽引真气入水,并步三台罡及八卦罡封鬼路,然后通传飞符。更简洁一点的做法是取阴符派的心法,直接将号令做成符令,七星剑不用实剑,以符化五龙水,并入三光召九凤大将军破秽,以五雷封上鬼门,换作七星斩煞符投往月厌方,然后洒水以清秽,并用咒逐千邪万煞。   “洞中玄虚”,这里的“洞中”不是指“洞天”的意思,道教的“洞”对常人一个比较神秘的概念,“洞”是一种意象,它代表人天之间的一种连接的通道,俗话说“别有洞天”,指的便是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发现里面独成一个天地的。又如“壶中日月”,则这个“壶口”便类似于洞天的概念一样。包括在道教典籍的归类“洞真”“洞玄”“洞神”一样,它的内涵是指这些典籍只是一个很小的面,它们只是一个桥梁或是一个引线,通过它们能够让修道者进入一个新的世界。“玄虚”之义,可以参考《韩非子·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晃朗太元”,“太元”是指的在万劫开始之前的时候,有人把这里的“元”认为是“玄”,这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是因为避讳而改“玄”成“元”的话,为何前句不改?故而,此处太元无误。“晃朗“之说,当参考晋潘岳 《秋兴赋》:“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 的用法含义。   ”洞中玄虚,晃朗太元”,指的是那玄奥无边的道早早就在太元之时存在了,这里有则有暗自指“元始”的含义。   “八方威神,使我自然。”,在开篇有“天地自然”,这里的“使我自然”是指要使自己像天地一般,即我与天地为一体的,为什么要“八方威神”,道教认知中,人有身外神有身内神,而内外合一便是能天人合一,所以八方的威神皆来扶助我,我便能与天地一样自然了。   “灵宝符命,普告九天。”,正如在《安土地咒》里介绍的故事一样,《安土地咒》会使用元始号令,而净天地神咒在这里会使用灵宝符命,在实际做科仪时,常见有用剑画一个灵宝符令,或是一些流派在这一步通常是焚化一道荡秽符入水,通过符契来普告九天。   “乾罗怛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杀鬼万千”,“乾罗怛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因为不易解释,所以在一些科书中会解释“乾罗怛那,洞罡太玄使者,斩妖缚邪神吏”,而另一些科书中认为“乾罗怛那,洞罡太玄”分别是两个将,形象是红锦袍,黄结巾,仗剑当前,而后面的“斩妖缚邪,杀鬼万千”则是指其威势(见《北极天蓬伏魔大法》)。   这里必须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科仪中,这里会对咒语进行修改,改成“度鬼万千”,尤其是在超度科仪的,一种理解是,如果把鬼都杀光还怎么超度,另一种理解是,即使是这里描述的杀鬼万千只是一种威势,也难免鬼魂惧怕,进行摄招时恐有不力,故而改念“度鬼万千”。   同样的在一些祈福的科仪里,会将此处改为“度人万千”,总之根据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论之。   “中山神咒,元始玉文”,中山神咒指的是这个神咒的名字,而元始玉文,指的是这篇咒语的性质,它是要感通天地形成之前的力量,从而能达到成天地自然,秽气分散的功效。   “持诵一遍,却病延年”,这句话比较简单,但它是一个解秽的咒,为什么能“持诵一遍,却病延年”?因为天地之间的秽气往往会给人带来疾病,所以破除秽气,便能使人却病延年,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道教中早早便有了卫生的概念。…

Read More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讲解(5):安土地神咒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镇 普告万灵 岳渎真官 土地祗灵 左社右稷 不得妄惊 回向正道 内外澄清 各安方位 备守坛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护法神王 保卫诵经 皈依大道 元亨利贞   这是印象很深刻的一个咒语,那时方是初学,又正是背诵完太上三洞神咒的时候,虽然学会了很多咒语,然而感觉似乎是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大部分咒语都是汉字,而内容又多不过是些咏叹之词。   而念这些咒语,念便是念了,并无任何其它作用。于是有一阵子迷上了研究梵音咒,总是觉得音节的神秘感,会有更多神秘莫测的威力。   在广东的有个师叔是其它门派的师叔,风水方面听说杨公一脉传下,断坟水平颇为不错,且会些符咒法术的东西,虽也属道家之人,不过与我们并非一脉,但在下因为是初学,师父那段时间忙着处理一些事务,常全国四处跑,所以委托他多照顾我。   有一日,师叔已经寻好了一块极美的地,选好了时辰要去锁穴,问在下是否要去看看。   所以为了扩大视界并能做一些学习,很高兴便跟着去了。   地方有点偏僻,上山无法开车,所以从山脚走入,上山时已经过了早上了,本来天清气朗,路才走了一大半,却开始感觉有冷风吹来。   又走了一小段时间后,山里开始起了雾,开始有些蒙蒙的,但并不影响行路,所以便加快步伐,结果谁知雾后来变得更大一些了,山中雾大是比较危险的,有可能迷失在山中,而且山路陡峭,雾中路滑,稍有不意,虽不至于失足摔下山崖,但总难免痛苦。   不过手中有罗盘,能辨得清方位,所以倒是也无太大压力,只是这样的雾明显干扰行进的前路了。   又走了些路后,这个风水师就叫停下,然后取出来些香与钱纸,并拿了一叠纸钱,对我说:“你站在这里,拿着这些钱纸,等会我喊勅字,就把它们往上抛,一定要在我点的符落地前抛起来。”     当时在下不知道这是干什么,于是就问:“这是要做什么?”“安土地”,师叔很简单说了句就没有多说了,然后就去点香了。   师叔点了香后,拿着香便在那里念了些咒,因为站得有点些距离,声音很含糊,又只能听到一些低沉的嗡嗡声,然后点燃了一张符,往空中一扔,大喊了一声勅”。   在下一听,赶紧把纸钱往空中一抛,扔起来后,纸钱四处纷飞,散散的落下。…

Read More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讲解(4):净身神咒

净身神咒: 灵宝天尊,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五脏玄冥。 青龙白虎,队仗纷纭; 朱雀玄武,侍卫我真(身)。  “侍卫我真”一句,在一些地区中为“侍卫我身”,盖是因“身”“真”两字较近,因抄写模糊而致不同,然虽两者皆可用之,相较当用之“真”字文章更妙。   灵宝天尊,梁陶弘景《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其第二中位编排为“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第四中位之二,编排“上皇太上无上大道君”。至《上清众经诸真圣秘》仍分别列“玉晨太上大道君”和“太清大道君”。《云笈七签》则分别撰《太上道君纪》、《太上玉晨大道君纪》。《大洞经》则云:“上清高圣大道君者,一号玉晨君。”(《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一)又“灵宝天尊即太上大道君也。”(《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注解》)后来上清派,灵宝派的这三种称呼均融合为三清的第二位尊神了。《大洞真经》云:“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者,盖玉晨之精气,庆云之紫烟,玉晖曜焕,金映流真,结化含秀,包凝立神,道君即广宣经箓,传乎万世。”(《云笈七签》卷三)“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随迎,谓其无复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无而无,视之无象,听之无声,于妙有妙元之间大道存焉,道君即审道之本,洞道之元,为道之炁,即师事元始天尊称受弟子焉,犹是老君票而师之矣:居上清禹余天中,降金科宝第三洞仙经付经师罗翘真人,传教于万国焉!”(《洞渊集》卷一)“玉晨大道君为灵宝教主,乃元始天尊之弟子,太微天帝之师也,受灵宝上品度人之道。”(《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一)“灵宝乃道君之号,道君名经宝,以诸经皆由道君演说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卷二)。   《黄庭经》开篇有云:“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曰内篇”。   这里指的便是,灵宝天尊,而散化形变万神,万神在人身中,“骨节百窍皆有神”,而道教之信仰中认为这些是由灵宝天尊所作传下,所以安慰身内之神,自然是寻宝天尊。   故而首句:“灵宝天尊,安慰身形。”,身是指的身体,而形则是指的“散化五形变万神”。   “弟子魂魄,五脏玄冥”,“玄冥”一词,在道家是用来形容玄奥的意思,如:   《庄子·大宗师》:“於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 郭象 注:“玄冥,所以名无而非无也。” 成玄英疏:“玄者,深远之名也;冥者,幽寂之称。”   《庄子·秋水》:“始於玄冥,反於大通。”成玄英疏:“玄冥,妙本也。”   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含光内观,凝神复朴,栖心于玄冥之崖,含气于莫大之涘。”   “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我真”,指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同时保护自己。   按《云笈七签》记载:   青龙,东方甲乙木,色青,五音角,卦震,神青龙,令主春,五金主铅,五味主酸,气臭膻,象生,星岁,岳泰,五脏肝、胆,性主仁,五经《诗》,始数三,成数八,青元精,服之补目及内二肝胆也。经曰:肝为清泠宫,兰台府,胆为紫微宫,无极府,滋三魂,明目,令人远视,益性仁,木气不能淘,并害气不能击隔,得伏龙,木曜无能窥,盖因木精神帝灵元之益也。   西方西方庚辛金,色白,五音商,卦兑,神白虎,令主秋,五金主银,五味主辛。气臭腥,象伤,星太白,岳华,五脏肺口,性主义。五经《书》,始数四,成数九,此白元精,服之补肺《腑》经曰:玉堂尚书府,制炼七魄,益言气,增性义,可通外五金,邪气并害气不能伤滞,能间德伏虎。金宿不能窥,谓金精神帝灵元之益也。   北方北方壬癸水,色黑,五音羽,卦坎,神玄武,令主冬,五金主铁,五味咸,气臭腐,象闭,星辰、岳常、五脏肾,外通耳,性主智,五经《易》,始数一,成数六,黑元精,服之补耳,益智神。经曰:肾为出,故宫太和府,固添髓血,滋洞听,令人性智聪润,炼肌,毛发绿,阴邪惧,水不能漂溺,通太阴而合隐,出不游户,月辉中无影,水曜不能见,盖恃水玉铅精紫微帝君灵元之益也。   南方南方丙丁火,色赤,五音徵,卦离,神硃雀,令主夏,五金主铜,五味主苦,气臭焦,象盛,星荧惑,岳衡,五脏心,通目,性主礼,经亦《礼》,始数二,成数七,赤元精,服之补心神,益阳光,补固肌骨,化阴滞。经云:心为绛宫元阳府,内滋此府,外滋目威,令人性礼,真行不践迹,轻腾陵阳,是火不能烧,是阳毒不能热,身与太阳通元而合,现化日光,类中无影,火曜不能察,盖恃炎帝灵元之益也。   中央中央戊己土,色黄,五音宫,卦坤,神后土,令四季,五金主黄金,味主甘,气臭香,象含,星镇,岳嵩,五脏脾,通鼻,性主信,五经主《乐》,始数五,成数十,黄元精,服之补中,黄宫太素府,脾神益志气,滋性信,炼五形,和九气,加圣惠,伏万凶,亲五老,地岳不能埋闭,土曜不能傍窥,盖恃五星帝威,得灵元之益也。   这个咒语如果细参各类道经的话,能够发现它极其重要,而且这个咒语还存在几种变形的版本。   从净心、净口、净身可以看出,净心其实是在为净口,口净方能引气吞津,口吐真言,以丹元通达神明,然而仅如此是不够的,还要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围绕住自己,作为一个扎实保护,如果是用“真”之一次,则更有保护自己修真之意,更显其妙。   故虽名为净,实非为净,然亦可净,微妙玄通。   这便是为什么它们几乎是在所有的科仪中都要求必做的步骤的原因。   同时,也不难推测,仅从名字上,看来像是三个不起眼的咒法。于是便有信之不足者,悟之不明者,盲目自大者,会跳过此法,直行后法,并自谓得其核心而自喜,其实已是大误。却不知,若无此三步,将虽咒而难验,虽验而身险,盖因不因按此行持,以身犯险而无护之故也。   民间流传法中,时有人犯之孤夭贫者,亦多因此。…

Read More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讲解(3):净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命养神。 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炁神引津。 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炼液,道炁常存。   这个咒语比较简单,出于黄庭经,其顺序是从嘴唇->舌头->牙齿->喉咙->心。   为什么念净口神咒?   人平时吃东西,口里总免不了秽气,所以在无论持任何咒前,均要养成先用水漱口的习惯。   即使是漱了口之后,也不免身神不安,所以要念净口神咒,通过吞服津液,使气通顺,如此可以做到心净、口净。   为什么净口神咒在净心神咒后面?   心若是不静,口神必也不安,如不先静心,净口引气入心又有何用?故而,先净心,再净口。   大部分人只知照念,但是否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口神为什么称丹朱,人的嘴唇深红说明火重,色白说明贫血,色黑则说明心脏有问题了,而只有丹朱之色,即红而鲜,气血鲜明方是健康的颜色。故而其神,丹朱也。   舌神为什么称正伦?“伦“在古文中代表条理顺畅,如果舌头上的条理,或是苔厚,或是苔薄,或是其它怪异,皆是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正伦也。同时在修炼中,舌还有一个作用,便是舌顶上颚,搭上天地桥,作为过渡的桥梁,让周天之气能够感通循环。   齿神为什么称罗千?罗者排列,千多也,牙要多多地排在那里才好,少了就不行,所以齿神罗千也。   喉咙为什么称虎贲?虎贲是王的侍从卫士,人感冒时扁桃腺先发炎,就如同虎贲一样。扁桃腺,是人体的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的作用是帮助身体对抗感染。早些年西医不明白此理,认为扁桃腺无什么用,于是喜欢为扁桃腺炎的病人进行切除,现代医学进步,已不再如此做。虎贲是有杀伤性的,而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杀人恶魔大脑额叶受到的伤害以及扁桃腺的变化有联系。   心神为什么称丹元?丹者红也,元者本初也,丹元指心脏可负责一身的气血运动。   问题又来了,为何按这样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这样从黄庭经中抽出来?   丹朱者,红色火象,舌平躺为土象,齿硬固而为金象,口里生津而为水象,喉弯且扁桃腺突出而为木象,心神又火象。   故此是五行顺次相生之象,发之于火,而止之于火,只是为何要如此?   因心神所名之丹元有特殊的意义,按《云笈七签》卷二四载:“丹元星天之斗君 ,主命録籍。上总九天谱録,中统鬼神簿目,下领学真兆民命籍,诸天诸地,莫不总统。”   故而:“心神丹元,令我通真。”   故而这个过程是:“思神炼液,道气长存。”   当念完前面的咒语后,在念到这个口语时,通常口中会自然生津,所以要按顺序念诵,并在“气神引津”时吞下,这一步若是不吞,五行便不能顺生下去,构不成水生木生火之转变,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最后一个问题,这个咒语最好是朝着什么方向念诵?若是在坛前,能否对着坛念?   以上若明,读者自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