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玄先生玄纲论》第六章:超动静章

原文        夫道至无,而生天地。天动也,而北辰不移,含气不亏。地静也,而东流不辍,兴云不竭。故静者天地之心也,动者天地之气也。心静气动,所以覆载而不极。是故通乎道者,虽翱翔宇宙之外,而心常宁。虽休息毫厘之内,而气自运。故心不宁则无以同乎道,气不运则无以存乎形,形存道同,天地之德也。是以动而不知其动者, 超乎动者也。静而不知其静者,出乎静者也。故超乎动者,阳不可得而推。出乎静者,阴不可得而移。阴阳莫能变,而况于万物乎。故不为物之所诱者,谓之至静, 至静然后能契于至虚。虚极则明,明极则莹,莹极则彻。彻者,虽天地之广,万物之殷,而不能逃于方寸之鉴矣。 粗糙的解释       道是无的,所以生了天地。天是动的,但是北极星永远在空中不会改变位置。地是静的,但是自西向东流的水从来没有停过,并不断地蒸腾云气。所以,静就是天地之心,动就是天地之气。心静气动,所以能像天地一样运转不息。这就是通于道的啊,虽然翱翔于宇宙之外,但心是宁静的,虽然休息于毫厘之内,气却是在运动着的。心不宁就不能与道相同,气不运就不能存形。而形存同于道,这是天地的特点。所以虽动而不知其动,这样就超乎动了。静而不知其静,这就出乎静了。超出动的,阳不可得而推,超出静的,阴不可得而移。阴阳都不能变化它们,更何况于万物。所以不受物质的诱使,不产欲物之心,这就是静,要至虚,才能契合于至虚。而虚极则明,明后会生莹,莹后便会生彻。而到了彻的境界,虽然天地之广,万物之多,也不能逃出方寸之镜中。 修炼实解 直接的翻译总是很粗糙的,又要翻译出意思,又要表达出宗玄先生的深意,这基本上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道由无生了天地,这个前面几章已然说过,对于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的人来说,这个道家的宇宙生成图景并不然理解。 然而宗玄先生在这一篇中向我们提示了天地更深的意境。 深入研究过术数占卜的人,都知晓,阳者动也,阴者静也,而天属阳,地属阴,所以天动地静。 但世传的太极图中,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个表达是如何来的? 宗玄先生描述了一个让人恍然大悟的图景,很清晰的描述了:“天虽静,而北辰不移,地虽静,而东流不缀...” 天虽然是动的,但里面也有永远不动的部分,地虽然是静的,但也有在动的部分。 这就形成了一个太极图的完美表达。 现今的太极图,大多是宋代传出的,但是显然在唐代的宗玄先生这里,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这里已经表达出来了后世的太极图景。 北辰在天中,永恒不移,这个实际上是因为地球的地轴正好对着北极星,所以无论如何变化,它看起来都是不动的。 所以北辰即是天心,而天心不动,便是天心静的表现,而在地上,水的流动是一种气的体现,所以宗玄先生在这里明确指出:心虽静而气却动,这才是合于道的。 为什么合于道,因为它合乎天然自然本来的面目。 那为什么要合乎天地自然本来的面目,修道为什么要法天象地? 因为只有最本初没有受到七情六欲干扰的事物,才能更好的体现出纯朴的道,这不是说情欲中没有道了,只是七情六欲会让事物变得复杂,不利于去观悟道理,所以道家一般丹道的修行,即是以天地为师。 在明白了这种太极原理后,很容易就推出,静不知其静,便是真静,动不知其动,方是真动的道理。 正如相对论里指出的,动与不动,其实只是在于参照物的选择。 因为地球轴心与北极星在一条线上,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北辰不移",这个是把北辰选择成了参照点。 所以自古道家尚北,而北又为水,故道家也喜水,这是同样的道理。 如人站在地球上,地球虽然是动的,但是人没有动,人不知动,这个是真动。 但世间多是动的,很少有静的,这并不符合理性的太极模式,愈动得频繁,则越会加剧与太极模式之间的差距,故而,道家提倡让人清静,需要“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当人进入静的状态后,如丹道修炼之中,则会产生光,这个被称为性光或是慧光,这是入静后的自然校验。…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性情章第五

窃得五术不修道,受灾得祸皆自召 时时修之清静体,便知古仙皆参玄 性情章第五    夫生我者道,禀我者神,而寿夭去留,匪由于己,何也?以性动为情,情反于道,故为化机所运,不能自持也。将超迹于存亡之域,栖心于自得之乡,道可以为 师,神可以为友,何为其然乎?夫道与神,无为而气自化,无虑而物自成,入于品汇之中,出乎生死之表。故君子黜嗜欲,隳聪明,视无色,听无声,恬澹纯粹,体 和神清,虚夷忘身,乃合至精。此所谓返我之宗,复与道同。与道同,则造化莫能移,鬼神莫能知,而况于人乎。 粗糙的解释   既然是道生的我,禀受于我的是神,但是人的寿命,活多久什么时候去世并不由自己,这是为什么? 因为性动则成了情,情则返于道,这样就被“化机”所运了,所以不能由自己控制。 如果超出这些之外,栖心于自得之处,则道可以为师,神可以为友了,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道与神,什么也不做气便自己会化生,而不需要思考意念物就自己形成了,其超出于生死之外。所以君子应该放弃欲望,不要追求聪明,看到不见色,听之不见声,淡然纯粹,自然体安神清,如此再虚夷忘身,便能合于至精。 这样就称为返我之宗,而与道相同,与道只要相同,造化就不能改变,鬼神也无法知晓,更何况人。 修炼实解 道家有很多东西让人质疑。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放弃欲望,这真的对吗? 如果这样做,如何又能在现代的激烈竞争中出人头地,如果不能出人头地,又怎么改善自己的处境,如果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又如何给家人幸福? 当年,皇帝问宗玄先生,修炼之道。宗玄先生回答说:“此野人之事,当以岁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适意。” 这里表达得很清楚,修炼的事,并非是人主所适合做的,因为道家修炼讲究的是无欲无求。 皇帝不适合是因为天天需要管理国家大事,如果花费时间在修炼上,必然会荒废朝事,一举而天下皆动,影响的人太多,所以连基础的修炼也是不宜进行的。 也就是说,其实这个是个例,这也是当皇帝代价,并非针对于大众。 道家修炼,到一定的境界,就要生活中无处不处于修炼状态,非仅仅是打坐练功的时候。客观来说,道教的基础修炼,与世俗的生活是有冲突的。 但所幸运的是这是道教,所以为了针对世俗的问题,就有了道门五术,道门的五术就是专门为世人解决问题用的。 很多人说道教不究竟,但在说前,往往先要搬出来道教的一个法门,然后说这个法门很好,然后再来句不究竟。 通常说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理解道术,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往往还是停留在术的观察上,没有认识到道家的道的部分。 术是道的体现,道是术的根本。 而道术,不是说拎只鸡,扎个草人,挂在竹竿上,然后等鸡叫打卦能把魂召来,这就叫道术了。 这充其量只能叫术,非道亦可行之。 甚至有些宗教窃取术中部分后,用了效果不好或是受到外来的影响,导致不吉之事,于是就说道教之术不过如此。 更有自作聪明之人,偷学术中部分,自以拜神实是祭鬼,画符弄事,偶有灵验而欣喜不已,最后祸患加身,以致于悲惨,于是又言这是道所致。…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天禀章第四

不知太极不知先,方诸聚水岂虚言 明得承负分明理,感召至精现眼前 天禀章第四 夫道本无动静,而阴阳生焉。气本无清浊,而天地形焉。纯阳赫赫在乎上,九天之上无阴也。纯阴冥冥处乎下,九地之下无阳也。阴阳混蒸而生万有,生万有者,正 在天地之间矣。故气象变通,晦明有类,阳以明而正,其粹为真灵,阴以晦而邪,其精为魔魅。故禀阳灵生者为睿哲,资阴魅育者为顽凶。睿哲惠和,阳好生也。顽 凶悖戾,阴好杀也。或善或否,二气均合而生中人。三者各有所禀,而教安施乎。教之所施,为中人尔。何者?睿哲不教而自知,顽凶虽教而不移,此皆受阴阳之纯 气者也。亦犹火可灭,不能使之寒。冰可消,不能使之热。理固然矣。夫中人为善则和气应,为不善则害气集。故积善有余庆,积恶有余殃,有庆有殃,教于是立。 粗糙的解释 道本来是没有动静的,但阴阳发生了,气本来是没有清浊的,但是天地成形了。纯阳在上,所九天之上无阴,纯阴在下,所以九地之下无阳。阴阳混和,而生了世间的一切,所以阴阳正在天地之间。 所以气与象可以变通,晦与明而有类象,属阳的则明则正,其本质为真灵,属阴的为晦为邪,能成为魔魅。所以禀受阳灵而生的睿哲,受阴魅百生的则顽凶。睿哲 惠和,因为阳喜生,顽凶悖戾,因为阴好杀。所以有善有恶合一起,而成了人。三者都各有所禀,那么如何才能立教以化?教化的对象,是中间的人。为什么呢?因 为睿哲的人,不教自己就明白,顽凶的人教了也不会发生改变,这都是因为受阴阳的纯气的原因。 正如同火可以灭,而不能让它变冷,冰可以让它化,而不能让它变热,道理就是这样。只有中间的人,为善则与气相应,不善则与害气相集。所以,积善能够有余庆,积恶则有余殃,有庆有殃,于是才立了教。 修炼实指 气有阴阳的分别,阴气多害,阳气多生。而这个是站在对人的好坏的角度来上分论的。 阴阳是相对的,但无论哪种相对的分割,必然有一个原则,此处的原则就是:对人有益的称为阳,对人有害的称为阴。 但更需要注意的,无论哪种相对的分割办法来区别阴阳,在纯阳与纯阴时,它们的概念都是相通的。 因为纯阳与纯阴都是无极的,所以无论哪一种视角,在这种视角的边缘上的纯阳纯阴都是一回事,关于这个,可以在道门五术中细细体悟。 人生受气不同,本性难改,设教而教化众生,不是针对至阳之气或是至阴之气重人的来设的。 因为人类大部分还是阴阳相杂,属于善恶之间的变动。(在下推测应该或较符于正态分布。) 因为阳多的,不用教也是善的,阴重的,教了还是那个样子。 比如说,大家同是从小读书,从小就被教导要当好人,但即使是学习很好的孩子,也有后来当罪犯的,也有学习很好进去当官结果贪污腐败的,即使大量的教育、教化仍然无法解决。 明朝时期,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全国大力查杀贪官,举朝上下杀了不知多少人,结果还是杀不尽。 这个就是天禀,如果换作现代的说法来说,就是天生基因有缺陷,正如近年来科学上基因的研究,发现有一些基因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少数现象,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教化的,所以才有了教,行教化之道。 宗玄先生对于天禀做了一个很好的解释,正如同火一样,你只能灭了它,而没有办法让它变冷。 虽然有低温火焰,但那是一种发光现象,与宗玄先生这里说的火却不是一个道理了。 这里描述的火,是一种高温运动的东西,你可以让它的运动变慢,但一旦变慢,就不会发光了,火焰也就灭了。 所以这里称为天禀。 宗玄先生这里谈的天禀,是承认这种现象的存在,但是这章的意思是,虽然有天禀这回事,但不意味着就是不可教的,即使是有少数人不需要教或是教不了,但是还有更多人的是需要教的。…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真精章第三

祖师不言千古秘,吾今却来分明语 惟愿后学明妙旨,道不虚行只在人 真精章第三 天地不能自有,有天地者太极。太极不能自运,运太极者真精。真精自然,惟神惟明,寔曰虚皇,高居九清,乃司玄化,总御万灵,乾以之动,坤以之宁,寂默无 为,群方用成。空洞之前,至虚靡测,元和澄正。自此而植,神真独化,匪惟巨亿,仰隶至尊,咸有所职。丹台瑶林,以游以息,云浆霞僎,以饮以食,其动非心, 其翔非翼。 听不以耳,闻乎无穷。视不以目,察乎无极。此皆无祖无宗,不始不终,含和蕴慈,愍俗哀蒙,清浊体异,真凡莫同。降气分光,聿生人中,贤明博达,周济为功, 为君为长,俾物咸通。爰历世纪,玄勋允充,德掞天壤,名书帝宫。于是运绝北都,命标南府,元真乃降,是为形主。阴气既落,世尘自阻,炼胎易质,革秽除腐, 神形合契,白日轻举。所谓反我乡,归我常,与道无疆,而孰知其方。 粗糙的解释 天地不是本来就有的,是太极演化出来的天地,太极不是自己就会演化的,演化太极的是真精。真精就是自然之物,其神而明之,主一切之运化,所以说虚皇高居九清,主管玄化,总御万灵,乾性健而动之,坤性顺而宁之,寂默无为,而万物皆成。 在空洞之前,其至虚之极而难以认识,本来和顺澄清并为中正,以此而发生演变,神真独化,其数之众而不可计量。万物都尊从于它,被其排着自己的角色。丹台 瑶林之中,以其为流以其为息,云霞像浆水一样饮用,其之运动非是因心而变动,其飞行变化更非有通过翅膀来进行。听声音不用耳,却能听到一切。不用眼看,却 能知晓事物的最细微之处。 它们都没有源头,也没有开始结束,其含于太和蕴着慈悲,痛苦于凡俗哀伤于众生蒙昧,其清浊有分,真凡而不同。 气自运而降气并分光于人,则人贤明博达,喜于周济与人,如果是为君或为长者,则能为人指点迷津,什么事物都明白。所以其自北都所运,命标于南府,元真于是 降下,成为万物之形的主导。 阴气落下,尘世之中便会己阻碍自己,所以需要炼胎,消除其阴质,革除其腐秽,这样神与形才能两相契合,一旦如此,白日就能轻易飞升。此称为返我乡,归我常,与道之间没有分别。 修炼实解 道家重修炼一途,但修炼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千古人来大多不愿说破根本的道理,即使是有丹经,也是多以象言事,其中的根本道理是不说清楚的。 宗玄先生的论述,是极为紧要的,因为后世丹道内炼的理论基础受其影响很大。 天地是如何而来?道家认为是由太极分阴阳而演化了天地。但是太极为什么会分阴阳呢? 这背后必然是有一种力量的,这种力量可以视为宇宙大爆炸的第一原动力,又或认为是宇宙万物自无而生有的那一瞬间变化背后的驱使力量。 虽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自然而然,自且然也,也就是说,“它自己就是那个样子了。” 举个更细致的例子来理解: 火为什么是热的?因为它有极高的能量,所以物质飞速运动着,而这种快速的运动能将能量传播给其它物质。 但物质为什么会运动?按相对论来说,世间的万物都在运动着,因为运动是一种相对的现象。 因为运动这个概念有一个颇有意思的地方,即如果你觉得动了就是动了,觉得没有动就是没有动。 如坐在椅子上,人没有动,人相对地球没有动,但是地球还是在旋转的,人相对太阳或其它星体来说,仍然还在运动着的。 所谓动与不动,在于你选择的是参照物是什么,如果选择地球为参照物,你坐着不动便是不动,如果选择太阳为参照物,你要每秒三千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逆转的方向奔跑,才是相对于太阳不动。…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元气章第二

  原文 太虚之先,寂寥何有。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真一运神,而元气自化。元气者,无中之有,有中之无,旷不可量,微不可察,氤氲渐着,混茫无倪,万象之端, 兆朕于此。于是清通澄朗之气浮而为天,浊滞烦昧之气积而为地,平和柔顺之气结而为人伦,错谬刚戾之气散而为杂类。自一气之所育,播万殊而种分,既涉化机, 迁变罔穷。然则生天地人物之形者,元气也。授天地人物之灵者,神明也。故乾坤统天地,精魂御人物。气有阴阳之革,神无寒暑之变。虽群动纠纷,不可胜纪,灭 而复生,终而复始。道德之体,神明之心,应感不穷,未尝疲于动用之境矣。 粗糙的解释 在太虚之前,是什么也没有的,这个描述,即是在指,没有宇宙之前,有什么? 在宗玄先生的认识里,真空之中,却是有真精存在的,称为至精,至精相感互激,导致了真一的产生。而真一运神,元气便化了出来。 从丹道的修炼上来说,至空之寂之中,才能有真精出现,而这个真精出现之后,便能化出来一。 圣人守一而为天下式。守一之后,便能有神出现,神出现气也就自然感召了出来。 所以是至精交感而一,一生神,一运神,气自化生。故修炼下手,总不离守一。 此一,即为玄关。 元气的性质是其为无中之有,因为从无中而生出,但又不附在有上,即使是生出来了仍然是有中之无。 其旷而难以描述,其细微时又无法感受,似有似无,但却氤氲渐着,混茫无倪,万物之象所化生,皆自元气所来。 元气显象之后,其清的一部分,化升为天,其浊的部分结为地,中间还有平和之气,结为人,而其中平和之气中杂气较的,则变成了其它事物。 所以万物由一气所化。但一气只是化成万物,人有灵智,此是由神明所化而来。而神明,是在真一之后而生,其非元气,元气自化却因神而来。 何为神?使一气为化而为神。由真一运神而使而元气化生万物之形,而灵智亦自神中而来,所以称为“乾坤统天地,精魂御人物”。 气分阴阳变化,而神明不分,所以万物纷纷运动,周而复始,但道德在其之先,神明于中而不变,其不受天地万物之制约。 修炼实解 丹道之中,有流派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说,但为什么要有这三步? 因人受七情六欲之沾染,真神已昧,欲要让真神显化,需要通过修性“见得本来面目”。 如禅法中修行真性,而忽顿悟,见得真神出,于是自顶门跳出而寄于虚空,作为成就法门。 丹道之中,认为人之气阴阳相杂,而气之阴阳是由自身神明以气自转而来,如果神明不够纯净则会不断产生阴阳之气,故而成人。 其所出之神也难免带有阴气,故出阴神,而此阴气重浊相坠,必不能真入虚空,故难免再坠。 客观说,佛家修炼与鬼仙还是有不同的,鬼仙是一身纯阴,而佛家修炼而成,实是神带阴气。 正因为如此,佛家修行,终不离因果,即使是修炼成佛,也只能不昧因果,所谓不昧因果,就是明了因果,所以不去沾因果。 佛家之所以也能成,主要是通过炼性将阴气压着,使其没有散发的条件,而这种镇压必须要通过强烈的信仰才可能实现。 在佛家修炼禅定时非常讲究“定”,一定要进入定在境中不掉出来,如果能够永定,则说明修炼很深,这种定也是压伏阴气的一种方法。 佛家重视降魔一说,并非常重视信仰也是这个道理,不过显然也有降不住的时候,于是有了十地菩萨转为大魔王的说法。…

Read More

《宗玄先生玄纲论》道德章第一

原文   道者何也?虚无之 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 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 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然则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 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 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粗糙的解释 道德分为道与德两个概念。 道,是指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有代表空无的一面,出有内含阴阳代表有的一面,还有无无既无,真然常寂的一面。 空无的一面表现在,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而内含阴阳的有的一面,表现在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 无论是先天未生还是后天已成,其中生生成成,无处不离道,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无时无处都在体现着一种完美的统一,从来不曾改变这,这个便是道。 德,是指天地禀性,受阴阳变化,再以五行四时影响,从而成为处处存在的规则,群生百姓生活在其中却不知。 所以,生之谓之道,畜而成之谓之德。 道即是从根源到演化中贯穿一切的东西,它不是规则,但它演化出来了规则,而规则又制约与促进着天地万物的变化,造成了万物的不同,这就是德。 没有道,万物不可能生,没有德,万物也无法化现。而生不见其始,成不见其终。去探索其隐奥,却无法追究到其宗本,所以入有之末,出无之先,不求其兆,而自然而然。 自然,指自且然也,其义指本来便是如此,在哲学上称为自指,这便是天地的关键。 如果用现代的系统论的观点来理解就是: 道是贯穿于始终造成一切开始与结束的根源,因为道法自然,所谓自然即是指的自指性。 而德代表的就是道所产生的规则及规则的迭代,通过自指与迭代,万物发生了化生与演变。 模拟的实验观察 可以用一台摄像头与一个显示器来简单模拟一下这种系统,将摄像头的镜头对着显示器。 摄像头上拍到的是显示器上的图像,然后又会转入到显示器中,再不断地被摄像头拍摄。 如此便能完成一个自指迭代模拟。 当显示器上出现图案后,对该图案进行放大或缩小。 会惊奇地发现,图案中会呈现岛屿、星系、星球等,均似自然界之自然造物情状。 现代科技中的一些发现 如果说现代科技中的一些发现,莫过于说分形了。分形基于一个最简单的说法:所有复杂的东西其实只是最简单的东西无数次的迭代。 一个简单的公式通过迭代而成了奇妙的螺壳。 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的多次迭代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花朵。…

Read More

虚静、逍遥、玄德道教美学情趣论

【作 者】潘显一 【作者简介】潘显一 四川联合大学副教授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 邮码 610064 逍遥是庄子提出的至美的、完全无待于内心和外物的审美心理境界。道教也将逍遥状态作为得道后乐趣无限的神仙境界来追求。然而道教是怎样将哲学和美学上归趋完全不同的道家之逍遥转化成自己的宗教目标的又是怎样将这种相当玄妙的至乐状态转化为可以用来教化大众的美学情趣的这正是道教美学思想之所以与传统美学思想殊途同归的又一个契合点和支撑点。 一、虚静修道的心态 虚静作为一种无功利、超功利的纯粹的审美心态最早由老子提出即致虚极守静笃并且用生命的归宿或原本状态来比喻这静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注1)。从审美心态来说老子提出静的概念显然带有根本的性质所以他还在其他章多处使用解释它。如说平静心情的对立面是躁动不安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注2),所以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无欲无为的心态才能达到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注3)。又如老子认为治国治身都应该以静胜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注4)。为什么呢他形象地比喻道牝常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5。这种归根和复命式的静究竟是怎样的审美心态呢老子又提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注6)特别是这涤除玄鉴的比喻既深刻又形象地揭示了这种绝对纯静的审美心情像玄鉴一样纤尘不染的特点。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虚静思想提出著名的心斋心态他说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心斋就是指的一种纯而又纯的审美心态。只有在这种心态下才可以全性才可能明察才可以使意志处于绝对的自由才可以排除外物、内情的干扰这时来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注7)才会感到四堵皆空视有若无才能观照到大道和至美。庄子及其后学讲虚也讲静在其内、外、杂篇中均多次阐述过这一思想特别是他讲的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注8)更是集中解释了保持静的审美态度对求道修道的重要性可作为理解他的道美思想的一把钥匙。 道教的修道炼性的要求和方法在老、庄的清静观基础上向普及和可操作方面发展。《太平经》借古喻今说上古之时人皆学清静深知天地之至情故悉学真道乃后得天心地意(注9)。将清静作为天地之至情作为学道的动因和起点说明《太平经》也是相当重视内心锤炼的也是把心和情的美化作为学道和得道的前提的。至于它为什么并不祖述老、庄的虚静观点大约是因为它是民间的、群众的宗教文本而不是学者著作之故。传世道经中那些保持了学者著作的基本面貌的往往就展现了更为正宗的道家风范因而就更多地引用和发展了道家的这一思想虚和静就成了与本元意义的道相联系的一种心理状态了。 道教从来将这种纯净的审美心态作为一种清心静体的内炼标准来提倡。《清静经》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又说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注10)。在这部经典看来遣欲与澄心同样重要。遣欲主要讲品德修养无欲即无忧可以使心自静而澄心却主要讲心理锻炼问题平静而安详的心情可以使神志清新以生命的存在本身为乐这又是讲审美心理了。全真道派看来更为推崇清静之心如该教派的开山人王重阳就说诸公不晓根源尽学旁门小术。此乃是作福养身之法并不干修性命如道之事稍为失错转乖人道。诸公如要修行饥来吃饭睡来合眼也莫打坐也莫学道只要尘凡事屏除只用心中清静两个字其余都不是修行11。如果不指出讲这话的是谁多半会使人误会为禅宗老和尚的禅机棒喝。清静简直就是佛家之所谓本源之清净之心(注12)。抱一真人马丹阳也以清净为修炼的基础功夫他说夫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净为基。节饮食绝思虑静坐以调息安寝以养气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全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不出户庭而妙道得矣(注13)。一句话修道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要排除一切世俗杂念用全部心灵去感觉、体验道之妙和美。如果结合王重阳上述的唯清静为道的观点可见马丹阳道心道论传承之正宗也可看出他在修道理论上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已经比较成熟的宗教道教也以戒律或准戒律来维护教义的尊严在劝善的同时也以惩恶的威胁双管齐下地为论证清静、澄心的必要和重要。 《太上老君内观经》说若清静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沉沦恶道皆由心也。忘想憎爱取舍去来染著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便至灭亡。反之如果真心修道做到内观己身澄其心人常能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注14)。这种思想发展成为戒律或修道口诀之类的文字就将清静等审美的、心理的要求强化为必须遵循的更有强制性质的思想、行为的准则了。如《玄都律文》规定一者遗形忘体怕通泊然若死谓之虚二者损心弃意废伪去欲谓之无三者专精积神不为物集谓之清四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五者深居宴处功名不显谓之微六者去妻离子独与道游谓之寡七者呼吸冲和滑泽细微谓之柔八者缓形纵体以奉百事谓之弱九者憎恶尊荣安贫乐辱谓之卑十者遁赢逃满衣食粗疏谓之损十一者争作阴阳应变却邪谓之时十二者不饥不渴不寒不暑不喜不怒不哀不乐不迟不疾谓之和十三者爱视爱听爱言爱虑不费精神和光顺世谓之啬。15这虚、无、清、静、微、寡、柔、弱、卑、损、时、和、啬的修道十三字诀可说多半都是从修心的角度立论的。特别是其中的虚、无、清、静、卑、和六诀提出的正是超功利的审美心理问题。实际上也只有用这种审美的眼光和心态对待人生和外界才有可能获得大美和至乐。 二、逍遥得道的趣味 庄子在其著作的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提出逍遥游的审美境界不能不说这位哲人十分重视审美问题。逍遥又是审美主体感受到的一种至美至乐的审美愉快一种自由自在、优哉游哉的超乎功利和物欲的大快乐。他讲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列子御风而行也还是有所待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是无所待的。为何是无待的呢因为他已经与道契合了即他在另外一章讲的吾游心于物之初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16。庄子还以庖丁解牛喻解这种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境界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砉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其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位庖丁游刃有余地解完牛就像是音乐家演奏成功一首乐曲又像是画家完成了一幅杰作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17显然是感到了一种超技术的创造自由进入了超功利的审美境界得到了一种超物质的精神享受。这种逍遥的审美趣味向艺术美学方面发展直接启发了陆机的《文赋》所表达的艺术思维论即以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注18)展现了艺术创造思维活动的富于灵感性的特点向宗教的神仙、内炼理论发展则形成了道教的神仙获得神通而能逍遥游的观点。神仙的逍遥游决不是一般意义的游山玩水或游戏人生而是一种神奇的神仙之游。如吴筠有诗曰纵身太霞上眇眇虚中浮。八威先启行五老同我游。灵景何灼灼祥风正寥寥。啸歌振长空逸响清且柔。遨嬉无迹赏顾眄皆真俦。不疾而自速万天俄已周(注19)正是指这种得了道、成了神仙的美妙境界。 《通玄真经》也为这种神仙的逍遥游下定义说若夫圣人之游也即动乎至虚游心乎大无无驰于方外行于无门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拘于世不系于俗。这样优哉游哉的就是圣人即道家神仙之一类而非儒家的所谓圣人。该经还描述了真人之逍遥游所谓真人者性合乎道也。故有而若无实而若虚。治其内不治其外明白太素无为而复朴体本。抱神以游天地之根芒然仿佯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守太浑之朴立至精之中其寝不梦其智不萌。其动无形其静无体。存而若亡生而若死出入无间役使鬼神精神之所能登假于道者也。化者复归于无形也不化者与天地俱生也。故生生者未尝生其所生者即生化化者未尝化其所化者即化。此真人之游也纯粹之道也(注20)。如果说这还有些哲理化和抽象的话那葛洪描述成仙的逍遥就相当具体了。他说夫得仙者或升太清或翔紫霄或造玄洲或栖板桐听钧天之乐享九芝之馔出携松羡于倒景之表入宴常阳于瑶房之中曷为当侣狐貉而偶猿狖乎所谓不知而作也。夫道也者逍遥虹霓翱翔丹霄鸿崖六虚唯意所造(注21)。这种充满了艺术想象力的描写谱写了后世道教得道成仙永享逍遥快乐生活描述的基调。这种描写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种建筑在神仙之学基础上的、以艺术美妆点的神话美。 神仙的逍遥自在和无所不能的大神通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得了至美至妙的道。 得道之尊者可以辅世得道之独者可以立我。知道非时之所能拘者能以一日为百年能以百年为一日知道非方之所能碍者能以一里为百里能以百里为一里知道无气能运有气者可以召风雨知道无形能变有形者可以易鸟兽也。得道之清者物莫能累身轻矣可以骑凤鹤得道之浑者物莫能弱身冥矣可以席蛟鲸。有即无无即有知此道者可以制鬼神实即虚虚即实知此道者可以入金石上即下下即上知此道者可以待星辰古即今今即古知此道者可以卜龟筮人即我我即人知此道者可以窥他人之肝肺物即我我即物知此道者可以成腹中之龙虎。知心由象变以此观心可以成女婴知气由心生以此吸神可以成炉冶。以此胜物虎豹可伏以此同物水火可入。惟有有道之士能之亦能能之而不为之(注22)。得道之后是如此逍遥自在如此神通广大既不受外物之累又不受自己身心之累享受着超时空、超物质、超功利、超能力的大幸福、大快乐后世道教题材的文学艺术对道教神仙神通或超能力的渲染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超出文始真人或通玄真人对得道逍遥之乐的想象和憧憬。 三、玄德道的风度美 《道德经》在第十章提出的玄德初始的用法也许只是一种哲学的抽象。它用德来表达本体和规律意义的道在万物中的具体体现。特别是有生命的人或物其状态或行为合于道即可称为有道或有德。在《道德经》第十章第一次出现玄德之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河上公解此几句曰道生万物而畜养之。道生万物无所取有。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器用。言道德玄冥不可得见欲使人如《道藏》本作知道也23。这样的以生美即道美的生命形式的观点解说德之玄妙自然是因为河上公基于黄老道家思想的缘故而以玄冥解玄德之玄也是基于玄字的本义黑中带红的颜色名词和比苍天更高更远的玄天名词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幽远深远玄妙奥妙均为形容词的涵义。可见在河上公看来《道德经》说的玄德之玄还不是后来道教学者如成玄英所讲的重玄之玄名词和宗教哲学范畴还离幽远深远玄妙奥妙的涵义不远而这个涵义显然具有审美的正面肯定趋向。比较王弼的注解也可看出这种从哲学到宗教转化的过渡性特色。王弼注曰不塞其原也。不禁其性也。不塞其原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何为之恃物自长足不吾宰成有德无主非玄而何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注24)换言之玄德就是一种有德无主的、隐而不显的潜在道美。 玄德第二次出现在《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文字与上文所引第十章几乎完全一样王弼的注解也大同小异河上公对玄德的注解略有差异道之所行恩德玄暗不可得见。(注25)这还是指的一种不可见的至美亦即道美。 玄德第三次出现是在《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常知楷王弼本作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河上公从玄德之人的角度来注王弼从德之道的本体角度来注但都强调其深矣远矣崇高伟大之美的一种的审美特色。其实这里还有与物反矣这句话十分耐人寻味。这也是从美学的角度理解玄德之玄妙美的关键。王弼从德的本质高度分析故说反通返其真也即是要求人们充分去理解和把握德所体现的道之真美特点反其真特点。而河上公从玄德之人的人格美上去正面解释反的含义玄德之人与万物反异万物欲益己玄德欲施与人也。玄德之人与万物反异故能至顺顺天理也。可见无论是王弼的哲理的解说还是河上公准宗教的引导都将与物反作为玄德具有的深、远之美的原因和根源。这又是一个充满辩证气息的美学命题。还有第十六章讲的浊而静之徐清安以重之徐生都是道美或玄德美的无用之用、无为之为的特色展现是道和德的无美之美道隐无名的有力证明体现的正是《道德经》反者道之动(注26)的辩证思想和上文述道家虚静与逍遥的审美情趣的特定表现形式。 这种玄德美观念到庄子那里就被人格化为哀骀它、闉跂支离无唇、瓮大瘿等具有丑怪之美的形象。这些人的内在品格、内在人格力量之美即老子提出的玄德之美反其真的深远美。这个玄德美观包含庄子的丑怪美观对后世美学思想、包括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五代人物画家禅月大师贯休的丑怪人物画当代的美术史家认为其名作十六帧水墨罗汉骨相奇特古怪为前代所找不出的(注27)。而由贯休开创的丑怪人物画有当代的美学史家论证说这一类从丑怪中求美的艺术创造以及滑稽玩世的作风就其美学思想的源头来说是同庄子的美学相关的因为在中国美学史上对丑怪之美的肯定为庄子美学所特有而画家贯休所代表的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密切联系着的(注28)。 这种玄美的反其真的特点在后世道教思想中一方面转化成对于修道人的内在美、品德美要求返朴归真恶众人之所好贱众人之所贵反众人之所欲以逆行异于天下凡夫俗子也要有河上公早就提出的施与人的心胸亦即后来道教讲究的一种纯宗教的度己又度人的诚意。如最著名的通俗劝善书《太上感应篇》就十分强调这种好施与人的情结并推而广之为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不伤昆虫草木、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先人后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等具体而细微的道德要求和准则。29另一方面玄美所标志的反其真原则在道教的修炼理论中被归结为内炼的逆数论、返还、反复或反覆的具体操作方法。道教内丹理论认为内丹修炼的基本模式就是在自身之内反演生命和宇宙的生长过程即阴阳相反相成内炼功夫取坎填离皆取逆数顺则生人逆则成仙。如《黄帝阴符经》用独特的言词表达这个过程说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机(注30)。张伯端《悟真篇》以诗解释这个逆向的过程说须将死户为生户莫执生门号死门。若会杀机明反覆始知害里却生恩又说仰观造化功夫妙日还西山月归东。天是地地是天反覆阴阳合自然。识得五行颠倒处指日升遐归洞天(注31)。另一部道经详细解释说自下复归上谓之返自末返归于本谓之还。即还返之道谓颠倒也。故曰圣人逆流常人顺流逆者成丹顺者成物也(注32)。既然道、德、生、善、仙是至美至乐的那么达到这些宗教目标的方式和途径虽然与常人常事相反但也应该是美的创造、美的道路和这美之本身。这是对玄德反其真特点的完全宗教化的阐释和发展正是道教美学思想区别于道家的一个最显著的证明。 总之道教逍遥游的情趣是一种得道成仙的至美至乐的精神境界并且是可以通过自我修炼达到的。但它需要一种清静或清净的审美心态作为根据和基本人格要求。而这清静或清净本身同时既是一种审美的判断准则也是一种得道的情趣。从老子的玄德品格风度论到道教以逆、返达到道美即神仙的修炼操作法这中间的确有不小的理论距离。但从美学的角度看又不难统一因为神仙似的逍遥自在是永远吸引人的宗教罗曼蒂克 注释: 1234562426《道德真经》见《道教三经合璧》第十六、二十六、四十五、三十七、六十一、十、十、四十章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7《南华真经人间世》见《道德三经合璧》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Read More

道士授箓

对于授箓这类简单问题,本来不想提及,但看到竟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懂,这里说一下。正一派的道士必须要授箓,如果不授箓就不是一个法师,最多只能说算是道人而已,而在授箓后,通常会给一个职条,在授了初箓后,不但会有一个仙官品级,还会有一个靖坛,这个是按生年来的,如下:  甲子 通玄致真靖灵真应妙坛  乙丑 复性登真靖灵应通真坛  丙寅 通真澄化靖应妙合英坛  丁卯 洞真自然靖三界集神坛  戊辰 元一保真靖三界混真坛  己巳 澄心复真靖三界集真坛  庚午 保性宏真靖玄一守真坛  辛未 登真明性靖玄妙通真坛  壬申 混合明真靖通玄会真坛  癸酉 清虚自然靖玄妙应真坛  甲戌 致真通玄靖雷霆应化坛  乙亥 降真集灵靖玉堂赞化坛  丙子 混元至真靖飞捷报应坛  丁丑 虚一通真靖守玄静一坛  戊寅 集真洞化靖玄真通妙坛  己卯 与道合真靖凝神定性坛  庚辰 超元洞真靖英化普照坛  辛巳 涵虚复真靖坎离合元坛  壬午 自然成真靖合妙混元坛  癸未 元照虚真靖百神集应坛  甲申 清真正性靖神妙通玄坛  乙酉 澄性成真靖三界混元坛  丙戌 保真湛然靖灵一守玄坛  丁亥 虚白通真靖正一玄妙坛  戊子 自然合真靖三台保护坛  己丑 虚一守真靖道一守玄坛  庚寅 湛真宏化靖飞魔演庆坛  辛卯 保真会一靖观静清虚坛…

Read More

道家文化内秘(三):从道家九字真言谈道家山术

       道家九字真言,出自东晋葛洪天师的《抱朴子内篇·登涉》, 抱朴子曰:“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同时还有一个版本指出,说是“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        有些人会问道家九字真言是干嘛的,以上就是最好的回答 。        在一般的世俗影响中,道家九字真言的作用本来并不很受重视,因为这是于道内中事,专门登山而设。但后来此法由道教传入密宗,又再由密宗传入日本东密,又被日本的影视动画等广为传播影响,才又回传入大陆,使得更加重视起来。不过,日本在传抄时,所传抄文字有误,所以变成了“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以至于不少人知道这九字,而不知道原文了。         在《登涉》的开篇就说了:“为道合药,及避乱隐居者,莫不入山。然不知入山法者,多遇祸害。故谚有之曰,太华之下,白骨狼藉。皆谓偏知一事,不能博备,虽有求生之志,而反强死也。山无大小,皆有神灵,山大则神大,山小即神小也。入山而无术,必有患害。或被疾病及伤刺,及惊怖不 安;或见光影,或闻异声;或令大木不风而自摧折,岩石无故而自堕落,打击煞人;或令人迷惑狂走,堕落坑谷;或令人遭虎狼毒虫犯人,不可轻入山也。”        以上解释现代文如下(为了写清楚解释,对原意有所增减):        不管是要上山采药,还是为了避乱而在山上隐居,但山上猛兽毒虫极多,且山路多险,又有瘴气等,入山并不是件轻松的事,稍有不慎便会丧命,所以为了山中生活,道家发明了不少的术法,这些术法为称山术,如果不懂山术的话,那么生存机率就很小了。所以常有谚语称:太华山下处处是白骨。关于山术如果仅仅只是了解一方面,而不能全面了解的话,有再强求生的欲望,也避免不了死亡。山无论大小,都有神,山大则神大,山小神也小,所以入山如果不懂术法,必然会受到伤害。或者会得疾病,或者会被刺伤,或者会惊恐不安,或者会见到光影,或者会听到异声,或者见到有大树,没有风吹却自己断了,或者见到岩石无故而自堕将人砸死,或者会见到有人迷惑疯狂四处乱跑,或者会掉到坑中洞中,或者会遇到老虎、狼或毒虫,所以,不可以轻易入山。         道家的山术正是因此而来,山术是专门为登涉而来的,为了保证上山的风险降到最低,所以专门立了山术来解决问题,而在后世,山术已经是道家法术的代名词了。         总的来说,在道家,山术很难有一个定义,只能以山术称呼,看看山术包括的内容就明白为什么难以给它下个定义了:山术,第一步先是要择日,择日的方法包括多种,其中又以遁甲择日法为宗,在择日后,再入山,入山需要带上照妖镜,以防山中的精妖,同时还要熟悉多种术法,比如遁甲术中的遁法,六甲秘祝中的咒法,用来避开不必要的风险,比如遇到蛇时要用的避蛇法。另外,还要会识别精怪,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遇到什么样的精怪,以作好准备应对,另外还需要有一些医药常识,如果遇到中毒的情况时,要能及时自我治疗。最为紧要的是,一定要带五岳真形图及三皇内文,如果在山上设居,还应该用七十二道符镇一切精怪。        从上面的内容来看,就可以明白,这里的山术与道家五术中的山术是两个概念,在正统道家中的山术,乃是用于登涉之山术。 众所周知,遁甲术就是道家秘术之一,在登涉一章中,葛天师明确指出:“余少有入山之志,由此乃行学遁甲书,乃有六十馀卷,事不可卒精,故钞集其要,以为囊中立成,然不中以笔传。今论其较略,想好事者欲入山行,当访索知之者,亦终不乏於世也”。可以明见,山术是揉合了各门的精华整理而成。        现在流传甚广的九字真言就是其中的六甲秘祝,凡遇一切阻碍时,都可以使用此咒。传入东密后(这里特指日本东密)后,由于密宗修持的特性,所以为其加上了手印,配成了九字真言真手印,再后来传入日本后,又小有更改变成了以““临(りん)、兵(びょう)、斗(とう)、者(しゃ)、皆(けい)、阵(じん)、烈(れつ)、在(ざい)、前(ぜん)”的九字真言。        在日本,对这九个字的发音是按日文读音来的,日文读音里,采用的是唐代的汉语读音,大概发音为“临镖统洽解心裂齐禅”,从最后两个字的发音可以得知,尽量日本记载的是“在前”,但发音仍然跟“前行”是差不多的。目前流传于世的版本中,配上手印的这种法门,是由日本1955年,新兴的佛教宗教流派阿含宗(注1)所公开的,称为“九会曼荼罗”,密宗讲究口密、身密、意密,所以这种修行法门有明显的改造特点。       …

Read More

道家文化内秘(二):道家数学

       道家文化重视术数,而术数分别是由算术与数学两门构成,算术是使用一系列的符号模拟天地之间自然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的一系列模型,这套模型最大的功用可以用于模拟现实,然后推算过去与未来。而数学,则是以数为学,用于解析世间的一切,很多人对道家算术比较了解,但却不太了解道家的数学,这里谈谈数学。         这种数学与现代意义上说的数学是有差别的,这里的数学单指唯数之学,包括道家对于数本身的一种思考与总结,如果了解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皆数”哲学的话,那么对道家的数学的概念将会有更深刻的领悟。        道家最反对毫无实践,毫无理由的稀奇古怪的做出一个猜想,然后便把这种猜想认为是一种结论了,所以这里揭开一下道家数学中的冰山一角,希望能让一些不了解道家数学的人对道家数学有个初步的认识。        数学,以数为尊,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纳到数中,限于一些规矩,这里仅介绍洛书模型中部分的数学理论。       【洛书九宫数】        奇门遁甲中称“先从掌上排九宫,纵横十五在其中”,这就是道家的九宫数,在现代数学上的意义也就是三阶幻方,正如大众所周知的,三阶幻方的特点在于,无论横竖斜加起来都是十五,这是对九宫数最基本的表达。        道家认为,九宫数表达是一种完美均衡的模型,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之所以存在,必然是由一系列的规则所决定的,而这些规则要各自恰好形成一种平衡,无论世界怎么变化,都是这种平衡周围进行变化的,才演化出来了我们的世界。        如果要对这个世界进行研究,就一定先要寻找到万物一切的始态,而在数上的表达,就是九宫数。        那么九宫数有什么样的特性表明它是一种最稳定的平衡?而它是否永远更高阶的幻方所不具有的性质?如果仅仅只是横竖斜加起来值相等,这个是很轻松的事,很容易计算出四阶、五阶,六阶及更高层次的幻方。        但是,道德经说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三就开始生了万物,为什么不是四,为什么不是五?为什么只从三就开始生出了万物?        是古人智慧有限,无法推论出更高阶的幻方?NO,完全不是这样的。        九宫数的形态是这样的:        4   9   2…

Read More