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16 年 5 月 20 日

“金真”还是“全真”之考辩

科仪之中,常有一句“金真演教天尊”,然而因历史辗转,不少全真派道士在科仪时,不少将它改为了"全真演教天尊",这种现象非常常见,比如在内陆的某知名道教网站上,就有大量写着”全真演教天尊“的科仪,其中不少是正一的经典,也将”金真“偷改成了”全真“两字。 这样修改后,已经完全改变了原经本义,这样去做科仪,已经完全变了,自然作用也大打折扣。 首先说说对于“金真”的定义,在《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中写得比较清楚,解释“金真朗郁,流响云营。”一句时,是这样说的: ○东曰:金真者,自然之章。梵天神人飞游太极之上,玄歌无量之音,激爽灵风之炁,拂扬洞章之曲。太和玉女於华都之门而和神人之歌,流响庆云之宫,故曰云 营也。 ○幽栖曰:金真者,即金真玉光也。此是天尊之身光耳。郁者,光耀也。营者,凝聚也。既泛景大霞之中,故金真焕烂,吟咏洞章之句、云合烟凝者也。 ○少微曰:金真,金简真文也。昔真文始现结於玄空,莹发光芒,刻书金简,故明朗郁郁然也。云营,云宫也。百玉容堂在玄都龙山之上,言上帝高吟金简,清音响亮, 流入云宫。 ○玄英曰:金真者,刻金纪录真文。朗者,真文书字明朗也。郁者,明盛之貌也。云营者,玄都之内百玉置立容堂之名也。其堂在龙丘山之上。流响者, 将明众圣啸咏,响彻云营宫中,故云流响云营也。 这四个注释中,虽然表达不同,但可以统一简洁的说,"金真"指的是"金简真文"。 同样的,在《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中则说:“君於金华之宫,又拜太上玉晨君於七映之房。此二尊君,玉秀虚朗,金姿映苓,圆光蔚於华寝,晃曜激乎八玄。存既毕,叩齿十二通,先三读金真之祝毕,乃读上品第四章、次读第二章、次读第六章、次读第三章、次读第五章、次读第七章,上中二品合十四章,都毕......,",这里所说三读金真之祝,是指的《太素三元君曲素诀辞玉景内真金章》。 另外,上清派的经典中,《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大约出於南北期或隋唐,内载金真章十二首,又见於《上清诸真章颂》。 东晋时期的《洞真太微金虎真符》一经,又提到“...此咒奇秘,名曰三天虎书太元上箓。受之者先斋七十日,赉金虎玉铃,素锦玄罗各三十尺,以为金真之誓,盟于天地不宣之约...”。 从这些显然可以看出,金真实际上代表的是道教的秘典经文,为了说其珍贵,所以用以“金真”简指“金书真文"。 ”金真演教天尊“,首先要明白在科仪中,通常"天尊"一词,并不是具体指的哪一位仙真,而是为了起表现与修饰作用的赞咏词,如《太上洞玄灵宝三十二天天尊应号经》之中,有“至心信礼十极妙光天尊。至心信礼八威结成天尊。 至心信礼玄通道会天尊。至心信礼高虚道运天尊。至心信礼高光运明天尊。至心信礼三华西灵天尊。至心信礼静定长存天尊。至心信礼至景灵曜天尊....“等。又如《太上瑶台益算宝籍延年忏》中,”志心归命,玄穹上帝天尊。志心归命,太极高皇天尊。志心归命,金辉紫殿天尊。志心归命,琼宝丹台天尊。志心归命,广明德道天尊。志心归命,溥度人寰天尊。志心归命,福星垂佑天尊。志心归命,惠日回光天尊。志心归命,九宫益算天尊。志心归命,八卦延年天尊。志心归命,清微大帝天尊。志心归命,紫极元皇天尊。志心归命,浮罗翠袖天尊。志心归命,郁察宝山天尊。志心归命,寿崇五岳天尊。志心归命,福广四溟天尊。志心归命,常臻凤历天尊。志心归命,克保龟龄天尊。志心归命,九天集福天尊。志心归命,十极垂休天尊。志心归命,虚无凤阙天尊。志心归命,浩渺龟台天尊 。志心归命,能增百福天尊 。志心归命,克纳千祥天尊。志心归命,亭山受命天尊。志心归命,嵩岳升真天尊。志心归命,玉光照室天尊。志心归命,宝炬浮空天尊。志心归命,九灵消祸天尊。志心归命,二炁延生天尊。志心归命,九清圣德天尊。志心归命,八景虚真天尊...“ 显然上述的内容,完全可以抽离出来,去除“天尊”两字,文句依然通畅,其它的科仪里还有常见的诸如”常清常静天尊““道气长存天尊”等赞叹用法。 在《灵度济度金书》中有:“某,崇建玄坛,敷陈素悃。金真演教,植万劫之津梁。玉匮告斋,开九幽之径路。朱章灵奏。。。“ 而《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灵宝玉鉴》《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中俱提为“金真演教天尊”,一个最基本的判断:灵宝派要比全真派早上几百年,所以这里不会是”全真“ 在《玄门报孝追荐仪》,其结构是明显的正一风格,开篇即称:”恭以金真演教,弘敷拔度之文;玉册垂科,茂着升迁之法。“ 另外的还有《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玉箓大斋三日九朝仪》《上清灵宝大法》《太乙火府奏告祈禳仪》《太上三洞表文》俱是以“金真演教”为准。 另外一个佐证是在《大涤洞天记》中,《大涤洞天记》的作者邓牧心为宋末元初隐士,居大涤山(今浙江余杭县境内)洞霄宫,曾与道士孙宗宝合著《洞霄图志》六卷,实际上《大涤洞天记》与《洞霄图志》是同一本书,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里面记载“嘉定十年辛巳三月,道士白玉蟾撰”演教堂揭扁法语“中有”以吾教之当兴,与名山之不朽,方玉烛应天之日,政金真演教之时。", 总的来说,以上资料完全可以推定,古代用的是“金真”而不是“全真”,一来此词来源非常久远,二来多本不同的著作出现,如果都是抄错的可能性实在太高。 而在后世全真派中,所言“全真演教天尊”,实际上是奉丘长春为全真演教天尊,龙门弟子又常以"全真演教龙门承律第XXX代弟子"自称,然而如果用于科仪,则不合于古法,因为其意义已经完全大相径庭了。      …

Read More

谈谈佛教一些少人知晓的情况

佛教是有原来自己的义理与一些宗教规范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已经陈旧了。不少佛学者只好翻着佛经,努力牵强附会到现代科技之上,然而大多又很浅薄,经不起严密的推论,面对专业知识不够深入的大众尚可苟且以应,然而对于专业人士面前却是不值一提。 道教与佛教最大的区别在于,道教有很强的包容性,信教之人也可以有正常人的生活,对于不出家的正一道士来说,娶妻生子都是可以的。 而中国佛教现在尽量明面上的教义说不能结婚生子,实际上不少寺庙方丈住持,多在外偷偷摸摸有私生子,包括很多其它和尚,虽然没有结婚,然而在外也有情人或是女友,其中也不乏有偷偷生子的情况。 这些都说明了,佛教一些制度实际上正在崩坏,一方面在努力渴望能够像道教一样,一方面却又碍于教义的限制,而不敢公开。 对于大多数佛教人士来说,教义的问题是第二位的, 赚钱的问题才是第一位的,如何更好的运营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财,成为了佛教人士最重要的目标。 在很多寺庙中可以看到,随处可见的功德箱,四处站满了劝捐的僧人。而大凡公开结缘的经书,也不离劝捐的主题。至于活动上,又有花钱点灯,花钱供牌,抽签算命等,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实际上这些都是彻底违背佛教的原始教义的。 然而尽管如此,中国佛教主要是谋财及公开偷犯戒律罢了,而在海外的佛教却更为奇异。 在日本,大部分佛教派别的和尚和尼姑都可以结婚生子,而且和尚可以和尼姑结婚,也可以在同一个庙里修行,这属于佛教彻底世俗化的表现。另外在日本的历史上,佛教徒曾经屠杀过基督教徒,同时在二战时,日本佛教大力称赞日军侵华罪行,并积极支持侵华战争。 这些,显然违反了原始佛教的戒律的,然而佛教人士自己的解释是,这样总比去信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要好,至于戒律是可以变的。换句话说,现代佛教的解释上认为,戒律已经是次要的因素了,而一些原则性的东西,都是可以任意改变的,这是典型的目的论。 在缅甸的佛教,则带有一些血腥与暴力的色彩,缅甸佛教与缅甸伊斯兰教之间,冲突不断,时有会出现缅甸佛教徒屠杀伊斯兰教徒的新闻。对此国内的佛教人士,面对海外铺天盖地的报导,声称一切都是虚假新闻,是对于佛教的恶意诬陷云云。 在斯里兰卡的佛教,也曾经发生过残忍的战争,主要是出现在南传与北传佛教的斗争上,导致了斯里兰卡民族大屠杀。 这些的源头,都是因为佛教教理的人为崩坏,典型便是目的论:“虽然佛陀不许杀生,但佛陀也告诉我们,除非所有生灵都通过操练无限的慈悲来合为一体,在此之前绝无和平。作为达到和谐的手段,杀戮和战争是合法的”。 日本禅学大师是这样解释佛教杀戮的:“当他挥舞剑的时候,并不是他在杀人。他没有伤害别人的冲动,是敌人自己显现为了牺牲品,而剑则自动完成了这个公正而仁慈的程序。”通过采用这中"杀人者非吾乃剑也"的逻辑,从而实现杀戮的合理化。 在斯里兰卡的小乘佛教,在进行残杀时,避规教义上的业力,是这样说的:”僧侣避免在他们的布道中直接鼓励杀人,但他们强调战士应该没有恶念的去杀泰米尔武装并战死,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保护佛法的战争而受到因果报应。“ 在泰国就更加直白,僧侣在受戒的时候仍然维持武装活动,并且大量寺院其实是军需火药库,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只要泰国宣称是一个佛教国家,佛教在面对威胁的时候就总有理由,而不管教条上质疑暴力的理论。

Read More

谈谈治病的术法那些事

治病的术法,民间最常用术法包括万病一碗水,或是请香祝水,或是念八仙咒,或是大悲水之类的。 大体方式就是端着碗水念咒语,然后给患者饮下,于是可以痊愈。 清朝的时候,很多民间结社的也干这个,不过大多因为喜欢拉帮结派,被打为了邪教。 在佛教也喜欢这样,因为佛教本身是没有符的,在国内的符也是抄道教后改的,虽然说最早有些种子字与咒轮的说法,然而它们出现都较晚,同时也毕竟不是符。然而传教总避免不了需要给信徒展现一些能力,所以大多会选择纯粹的念经咒水之类的来进行。 后来这些被民间结社的吸取了,弄出来了很多不伦不类的体系,典型就是点了香念八仙咒来取水给人治病的,因为多有验,加上形式简单,所以发展流传很快,当然,被打击得也快。 这个如果客观评价,心理作用占了大一部分,患者自发痊愈占了一部分,剩下的微小的部分才跟念咒有点有关系。 而关于念咒有些作用的解释大体是这样的:说咒语是一种次音波,与身体内进行了共振,所以达到了治病的目的。 这个说法是有些问题的,因为人类能发出的声波范围是85-1100Hz,而人耳能听到的声波范围是20-20000Hz,而在20hz以下的产生的才能叫次声波。 然而大多咒语是要出声的,如果出了声,便是在人耳能所到的范围内,谈不上次声波。如果是默念,那么更谈不上次声波之说。 而平时次声波,本来就是在不断产生的,比如一个人挥一下手,听起来没有声音,实际上与空气摩擦是产生了声音的,这个就产生了次声波。 所以,用次声波来解释,是纯粹的牵强附会,至于咒语的原理到底是什么,以后专门写文介绍。 认真来说,咒水治病这是属于最粗糙的方式,大体跟坚信喝白开水能治万病,结果真能治好一些病没多大区别(前提是坚信)。 更靠谱的应该怎么做?这样说吧,不画点符,起码也得写点讳吧,不然你就想起多大作用,怎么可能? 念经如果能治一切病的话,这世上早没有医生了。 然后需要说些高级的手段了,最出名的而有针对性效果的,首先要推祝由十三科了,曾经是古代朝廷官方承认的治疗手段之一。 祝由十三科,在一般的资料里都有说明,一般的沿用的解释是:祝由,祝者咒也,由者其病由也。 这个说法是近代的专家提出来的,早年颇为流行,然而这个说法其实上是错的。 祝由术实际上分很多个体系,目前常见的祝由术体系,常见的如《轩辕碑记祝由十三科》这类书,其出世极晚,已经是元明时期的了,其中有些符箓,实际上出自于《道藏·灵宝领教济度全书》中的“召天医一十三科”,而《灵宝领教济度全书》大约是南宋时候的。 宋代雷法颇为流行,所以实际上流传的祝由术,实际上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严格算起来应该是雷法的分支。如果细论,祝由十三科里面则杂有西河派(咒枣)与神霄派以及灵宝东华派的内容。 然而虽然出于宋代之后,这个祝由应该称为雷法祝由,与上古的祝由术其实是不一样的。 而雷法祝由,免不了需要内炼功夫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效果。 关于上古祝由术,有机会另文介绍。 现在有一派流传有祝由,以每日习写旁海蓬三字百遍历为修炼方法,此法出入九十年代李氏祝由术,其在相关资料里言明,曾得一老人所授,看其言词想来是真。 然而又有人偷改其术,加入了写华表柱三字,自称秘传一派,实际上是这个在李氏祝由术资料里早早就写过了的,并不值得一提。 但是不得不说明一下,李氏祝由术,实际上并非是正统祝由术,它实际上本来是一门内功指法来着,然而目前流传的这一门是残缺的,不但少了一些要点,还有包括多种手法运用,一些特殊处理都没有提及。比如用太阿剑诀,能于关元穴破人内劲之类的,想来应是秘守其术的缘故,故而没有完全公开。 从纯法上来论,由于它只是一种技巧性的法门,本质上与修金光水或是练五行水(亦或其它法),在功效上并没有多大区别。 所以如果是一般的民间法派,只要过教之后,所书符敕水的效力并不弱于修炼此术的,此术虽有其特色,在相对系统的传承面前,却只能说属鸡肋了。 另外还有一些流传叫天医派祝由法的,大概就是些寄病移病的内容,这些内容实际上也是出于民间法派之中,具体点说是出于武圣派的资料之中,不少虎令门的东西,这个以前微微了解一下,约莫是活动于浙江金华一带的法师出来教的,所以流传开了。 所以新的一些法术,大多是现代人的沿用以前人的东西,然后东拼西凑,自己搞一套说是自己的东西。 这些行为说实在的,真是很糟糕,没有版权保护就是这样的。…

Read More

对电子烟危害影响的调查与研究

电子烟现代出现为一种新兴的时髦方式,本来由国人发明,后来海外进行改进,推出了很多烟油,不少传统烟草公司也纷纷转做电子烟。 在海外,电子烟并不单纯作为替代烟草的物品,而是作为一种“玩蒸气”的概念,由于游离于在传统烟草之外,故而很多禁烟的地方并未禁止电子烟,所以满足了一部分离不开烟草人士的需要。 大体烟油来源有三个地方,一个是欧美,特点是将传统香料加入,口感层次复杂,一个是印尼马来等地,主要以水果味为主,一个是国内。国内的烟油特点是单一味道做得较重,有不少模仿国外的烟油,有几可乱真者,也有模仿不到位者,更有做出自己的品牌风格者。 电子烟的烟油虽有0mg尼古丁烟油,然而大部分烟民所使用的还是以6mg,9mg,12mg等较多。 以6mg为例,6mg指每毫升中含有6mg的尼古丁,而通常一瓶烟油在30ml左右,而一支电子烟的雾化器,通常容量是5ml。 曾经一天一包烟的烟民们,在使用雾化器吸取烟油时,通常一天消耗烟油约5ml左右,即30mg尼古丁。 传统卷烟以玉溪为例,所含烟碱为每支烟1mg,20支烟即20毫克。根据国外用吸烟机模拟测试,电子烟与卷烟所吸,被吸收的尼古丁的比例约在5:8. 那么一包烟等于多少毫升的6mg烟油,这里可以计算得出:x*0.5 = 20*0.8 按此可以推出:x = 20/0.5*0.8 = 40*0.8 = 32 mg 故而,统含有1.0毫克烟碱一支的香烟,约等于6mg的电子烟5ml烟油。 然而实际上,电子烟在使用中,雾化器有清洗等问题,手难免沾到烟油,而烟油中尼古丁是可以被皮肤吸收的,所以实际摄入尼古丁量,要大于每日一包烟的尼古丁含量。 传统烟草,最大的危害在于焦油、重金属、致癌的酚类化合物、一氧化碳等,一般认为有害成分高达2000多种,对人群的危害相对是很大的。 电子烟通常的宣传是健康安全,然而从相关的研究上可以看出,电子烟相对传统烟草要危害少一些,但产生的危害风险却不低。 第一个危害风险是:电子烟烟油大量使用了丙二醇,然而这种物质对人体有多大的负面作用暂未可知。 虽然已经有实验表明,将实验动物置于丙二醇的环境中,未发现有明显的影响。然而这却无法完全证明丙二醇就是无害的,因为丙二醇本身属于低毒性物质,如果对老鼠进行注射,会直接导致毙命。 第二个危害风险是:烟油的香精隐患较多,香精无论是否进口,是天生还是化工制备,重点在于是否遵守了安全要求中的比例。 因为烟油香精比例用量多不公开,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烟油,都有可能出现厂商了为迎合消费者的口感阈值,添加超出安全要求的香精。 还有一个隐患是,很多香精是小作坊生产,里面杂质较多,大多对人体有害,如果商家会节省成本采用了这类香精,则会对人健康产生妨害。 最还有一个隐患,一般烟油中的带有奶油味或坚果味的,多是有丁二酮,曾经有报告指出而丁二酮吸入到肺部可能引起“爆米花肺”疾病,不过,在传统烟草中一样包含有此物质,并且其含量比烟油要高上几十倍。 除了风险之外,比较确定的危害也是存在的,有相关论文指出,在用电子烟与传统烟草进行对细胞毒性的测试时,发现电子烟比传统烟草的毒性要少50%,而电子烟烟油的细胞毒性直接与尼古丁含量多少有关。 总的来说,在不考虑丙二醇的影响下,电子烟相对比传统烟草要对人体危害目前看起来要相对小得多,然而却不能说电子烟就是健康的,只能说它没有传统香烟那么糟糕罢了。…

Read More

李世石那下赢AlphaGo的神之一手

在前面3月10号的文章中,便说了AlphaGo在局部范围内寻找到的最优解,可能在另一个角度上错的,并且因为任何系统都是一定有BUG的,所以如果走出来怪棋,则系统自己就会完蛋了。 在3月13号的李世石对战AlphaGo中,便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第78手被称为“神之一手”,得到各方赞扬,甚至被提高到“与这场人机大战一样载入史册”,然而据职业高手研究,这手棋其实不成立的。 这就是之前文中所说的“怪棋”了,有人评论说这一步是属于“骗棋”,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在真正的下棋对弈中,人类对弈一样会出现“出昏招”的现象,而AlphaGo出现这样的现象很正常。 详细的解释,其实在10号的文章里贫道已经说得很清楚: “AlphaGo目前所提取的围棋规则及下法,仍然是从棋谱学习,并进行自我不断演算,然而无论如何演算,它是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可能,只是在一个局部范围内 寻找到了最优解。而这个局部范围的求解结果,极有可能在另一个角度上是错的,如果有足够多的局例对AlphaGo的下棋特点进行分析,那么人战胜 AlphaGo并不难,在一些微妙的识别上,人工智能算法会很难处理” “任何系统都一定是有BUG的。记得以前玩过下象棋的智能系统,如果是按步就班的下,难度还是很高的,然而如果走些明显很不合理的怪棋,往往系统自己就完蛋了,它们也会走一些莫名其妙的棋。像AlphaGo必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是体现在哪里并不清楚。” 所以有些人认为什么谷歌AlphaGo故意放水之类说法,这是因为不明白其原理。 然而这个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这个世界很宏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然而由于任何人都无法尽知一切,所以每个人必然存在知识上的盲点。 比如爱因斯坦当年否定过量子力学,这说明再权威或知识丰富的人,也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些盲点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然而在特殊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扼杀一门新学科的诞生,也有可能导致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损害。 所以在传统文化中,才会教导每个人说,每时刻都要如履薄冰一样小心谨慎。 然而,这样会不会“活得太累”? 很多人会困惑,如果参考孔子说过的话,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道家是这样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两者相互参通,问题也就解决了。      

Read More

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围棋下九段棋手代表什么?

这两天一个热闹的讨论,就是谷歌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名叫AlphaGo,与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下围棋,于3月9日及今天10日连胜两局。 自从当年IBM的深蓝在国际象棋上下胜了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后,围棋因为运算量庞大,一直认为在是计算机难以挑战的领域。 然而自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出现后, 人工智能领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大众普遍会发现近几年,无论是手写输入还是语音识别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深度神经网络的主要提升在于,它大大提高了对深层逻辑的提取,通过海量的数据训练,可以让其不断将更复杂的逻辑规则进行识别并抽象并提取出来,然后这个抽象的结果作为一种数据结构保存下来,可以用于辨别事物。 对于类似AlphaGo这样的系统,原理上是相通的,然而真正让其得到最大提高的部分在于,它可以自己与自己进行下棋,然后不断总结更优结果,于是便能不断进行优化。 在过去的神经网络系统中,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在识别数据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识别到一半,整个网络分布就散了,于是就识别不下去了,这方面要细说就要谈到深度学习方面了,这里先不谈这个。 简单来说,AlphaGo它在围棋上取得的成就,已经超过大部分棋手了,这意味着在围棋领域,专业的九段高手也有面前败下阵来的。 有很多人说,围棋以后也没有可玩的了,因为在机器面前,人已经无还手之力了,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围棋的解集是很大的,能够构成的围棋局盘是一个天文数字,AlphaGo目前所提取的围棋规则及下法,仍然是从棋谱学习,并进行自我不断演算,然而无论如何演算,它是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可能,只是在一个局部范围内寻找到了最优解。而这个局部范围的求解结果,极有可能在另一个角度上是错的,如果有足够多的局例对AlphaGo的下棋特点进行分析,那么人战胜AlphaGo并不难,在一些微妙的识别上,人工智能算法会很难处理。 举例来说,如果是在字符识别上,如果你把一个“2”写得模糊一些,那么对机器识别来说,它可能是“2”,也可能是“乙”,还有可能一个扭曲的“S”,亦或是其它的什么。如果有上下文的情况下,产生了会导致误导的模糊逻辑,那么要它识别出来就会很困难了。虽然理论上机器也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处理,然而现实中却不那么容易,比如机器学习中,提供的数据通常需要要规范的格式,如果是杂乱需要整理的内容,学习在对新内容的学习上会搞得一片混乱。 任何系统都一定是有BUG的。记得以前玩过下象棋的智能系统,如果是按步就班的下,难度还是很高的,然而如果走些明显很不合理的怪棋,往往系统自己就完蛋了,它们也会走一些莫名其妙的棋。像AlphaGo必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是体现在哪里并不清楚。 另外,既然AlphaGo能够自我进行下棋博弈进行优化,那么就说明,人工智能在自己与自己下的时候,总有一方胜一方负,如果没有的话,便不可能进行优化了。 换而言之,战胜目前状态的AlphaGo解法是一定存在的,然而这些如何应用在下棋上,又如何才能战胜,只能等棋手们去思考了。 说到人工智能,AlphaGo的局限性在于,它目前实现的智能程度确实很高,然而却是体现在仅仅下棋这个方面,如果比喻的话,AlphaGo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刻苦学习的白痴,然而因为他实在太刻苦了,所以在某一个方面掌握得就能非常精深,然而在其它方面,就完全不行了。 什么都能识别都并加以学习的人工智能,是通用人工智能,目前这样的系统还没有出现,AlphaGo同样称不上这方面好的开始,因为它的表现是在某一个专精方面的深入,而不是其它方面。当然这个也是很有意义的,利用计算机这样的工具,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学习研究一些深入的知识。 如果虚心一些,那么AlphaGo这种系统的数据训练方式,对我们现实的启迪是什么?它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先天不是太糟糕的情况下,后天的刻苦努力最起码可以让人在某一领域获取成就。

Read More

古今刀剑录

《古今刀剑录》一卷,史载认为是道教上清派陶弘景所撰,陶弘景在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的贡献为最大。然而此书中有许多错乱的地方,一是记载吴将的事时,将关、张、诸葛亮、黄忠等人写在了吴将的条目下,并且也不应该在邓艾、郭淮之间。另外又将董卓、袁绍写在魏将中,显得非常混乱,按推测可能是书在传抄过程中少了“蜀将刀”三字。同时书中称顺帝准为杨玉所弑,而陶弘景本来就是那个朝代的人,不应该会写错。还有陶弘景比武帝去世还早,然而帝王刀剑中有武帝谥号,还直接称其名字,更是显然不太合理,怀疑可能是有后人添加,并非是陶弘景所写,然而据考证,此书由来以久,并非是后人伪造。 17世纪以前,世界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速渗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北朝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发明了灌钢法,南朝齐梁时上清派的陶弘景首先记载,后来北朝魏、齐间的綦毋怀文曾用这种方法制成十分锋利的“宿铁刀”,所以极为出名。此书原本出自于陶弘景之手,也还是合理。 序 夫刀剑之由出,已久矣。前王后帝,莫不铸之,但以小事记注者,不甚详录,遂使精奇挺异,空成湮没,慨然有想,遂为记云。 夏禹子帝启,在位十年。以庚戌八年,铸一铜剑,长三尺九寸,后藏之秦望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面文为星辰,背记山川日月。 启子太康,在位二十九年。岁在辛卯,三月春铸一铜剑,上有八方面长,三尺二寸头方。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岁次甲辰,采牛首山铁,铸一剑,铭曰夹,古文篆书,长四尺一寸。 殷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岁次甲子,铸一剑,长二尺,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岁次戊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周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岁次壬午,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长五尺。 简王夷,在位十四年。以元年岁次癸酉,铸一剑,长三尺,铭曰骏,大篆书。 秦昭王稷,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岁次丙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诫,大篆书。 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岁次丁巳,采北祇铜,铸二剑,名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埋在阿房宫阁下,一在观台下,长三尺六寸。 前汉刘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铁剑,长三尺,铭曰赤霄,大篆书。及贵,常服之,此即斩蛇剑也。 文帝恒,在位二十三年。以初元十六年,岁次庚午,铸三剑,长三尺六寸,铭曰神龟,多刻龟形,以应大横之兆。帝崩,命入玄武宫。 武帝彻,在位五十四年。以元光五年,岁次乙巳,铸八剑,长三尺六寸,铭曰八服,小篆书。嵩、恒、霍、华、泰山五岳皆埋之。 宣帝询,在位二十五年。以本始四年,铸二剑,长三尺,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皆小篆书。 平帝衎,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岁次辛酉,掘得一剑,上有帝名,因服之,大篆书。 王莽,在伪位十七年。以建国五年,岁次庚午,造威斗及神剑,皆炼五色石,为之铭曰神胜万里伏,小篆书,长三尺六寸。 更始刘圣公,在伪位二年。自造一剑,铭曰更国,小篆书。 后汉光武秀,在位三十三年。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一剑,文曰秀霸,小篆书,帝常服之。 明帝庄,再位十八年。以永平元年,岁次戊午,铸一剑,上作龙形,沉之于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章帝炟,在位十三年。以建初八年,铸一金剑,令投于伊水中,以厌人膝之怪。弘景按:《水经》云:“伊水有一物,如人膝,头有爪,人浴辄没,不复出。 安帝祜,在位十九年。以元初六年,铸一剑,藏峨眉山,疑山王也。 顺帝保,在位十九年。以永建元年,铸一剑,长三尺四寸,铭曰安汉,小篆书,后改年号。 灵帝宏,在位二十二年,以建宁三年,铸四剑,文曰中兴。一剑无故自失,并小篆书。 魏武帝曹操,以建安二十年,于幽谷得一剑,长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铭曰孟德王常服之。 齐王芳,以正始六年,铸一剑,常服之。无故自失,但有空匣如故。后有禅代之事,兆始于此,寻为司马氏所废。 蜀主刘备,以章武元年,岁次辛丑,采金牛山铁,铸八剑,各长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一与太子禅,一与梁王理,一与鲁王永,一与诸葛亮,一与关羽,一与张…

Read More

博弈论角度谈宗教善行—从子路受牛说起

在很久很久以前,鲁国,曾经有那么一条法律,如果有人在国外沦为了奴隶,那么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回来的话,回国后可以报销。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弟子子贡,去赎回了一个鲁国人,鲁国要给他报销,他辞而不受。 孔子说,你这事做错了,因为你这样做,便再也没人愿意为鲁国人赎身了。 又有一次,子路遇到一名落水者,将其救起,那人感谢子路,于是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 孔子听说后,非常高兴,说:“这样做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由于子贡辞而不受,自己虽然获取了名声好处,然而也拔高了道德的水准。 如果有人在国外路过,见到鲁国人沦为奴隶的话,本来可以顺手救了回国报销并获取奖励的,然而又会担心自己如果这样做,是否会被人指责为不道德、贪财,因为子贡他都没有要钱啊。 由于只是这样讨论的话,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我们可以引入博弈论来进行考察。 这便是博弈论的角度来说,每个参与人都会力取争求最大化收益。对于后来者参与这件事来说,可以将每一次事件都视作一次重复博弈。 那么,原来鲁国设立了这条法律后,会形成这样的局势 (而且即假定即使不救也不会被指责): 名誉/钱财 报销  救  1,0  不救  0,0 设为1代表获取,设为-1,代表失去,最大化收益便是正值的策略。 可以看出,救人不但能报销于钱财无损,而且还能获取名誉,更何况,在可以报销的前提下,遇到了还不救,就显得太糟糕了,还有可能被指责的风险,从而失去名誉。 所以救人是最佳策略,它会刺激更多的人去救鲁国的人。 然而,当子贡不报销这个博取名声这个先例出现后,局势变得复杂了,面临救与不救时,会遇到如下的情景: 名誉/钱财 报销 不报销 救 0,0 1,-1 不救 0,0 如果救了报销,名誉上就有可能受损,设置其收益为-1,因为报销了钱没有损失,所以算为0,如果救了不报销,虽然可以获取到名誉,然而金钱上就有可能受损。如果不救,自然是没有名誉与金钱上的事。…

Read More

清代名医徐大椿《洄溪医案》失魂证医案两例

徐大椿,字灵胎,是清代名医,然而他不止是名医,按袁枚的说法:先生生有异禀,聪强过人。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以至舞刀夺槊、勾卒、嬴越之法,靡不宣究,而尤长於医。 他年少的时候,得到了《天星图》《天文志》《鬼料窍》,精通天文星宿的推算;年轻的时候,读《道德经》与诸子百家,并写了注释,然后他的注释被收录入四库全书;二十岁时,他父亲让他写本水利方面的书,然后他写了《江南水利书》,非常精通水利。然而因为从小体弱,所以从二十岁开始学武,结果学习有成,能举起三百斤重的石头,而且枪法棍法都很熟悉;后来因为他弟弟得病看不好,于是他就自学中医,结果成了名医,留下大量经典著作,雍正曾两次召他去看病;平时没事他就写写诗,于是有了一本诗集《洄溪道情》。他的母亲年老眼瞎了,于是找戏曲班子来唱戏,他觉得唱得不够好,于是自己研究,写了本《乐府传声》至今是中国传统曲艺的重要资料之一,其中在唱法及声乐方面很有价值。 总之,是一个天才人物,而且治学非常严谨,在徐大椿的医案中往往会有一些经验总结,这些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一、平湖张振西,壁邻失火受惊,越数日而病发,无大寒热,烦闷不食,昏倦不寐。余视之,颇作寒喧语,而神不接。余曰:此失魂之证,不但风寒深人,而神志 亦伤,不能速愈,亦不可用重剂,以煎方祛邪,以丸散安神,乃可渐复。时正岁除,酌与半月之药而归。至新正元宵,始知身在卧室间,问前所为,俱不知也。至二 月身已健,同其弟元若来谢,候余山中。且曰:我昨晚脑后起一瘰,微痛。余视之,惊曰:此玉枕疽也。大险之证,此地乏药,急同之归,外提内托,诸法并用。其 弟不能久留先归。明晨我子大惊呼余曰:张君危矣。余起视之,头大如斗,唇厚寸余,目止细缝,自顶及肩,脓泡数千,惟神不昏愤,毒未攻心,尚可施救。急遣舟 招其弟。余先以护心药灌之,毋令毒气攻内,乃用煎剂从内托出,外用软坚消肿解毒提脓之药敷之,一日而出毒水斗余。至晚肿渐消,皮皱。明日口舌转动能食,竟不成疽,疮口仅如钱大,数日结痂。其弟闻信而至,已愈八九矣。凡病有留邪而无出路,必发肿毒,患者甚多,而医者则鲜能治之也。 译:平湖有个叫张振西的,因为隔壁邻居家里失火,结果被惊吓到了,然后过了几天,病发了出来,没有大的寒热的表现,但是烦闷没有食欲,总是觉得没有精神,喜欢昏睡。而我去看时,与他寒喧了几句,但对方没有理我,看起来没有精神。我说,这是失魂证,不但是因为风寒深入,还因神志也被伤到了。那时候正在是除夕,于是我就给了半月的药就走了。后来到了元宵节的时候,这病人才开始知道自己在卧室里,而之问他之前的事,他完全不记得。到了二月,他的身体已经好了。 我去看时,大惊,说这是玉枕疽。玉枕疽是极其危险的病,这个地方没有药,于是我就跟他回去,内外各种方法一起用,他的弟弟不能久留,所以先走了。到了第二天早上,我的孩子跟我大喊说,这人快死了。我起床后,就去看了下,发现他的头变大了很多,嘴唇也变得一寸多厚,眼睛只有一条缝微微睁开,从头上到肩上,有大量的脓泡,唯独是神志还不昏,说明毒气还没攻心,尚且有救。于是赶紧叫人坐船叫他弟弟过来。 我先给他灌了些护心药,让毒气不至于攻到里面,然后用煎剂从里面外托出,外面再用了一些外用的药物,用来软坚、消肿、解毒、提脓。一天之中,流出来了大量的毒水约近一半多。到了晚上,肿开始消了,皮肤发皱。到了第二天,舌头能转,嘴也能动,能吃东西了,竟然没有成疽,而疮口仅仅只有铜钱那么大,过了几天便结痂了。他的弟弟闻信而来的时候,已经好了八九成了。 所以,凡是邪没有留下出路的话,必然就会发成肿毒,所以患者很多,而医生则很少能治。 二、扬州吴运台夫人,患消证,昼夜食粥数十碗,气逆火炎,通夕不寐。余诊之,六脉细数不伦,神不清爽。余曰:此似祟脉,必有他故。其家未信,忽一日仆妇 晨起入候,见床上一女盛妆危坐,以为夫人也,谛视则无有,因以告。夫人曰:此女常卧我床内,以此不能成寐,而烦渴欲饮耳。服余药未甚效。一夕夜将半,病者大呼曰:速请三舅爷来,切不可启门,启门则我魂必走出。三舅爷者,即其弟唐君悔生也。卧室辽隔,呼之不能闻,女仆私启门邀之,魂即随出,遍历厅堂廊庑,及平昔足未经行者,遇唐君趋至,魂坚执其辫,仍返房,见己身卧床上,唐君抚之,魂遂归附于身。问所寓目皆不爽,细考所见之女,乃运台聘室也,未成婚而卒,卒之时,嘱其父母,谓吴郎必显贵,我死须恳其血食我,而葬我于祖墓。运台服官后,未暇办,故为祟。运台谓余曰:君言有为祟者,考果验,真神人也。将何以慰 之?余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公当迎柩厝墓,立位而祀之可也。运台依余言以行,然后服药有功,而病根永除矣。 译:扬州吴运台的夫人,患了上消证,多食易饥,早晚吃粥数十碗,而气逆上火,通宵不能睡。我对她进行诊断,发现六脉都不太正常,而神志不太清楚。我说:这个很像祟脉,必然有其它原因。他家里人不信。 忽然有一天,有女仆人早上起来去,去等待台夫人命令的时候,看到一个穿着漂亮衣服的女的端坐在那里,以为是夫人,然而再仔细一看则不见了,于是就告诉了夫人。而吴夫人却说,这个女的经常睡在我的床上,所以我不能睡,所以心烦口渴想喝水。 (中间略过一段,应时主家见到这样的情况,于是又找徐大椿开药了。) 吃了我药没有看到什么明显效果。有一天晚上,病者突然大喊:赶紧请三舅爷来,千万不能开门,开门我的魂必然就跑了。(三舅爷就是她的弟弟唐悔生。) 因为卧室比较大,所以喊了听不清,所以女仆人就自己打开了门,结果台夫人的魂就出去了,走遍了厅堂走廊等地方,还有平时不常去的地方。后来遇到唐悔生来了,于是就抓住他的辫子不放,回到了房间时,看到自己睡在床上,而他的三舅爷摸了她一下,她的魂才回到身体里。 后来问吴夫人所看到的东西,皆是一一能对上号的。于是仔细考察此事,发现是吴运台下过聘礼要娶的女子,只是还没有来得及成亲就去世了。这女子在去世之前,跟父母说,吴运台以后是必定会当官的,如果我死了请一定要祭祀我,而且把我葬到祖墓中去。 而吴运台当官后一直忙,没有时间处理此事,所以成了祟。 吴运台对我说:你说是有作祟的,竟然是应验了,真是神人啊。我回答说:因为人去世后,有后人祭祀,则鬼有所归,不会成为厉,你应该办置棺木做个墓,给她立个位进行祭祀。 吴运台照我的话去做了,然后其夫人吃药就产生了效果,病根彻底除了。  

Read More

随笔小谈闾山及茆山(民间茅山)

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关于道教的知识,很多人会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大多来源于小说中是一些小年轻的青春幻想,比如很多网上的文章或是一些研究探索灵异的群体,这类的特点是看似有道理,然而青涩之处甚多,矛盾重重,大多说法只是显得新奇,却不能自圆其说。 还有一些是因为历史衍变导致的关系混乱,以至于让人混乱不清。 例如一种说法,说茅山有三茅,分为上茅中茅下茅,所以共叫三茅,张法旺得上茅,朱法旺得中茅,胡法旺得下茅,这完全是子虚无有的事,又说茅分为上下两茅的,亦同此说。 按源流茅山是上清派的茅山,自然是上清派的道法体系为主,而上清道法又是以存神内炼为主,大多堂堂正正,是没有现今所谓茅山的这些东西的。 民间所言茅山法中充斥着大量的巫术内容,比如收蜂放蜂咬人,让女人脱衣服,让人棺材变重抬不起,让女人头发打结打不开,让人大小便失禁出丑,让人饭煮不熟,飞针害人等等,有些像是充满恶作剧的玩笑,有些是实打实的害人之法。 与上清法是非常不一致的。 如果留心细节,会发现不少民间的茅山上有闾山法的影响,而且有很多法是相同的,实际上,这是因为它们本来就有渊源的。 现今的民间的茅山,实际上说的是茆山,茆山与横山是共同属于闾山的,亦称为闾山仙宗,称之为“闾茆横三山” 另外闾山本也叫黎山,因为在福建方言中闾山与黎山是同音字,而更古的时候,黎山称为在当地称为“庐山”,后来因为与九江庐山重名,所以称为“黎山”,然而也称为小庐山. 闾山=黎山=庐山 在民间学法的,往往会听到某些祖师,是黎山学法的,是闾山学法的,是庐山学法的,其实都是指的同一个地方. 茆山的源流是很早的,公共的资料中,最早提及茆山的,是在北宋年间的资料上。茆山的祖师称为茆山洞主,而茆山洞主并不是三茅真君三人,而是李三郎,故言而茆山的祖师为姓李。民间有一些混淆的,认为姓李,认为是指太上老君了,其实是两回事。           如在台湾流传的“茅山”法中,有些流派认识还保留较为清晰,知道祖师是姓李的,然而常与三茅真君又混淆了,说三茅真君姓李,然三茅真君实际上是三人,这个混乱就是这样来的。           茆山是被公认的邪法,一般行科多称“闾茆二洞”,该派法师认为,如果是厉害的邪神妖鬼,用正法太过温柔了,所以就得用邪法来治,又如一些法如和合法,迷魂法,在正法里是不具备的,这些都依赖于邪法来完成的,总的来说,大体还是以邪法正用为多。          当然说茆山法更厉害,并不是所有法师赞同的,如在传世的小说里,就言有学茆山法的世家去收蛇妖结果不敌,最终还是靠着临水夫人陈靖姑学了闾山法消灭了蛇妖。         明白了上面的内容,就明白了,为什么闾山法、黎山法,庐山、茆山法,横山法,会那么的近似,不少法中都有调魂或是用小纸人的内容,那是因为本来它们在历史上来自几乎相同的地方。 那么茆山在哪里呢?这个说不清楚,正如闾山也说不清它在哪里。为什么呢?因为闾山如果按现代来说,它不是在我们这个世界的,理解为仙界也好,其它界也好,亦或平行空间中的一个也行。 因为按传说有几个版本,一种是说闾山的山门是本来是有缘则开的,有缘者则可进入,然而后来降法旨的说固定三十年一开的时候,被长坑鬼(是够坑的)给添了一笔变成三千年一开了,于是结果就开不了。一种版本是说,当年许天师不小心把闾山山门砸坏了,结果就开不了,此说理由不太充分。 另外按现今闾山的老辈人的说法,于上述又略有不同,然更有精彩之处,有一祖上去过闾山学法的现世传承老道说,闾山每逢甲子便有一开,每次开都在五行之中,比如海中,比如森林中,比如灶中,比如石头中,一旦遇到了就能进入到闾山,然后便可以学法了。 虽有不同,然上所言,闾山并不是在这个世界之中的。 今人见之其说颇有玄幻,然在当地传说中颇有痕迹,如言有在海上忽然见到出现大旋涡,里面有似有宫殿,于是就有人跳了进去,过了几年后学法就归来了。还有言有五人失踪了,后来几年后很远的地方,施法用伞变成了船,划着回来的,神通广大,在去世后,当地给修了庙,至今庙还是存在的。另外还有一说入了闾山学法的,其师告知家中有事,于是就叫赶紧回去,结果他老婆做饭的时候,这人家里的灶头里爬出来了,后来也是留下了法脉。另外有一说闾山是过了沉毛江便能找到,还有一说闾山实际上是藏在沉毛江下面,不过此说并不广泛。 在小说《西游记》的渡海学法,便有这种传说的影子在里面,而猴精学法之说,大体因按《三山志》所言:唐代有隐士在福州乌石山洞养猿,遂有宿猿洞之称。后来隐士身殁,猿猴却奉为神灵。 所以日本有学者考评,西游记猴子的原型应该是福建当地的猴神信仰,印度哈努曼之说或有影响,然却不是根源,此是有道理的。当然因为《西游记》的影响,反影响到福建的猴神演变,各处纷纷建立起来了齐天大圣的庙,所以影响到东南亚,这又是一说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